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與靈感(五十一)
2023.07.20 找到可以持續(xù)運轉(zhuǎn)的生活,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是生活的唯一要義。 擅長幻想的人,同樣擅長解決幻想出來的問題。 遠去的會記得好,近前的只看到壞。 定義是一種權(quán)力,而權(quán)力一種高傲。 很多時候我們向前回溯才能意識到,我們處于當下局面,是因為在過去某個時刻,我們不曾意識到存在另一個選擇。不曾意識到也就不曾真正做出選擇,而沒有作出選擇便代表著選擇了一種選擇。 恨不見得是壞事,但最好還請先學會愛,再去恨。 有些人會幻想一種答案,這種答案能解決一切的問題。但問題在于問題是答案的前提,倘若存在一種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的答案,那么它必然是在問題出現(xiàn)之前的答案,而這樣的答案是不存在的。同理,這樣的靜止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人也是不存在的。 當你回顧過去,以為發(fā)展路上有某某坑應該避過去,恐怕是沒能意識不是坑在路上,而是路在坑上,只要發(fā)展,必然會進坑。 為了輕蔑而輕蔑是要不得的,沒有支撐的高傲只是紙老虎 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前的問題,如果當前并未出現(xiàn)問題,那便沒有問題。不要著急去解決此前出現(xiàn)而未解決的問題,這不是什么好事。 不要過分的追求確定性,確定性推到極致便是極致的不確定。這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法令滋章,道賊多有”了。有些東西似乎就像彈簧,你將它推到某個地方便已經(jīng)足夠了,若是過了那個度想要再推下去就會萬分的困難,甚至于起反作用。 痛苦不是要被解決的問題,而是要被關(guān)照的對象。 很多時候,他活在任何事情中,除了此事;他活在任何地點中,除了此地;他活在任何時間中,除了此時。 2023.07.19 不容易,終于意識到了我具有某種強迫閱讀文字的傾向,接下來主要觀察這種強迫吧……顯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令我萬分驚訝的事情,那就是當我不在閱讀或者說觀看文字的時候,我的癥狀變輕了。這太過令人驚訝了。 觀點和事實是兩回事,在有足夠的事實前,不要給出任何觀點 所有人都在玩語言這一玩具,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玩法。 使用我們的思維思想就像使用槍一樣,不是你拿著它亂開就能天然解決問題的。 停止對思想的分析,便能停止思想。 倘若存在一種廉價的情緒,那么便意味著存在一種可以判斷情緒與廉價之物,似乎與我此前所提到的結(jié)構(gòu)是有一致性的。這種結(jié)構(gòu)的認知是否可以看作是一種智慧的認識呢? 你就是要意識到你有什么不懂的,不要什么都學,總有會懂的人。認識自己的界限,有限性和否定性。 我給他人的價值是我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這意味著展現(xiàn)價值必然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衍生物。當我們喪失了創(chuàng)造價值,也便喪失了展示價值,故保留我們的主體性地位,避免異化是生存的關(guān)鍵。 優(yōu)秀的up主遠勝于優(yōu)秀的單個視頻,品質(zhì)的個人遠勝于品質(zhì)的事件,這是結(jié)構(gòu)性的。 在一個動態(tài)系統(tǒng)中,不要用愚蠢的狹隘來做任何的規(guī)劃。因為規(guī)劃即等于失敗。應變才是唯一的正途。 做一個樣板標桿就夠了。 顯然,我此前提到的迷惘或附著物,可以認為是與世界失去鏈接,而過分沉沉浸于與世界看似交互,但實際缺少交互的事物之上,比如各種短視頻。這意味著為了解決這種附著物,我需要更加主動以及動手性質(zhì)的東西,越主動越好,參與程度越高越好。 