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相聲丨校園相聲《你好,北京》劇本稿
《你好,北京》
編?。哼缛藦?/p>
來源:公眾號【中文臺詞網(wǎng)】
甲:您是相聲演員?
乙:對。
甲:你的出產(chǎn)地是?
乙:……出產(chǎn)地?我成東西了。
甲:你是什么東西?
乙:我不是東西……嗐,這叫什么話,人有問出產(chǎn)地是哪兒的嗎?
甲:那應(yīng)該問?
乙:建造廠……我這也不對。
甲:就是問問你是哪兒的人。
乙:哎,這就對了。我是北京人。
甲:好啊,北京好啊。祖國的首都。自然風(fēng)景秀麗,人文歷史悠久。
乙:您對北京的歷史還很熟悉?
甲:當(dāng)然了,武王伐紂以后,封召公于“燕”。燕國的京城叫做“薊”。燕京這倆字兒,從那時候就留下了。燕京知道嗎?
乙:知道,啤酒嘛。
甲:別老打岔,秦代設(shè)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三國時候哪,稱“涿州”。到了唐朝叫“范陽”,現(xiàn)在北京菜市口西邊兒的“法源寺”,就是唐朝修建的,當(dāng)時叫“憫忠寺”。
乙:不錯。
甲:宋朝時北京屬“幽州”。
乙:對,《楊家將》,有“七郎八虎闖幽州”嘛。
甲:哎,就是攻打這個地方。元朝時稱“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嘛,明代洪武元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后,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乙:哦,北平。
甲:明永樂元年,朱棣取得皇位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并準(zhǔn)備遷都城于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了。清朝就更不用多說了,歷史性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清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
乙:對,我太爺出生了。
甲:你……這叫歷史性影響嗎?
乙:影響大了!
甲:什么影響?
乙:沒有我太爺……哪來的我們這一大家子。
甲:嗐,你說的是你的小家。
乙:那您說的是?
甲:我說的是咱們的國家!
乙:哦哦,那您接著說。
甲: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打進(jìn)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清政府1901年在京與十一個國家簽署了《辛丑條約》。
乙:落后就要挨打啊。
甲:經(jīng)歷過民國的軍閥割據(jù)、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終于,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乙: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甲:我們再也不用卑躬屈膝了!
乙:我們也可以昂首挺胸了!
甲:知道開國大典在哪兒舉辦的嗎?
乙:是中國人都知道,在天安門啊!
甲:對,天安門的后邊兒是紫禁城,如今叫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在建筑上有獨特的風(fēng)格,布局周正,四平八穩(wěn),前朝后寢,左右均衡。您要是逛故宮的時候,您注意看:中間兒是三大殿—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兩邊兒的建筑東西對稱。
乙:東邊兒要是文華殿,
甲:西邊兒就是武英殿;
乙:東邊兒體仁閣,
甲:西邊兒弘義閣;
乙:東邊兒日精門,
甲:西邊兒月華門;
乙:東邊兒御膳房,
甲:西邊兒官廁所!
乙:嗐!這也對稱啊?
甲:有多少房子哪?殿、堂、閣、齋全加一塊兒,總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乙:嘿,您瞧這寸勁兒!這半間在哪兒???
甲:在文淵閣的西邊兒,因為讓樓梯給占去一半兒,就剩半間啦。這還不能湊整數(shù),那年月皇上號稱“萬歲”。這“萬字兒,讓他壟斷啦。北京還有“五壇”知道嗎?
乙:知道,“啊~五環(huán),你比四環(huán)多一環(huán)~”
甲:行了行了,我說的是五壇,不是五環(huán)。
乙:五壇?是哪五壇???
甲:天、地、日、月,外加“社稷壇”。天壇的“祭臺”在南邊兒,地壇的“祭臺”在北邊兒,這叫“天南地北”。再就是“日東月西”?!叭諌苯ㄓ跂|邊兒——朝陽門外;“月壇”修在西邊兒——阜城門外。
乙:社稷壇”在哪兒啊?
甲:就是現(xiàn)在的“中山公園”?!吧纭贝怼巴恋亍?,“稷”代表“五谷”。土地、五谷象征著國家政權(quán),常言說“江山社稷”嘛。
乙:您還真有個研究。
甲:不但是這個,北京內(nèi)城有九座城門,走九種車。哎,也有講究。
乙:哪九座城門呢?
甲:是:西直門、東直門、朝陽門、阜城門、安定門、德勝門、崇文門、宣武門、正陽門。這九座城門,走九種車。每天清早頭一個進(jìn)城的是水車,走西直門。
乙:喝玉泉山的水嘛。
甲:西直門城門洞頂上還刻著水波紋兒,寓意“水”。朝陽門走“糧車”。城門洞頂上刻著個“谷穗兒”。阜城門哪,走“煤車”,
乙:洞頂畫塊兒“蜂窩煤”?
甲:那多難看啊,是一枝“梅花”,就代表煤啦。
乙:哦,諧音梗。
甲:東直門走“磚車”。崇文門走“酒車”。宣武門走“囚車”。德勝門和安定門,走“兵車”。出去是德勝,回來是安定,就是討個吉利。正陽門俗稱前門,
乙:走什么車呀?
甲:走“龍車”,皇上坐的車?;噬弦荒暌鰞纱握栭T?!岸痢比ヌ靿俦砑捞??!绑@蟄”到先農(nóng)壇耕地。那兒有塊兒“演耕田”。皇上耕地,娘娘送飯。當(dāng)然,這都是象征性的,走個形式,表示普天之下該種五谷啦。先農(nóng)壇的“演耕田”有多少地呢?一畝三分地!咱們?nèi)粘I钪袗壅f“就趁一畝三分地兒”,哎,就是從這兒留下來的。
乙:跟您聊天還真長學(xué)問。
——待更——
如需更多原創(chuàng)相聲小品情景劇劇本,請關(guān)注公眾號【中文臺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