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白術丸別亂吃,老中醫(yī)教你3個搭配,化掉一身痰和濕

參苓白術丸別亂吃,今天賈醫(yī)生來教你3個搭配,化掉一身痰和濕!

參苓白術丸這個藥啊,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個很經(jīng)典的祛濕中成藥,主要作用呢就是健脾化濕。中醫(yī)認為啊,脾為生濕之源,如果脾氣虛弱,運化失常,就會導致水濕潴留,形成濕氣。而參苓白術丸里面既有人參來補脾益氣,又有白術和茯苓來健脾化濕,再配上白扁豆、薏苡仁、山藥、砂仁促進水濕運化,桔梗升脾之清氣,最后加一味甘草來調(diào)和藥性。諸藥合用,對于脾氣虛弱導致水濕泛濫的情況呢,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

但是呢,濕氣非常的黏膩重濁,停留在體內(nèi)的時間一長,還會聚生成痰濕。那這個時候光去用一個參苓白術丸,效果就不是很好了,下面賈醫(yī)生來教你3個搭配,把參苓白術丸的作用翻個倍,化掉一身痰濕!
第一個,搭配二陳丸。二陳丸里面的陳皮和半夏都有化痰的作用,如果你平時總是非常疲憊,干什么事都沒精打采的,四肢困重,胃里面也老是不舒服,嘴里黏膩不清爽,頭面部還容易出油,那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考這個搭配了。

第二個,搭配柴胡舒肝丸。在中醫(yī)看來啊,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所以肝氣郁結的話呢,也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這個時候你再怎么去健脾化痰也沒用,還要去疏泄肝氣。這類人最大的一個特點呢,就是情緒波動比較大,總是悶悶不樂的,要么就非常容易動怒,生氣的時候吃不下飯,腹脹、噯氣、反酸,而柴胡舒肝丸可以疏肝理氣,并且里面也有化痰的成分。

最后一個,搭配金匱腎氣丸。腎為水臟,負責水液代謝,而腎陽呢,可以氣化水液,讓水液得以布散到全身,那如果腎陽虧虛,氣化不利,水液就會囤積在體內(nèi),時間一長也會形成痰濕。這類人呢除了有痰濕的癥狀之外,還會伴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頻繁,小便清長的情況出現(xiàn),那這個時候就不能光健脾了,還要溫陽化氣,行氣利水,可以搭配一個金匱腎氣丸。

當然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建議大家還是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參考用藥,切勿隨意亂用。賈醫(yī)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