我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全能自戀的影響,這是值得開香檳的好消息。 工作與放松必須有一條明線的分界線,絕對不容許模糊。不允許娛樂著工作,也不容許工作著娛樂。 選擇你的興趣,不要被興趣牽著鼻子走 “憤怒積攢起來,老不泄火是會出精神問題的” 2023.07.18 我的母親是個情感的乞丐,我也是,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 有些時候一周干不了的事,一天就可以做完,在這個意義上講,狀態(tài)遠勝于時間。 好人過得不好,是理所當然的。被高道德自律折磨了這么多年,才能深刻的意識到一點,即道德并不總是道德的。 睡眠與清醒的間隔越來越模糊,這并不是好事,我需要注意這一點 令一些喧鬧的事物保持或回到心靈遙遠的那端,或許是一種更明智的選擇 我的過去有很多我所鄙視的甚至厭惡的,但其實也有很多令我懷念的。那些事物令我感到分外寧靜。 不要一直去自救,或者說不要在沒有必要自救的時候自救,省下精力不是壞事。 我過去的認知是,倘若我讀一篇文章讀不懂,那是因為我對相關(guān)內(nèi)容了解的不夠多。但這樣的認知在實踐中已經(jīng)完全不可行了,我應當認識到或許并非我認識的不夠多而產(chǎn)生了迷茫。此處的迷茫應當是一種情緒。也就是我之前所提到的附著物的產(chǎn)物?;蛘哂酶唵蔚脑拋硪?guī)范:理解,但不要去理解。去理解反而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 如果有些人讓你感到了羨慕,還請不要再去看或者想那些人以及他們的生活。 在作文中刪除掉一些過濾詞,可以增強語言的的代入感。 當我讀到一些讀不懂的文字的時候,正是因為這種不懂帶來的理解空缺,天然會被此前發(fā)現(xiàn)的附著物所滲入填補。這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發(fā)現(xiàn)。而過去很多時候頭腦的運作痛苦都可以視為我與附著物的雙向奔赴。用較為形象的說法來講,我匍匐在走廊里,那些附著物就像是走廊天花板上垂下來的觸手,當我體態(tài)稍微高一些便容易被掠走。 是的,我發(fā)現(xiàn)了,在我閱讀文章的時候,在逐字默念的心聲之上,有一層粘稠的東西附著了過來。它們翻涌著沖撞著濺出了一堆迷惘與痛苦。寫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了異常的清醒與清晰,這是個令人驚訝的事情。 我是一個活在新時代的古人,我不得不融入新的時代之中,或者說我不得不變成我所曾鄙視的那些人。 2023.07.17 我就像我的父輩那樣,正在逐漸成為新時代的不會使用xx的弱勢群體或者說智障。 有些人或許太久不曾被人說過話了,所以即便是非常離譜的觀點,也愿意為之搖旗吶喊。 “幽默是心靈的鎮(zhèn)痛劑,它來源于痛苦?!?我沉淪于回憶之中,直到黃昏時才結(jié)束。我意識到:可以享受你的情緒或回憶,卻不要沉浸在其中。 “可人不就活在幾個瞬間里嗎” 不要去珍惜現(xiàn)在,因為那隱含著一種失去的緊張,只要呆在現(xiàn)在就夠了。 我看著站在窗臺上的貓說:它將那兒填滿了。在它來去之前,那地方便叫做空,就和那貓一樣,我們所有人都在空中,包括空氣。 死亡念頭是個很好的警戒值,開始嘗試圍繞這一點建立生命力維持系統(tǒng),類似于過去的50閾值。 守護你的欲望,珍惜你的欲望,寶貴你的欲望,沒有比你的欲望更重要的東西了,盡量排除一切會傷及你的欲望的東西。 出乎意料的,一個搞笑視頻緩解了我七成的痛苦,并有了重新做事的動力,這不能不令人驚訝?;蛟S我需要的并不是知識,而是快樂。當然除了今天也包括昨天以及前天分別發(fā)現(xiàn)會帶來改善的事件:坐公交車和聽別人的實時聊天。 學習的問題在學習之外,也就是說,我目前學習的問題并非學習的問題。這是有些違反直覺的發(fā)現(xiàn)。 “欲望的原因重要于欲望的對象”,嘗試欲望對象的替代物是很重要的。 “你不是受害者,你是幸存者”,有些人強調(diào)的心態(tài)轉(zhuǎn)化,或許會有幫助。 2023.07.16 平等的對待你的朋友 不要沉淪于你的情緒中,去創(chuàng)造你的情緒。 男女矛盾,階級矛盾,游戲圈矛盾,共同的問題與敵人是相當有效的團結(jié)或聯(lián)系紐帶。 人心中一般道德憐憫與邪惡殘暴一直交織在一起。 “看的很感慨,千年前的秦國人,他們所掛念的、所憂慮的,有何我們當代的人有什么差別呢 推薦一下央視紀錄片《書簡閱中國》,里面有一篇也是介紹這個的,這個紀錄片很有趣的?!?爽文的誕生是虛幻,爽文的意義也是虛幻。 當我不再去試圖理解的時候,我似乎開始理解了。閱讀材料時,不是具身認知,你拿了也沒用。是具身認知,你也不用拿。 主體才有需求,而被需求不等于需求?;蛟S我的溝通意愿降低,來源于對展示價值也就是主體弱化的厭惡。 顯然我有多種方式來解釋狀態(tài)的善變,生理的心理結(jié)構(gòu)上的環(huán)境的。通過結(jié)構(gòu)來解決問題,總是更穩(wěn)定的。顯然,我將我的內(nèi)在視為一種結(jié)構(gòu),有些結(jié)構(gòu)需要被徹底破壞,有些結(jié)構(gòu)則要嘗試去利用 2023.07.15 迷惘唯一的來源是失敗,清醒唯一的來源是成功 人總不應被其所建構(gòu)之物異化,但應該被其規(guī)劃。輕易不立規(guī)矩,輕易不犯規(guī)矩。 不同的詞語文字,哪怕是表征同一事物,其可能也并不具備一種內(nèi)在的同一性,即便是同一個人在斟酌再三后說出的同一對象的不同表示,即便一定會有某種同一性,也不是這些詞語的語言的,而是對象的。而語言不等于對象。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依舊殘留著,只要膽子大,肥豬賽大象,這樣的看法。譬如封建觀念,譬如不公現(xiàn)象,都只是因為人心有問題而已,倘若人心唰的一下沒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大躍進嗎?在我看來,除非死上兩三代人,不然有些東西是難以改變的。 “權(quán)力只為他的來源負責” 道德主義是不可取的,我不再是一個道德主義者了。 我的思維是面向未來的,這意味著在解決問題途中,我會主動制造額外問題(但解決不了),目的是作技術(shù)積累(但效果極差)?;蛟S我應當轉(zhuǎn)換視角,開始面向現(xiàn)在,問題首先越少越好,其次才是技術(shù)積累。 不應當以建造的視角去看待事物,而應當以使用的視角去看待,即便建造,也是使用什么工具的建造。 激活內(nèi)在的,還是激活外在的?;蛘哒f,獲取新的,還是強化已有的。重點并不在于閱讀的時候你拿走了什么,而在于他進來了什么。 解釋是一種整合,是一種加工再輸出,而不是思維的依據(jù)。 我將不經(jīng)過動手實踐,沒有具身認知的某個概念詞語視為黑箱。在這樣的視角下,我們的任何學習材料都是充斥著大片黑箱的,而我們在學習中必然會挑選某個詞語概念作為主要依靠。而當我們所挑選的詞語依靠是黑箱的時候,就會造成迷茫。這就是我們要克服的問題,即挑選不是黑箱的詞語,挑選具備具身認知的詞語作為我們的抓手。 2023.07.14 新出現(xiàn)的便是好的嗎?新與好的分別。 “語言學家只能解釋語言,而不能規(guī)定語言” 你并不需要知道多少東西才能不感到迷茫,當前的迷茫與知道多少是無關(guān)的。我傾向于以無意識的沖突的觀念來看,即一輛車被多匹馬向不同的方向拉扯,而至于無法移動。換句話說,有時候迷惘是內(nèi)在的沖突問題,而不是內(nèi)在的積累問題。 為什么我會如此執(zhí)迷于快速,快速的閱讀,快速的做事,我并不認為這樣能帶來好處。與之類似的,還有總結(jié),我很癡迷于早早的總結(jié)出某種觀點,而毫不在意當前是否適合得出這種觀點。這些是需要注意的。 競爭不只是資源和發(fā)展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或者說,資源和發(fā)展的競爭總是帶來心理的攀比與輸贏的計較,這不能不是可悲的。 不能只停留在回憶之中,更重要的是記憶之中的那些不曾撫平的東西。當然確定那些東西是否真的在記憶中是更重要的。 我的思維運轉(zhuǎn)的太快了,真的是太快了,這產(chǎn)生了很多的問題。就像在隕石帶飛行的飛機,越快遇到的麻煩病越多。 “他們不知道自己虧了,就沒有虧” 清晰比煎熬的等待更好,做事時碰運氣是最不可取的 2023.07.13 人就是會被他者評價所影響,這并不能由主觀意志所決定。鋼鐵意志是一種幻覺。 當你不知道要怎么做的時候,你需要的并不是去思考怎么做,而是選取一個合適的視野,或者說視線大小范圍 當你沒想好給出什么樣的問題的時候,就不要給出答案,而一旦你給出了答案,就不要再提新的問題。 