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王德峰|時代與天道(完整版2023-06-09 字幕、降噪)

2023-07-11 04:47 作者:白水邊緣人  | 我要投稿

時代與天道-全文字稿-Part 1

王德峰教授講座

《時代與天道》

講座時間:2023年6月9日

?

文稿整理:公眾號“泊岸邊緣人”

?

?

目錄

〇、開場白... 2

一、道與器:文明病癥之根源... 3

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 21

三、時代的劃分與命名(上午部分)... 26

四、上午講座的小結... 32

五、時代的劃分與命名(下午繼續(xù))... 35

六、中國文化精神的現(xiàn)代重建... 47

?


〇、開場白

?

好,各位朋友。呃,非常高興,應華董會鄭義林老師的邀請,今天有一天的時間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

我走上講臺了,看到講臺上有一個煙缸,心就定了,謝謝。請大家原諒,先讓我抽一支啊。

?

?

在座的多數(shù)是深圳或者中國南方的企業(yè)家。在這樣一個我們正在其中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抽出一點時間來討論,討論如此大的一個話題,就是時代與天道。

?

當下的中國人,恐怕不管是哪一個階層的中國人,都應當是有一種,應該都有深切的體會或者感受吧,就是我們這個民族,再一次走到了歷史的轉折點上,處于怎樣一個處境之中,恐怕要從哲學的層面上思考了。我們討論時代與天道已經(jīng)在哲學的層面上了,我們可能對目前許多的具體的困境,我們有許多辦法或者想辦法,政府、社會、企業(yè)、我們教育界都在努力。

?

那么經(jīng)濟學家發(fā)表不同的言論,在網(wǎng)上經(jīng)??梢钥吹剑@一切言論在我看來都不切實際。從科學的角度,從經(jīng)濟學或者法學、政治學的角度來討論今天的問題都不切實際了,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是根本性質(zhì)的,具有根本的性質(zhì),是我們民族的命運,只有在哲學的層面上才能討論。

?


?

一、道與器:文明病癥之根源

?

我今天這個講座第一部分相當于一個導言,討論一個話題“道與器”。

?

我剛才在休息室還跟鄭老師、鄭義林老師,討論這樣一個話題啊,幾十年哲學的教學和研究向來是在我自己的書齋或者學校的課堂上。搞哲學的人孤獨,這是很正常的。

?

但是我沒想到最近十些年哲學被如此的關注,特別沒想到我在復旦大學的許多哲學的課程,本來是為專業(yè)的學生講的,當然有人錄下來了,當時他是為了自己復習的需要,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就放到網(wǎng)上,特別是嗶哩嗶哩。未經(jīng)我的同意。但是我也覺得蠻好,因為他們免費的,否則變成我在賣課了。

?

是吧,蠻好。

?

但是我沒想到的是,因為嗶哩嗶哩本來是 90 后的平臺,他們關注的是二次元之類的,是吧?現(xiàn)在這么來聽哲學的課程。這件事讓我感到的不是欣慰,而是有點悲哀。因為當一個民族普遍的,廣大的民眾都安居樂業(yè)的話,誰去思考哲學問題呢?也沒有必要。這就是少數(shù)人的事。

?

我們這個民族 14 億人口,總要有人能講康德、黑格爾,對吧?也有人能夠講講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的,這樣一個學問的傳承罷了。如果變成全民的關注,它肯定有問題了,特別是年輕的一代, 90 后。我跟今天的 90 后交流,我感受頗深的啊。一部分 90 后的朋友跟我講,王老師,我現(xiàn)在是佛系青年。我說什么叫佛系青年?他跟我講了,比方說我在政府機關做公務員,或者我在集團企業(yè)做白領,上級領導喜歡我,我不反對、不拒絕,上級領導討厭我,我不在乎。一不拒絕,二不在乎,因為我佛系。

?

90 后的人呢,年輕的一代,他們的戀愛走向婚姻障礙很大。多次的戀愛終于不能成正果,因為他們的家庭。因為戀愛是跨門第的,超越門第,甚至超越種族民族的。然后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事情就不成了,多次的失敗。然后跟我講,我現(xiàn)在的戀愛觀就這樣一句話,你愛,或者不愛我,我就在那里。

?

這又是他們關于自己所謂佛系青年的一個注腳。我聽了這樣的話,我其實感到悲涼,因為 90 后這一代人,他們所處的年齡段,正是娶妻生子,憧憬未來,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年齡段吧,但自稱佛系了。

?

那么它說明什么呢?說明要重新討論這個存在的意義了。

?

這是哲學層面。

?

?

好,我們就從哲學是怎樣的學問?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導言。

?

哲學是論道的學問。漢語當中本來沒有哲學這個詞的,哲學這個詞出現(xiàn)在漢語中是很晚的事情。日本近代學者西周,在漢字當中找了兩個字:一個哲,一個學。合起來哲學,來翻譯英歐語系當中那個哲學的詞,在英語是philosophy,在德語是Philosophy。

?

philosophy 或者 philosophy 都來自希臘語Philein和Sophia。

?

這兩個希臘詞合起來,Philein表示愛, Sophia 表示智慧,合起來英語叫philosophy,德語叫philosophy。從這個詞的構詞法我們知道,哲學就是愛智慧的學問。

?

智慧意味著什么?智慧與知識的區(qū)分。知識是對外部世界的正確的描述或規(guī)律的解釋,它的最高形態(tài)就是科學了。

?

但是智慧跟知識的區(qū)分是要首先加以明確的。智慧不是對外部世界的正確的認識,不是知識。智慧是什么呢?我們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我們在白板上寫一句話,看看他什么意思。

?

這是古希臘克拉克里特說的話:“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條路。

?

我們來問一個問題,這句話是一條知識嗎?這是個知識性的命題嗎?顯然不是。那么它在說什么呢?它在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當它呈現(xiàn)出上升和進步的同時,另一面就是下降和倒退。

?

假如它是一條知識,我們要求赫拉克里特給出論證來,你論證一下,凡知識都要有論證。他一定會這么說,沒辦法論證。這是我所看到的,世界就這樣。我之所說,便是我之所見,信不信由你們。

?

這不是知識,(它是)在啟發(fā)我們智慧。

?

再舉一個例子,中國先秦時候的哲人老子。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

我們在《道德經(jīng)》當中讀到這句話,我們也來問,這是一條知識嗎?這是一個知識性的命題嗎?不是,顯然不是。那么他在說什么呢?

?

