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銷小故事悟出營銷真理

曾經(jīng)有一位偉人說過,不管是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也很適合用在營銷領域,不管是什么營銷方式,能夠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效益才是好的營銷策略。小馬識途營銷顧問認為,營銷是一門實戰(zhàn)性非常強的學問,需要打開腦洞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做好營銷工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十個經(jīng)典營銷小故事,其中的營銷啟示可能會讓你腦洞大開。
?
?
?1、把梳子賣給和尚
?
說起故事營銷案例,小馬識途營銷顧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經(jīng)典營銷故事。有四個營銷員到廟里找和尚推銷梳子。第一位一把都沒賣成功,因為和尚說沒頭發(fā),不需要梳子;第二位賣了十多把,他告訴和尚頭皮要經(jīng)常梳梳,可以活絡血脈,有益健康;第三位賣了百十把,他跟老和尚講,廟堂前面放些梳子,香客磕完頭燒完香可以梳梳頭,會感到這個廟關心香客,下次還會再來;第四位賣好幾千把,而且還有訂貨,他跟老和尚說,在梳子上刻上“積善梳”,說可保佑對方,誰來送誰,保證廟里香火更旺。
?
該故事告訴我們,零增長不等于零需求,有大量潛在消費需求處于睡眠狀態(tài),營銷者面對原有的消費市場,應隨機應變,轉換思維,樹立市場創(chuàng)新意識。
?
2、擴大牙膏開口
?
職場營銷故事“擴大牙膏開口”又可以說是“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為十大經(jīng)典營銷故事之一。某品牌的牙膏,包裝精美,品質優(yōu)良,備受顧客喜愛,連續(xù)10年營業(yè)額保持10%-20%的增幅??傻搅说?1年,銷售業(yè)績卻停滯不前。不久后公司總經(jīng)理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提出誰能有好銷售方法,就獎勵10萬元。員工們提出了無數(shù)的建議,當總經(jīng)理看到一個年輕人的創(chuàng)意建議后,立刻給了他10萬元,并拍板第二年按年輕人的創(chuàng)意去實施,牙膏的銷售額果然翻了一番。年輕人的創(chuàng)意很簡單:就是將現(xiàn)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
?
該小故事告訴我們,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如果堅持既有的思維方法,很容易陷入瓶頸。主動打破常規(guī),說不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
3、賣住宅
?
在英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yǎng)老院去。于是他宣布賣掉現(xiàn)在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10萬英鎊了,并且價格還在上漲。這時,有位衣著樸素的年輕人來到老者身邊說道:“先生,雖然我只有1萬英鎊??墒?,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 茶,讀報,散步,天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崩先寺牭竭@樣的話,立馬把房子賣給了他。
?
這個著名營銷小故事啟示:營銷人員要學會利用人性去滿足目標用戶群的心理,把目標用戶群的情感需求和差異作為品牌營銷策略的核心,能夠抓住用戶的癢點、痛點、搶奪客戶的注意力,這樣才能達到營銷目的。
?
4、雀巢巧克力
?
經(jīng)典營銷故事推薦:雀巢巧克力。雀巢巧克力在最開始進入非洲市場的時候,由于當?shù)貧夂蜓谉岬纫蛩?,所以一年中幾乎?個月都是銷售淡季。人們調(diào)侃的說:雀巢巧克力都是被當作飲料出售的(熱化了)。然而就是這句調(diào)侃之語引起雀巢公司的思考,最后他們直接研發(fā)了一款液體巧克力產(chǎn)品,這款產(chǎn)品不僅在非洲市場受到空前歡迎,其他市場也很受消費者青睞。
?
該故事啟示:不管做生意還是做銷售,都沒有真正的淡季市場,關鍵是你能否推出適合所謂淡季市場的新產(chǎn)品。
?
5、買煙
?
甲去買煙,煙29元,但他沒有火柴,便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員沒給。乙去買煙,同樣煙29元,他也沒有火柴,便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這一毛錢買一盒火柴。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情況是店主認為自己只是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第二種情況是店主認為自己在兩個商品上都賺錢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現(xiàn)在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
這個營銷小故事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說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
6、魚骨刻的老鼠
?