倘若我們想要維系思想過程中心理的穩(wěn)定,那么是需要明確思維所使用的概念是確定性的,盡管這種確定代表著不確定,(因為其闡釋在以后可能被更新,也可以被更新)。 顯然,我應當秉持這樣的一種學習態(tài)度,即我從他人的學習資料中挑揀出一些我自己的東西。因為一切專業(yè)問題都是生活的問題。 在提出原則時,過往事件不溯及是最重要的應用,沒有之一。 共識是哪來的?各方,不管是以何種觀念框架劃分的,在斗爭中相互把狗腦子打出來。到所有人都累癱厭倦后,大家就有了新的共識。所以,不要講理。 “不要讓時代的魔怔,成為你的魔怔” “人的欲望如同高山上的滾石 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 “了解一個人其實是走向討厭的過程” 將人們的行為分為創(chuàng)造價值與展示價值,后者從前者的主體性淪落至客體,將自身的價值向他人展示,將審判權(quán)賦予他人來獲取自身的價值,可憐的很。這樣的人忽視了人本身具有的創(chuàng)造開拓的能力,即組合已有事物和發(fā)現(xiàn)未知事物的能力。這一范式當真不錯,值得記錄。 面對了一個困難或者說壓力事項的時候,第1個要點就是將其移走,但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我們移不走的事情,那我們就必須去面對。在面對的時候,其一首先要觀察,即這項困難究竟有多大,不要自己嚇自己。其二,在足夠多次數(shù)的觀察之后,考慮面對這樣程度的壓力,該如何接受。既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什么樣的心理防御機制去應對。有了,這兩點暫且就夠了。 所謂的準備好了,或許,并不是指可以做成某件事了,而是在說即便做不成也認了。 進來的會壓制情緒,出去的會釋放情緒。 而對應于高輸入或者說不得不輸入之事項,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強調(diào)做什么事,而應該強調(diào)如何去做事。不必借助信息熵之類的額外實相,只需要強調(diào)輸入之少就可以了,輸入的越少,破壞性就越小。 不管用什么框架模型,我認為當前最主要的就是壓抑機制的積累問題。也就是說,我需要釋放被壓制的記憶情緒和思維。這是內(nèi)外的大問題,不是純粹的內(nèi)部思維配置能解決的。 你應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不應專注于他們。應該做的是忘記,忘記一切曾經(jīng)渴望記住的。 如何塑造敵人?拒絕溝通。 我可以做錯很多事情,但只需要做對一件事 想做的任何事情的欲望都是同源的,你不可能指望通過打壓想做某一種事來獲取想做另一種事的欲望。 2023.07.12 孤獨,真的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物。 能夠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是你的長處,但一定要去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就是你的不是。心胸開闊不代表要往里填滿東西。 當?shù)赖陆袒^了限度之后,必然會對個體內(nèi)在已經(jīng)形成的道德規(guī)則產(chǎn)生嚴重的破壞。所以道德教化在被認識后,教化的次數(shù)越少,教化的效果越好。 想做什么就是做什么的最棒理由。 如果你試圖在瘋子中建立秩序,或許瘋了的不是那群瘋子。 善良不是道德,道德是善良。善是值得稱贊,良是值得同伴。 不要看他說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在我看來,若是理解為觀察其言行是否一致就實在通常了?;蛟S可以視為其言由其行而闡釋。 2023.07.11 解決家庭的問題,能解決生活中六成的問題。 欲望會滋生欲望,不能滿足的欲望又會帶來無休止的不滿。所以,克制欲望是滿足欲望的必由之路。 焦慮只在想避開且認為能避開的時候是有意義的 通過打壓來維持自己的地位,通過控制來維系自己的被需要。家長總是如此蠢的東西。 任何領(lǐng)域倘若沒有跨過那條線的體驗與認知,那么一切討論都是基于某種幻想故事的,而非現(xiàn)實的。