道家認為整個世界,整個宇宙,萬事萬物始終都在變化之中,沒有長駐不變的事物。但是變化不是任意的,不是偶然的,所有事物的一切的變化,都遵守一條共同的法則。這個法則就是反,一個字反。

?

那么究竟什么意思?用我們今天能夠理解的話來說,比較容易理解的大白話說啊,老子的意思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

?

然后我們問老子,你怎么知道的?你論證一下!老子一定也會說無法論證。我之所說,便是我之所見,世界就這樣。

?

我們來對這句話做簡要的說明。

?

舉個例子,假如有顆種子,在地上,有人用腳把它踩了,把它踩滅了,這個種子被否定了。這顆種子的被否定是從外部力量把它消滅的,這不是它自己的變化,是嗎?

?

假如種子落在一個土壤里了,落在土壤里,這土壤里邊有合適的養(yǎng)料、空氣、水分,它自然就萌芽。它萌芽了之后就成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植物,它作為正在成長中的植物,原先的種子就被否定了。原來的種子是被誰否定的呢?是種子自己否定自己,因為它萌芽了,生長了,原來的種子就沒了。它不是被外部力量消滅的,它是自己的變化,否定了原先作為種子的存在,這叫反者道之動。

?

?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沒有例外的。

?

第一,所有的事物都變,第二,變都是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

?

?

你比方說資本主義吧,是一種生產(chǎn)方式,它也是一種事物。誰若以為資本誰將萬古不朽,那么你就否認它是一個具體的事物了。世界上沒有萬古不朽的事物,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也一樣,它總有一天會消亡的嘛。

?

所以資本主義是怎樣消亡的呢?它不是被外部否定的。資本主義自己的發(fā)展,越是展開,越是發(fā)展,越是積累出否定自己的因素和條件,這就是社會主義。

?

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的自身發(fā)展中展開的,形成起來的,要素和條件。那么社會主義要能夠形成起來,它哪里形成的?就從資本主義自身的發(fā)展中形成的,這種發(fā)展帶來巨大的生產(chǎn)力。

?

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比以往歷史上的生產(chǎn)關系,最優(yōu)越、最文明的地方,就在于它打開了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空間,產(chǎn)生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空前規(guī)模的生產(chǎn)力。而這種生產(chǎn)力的規(guī)模很大,它是社會化程度很高的。

?

所以資本主義發(fā)越是發(fā)展,它帶來的生產(chǎn)力的社會化程度就越來越高。這種社會化程度如此高的生產(chǎn)力,它本性上排斥個人對它的占有和利用,必須社會聯(lián)合起來的力量,才能占有和運用好這樣的生產(chǎn)力。

?

?

在資本主義總的生產(chǎn)關系不變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自身調(diào)整,已經(jīng)證明了,它要適應生產(chǎn)力的社會性。比如說股份制,聯(lián)合起來的社會力量,雖然還在資本主義的范圍之內(nèi),它已經(jīng)是資本主義胎包里邊的社會主義要素。

?

?

一切事物都這樣。

?

但資本主義總有一天要滅亡的,它要垮臺的。只是我們現(xiàn)在不知道它哪一天垮臺。我們不是算命先生,但它的垮臺是它自己的發(fā)展帶來的。

?

那么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如此。

?

舉一個例子,男女愛情,也一樣,它也是個事物,它也要發(fā)展。兩個人越是相愛,他們的愛情越是達到高潮,越是什么?積累好否定愛情的力量,走向婚姻。

?

除非我們天真的以為,結婚之后的夫妻感情,是原來戀愛時候的愛情的簡單延伸。你太naive(幼稚)了。

?

當我們戀愛的時候,我們?nèi)绱说南鄲?,每天手拉著手壓馬路的?;ㄇ霸孪?,溫言款語。這愛的真很深的。終于,他們必須,他們決定要走在一起了,走向婚姻。走向婚姻的決定、愿望,強烈的愿望都是愛情帶來的,因為愛情越是發(fā)展的高峰,越是要走向婚姻。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共命運的人生道路,是我們未來的幸福。這是愛情帶來的吧!好,終于進入婚姻了。

?

進入婚姻之后,他們還是那樣的每天手拉著手壓馬路嗎?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不,他們面對柴米油鹽,面對這兩個家族的責任,后來還生出孩子來了,那么要把后代撫養(yǎng)長大,這是他們共同的事業(yè)。

?

他們不再是原來的love(愛)了,它也是一種情感,叫夫妻之情。那么夫妻之情,不等于戀愛時候的那份愛情。

?

夫妻之情該怎么表達?我在這件事情上發(fā)現(xiàn)了歐洲語言的貧乏。他們一對夫妻,歐洲人到老了七八十歲,每天早晨醒過來還是跟對方說這樣一句話: I love you。他也說 I love you,我心里想這是 love 嗎?肯定不是了嘛。

?

?

我們中國人有詞的,漢語當中有一個詞叫恩愛,后來我發(fā)現(xiàn)無法翻譯成歐洲語言。你在法語中找得到一個詞叫恩愛嗎?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都沒有。他們就一個詞,love,用英語為代表的話就是love。就是這是一次愛情這個事物自身的發(fā)展準備好了它的自我否定,把自己否定為什么?夫妻之情。

?

夫妻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它是親情,但這份親情是沒有血緣關系做基礎的。很特殊的親情是吧?無血緣關系做基礎的親情。中國人給了一個很好的詞,叫恩愛!在愛前面加一個“恩”字,表示這種關系是倫理的,不是美學的。性質(zhì)變了,這種變化都是愛情自己發(fā)展帶來的嘛。

?

所以中國人表達恩愛是表達得非常好的。怎么表達的?

?

I love you嗎?不!

?

你這個殺千刀的,你這個俏冤家,我恨你恨得要死。

?

其實我又根本離不開你。這就對了,是嗎?

?

呃,反者道之動了。所以這句話不是一條知識。老子這句話是啟發(fā)我們智慧。哲學是愛智慧的學問。

?

那么智慧來自哪里呢?不是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正確描述或規(guī)律的揭示。智慧是什么?對天道的領會。

?

中國漢語中沒有哲學這個詞,不等于沒有這門學問。中國人向來把這門學問稱為什么?道論或道學。就論道,直截了當?;蚍Q為道論,或稱為道學。其實也就是西方人講的 philosophy,哲學,愛智慧的學問。

?

因為我們的智慧來自什么?不是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我們的智慧來自對天道的領會。所以我們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智慧,就是問我們對天道有所領會嗎?就問這個問題。所以進入哲學,就是進入論道的學問。因為進入這個學問,我們才可能長智慧。

?

?

道和器的關系。

?

