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卷缸和“金絲鐵線”哥釉的結合體,一般都沒有見過
哥窯是宋代名窯之一,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瓷器燒造曾產(chǎn)生深遠影響。明、清兩代至今,一直被視作名瓷而被仿制。
而卷缸是文房用物,始于唐代開科取士,而卷缸廣為流行,還是在瓷器工藝有了長足發(fā)展,文人藝術情懷蓬勃興盛的明清時期。
今天我們要說就是這樣一一件瓷器,它是卷缸和“金絲鐵線”哥釉的結合體

它就是清晚哥釉五彩內(nèi)魚藻外刀馬人物紋卷缸,肩、脛部各飾鐵骨泥一周,并設海棠形開窗內(nèi)繪雜寶、花卉紋。器身施哥釉,內(nèi)外分別繪五彩金玉滿堂紋飾和刀馬人物紋,紋飾通景繪就,故事性強,人物描繪生動,可置于案頭成為書齋所設一景,頗具文人氣息。


魚藻紋,是一種典型的瓷器紋飾。魚紋多是順向追逐游動。寓意"富貴有余"、"連年有余"。魚紋幾乎是每個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裝飾圖案。魚紋種類繁多,如蓮池游魚,水波游魚,水藻游魚,或單或雙,或三、五追逐,魚水相融。雙數(shù)魚的構圖,在器壁用對稱法,兩兩相對。若在器心,則兩魚并排而游。三五尾單數(shù)魚的構圖,空間飾以浮萍、水草、蓮花之類花草。

刀馬人物的題材紋飾多為敘事紋飾,主要是展現(xiàn)當時對英雄事跡的頌揚。


哥窯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專以優(yōu)美變幻的開片裝飾取勝,同時期的汝、官兩窯制品雖然也有開片,但沒碎紋似蟹爪,官大片紋似冰裂,只有哥釉的紋片黑黃交織,布滿器身,以“金絲鐵線”紋著稱于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