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山嶺》:登山家的故事是孤獨的
《神之山嶺》即使是動畫電影,巍峨壯麗的雪山卻依舊讓人震撼。雖然影片講故事的方式無甚新意,但高峰的豎立、冰雪的覆蓋,給這個故事疊加上了一個宏偉的背景,人固然是渺小的,但人始終希望活得有意義。登山家的故事是孤獨的,其實故事不只是講一個登山家的故事,他回答的是人類的哲學(xué)問題,人活著到底是在尋找什么意義?那就是沒有意義,只要找到一生所愛,那就是無怨無悔。

影片改編自日本漫畫,講述了一個登山者的故事,故事講述得細膩且飽滿,場景繪制也很逼真,給人以現(xiàn)實及現(xiàn)場感。影片前半段闡述了羽生丈二冬季爬珠峰西南坡的動機,不過內(nèi)容略顯平靜,沒有把漫畫里面羽生的心理變化詳細地描述出來。后半段截取了漫畫最后部分內(nèi)容,略精彩,不過收尾有些倉促,羽生登頂后下撤的過程以及心理描寫都省略了,最后只留下一個倒在雪地的身影。

整部電影都是關(guān)于登山的故事,冷峻孤寂,再配上縹緲的BGM,看完仿佛知道了什么抓住了什么又更像是失去了什么。馬洛里串起了故事,“山就在那里”也成為電影的主旨,至于最后追尋的答案,馬洛里有沒有登頂已經(jīng)不重要了。對于一些登山者來說,他們的生活就是攀登,就是享受登山的過程。那就是他們生活的目的與人生的意義,哪怕是死在登山的途中,不管是否頂峰,也許都讓他們心安。

不知道導(dǎo)演是特別喜歡原著還是懶得做日語配音,執(zhí)意要用法語來演繹一個日本人創(chuàng)作的以日本人為主角的故事,故事里的那些東方面孔有著歐洲漫畫繪本里常見的粗線條和精明干練的輪廓、操著一口熟練的法語念著日本名字,雖說阿爾卑斯山上的風(fēng)雪不會說話,但講述的故事卻在本質(zhì)上存在著一層隔閡;另外群山的背景作畫極富顆粒質(zhì)感,但作為登山家五次三番決死的目標(biāo)來說表現(xiàn)感太“靜”了點,實在沒有肉體超越極限的力度。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在其電影的解說詞中寫道,這是一部很有意義的動畫,法國人把日本動畫拍出了法國味,盡管日本角色說法語著實有些違和。孤獨的登山者對登山的執(zhí)著固然是影片要表現(xiàn)的地方,但是片中很多表現(xiàn)登山的困難和危險,卻讓我覺得:對一件危險的事情那么上癮,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這種熱愛估計是一種只存在個別人身上的基因吧。?我們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在找一樣,也可以讓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yè)或愛好,但是很多人找不到,包括我,可能就是因為缺少這種基因。

人生的道路在哪里?你為什么要去登山?為什么賭上性命去做高危的事情?可以養(yǎng)家糊口嗎?站在制高點別人做的什么事情都奇怪。我原來不懂冒著生命危險登山的意義,現(xiàn)在懂了。登山的意義不是征服,登頂也不是終點,只是路途而已。登山者一開始的目標(biāo)是更高,如果征服了最高峰,那就找更難的路線登山,然后是冬季登山,無氧登山,獨自無氧登山。登山者的挑戰(zhàn)永無止境,一旦你登頂,你將永遠忘不掉那種感覺,從此以后,人生的其它部分將變得毫無意義。還是敬佩這些人生目標(biāo)特別明確,并愿意為之一直努力的人,特別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最后成為了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