中國思想的總源頭在《周易》,儒家從里邊出來,道家也從里邊出來。儒家、道家各自有奉為經(jīng)典的書。儒家有六經(jīng)是吧?詩、書、禮、易、樂、春秋。其中易就是易經(jīng)。那么道家也有自己的經(jīng)典,三部經(jīng)典,第一部就是周易,第二部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三部莊子。合起來叫三玄。玄學的玄字。道家有三部經(jīng)典,儒家有六部經(jīng)典,三部經(jīng)典,六部經(jīng)典,哪一部經(jīng)典重合了?《易經(jīng)》啊。所以它是總源頭,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總源頭。

?

好,我們現(xiàn)在引用周易當中一句話:行而上者謂之道,行而下者謂之器。

?

一個道,一個器。我們先來說明什么叫形而上,形而下。

?

所謂形而下者,就是可以被我們直接感知到,或直接經(jīng)驗到的事。中國思想,中國哲學給它一個詞叫器。比方說我此刻喝咖啡,是吧?那么這個咖啡有一個杯子,物質(zhì)的器皿。我抽煙要點煙,那么打火機也是器。直接可被感知,可被運用,可以經(jīng)驗到。

?

器還有另一類,剛才講的是物質(zhì)的氣,還有一類叫精神的器。精神的器是指什么?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的典章制度: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法的制度、教育制度、醫(yī)療制度等等,也叫器。所以器這概念分兩類了吧,物質(zhì)的器和精神的器。

?

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法的制度,還有教育制度、醫(yī)療制度等等,都是可以被經(jīng)驗到的,而且不斷的被運用了,都叫器,形而下者。那么什么是形而上者呢?就是不可被直接感知到,不可被經(jīng)驗到的,超越感知和經(jīng)驗之上的叫形而上者。我們給它一個說法叫道。

?

那么道和器的關系是什么?我們舉個例子便能明白。

?

人心對時間有領會,這一點沒有疑問。時間是不是無形的?誰可曾感知到時間?觸摸到時間?沒有。時間是人心對他的領會,時間就是道的一個方面。道的一個方面就是時間,但它是無形的,超感覺,超經(jīng)驗,人心對他的領會。人心對道的這個方面叫時間,有領會人就想做一件事,做一件什么事呢?把這個無形的時間變得可以被捕捉,甚至可以被計算。于是人類發(fā)明了什么計時器。古代有沙漏,今天有鐘表,都是器, 叫計時器。計時器就這么來,來自人心對道的領會,對時間的領會。

?

現(xiàn)在是器這個問題,終于要論道。一切文明創(chuàng)造物都是器。物質(zhì)的器或精神的器都是文明創(chuàng)造物,給它個總名稱叫器吧。一切文明創(chuàng)造物都來自人心對道的領會,這就沒問題了吧。

?

于是道和器的關系是什么?

?

人為創(chuàng)造各種器,是拿來行道的。行道之資具,那就是器。

?

我們手中用的各種器,或者我們所遵循的某種制度,都是行道的工具。

?

比方說一個民族怎樣領會教育之道,便創(chuàng)造怎樣的教育制度;一個民族怎么領會醫(yī)療之道,便形成怎樣的醫(yī)療制度;一個民族怎么領會政治之道,便形成怎樣的政治制度;一切器都是行道的工具。

?

但是器一旦形成,它會演變。演變,為什么呢?器本身成了追逐的對象,牟利的手段。

?

一旦器走到這一步了,它就不再是行道的工具了,它成為我們追逐的目標,這種情況就給他四個字:見器失道。本是行道的工具,它成了目標本身,這叫見器失道。

?

今日中國之社會狀況如何?我們來看一看我們是否見器失道了。

?

嗯,其他制度不討論,比方說教育制度如何?在今天我們中國的教育狀況如何?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我們在教育制度當中了,今天中國的基礎教育把我們的下一代逼到死胡同里了,這一點我們今天年輕的父母都有深切的感受。

?

我們的教育變成這樣一件事情,把我們的學生訓練為什么?應試機器。學校的教育有一句潛臺詞,考分是硬道理,是吧?校長是如此,教師都如此,那么學生怎么辦呢?就被訓練了呀。

?

訓練為考試機器,爭取什么?敲開重點高中的大門,而后再爭取敲開名牌大學的大門,一路讀書就這么上來。

?

不是說教育不要考試,考試只是手段,但現(xiàn)在成了目的,考分是硬道理,因為這個制度為什么會造成這樣一個局面?

?

因為教育改革,你的最根本的錯誤是什么?教育產(chǎn)業(yè)化!教育產(chǎn)業(yè)化一定導致什么?教育資源嚴重的不均衡,逼著家長要為孩子擇校,選擇學校,然后競爭吧,拼爹拼媽,然后把孩子帶進去拼,全國各地都如此,教育怎么能產(chǎn)業(yè)化呢?怎么能服從資本的運動呢?中國人的教育之道向來被表達了。

?

最初表達在《周易》里的。周易,有一個卦叫蒙卦。蒙卦的卦意你讀一下:蒙以養(yǎng)正。非常簡要一句話,什么叫養(yǎng)正?把我們的孩子養(yǎng)成君子呀。

?

教育的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讓學生作為人,成其為人。

第二位的任務才是讓他們成為某種人。某種人就是工程師、醫(yī)生、律師、新聞記者一類,這叫人才、專才,這是第二位的任務。

?

現(xiàn)在第二位的任務是唯一的任務。你將來成為怎樣的人才,取決于人才市場各個專業(yè)的含金量。我們從小開始讀書,從小學開始就拼命了,然后進入初中、高中,然后敲開名牌大學的大門。讀書本身不是目的,是手段,不是君子的養(yǎng)成和對文明將來做貢獻的志向。不。

?

我們復旦大學這么多年來,各個專業(yè)每年錄取,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最高的一定是金融學專業(yè),最低的一定是哲學專業(yè)。這很明確的,以前叫讀書做官,傳統(tǒng)哇,現(xiàn)在做官未必能發(fā)財,那么讀書就為發(fā)財,讀書發(fā)財這是很清楚的事情。那么這個家長的需求,社會的要求、規(guī)定,職業(yè)的嚴重的等級差別,你看孩子連大學都沒考取是吧?那么這就是失敗的人生。

?

如果以這個來判斷的話,多少人的人生都應當被判定為失敗的人生。嗯,他們在跑快遞,他們在餐廳里邊端盤子,他們在建筑工地上勞動,這樣的人生都應當被判定為失敗的人生嗎?

?

