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的末代沙皇為什么會成為劇變后的保加利亞總理?
二十世紀是世界君主制退出歷史舞臺的世紀,出現(xiàn)了一批末代帝王。這些末代帝王有些在新時代以公民身份了此一生(如溥儀)、有些客死他鄉(xiāng)(如阮福晪)、有些則滿門抄斬(如尼古拉二世)。然而保加利亞的末代沙皇卻在流亡多年之后重返祖國,當上了保加利亞總理。

1937年6月16日,西美昂·薩克森-科堡-哥達斯基生于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剛出生就被立為王儲。1943年8月28日,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三世猝死,年僅六歲的西美昂繼位,是為西美昂二世。由于過于年幼,保加利亞的實權被西里爾親王、米喬夫中將和前首相菲洛夫控制。

保加利亞早在二戰(zhàn)前就淪為納粹德國的仆從國,保加利亞王室不過是納粹統(tǒng)治的代理人而已。隨著納粹在東線節(jié)節(jié)敗退,保加利亞王室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1944年9月,蘇聯(lián)紅軍解放保加利亞,以保共為首的進步人士成立祖國陣線政府,三個攝政以叛國通敵罪被處決。

1946年9月,保加利亞廢除君主制,成立了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西美昂二世便成為保加利亞的末代沙皇。當時只有九歲的西美昂二世與母親、姐姐一起投奔了正在埃及流亡的前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西美昂二世的姥爺)。傳說西美昂二世此時的總資產只有200美元。

1951年7月,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念在同為軸心國元首的情分上,給予西美昂二世政治避難權,西美昂二世此后便居住在西班牙。憑借保加利亞末代沙皇的名頭、西方某些勢力的支持以及個人的能力,成年后的西美昂二世在西方混得風生水起,生意遍布西歐,成了大富豪。

1990年,保加利亞劇變。西美昂二世趁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積極推動自己復辟,但在保加利亞境內卻無人響應。經過近十年的折騰,西美昂二世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沒有可能復辟了。于是西美昂二世退而求其次,以自己的財富和西方的人脈參加保加利亞選舉,劍指總理之位。

2001年,西美昂二世的政黨“西美昂二世全國運動”在大選中獲得了保加利亞議會的多數(shù)席位。西美昂二世正式出任保加利亞總理,也算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復辟。然而西美昂二世的執(zhí)政卻存在很多爭議,導致他的政黨在之后的大選中失敗,他本人也在2005年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