不要空耗去解決幻想的問題。 孤獨,失敗,被拒絕,反復咀嚼,幾個削弱心智的原因。 “權(quán)力倘若失去意義,便不會再被容忍” “國家是有存在目的的,當目的持續(xù)無法達成的時候,國家就崩潰了??!?“國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國家存在,而這個目的絕對會遭遇失敗?” 人們迷信權(quán)威,卻又迷信反對權(quán)威。當一個事物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的時候,總會有人反對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覺得反對呢? “想要一個世外桃源,但是總有人要搗亂。當你想要維持它的一瞬間,桃源消失了”,世外桃源的不可能。 “盡快脫離低級群體與爭斗”,這句話真是分外的殘酷與真實啊。 “軟弱和善良是兩回事,只有強者或狠人才配提善良”,龍蝦教授的觀點。 我現(xiàn)在依舊在玩教育體系下的應試游戲,這是我最大的局限之處。我發(fā)現(xiàn)并且有意識的加速接續(xù)掙脫這一點 我們總是會找到一些贏家強者的特質(zhì),進行夸獎和贊美。但我們或許應該意識到他是強者,并不是因為他早起早睡又或者是什么性格,而是因為他是他,如此而已。 什么是無我呢?空屋生風。 適應與成長其實是兩回事 判斷可能會出錯,但判斷是沒錯的。 “冒犯的藝術(shù),名為冒犯,本質(zhì)其實是通過冒犯一群人來討好另一群人”,這句對脫口秀的評價說的真有趣。 “當你的話語不有趣的時候,對方很難在那基礎(chǔ)上給予更有趣的回復”,一個人對樓主在交流中遇到困難時的評價 現(xiàn)在想來,換位思考的要義不在于站在對方的視角,而是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視角而已 “乍一看大概是會在情感上不太容易接受的,但是我知道語出驚人的目的是為了標新立異引人注目,那不是當事人觀點的本質(zhì),所以繼續(xù)看了下去。一般情況下,用某種極端的話語去闡述一個看似極端的觀點,其本質(zhì)是因為想要與人數(shù)眾多、程度頗深的某種主流態(tài)度的偏頗作對沖。這多半是基于自己的觀點受到外界否定之后的一種應激性態(tài)勢所啟發(fā)的,由于其應激的態(tài)度,如果它能夠傳播的更遠,那么就往往會造成更強力度的對抗,因此而產(chǎn)生更大的反響,是一種如果當事人明確此特質(zhì)的情況下非常有效的啟發(fā)方式。但是如果當事人未能察覺,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后續(xù)的對峙過程當中越發(fā)趨于偏激,最終導致觀點的可接受性不是在變高,而是逐漸降低。不過就內(nèi)容的深度來看,這暫時還不是當事人需要面對的課題,因為該內(nèi)容的解構(gòu)程度和內(nèi)容量還不足以引起系統(tǒng)性的反思,而且該內(nèi)容的推廣力,不論是從自身敘述還是平臺傾向上都不具備足夠的條件??梢钥偨Y(jié),一句非常淺顯的道理,一切都是利益,道德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態(tài)勢,對我而言,如果連利益都能理解,那么沒有什么是不能寬容以待的,并且,如果連道德都能明白其本質(zhì),那么沒有什么是我不敢打破的?!保粋€評論語出驚人的看法。 “但是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也有質(zhì)疑革命的合法性 提綱挈領(lǐng),有用與否,有害與否 革命合法性在于烏托邦性,在于以短痛換光明未來,即尼采支持的用新倫理送葬舊倫理 如果陣痛過長,未來不來,合法性就崩塌了,常態(tài)倫理就占了上風,自己人也會動搖,此階段的事業(yè)唯有面臨反攻倒算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於?” 這句話可以送給左右兩方 對右,革命災難之過在于資產(chǎn)階級的無能 對左,革命變味之過在于實踐左派的無能”, 有意思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