所以這已經(jīng)不再是這一層面能解決問題的,我們應當重新論道,論教育之道。教育對中國人多么重要,我們這個民族是最關心下一代的民族了。為了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成長起來就應當接受教育嘛。我們中國老百姓哪怕再窮,那句話還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哪怕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讀書嘛。中國人論教育之道的文章很多了,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韓愈那篇《師說》是吧,就論的是教育之道嘛。

?

?

好,醫(yī)療又如何呢?醫(yī)療改革的失敗是官方已經(jīng)公開承認的了。這失敗的根源是什么?四個字:以藥養(yǎng)醫(yī)。對,以藥養(yǎng)醫(yī),醫(yī)生終于成了賣藥的人了。

?

今天醫(yī)生和患者是怎么見面的?醫(yī)生坐在病人面前,病人也坐在醫(yī)生面前,各自在想什么?醫(yī)生坐在病人面前,病人坐在醫(yī)生面前,他在想什么?此刻坐在我面前的人是誰?是個想著我口袋里錢的人。醫(yī)生也坐在病人面前,他在想什么?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患者是誰?一個隨時可能去告我的人,他們就這么見面了。

?

在這樣的醫(yī)患關系當中,醫(yī)療作為最起碼的人道主義事業(yè)的價值消失了。

?

醫(yī)療是多么有價值的事情。在佛教說來叫無畏布施,它是布施。人與人之間,人類就是這樣,始終需要同胞之間互相救助,同類之間互相救助,是吧?那叫無畏布施。一個人生病了就恐懼了,醫(yī)生治病幫他擺脫恐懼,這叫無畏布施。所以要論道,不是論器。

?

?

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道與器的關系。講這關系來說明什么?當一個文明出了根本病癥,這根本病癥一定來自什么?四個字,見器失道。

?

如何論道呢?互聯(lián)網(wǎng)上是一個論道的平臺,全民都在思考。我們看到中國的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吧,就當下全體老百姓都關心的問題,就開始爭論了吧,不同的立場,尖銳對立的觀點,爭得不亦樂乎。我覺得這是好事情,這是自發(fā)的民間的思想運動。

?

當然這個爭論很厲害的,所以我不敢加入微信群的。因為我加入群,我會忍不住說我的觀點和立場,然后被對方猛力的批判。對方是誰?我多年的老朋友。這殺傷太大了。終于被拉黑或者退群。然后多年的老朋友再也做不得了,做不下去了,殺傷力太大。

?

所以我是不參加,但是我認為整個這件事情是好事情,因為這是自發(fā)的思想運動。就國際國內(nèi)共同關心的大問題,論道是全民的共同的事情,這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一點。

?

?

第二點,我們中國思想、中國哲學有一個道這樣一個觀念。儒家、道家都在論道。儒家的經(jīng)典除了六經(jīng)之外,后來還有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

《中庸》開頭三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

用了一個道字了。什么意思呢?萬事萬物的本性都是天命規(guī)定的,叫天命謂之性。那么人有人性,也是天命規(guī)定的。那么我們怎樣作為人度過自己的一生呢?要充分實現(xiàn)人性。率就是跟著人性,自己的本性走,那么我們的生活自然就在道中了。

?

但是人很奇怪的是吧,他會變的,本來兩句話就夠了是吧?天命之謂性;率性謂之道,不就好了嗎?偏偏人要變,你知道吧。

?

呃,其他東西都不變的,比方說貓有貓性,狗有狗性,魚有魚性,沒啥問題的。一只貓終其一生,充分展開了貓性;一只狗終其一生,充分展開了狗性。

?

它們不會變成這個樣子:貓做貓做到一半,突然發(fā)現(xiàn)還是做狗的好,我為什么不做狗呢?貓不會這么想的,它終其一生就展開貓性了呀,實現(xiàn)了貓性就完了。狗也不會做狗做到一半突然想,還做貓的好嘛,我為什么不去做貓呢?不會的啊,它們就這樣。

?

那人不一樣的。人做著人,做著做著,發(fā)現(xiàn)自己的狀況是不對的。應該怎么樣怎么樣才是一個有意思的人,是吧。要變嘛,一變嘛。好了,出問題了。他可能離開道了嘛。

?

離開了道,離開道,怎么辦呢?第三句話來,修道之謂教。

?

你要教化了嘛。貓和狗需要教化嗎?我們家里養(yǎng)了貓或者養(yǎng)了狗,請它坐下來,我跟你講思想政治課,你怎么做好一個貓?你該怎么做一條狗,有意思嗎?

?

但人要教的。人這個東西很奇怪的。我一直都很納悶,天地造化萬物,還偏偏造化出人這種東西來。

?

人這種東西是怎樣一種東西,你知道吧?他最可愛,也最可惡。

?

人可以往上升的,上通神圣,成圣成賢;他也可以往下墮落,下墜惡道,禽獸不如。

?

我王德峰不幸也是其中一個成員。每個人都一樣,都有兩種可能性。每一個人啊,要么向上,要么往下,每個人一樣的。所以《中庸》第三句話就來了:修道謂之教。

?

?

上海疫情封控期間,我們大家在這段時間都看到一個視頻的,這個視頻就是唐山燒烤打人。全國人民都看到了,看到這個視頻的人無不憤怒。是嗎?看不下去的,怎么受得了呢?那么我一個中學同學,我們都上海人,都封控在家里,他打電話給我了,問我,你這個視頻看到了沒有?我說看過了,他說如果沒看到,我要發(fā)給你看的。我說已經(jīng)看到了,然后他在電話的那一端就開始憤怒了,你看看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啊,他們簡直是禽獸。我說你慢一點,你表揚他們了。他們是禽獸不如。

?

禽獸有什么善惡?非善非惡是嗎?你說獅子把羚羊吃掉,這是獅子的惡嗎?

?

不,這是自然界的食物鏈嘛。獅子正好處于食物鏈的高端,羚羊處于食物鏈的低端。那么高端把低端當食物吃掉就是自然界的事情,非善非惡。你若到非洲去旅游,你可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讓你驚訝。什么場景呢?你發(fā)現(xiàn)獅子正和羚羊一起散步。呃,你就納悶了,你為什么不把它吃掉呢?這道理很簡單,此刻獅子飽了。

?

是吧,獅子飽了嘛,就跟羚羊一起散步了呀。人飽了解決問題嗎?不解決問題的。

?

沒辦法解決這個,飽了沒用,還要玩別的呢。這就是人,所以做人是要被教的。這就是《中庸》第三句話:修道謂之教。

?

