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游玩感想【純個人向】
“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伏日,即三伏,樣盛極陰卻未衰,反倒藏于地下??此瞥柍跎?,實則暗藏禍端。故事就于三伏之日展開。
?
先說結論,我個人游玩完畢的第一感覺是:前兩章藝術性最高;中間慢慢體現出了故事性,也塑造出了不錯的人物;但結尾有些倉促以至于出現了一些問題。游戲的后勁很大。

月光蟑螂曾獨自一人做出過藝術性和故事性同時高光的國產民宿恐怖《煙火》,完美的展現了舊時代的迷信,小人物的悲劇,以小見大,主旨清晰,其功力可見一斑。所以我對于《三伏》有很高的期待。于我而言,我同時看重文字類游戲的故事性和藝術性。
《三伏》中前兩章分別以墻中佛和眼中蓮作結,配合應景的轉場與背景音確實讓人頭皮發(fā)麻。這是游戲游玩過程中玩家無法忽視的藝術性的兩座高峰。其次,以某種物品進行人物轉場,如膠片,電視,電話等,配合了更多更加新奇的探索方式,削弱了傳統視覺小說游戲互動性弱的缺點,增強了帶入感。
?

從故事性出發(fā),月光蟑螂有自己的巧思。在《三伏》中,所有的反派都各懷鬼胎,甚至不少正派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有極致的惡,有混沌的善。有早有預謀的隱忍,也有不擇手段的正義。同室操戈,拖人下水,黑吃黑,鳥盡弓藏,甚至這些在其中都不算很出彩的設計。同時故事也涉及“上面”的態(tài)度和“上面的上面”的態(tài)度,隱喻也都比較自然和貼切邏輯。
?
故事中反派的壓迫感極強,正派基本上非死即傷,所有感情線(包括兄妹,百合,異性)基本上全部be。所以這就引出了本作最大的問題,過于追求故事性和藝術性反倒在某種層面上忽略了邏輯性的割裂。比如調查過程中為什么會出現幻境的解釋是否科學?反派每次抓人都不會失手?為什么這么重要的犯人不活捉直接射殺?結尾是否太過倉促?尤其是女主邱蕪,死的太過脆弱與突兀,身為全劇最大戰(zhàn)力,“能讓所在街區(qū)方圓五十米治安變好”的武力,以及武警學院出身學過空手道的設定,居然毫無用武之地。有些地方作者有明面上的解釋,有些有暗喻,有些沒有解釋。
?

但我依然非常破防,我太喜歡邱蕪這個角色了。她精明又能干,能在幻境中設計判斷出徐清源是真是假;她漂亮又剛強,愿意成為隱形守護者哪怕死也毫無怨言。她甚至是臨時雇來的調查員,連警徽都是假的。她才剛剛大學畢業(yè),就被卷入了一場時代的悲歌。
?
我可以安慰自己說,作者對于幻境的解釋其實是勉強可以接受的,反派抓人就是故意下的一個個套,邱蕪的死是由于毫無防備的被人推下山崖,加上她恐高站不穩(wěn),從邏輯上來說被一個學過武術的成年男人推下是合理的?,F實往往比故事更加魔幻與殘酷,我可能只是打心眼里接受不了邱蕪死的這么隨意,我希望她不要離去的這么突然。相比于相信作者是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fā),我更相信作者是想用邱蕪的死來塑造一個偉大的悲劇,但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我接受了現實主義的設定,那他就很難達到原有的初衷。反倒在某種程度上是種迫害。
??

然而回過頭看,三伏是個不錯的故事,是眾生相,是所有人的故事,所以受限于篇幅和個人的能力,對于某些地方作者也沒有辦法交代的十分清楚,過于看重邏輯,也會讓人忽略作品本身出色的藝術和故事。相比煙火它的藝術性絕對是得到了提升,但過于分散的線索,也會讓故事顯得零碎,讓理解變得困難。
最后,希望月光蟑螂老師能做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如果大家感興趣并且時間允許,可以去steam親身體驗一下《三伏》或者看下實況(咳咳,b站搜索逍遙散人)。游戲中還有很多我覺得很精彩的地方我沒有提及。
?
那個時代,有人信道,有人拜佛??涩F實無佛也無道,我不求見眾生相,我只是想挽住一束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