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越綏-老師》2022/02/25 「兒童教育及相關訊息」「孫子兵法」

「一些兒童教育及相關訊息」
[主題:孫子兵法]
又到了與大家分享「孫子」兵法的時間,今日的主題是,如何對付不甘寂寞、好勝心強、不願服輸、用眼淚當武器的孩童。
至於我如何與孫子,透過各種遊戲的互動,最後均能達到解決了上述問題的實務經(jīng),因篇幅關係將下次分享。
社會少子化最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特別多,也因為沒有同年層的兄弟姐妹可以一起互動。加上都會及社區(qū)中的人際關係,也多持各掃門前雪的前提下,導致孩童會因為孤單而倍感寂寞的情形。
尤其是學齡前後的兒童,那怕是家長都已安排了各種的輔導課程,用來塞滿免其獨處的空檔,但放學後或假日,對於精力充沛及體力旺盛的兒童而言,最能依賴和耍賴的對象,仍莫過於既熟悉又信賴的父母親了。
孩童像寵物,生活中是需要規(guī)矩的教導與訓練。
他們與成年人在認知上已有相當大的差距,再加上天真無邪不懂得人際互動的分寸拿捏,還有表達能力也有限的情況下,幾乎都是直接用情緒抒發(fā)和勒索,來達到欲望的滿足與目的。
沒有安全感加上需要有人陪伴的孩童黏起人來,真的有如既無味又無奈的口香糖,而煩起人來則變成怎麼甩也甩不掉的無賴,尤其若遇到「寶媽」的話,那麼養(yǎng)育出來的「媽寶」其沾黏力可是有專利的強力膠。
很多家長尤其是蠟燭兩頭燒的雙薪家庭,在面對壓力與挫折時,常會因孩童的無禮取鬧而失去理智與耐性,不是採取忽視的敷衍就是吼叫或責罵。
要不然就是任其觀看YouTube的兒童節(jié)目或安靜的玩手機上的遊戲,以達到只要對方能夠閉嘴不鬧,而自己也能獲得暫時性的不被干擾的效果。
為什麼我會主張孩童應該是在遊戲和規(guī)矩中長大?
因為樂趣中的潛移默化,絕對會比刻板的教材引人入勝,而且自我的啟發(fā)也會勝於旁人的斥責與嘮叼,更會影響到長大後與社會群體的人際關係。
一,透過遊戲與人互動中建立了自信
二,任何遊戲都需要智力和腦力激盪
三,願賭服輸中學會謙卑與記取教訓
四,只要永不放棄而勝敗乃兵家常事
五,培養(yǎng)團隊的角色默契與互助精神
六,回憶中將充滿了親情及友情的愛
以上是我個人長期觀察的心得,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