我們復旦大學醫(yī)學院,某學生給自己同學喝的水里下了毒了,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件事,導致兩個家庭的悲劇吧。

?

這個給同學喝到水里下了毒的這個學生,實際上是復旦醫(yī)學院的高材生。呃,還有數(shù)學學院的另外一件事啊。

?

當初復旦醫(yī)學院嘛,給同學喝的水里下毒后,結果那個同學死了,結果他當然抓起來了。消息傳來,我久為震驚,我以為這兩個同學彼此之間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實沒有,其實這兩個同學彼此相處個性不合,有摩擦,如此而已。我心里想,何至于要置人于死地呢?

?

后來這個給同學喝的水里下了毒的這個復旦醫(yī)學的學生,當然被抓到拘留所里,關起來了吧。那么在判刑之前,在正式逮捕之前,他就在拘留所里,已經(jīng) 3 個月了。中央電視臺一個節(jié)目主持人專程到上海來,到這個拘留所里訪談這位學生。

?

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在拘留所已經(jīng)三個月了,你這三個月你在干什么?那學生回答說,我讀書,這三個月我在讀書。讀什么書?他說,人文類的,哲學也看了一點,史學也看一點,文學也看一點。以前我沒讀過這種書,現(xiàn)在我才知道做人也是要被教的。

?

這是他的原話,可惜遲了。

?

我舉這個例子,無非也在說明一件事,人跟貓和狗不一樣的,你知道吧。他會騙你的,離那個道。所以儒家講道,當然道家也講道。

?

《道德經(jīng)》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

?

我當初在讀本科期間,當然我們要讀中國古代哲學的典籍原著吧,那么讀老子《道德經(jīng)》。第一句話我一讀,哎呦,老子迎頭給我澆了一盆冷水呀。他什么意思?

?

道可道,第二個道,表示動詞,是個動詞,表示言說道,你可以去說它,這叫道可道。一旦說出來,就不是那個道。

?

非常道,換句話說,老子告訴我們什么,道不可以言說。我心里就在想,你老子還說了五千言,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嗯,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真不懂。

?

后來才慢慢領會了,終于明白老子沒有自相矛盾。老子道德經(jīng)五千言,從來沒有正面告訴我們道是什么,而總是在告訴我們道不是什么。通過告訴我們道不是什么來讓我們領會道。呃,這就是道德經(jīng)。

?

關于這個,當我們要說某種東西,假如他是無法正面說的,那就是最高的東西了。

?

道是什么?我們中國人領會天道,就天道是最高的主宰,世界萬事萬物都由他來主宰。我們信不信有這樣的最高主宰?

?

我第一次到深圳來,就 1987 年,因為我的本科同班同學在畢業(yè)之后到深圳下海了,開了一家公司,開得很成功,他跟我不光是classmate(同學),而且還是roommate(室友)。室友上下鋪的,關系鐵的不得了。

?

然后他邀請我到深圳看看他開的公司,那么我欣然答應。我正想看一看深圳嘛,當時舉國矚目的經(jīng)濟特區(qū)呀,我想看看深圳是何等的景象嘛。來到深圳街頭,真是熱氣騰騰啊。

?

我們還記得造國貿(mào)大廈嘛,當時的建筑速度每三天上升一層樓,被譽為深圳速度吧。然后我在街頭看到一個很大的標語牌,上面兩行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

我看了嚇了一跳。當時這句話被全國大多數(shù)老百姓接受了啊,這是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從計劃經(jīng)濟時代走向市場經(jīng)濟的改革來了嘛,我們急于脫貧吧?我們長久的貧困,所以這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

?

但是我為什么嚇了一跳呢?因為我搞哲學的。研究哲學的人難免要思考人生的意義吧,一切時間的價值在哪里,是吧?因為人是人生是短暫的嘛。你搞哲學都一定思考這個問題的。時間的價值落實在哪里?生命的意義又在哪里?是吧?我都還沒想清楚呢,你知道吧。他答案給我了。

?

時間的價值就是什么?金錢呀。生命的意義就是效率。我想我還研究什么呢?恕我直言,那當時我是嚇了一跳的,回來就考慮一下還要不要研究哲學。

?

我們改革開放 30 多年,我們?nèi)笔Я耸裁??我在想這個問題。后來結論是兩個失去,兩個缺失。

?

一個是什么?遺忘天道,叫不敬畏天道;二、不敬重人心。

?

兩個敬沒了。一、敬畏天道;二、敬重人心。都沒了。

?

我們在為脫貧而奮斗,為發(fā)財而奮斗的路途上,我們認為我們憑我們的意識和理性的安排和計劃,我們能征服一切,無所不能。遺忘了世界的最高主宰,天道。所以不敬畏。

?

第二,把人始終當工具來用的,包括把自己也當工具的。

?

但人首先是心啊,哪怕這個人社會地位極其低微,下下人,你也得敬重他的心啊,那是人心。不能把他當成當工具看,也不能把自己當成當工具看。所以失去了兩個敬。

?

我們信不信這世界上有最高的主宰?我們中國人把這最高的主宰說成了什么?天道。

?

西方人,宗教民族基督教把最高的主宰說成上帝。阿拉伯世界是伊斯蘭教,把最高的主宅說成真主。我們中華民族不是個宗教的民族,所以我們不給他人格化、神化。天道是最高的主宰。

?

我們就用一個道字的,但不能正面說它,只能否定的說它不是什么。

?

關于這一點我略作說明。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話來了,就最關于這個世界的最高主宰,你正面說他是什么,沒辦法說的。所以老子沒說。沒辦法說它,正面說它是什么的。但還得說,假如一個事物我們可以正面的解釋它是什么,我們的解釋方式叫表詮,詮就是解釋。

?

詮釋,是吧。表詮,就正面說它是什么,所有的具體事物都能這樣說。

?

比方說資本市場是什么,可以正面說。道呢?世界的主宰,沒辦法正面說它是什么,只能說它不是什么來領會。這種說明方法就是否定的解釋它。這叫遮詮。通過說明它不是什么,來領會它是什么,這是哲學上對天道的領會的唯一的路,遮詮。

?

表詮:就正面去解釋它

遮詮:就是否定性的解釋它。

?

所以老子道德經(jīng)五千言,說了那么多,道不是什么。

?

為什么要這樣呢?老子告訴我們道不是什么,是為了教我們做減法。

?

道家和儒家都是中國哲學,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四個字: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

同樣主張?zhí)烊撕弦唬趺磿腥寮液偷兰业膮^(qū)分呢?因為重點不同。儒家的重點在人,道家的重點在天。

?