某國有兩個非常杰出的木匠,技藝難分高下,國王突發(fā)奇想,要他們?nèi)靸?nèi)雕刻出一只老鼠,誰的更逼真,就證明誰技高一籌,并獲得豐厚獎勵。三天后,兩個木匠都提交了一只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老鼠。國王分辨不出誰更好,就憑感覺說第一位木匠勝出。第二名木匠提出抗議,他認為老鼠雕得像不像,應該讓貓來判別。國王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所以讓人帶來了三只貓。結果,三只貓都不約而同地撲向第二名木匠雕的老鼠。國王大惑不解,第二名木匠是怎么做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他的老鼠是用魚骨雕成的。
?
這個有趣的營銷小故事告訴我們,營銷是沒有專家的,唯一的專家是消費者,只要抓住消費者的實質與痛點訴求,比任何高明的話術技巧都有用。
?
7、休斯頓開店
?
休斯頓35歲時,辭去了7年的倉庫保管員身份,想自己做老板。他先后開了水果店、涉足首飾加工業(yè)和服裝干洗業(yè)的店面,在價格上以零利潤經(jīng)營,人們都認為他傻,但店里的客人卻絡繹不絕,一年后,他關閉了所有店面。之后,休斯頓迅速籌措了資金,新開了一家店面,而且是全市絕無僅有的店面——經(jīng)營中國什錦。這次,休斯頓改變了零利潤的經(jīng)營思路。不到半年,他就連續(xù)開了5家分店。很多人都認為休斯頓是幸運的,其實不然,他是先打出了個人品牌,前期以零利潤的經(jīng)營方式博取民眾的深刻印象。時間久了,消費者心中“休斯頓”三個字儼然已經(jīng)成為最實惠的品牌代言。
?
該故事告訴我們,眼前的損失是暫時的,個人的品牌和實在的長期回報才是真理。
?
8、摩托車公司
?
有家德國摩托車公司,因銷量不好,就請了一個著名的市場購買動機調(diào)查專家,幫忙考察公司實際情況,并提出促使銷量提高的策略。專家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騎摩托車者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年輕人無意識的深層憧憬里的欲望是汽車,只因經(jīng)濟能力有限,暫不能實現(xiàn)。專家給摩托車公司的建議是:不要再投入很大的資金和精力宣傳自己的產(chǎn)品是如何地結實耐用,而應該讓自己銷售的摩托車給人們以汽車的聯(lián)想。公司按照調(diào)查專家的忠告,在新生產(chǎn)的摩托車上裝了類似于汽車懸掛的大號碼牌照和汽車使用的汽笛。果然新品上市,立刻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青睞,銷量上升很快。
?
該故事啟示:改變常規(guī)的銷售策略,滿足消費者內(nèi)心深處的欲望,才能出奇制勝。
?
9、石頭的價值
?
從前有一個孤兒,他對未來十分迷惘和彷徨,就跑去問高僧。高僧就給他出了個賣石頭的主意,每隔一段時間去不同市場上賣,但是不管別人要價多高,石頭都不能賣出去。孤兒聽從高僧的話,果然石頭便越來越受歡迎,由于孤兒無論如何都不賣,價格已被炒得比珠寶的價格還要高。孤兒不解,問高僧,高僧答到“世上人與事物皆如此,如果你認定自己是塊陋石,那么你可能永遠只是一塊陋石;如果你堅信自己是一個無價的寶石,那么你就是無價的寶石?!?/p>
?
這個營銷小故事,講述的是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而每個人的命運也是由自己掌握的。
?
10、金子、大蒜和大蔥
?
從前,有位商人帶兩袋大蒜到某地,由于當?shù)厝藦臎]見過大蒜,極為喜愛,于是贈商人兩袋金子。另一商人聽說這件事情后,便帶兩袋大蔥去,當?shù)厝擞X得大蔥更美味,用金子的話不足以表達感情,于是把兩袋大蒜給了他。
?
這個經(jīng)典營銷故事告訴我們,營銷奪取先機很重要,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后塵者可能得到的就是大蒜,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后記:
?
看完十個營銷小故事是不是感覺思路開闊了很多?一時間想不通的問題,可以讀更多的營銷小故事,當靈光閃現(xiàn)的那一刻,你可能會有一個出乎意料的市場奇襲,讓老板和同事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