儒家認為人能弘道,能用自己的生活、生命實踐來弘揚天道,重點在人??鬃泳瓦@么看的,人能弘道,弘揚天道,而道家的重點在天。

?

道家認為人類生活的幸福,都來自天,來自天道這個最高的主宰。人類生活的麻煩和苦惱都來自人自己,這是道家的基本立場。

?

我們要進入道家的學說,第一點就是了解它的基本立場。人類生活的麻煩和苦惱都來自人自己。你了解了這個基本立場,你一定明白,道家學說一定是教我們做減法的,減什么?減去來自人自己的因素。所以老子道德經(jīng)里邊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背誦一下。

?

為學,為學就是學習的學啊,為學日益,要多多益善,這叫增加經(jīng)驗,增加知識,這叫為學吧。多多益善叫日益。每天都要增加吧。

?

為道日損。假如你不是為學,而是為道呢?什么叫為道?為就是實踐。為道不是論道,論道是學問家的事情。為道就是讓你的生命實踐體現(xiàn)天道。假如你是這樣做事情的,叫為道。前提是什么?日損,損就是減少。

?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

損呢,就是減少,減少什么?減少來自人自己的因素,要把它減得十分徹底,損之又損。終于達到什么境界?無為!

?

達到無為境界,結論來了,無為而無不為。

?

這句話千萬別跟老外講,他們聽了嚇一跳,你什么意思?你把它翻譯成歐洲語言嘛,然后他嚇了一跳,你什么意思?你什么事情都不做,等于做所有的事,這算什么話?那么我們跟他們要做解釋吧,我們所說的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為地做事。他們更聽不懂。事情不都是人做的嗎?如何又不人為了呢?我們跟他們的解釋,只能到此為止了。

?

人為是兩個漢字,合起來又是個漢字。什么字? 偽。

?

偽就是造作。

?

老子反對,主張無為,是反對什么?偽,反對造作。

?

當然要做一個說明。在這里偽沒有道德上的含義。不是偽善、虛偽,這是道德上的含義了。老子道德經(jīng)所有的話都跟道德沒關系。

?

比方說道德經(jīng)里邊你讀到圣人這個詞了,這個圣人不是指儒家講的具有圣人的道德品質(zhì)境界的人,道家從來不討論善惡的。圣人是指什么?治理國家的人,那這就是道德經(jīng)里提到圣人,千萬別把道德含義放上去。呃,是一個有崇高的道德境界的人,叫圣人。沒這個意思,圣人就是治理國家的人。

?

再說一個善字,這個道德經(jīng)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個善,不是善惡對立的那個道德含義,是怎么做事情做好了,這叫善。

?

所以我現(xiàn)在做一個說明。所以老子反對偽,不是道德上的意思,而是什么?反對人為,反對人從自己的因素出發(fā)做事情。

?

人從自己的因素出發(fā),自己有哪些因素呢?第一,有個小我的目標要實現(xiàn)。

?

第二,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和手段在經(jīng)驗中積累起來了,知識也有了,并加以堅持來達到這個目標。立刻就人為了嘛,立刻就偽了嘛。

?

那么怎么辦呢?老子也知道我們很難領會天道的,所以就想辦法跟我們說一大堆話,道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這叫遮詮是吧。為什么要說一大堆道不是 a, 也不是b,也不是 c ,也不是 d 呢?就是教我們做減法呀。

?

為什么說不?這不是道,那也不是道。這根本重要了,為什么重要了?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以往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有一條經(jīng)驗在你看來是萬分寶貴的,因為正是這條經(jīng)驗給你帶來巨大的成功,是吧?你就把這條經(jīng)驗看得萬分寶貴,要終身奉行。

?

哎,老子要告訴我們了,這不是道,只是一條經(jīng)驗,它不是道。

?

這條經(jīng)驗曾經(jīng)給你帶來巨大的成功,將來完全可能是這同一條經(jīng)驗給你帶來巨大的失敗。所以跟我們說,道不是a、不是b,不是c、不是d,就是在避免我們犯這種錯誤,把一條本來只是經(jīng)驗或知識的東西,把它上升到道的位置上去。我們錯了呀。

?

?

然后他提醒我們,所以說一大堆遮詮的話,在教我們做減法。做減法不是天生會的,要教的。

?

我們但凡來到這世界上,就一定會被拋落到某種文明中去,是吧?我們在這個文明中成長,我們不斷做加法的,增加經(jīng)驗,增加知識,這叫成長。

?

嗯,所以做加法做習慣了,做減法不會,所以偏有道家來了,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我們做減法,而且要減得十分徹底。把來自經(jīng)驗、來自知識,還有來自你個人的欲望、欲求、愿望、目標統(tǒng)統(tǒng)去掉。

?

你做事吧。在這種狀況中、境界中做事叫無為,其效果是什么?無不為。道就是無不為的嘛。

?

當你把來自己的因素都拿干凈的時候,你做事情就暗合天道呀。

?

天道沒有寫在天空上讓我們看見。天道是要被我們領會的,在什么情況下被我們領會了?當我們把來自人自己的因素拿干凈了,你去做事吧,這叫為道了,暗合天道。

?

因為你在做事,暗合天道做事的效果一定是什么?無不為嘛,天道就是無不為。所以這句話很關鍵,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叫無為而無不為。

?

但是說起來容易?,F(xiàn)在各位都,我為大家做了個小小的貢獻,各位以后業(yè)余時間對道家的著作有研究的興趣、閱讀的興趣,學習的興趣,我已經(jīng)給大家入了門了,領到門里邊去了。

?

我們讀老子的目的是什么?讀《莊子》的目的是什么?一個目的,學習做減法,學會做減法。你若能夠達到這個效果,你真的有收獲了。

?

但是真難,我剛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尤其在今天這個時代,叫資本和技術的文明。這兩樣東西支配我們的當下生活的,這兩樣東西的原則都是做加法的,是吧?難不難?

?

?

我們切勿以為道家的學說是消極的人生觀。

?

呃,我們搞錯了。我們從自己的個人的愿望、目標,從個人積累的經(jīng)驗和知識出發(fā)做事情,結果道是倒過來的。所以這是無為而無不為,這層意識特別重要。它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境界,所以要實踐的。

?

實踐是什么?兩步走。第一步,把我們所做的事情做一個辨別,哪些是人為的,哪些不是人為的。

?

因為人為導致我們的生活受到傷害。全身避害,這是道家的主題,這害不是指自然災害。自然災害你避不了的。汶川大地震了吧,或者哪里火山爆發(fā)了就死人了,沒辦法的事情,這是避不了的。

?

道家所說的害是人類社會生活當中的害,這害全是來自人為。

?

?

避害的第一步,要辨別出什么是人為的事情,這一點已經(jīng)不容易了。第一,辨別了以后呢,還要做第二,還有第二層境界,叫不參與。第一,把人為之事加以辨認。第二,辨認出來了,絕不參與,絕不參與更難,那是一種境界。這個境界叫什么?一個字:隱。

?

那么一講到隱士,我們又覺得是消極避世的學問,是吧?不參與人世間的生活?不是的,我們后來中國人老百姓都聽說過了,隱有不同的境界的吧。小隱隱于野,隱于山林,躲了,這不算高的境界。中隱隱于世,跟世俗生活在一起,不逃避的。大隱隱于哪里呀?朝?。?strong>大隱隱于朝),在朝廷上做大官吶,那是叫境界真高的隱了。

?

你在朝廷上做一個大官,從個不參與人為之事,你做得到嗎?最了不起了。

?

辨認出來人為之事,相比不參與容易一些,不參與是境界。

?

總而言之,道家和儒家共同的出發(fā)點別忘了,天人合一。

?

我們領會到世界的最高主宰了,但是我們并不認為這個世界的最高主宰,在現(xiàn)實生活的彼岸。沒有這么看,因為天人合一。

?

西方的思想,從柏拉圖開始,就把天道放到理念世界中去了。彼岸的理念世界,現(xiàn)實的感性世界,那么真理都在理念世界。拿靈魂對理念的認識來改造世界,這就柏拉圖理念論,一定帶來改造世界的想法。

?

中國思想不會有改造世界的想法,為什么?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

?

第一層意思,這個天指的是自然界,這個人指的是人類社會。所以中國的哲學思想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統(tǒng)一的,自然界不是我們改造的對象、征服的對象。

?

天人合一,還有第二層意思,就是這個標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天是指天道,人是指人民生活。

?

這個第二層意思,就是天人合一這四個字的含義。那么這是中國思想、中國哲學各家各派共同的出發(fā)點。我們下面才來討論這種中國思想的出發(fā)點,天人合一有沒有道理?它為什么是一種智慧?嗯,在講這一點之前,我們先休息一下。

?

?


?

二、天道在人民生活中?

?

各位,我們繼續(xù)我們剛才上半場。

?

首先講了道與器的關系。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人心對道的領會,才會去制作各種器。器分兩類,物質(zhì)的器或精神的器。器是用來行道的,是行道的工具。一切文明創(chuàng)造物都是器,都來自人心對道的領會。器一旦形成、演變,它會逐漸的變成人們追逐的對象,器成為牟利的手段。

?

當這種現(xiàn)象普遍的發(fā)生,那么就是一個民族社會生活,出了根本的病癥,這個病癥就是四個字:見器失道。

?

所以我們討論當下中國的問題,不能不在哲學的層面上,不能不在論道的層面上討論。在細的層面上做修改,做改革,就是制度的變革,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

每一種制度的變革,因為沒有論道的緣故,或者遺忘了道的緣故,總成了這樣一個過程:用一種新的錯誤取代老的錯誤,用一種新的弊端取代老的弊端。

?

?

然后我們進入第二點,講天道在人民生活中。

?

首先說明中國思想各家各派,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天人合一。

?

天道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但它不是人格化的神。

?

在中國,天道,當然領會,否則我們不可能論道,不會有中國哲學。但是不把這個最高的主宰跟人民生活區(qū)分開來,不把這個最高的主宰推到彼岸。我們沒有兩個世界的區(qū)分。

?

在中國思想中沒有兩個世界的區(qū)分。在西方那里有,哲學上有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的區(qū)分。后來基督教有上帝和天國與人世間的區(qū)分。彼岸此岸。

?

中國思想中沒有這種區(qū)分,我們只有一個世界,沒有兩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感性生命的世界,天道也在這世界中的。所以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

我這里引用清朝大學問家、史學家,也是思想家張學成。他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圣人求道,道無可見。

?

你從哪里去發(fā)現(xiàn)?見到天道呢?見之于眾人之行,眾人就是廣大民眾,行就是民眾的生命實踐。眾人之行乃一陰一陽之際也。什么是一陰一陽,就是道呀。

?

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這里說一陰一陽,其實講的就是天道。天道在哪里留下了痕跡呢,在民眾的生命實踐中,留下了痕跡。

?

章學成說,人有幾類,比方說有一類人叫君子,君子哪里來?學于賢人。向賢人學,我們成君子。那么賢人哪里來?學于圣人。

?

學于圣人,斯為賢人。那么賢人又哪里來?學與圣人。對,圣人哪里來?學于眾人,斯為圣人。

?

板書:

學于賢人,斯為君子;

學于圣人,斯為賢人;

學于眾人,斯為圣人!

?

?

君子哪里來?學賢人。賢人哪里來?學圣人。圣人哪里來?學眾人。

?

但是后面這句話不能誤解,以為老百姓教出一個圣人來,不是這種意思。圣人不是被老百姓教出來,圣人學于眾人是吧?學的是什么?學于眾人之行。

?

圣人向人民、向民眾的生命實踐去學習。請注意這一點,去體察和參與人民生活,體察和參與民眾的生命實踐。

?

為什么要體察和參與民眾的生命實踐呢?因為民眾的生命實踐留下什么?天道的痕跡。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

那么天道是什么?一陰一陽,陰陽對立,而后又統(tǒng)一。所以民眾的生命實踐的矛盾、沖突,以及他們后來達到的和諧統(tǒng)一,正是天道的體現(xiàn)。

?

當下之中國,我們的民眾的生命實踐,有沖突嗎?有矛盾嗎?當然有。到處都是呀!

?

那么今天的圣人哪里來呢?從當下中華民族、中國人的,廣大百姓的沖突矛盾之中去體會天道呀,再把它說出來,這圣人就這么來的。

?

所以我呢,我這些年來非常反感一個詞語:頂層設計。

?

我認為如果執(zhí)政黨,老是說頂層設計,那就是啥意思呀?遺忘了什么?從人民生活中體會天道,這件事從根本上被忘記了。

?

那么我們不免要問,頂層設計依據(jù)什么設計呢?專家和顧問。

?

呃,專家。專家從哪里來呢?學西方的社會科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法學、社會學一大堆,國內(nèi)學了還不行,出國留學。出國留學,在社會科學的領域里邊拿了博士學位,回來了做國務院的智囊,從事頂層設計。

?

這叫什么?背了一大袋什么?洋教條回來了,來治理中國社會,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給出一大套社會問題解決的方案,結果我們立刻看到了,這叫食洋不化。中國人不改造世界的,西方思想才要改造世界。

?

比方說朱熹,不是修改了一個字嗎?《大學》嗯,對,大學不是第一段話就講三綱領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吧?

?

那么第二條綱領叫親民,是吧?那么朱熹認為舊本,這大學的舊的版本,舊本有誤,一個“親”字搞錯了,本應當是“新”,新民。

?

那么后來明代中葉的思想家王陽明開始反駁朱熹,王陽明說舊本沒誤,沒錯誤的,本就是個親字嘛,怎么可能是新呢?

?

你想想看一字之差意味著什么呢?新就是什么?做動詞用的吧,民就是賓語了吧。什么叫新民?改造人民生活,更新人民生活。

?

究竟是更新人民生活還是體察人民生活?一字之差是兩種不同的原則。

?

在親民的這個表達當中,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思想的根本精神。嗯,如果你要新民,你要改造人民生活,是吧?請問,多么荒謬?因為天道就在人民生活中。

?

你要改造人民生活,你不等于要改造天道嗎?明白這個意思吧?天道是你改造的對象嗎?

?

天道你去體察它,天道在人民生活中。你體察人民生活,哪里是改造人民生活?改造人民生活等于是要求改造天道。若天道能改造,它是天道嗎?它是世界的主宰嗎?不是的??裢?!

?

在哲學和宗教上都是一種狂妄的態(tài)度。西方人說要改造上帝,可能嗎?信仰上帝,把自己獻給上帝是吧?那是他們的基督教。我們要信仰人民生活,為官者把自己奉獻給人民生活,哪里是改造呢?事情就要提到這樣一個原則、高度上來說,否則就是狂妄!呃,狂妄是要吃苦頭的。天道就是天道,你得敬畏!

?

中國人是世界上很了不起的民族啊,為什么什么了不起?你知道吧?

?

眼看這輩子富貴沒希望了啊,還繼續(xù)奮斗的,為什么?為下一代。這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根源。西方人看看,不行嘛就算了。下一代他們走他們的路,是吧?跟我有啥關系呀。我們中國人是儒家,儒家是最關心下一代的。但這輩子自己又沒希望,富貴沒希望啊,為下一輩繼續(xù)戰(zhàn)斗啊。

?

呃,擼起袖子加油干。不用你叫,天天想加油干的。他自己就想干,你知道嗎?你干嘛要去號召他們?所以人民生活自己要恢復起來,因為中華民族的這特征在嘛,這民族性格在嘛。

?

我家里一個鐘點工,我看他真辛苦,每天為四戶人家做鐘點工的。當中休息了一點點時間,就把中飯吃好了,又到下一家去干。然后他道我家來,每次都發(fā)現(xiàn)我在伏案工作。你知道嘛,因為我要備課,我要寫東西。那他說你也蠻辛苦的。我說我跟你一樣鐘點工啊。也是限時限刻要備好課,或者文章要交的。

?

哎呀,你大學教師,我怎么跟你比的?我說我一樣的,但是我說你那現(xiàn)在快 60 歲?對啊,已經(jīng) 60 出頭了,在上海干了多少年的鐘點工?他說將近 20 年。我說你也錢賺好了吧,我沒有說你發(fā)財了,我補充說明你錢賺好了,家鄉(xiāng)房子造了沒有?他說造了,房子都造好了是吧?那你可以退休了,別這么拼命干了嘛。

?

他說我怎么能退休?。课矣袃蓚€兒子啊,第一個兒子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成家了,結婚了。第二兒子,第二個兒子大學尚未畢業(yè),還沒有畢業(yè),我怎么能停下來,兩個兒子都要娶妻生子的,對吧?第二個,他這話是我補充的,我聽他說還有一個兒子還沒大學,還沒畢業(yè),我怎么能停下來?我非常感動,感動完了后來發(fā)現(xiàn)我也這樣。我們都一樣,是嗎?沒什么兩樣。

?

讓人民生活自己恢復起來,不要按照所謂現(xiàn)代許多經(jīng)濟學的假定啊,我們該干什么該干什么。人民生活秩序恢復起來,是完全做得到的。哪怕經(jīng)濟出現(xiàn),經(jīng)濟框架都弄壞了啊,人民照樣生活,你們信不信?

?

如果那個復雜的金融系統(tǒng)維持不住了?很正常啊,我們把這個金融比喻為一輛汽車?,F(xiàn)在金融資本主義時代,金融是很重要的,是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吧?要預先調(diào)節(jié)實體經(jīng)濟的。但是現(xiàn)在金融危機,假定金融危機了,就這個金融汽車拋錨了是吧?拋錨了你該干嘛?你下來走路嘛,車子讓它去了,路還得走的吧,不要像西方的那樣,金融汽車拋錨,他們還呆在車上。干嘛?那么修,路不走了,這還了得?路還得走。

?

他們要修,當然還有一個動機,在金融系統(tǒng)當中本來獲得的利益失去了是吧?通過修好,重新獲取它,這是一個東西。

?

?

但按照中國的精神來說,這個汽車拋錨,就讓它拋了,我們從車子上下來,繼續(xù)走路,只不過慢一點。 怕什么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什么?讓生產(chǎn)和消費,拋開整個復雜的金融系統(tǒng),讓他們直接見面。

?

生產(chǎn)和消費在哪里直接見面?在地攤上,在小店鋪里,就直接見面了。人民生活繼續(xù)存在,我們中華民族死不了的,這一點我是堅定的相信的。

?

假定啊,上海太平洋百貨公司,由于資金鏈斷了,是吧?從一樓到五樓全部黑燈瞎火的。別擔心啊,不出兩個月,在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貨公司周圍全是地攤,就來了嘛。這是我的感想,就是因為我們談到第二點,天道在人民生活中。



王德峰|時代與天道(完整版2023-06-09 字幕、降噪)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荥阳市| 宝清县| 崇信县| 突泉县| 沭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克| 武功县| 新安县| 兴城市| 麦盖提县| 合江县| 万州区| 宁津县| 苗栗市| 巫溪县| 莱州市| 新田县| 太湖县| 鄂温| 武鸣县| 嵊泗县| 秭归县| 肇东市| 融水| 西华县| 环江| 耿马| 乌兰浩特市| 扬州市| 思茅市| 仙居县| 道孚县| 广宗县| 虞城县| 巴楚县| 黄平县| 天津市| 顺昌县| 宜君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