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紐約的城市符號

? ? 城市是由各種要素綜合作用而形成的龐大且復雜的符號組成系統(tǒng),具有傳遞城市文化信息的特殊功能。而電影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符號和空間隱喻來再造和表達背景環(huán)境,通過影片詮釋社會性因素和生活狀態(tài)。許多電影都描繪了紐約的城市圖景,通過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特色景觀、人文活動等作為城市符號的能指,傳達出創(chuàng)作者對空間生產(chǎn)、后都市化內個體生活及發(fā)展問題的思考。
一、紐約印象:摩天大樓
? ? 紐約的摩天大樓是以紐約為背景的電影的重要景觀。垂直的摩天樓反映著紐約人緊迫的生活,也反映他們想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力的空間。斯圖亞特·伊文評價美國的摩天樓是形態(tài)的近代再現(xiàn)和價值的近代具體化之間存在著的隱蔽的“共謀關系”,這種關系通過摩天樓成長為時代象征的事實變得更加鞏固。摩天大樓蘊含著大眾文化的進步和創(chuàng)造性的人類精神的自由等等比較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摩天大樓從世紀初期以來一直成為贊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最高紀念物。而人口激化和城市問題也造成紐約摩天大樓作為城市符號的轉變。這些摩天大樓代表著現(xiàn)代化的、有辨識度的美國,也代表著消費至上、擁擠混亂的城市環(huán)境,是刺激大眾想象力的近代城市風景和視覺奇觀。
? ? 美國的超級英雄電影當中的大部分是以紐約為背景的?!俺恕毕盗泻汀膀饌b”系列?!俺恕睆耐饨绲郊~約來作為一個小市民守護世界;“蜘蛛俠”從紐約出生成為守護紐約的英雄。這些電影以紐約為中心,紐約成為縮小的世界,而紐約的摩天樓也成為塑造超級英雄的的載體?!膀饌b”的背景是巨大的灰暗城市,紐約的摩天大樓最初是為了解決在限定的地區(qū)收容快速增加的人口而建造,但是灰暗擁擠卻也制約著人口居住的體驗感,摩天大樓也暗含著對城市發(fā)展的思考?!爸┲雮b3”則利用摩天大樓的雄偉壯觀,摩天大樓本身就構成了一個景觀場,通過大量的摩天大樓,將蜘蛛俠所活動的曼哈頓街區(qū)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華爾道夫大廈、現(xiàn)代美術館、世界金融中心、熨斗大樓、聯(lián)合國本部、曼哈頓廣場、梅克萊斯勒大樓、紐約證券交易所等紐約多樣的高樓大廈的空戰(zhàn)帶來現(xiàn)代與科幻的碰撞,通過華麗而快速的動作讓觀眾速覽紐約摩天樓的建筑群。
二、公共建筑營造的浪漫氛圍
? ? 在伍迪·艾倫的電影《曼哈頓》的開場中,9分鐘的爵士樂“藍色狂想曲”將黑白曼哈頓表現(xiàn)得真實、浪漫且富有魅力。這種城市的情緒情調可以在《安妮·霍爾》、《漢娜姐妹》、《紐約的秋天》、《小鬼當家2》中感受到紐約的輕松愜意和自由浪漫。其實這種感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城市的空間、尤其是公共空間的描摹。這些公共空間又成為一種象征性的文化和體驗。紐約最初為了解決人口過密現(xiàn)象,19世紀末開始整頓城市公共設施,裝寬的馬路,建造景觀道、建設新的公園、公共圖書館和巨大博物館、劇場和音樂廳都在電影中散發(fā)著浪漫和文藝的氣息,而這些帶來“閑暇”享受的空間改變了居住環(huán)境,給城市文化賦予了新的意義。電影一邊展示著這些文化空間,如《緣分天注定》《小鬼當家》中的下沉廣場中的身段書、海峽花園成為紐約約會放松的重要文化地標。同樣電影也通過自己的主題為空間增添新的文化,如在曼哈頓五號街的故事、中央大道散步的愜意、下雨后紐約街頭的溫柔等。
? ? 在《這就是紐約》的書中,懷特認為紐約生活著三類人。1、土生土長的紐約人,他們眼中的紐約和他們對紐約的愛一成不變。2、忙碌的工作者,為了生計無暇顧及和享受紐約生活。3、遷入紐約,并熱愛紐約的人群。如伍迪·艾倫,他們以欣賞的眼光觀察著紐約的詩意與多重文化。在這三種人群中,有著階層之分、有著價值觀之分。如《紐約的一個雨天》。蓋茨比和阿什莉同樣來自上層社會。但是蓋茨比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追逐文藝浪漫的生活:而阿什莉是“暴發(fā)戶”。兩種文化的差異,造成不同追求。阿什莉追逐的浮華是蓋茨比唾手可得卻不屑一顧的,而蓋茨比在意的放松娛樂也是阿什莉認為不值一提的。這也就說明,浪漫文藝是有階層之分,有文化差異的。知識分子對城市景觀的欣賞、對高雅藝術的品鑒以及對身邊環(huán)境的感知更加敏感。而這種浪漫也成為蓋茨比認清自己的重要因素。蓋茨比有自己明晰的價值觀,討厭上層社會的虛假交往面具、討厭同學的心機手段、討厭被放鴿子的無所事事;但一切在母親向他表明真實身份的時刻,蓋茨比和自己、和階級和解。維持著自己的體面不是虛假,而是為了掩蓋不堪和不喜歡的生活。伍迪艾倫的影片中價值觀就是喜歡和不喜歡,做沒做的非黑即白,也因此選擇了雨中的紐約和雨中的浪漫。在浪漫的外衣下,其實是蓋茨比的自我認同與回歸。蓋茨比對回紐約多么憧憬、對紐約的浪漫城市景觀多么熟悉就代表著蓋茨比有多么熱愛紐約。浪漫也就來自于蓋茨比的熱愛和伍迪·艾倫贊美的鏡頭,畢竟阿什莉沒感受到浪漫,只看到了作為名利場的大都市。
三、損毀的建筑:科幻照進現(xiàn)實
? ??在2001年9月11日,象征著紐約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物—世貿大廈被攻擊并造成3000多人的傷亡和失蹤。世貿大廈被攻擊也被視作科幻電影的生活實踐。導演羅伯特奧特曼一在論好萊塢電影的責任時曾說:“要不是在電影里看到的話,誰也不會想象或做出那么殘酷的行為,我認為是我們好萊塢的電影人助長了這樣的氛圍并教給他們方法?!?/p>
? ? 這種論斷其實也不無道理。在這場災難之前《第一滴血》《獨闖龍?zhí)丁贰缎乔虼髴?zhàn)》、《獨立日》、《彗星撞地球》等美國的科幻電影將美國的優(yōu)越感、霸權主義、文化新帝國主義、科學技術、英雄主義等理念再加之紐約的現(xiàn)代大都市所掌握的金融投資為其他地區(qū)帶來了危機感。甚至科幻畫面成為這種心理提供了攻擊的設想,畢竟與標志物性建筑一起墜落的還有城市、民眾的自尊心和恐懼感。而恐怖事件之后,涌現(xiàn)的電影也證明實施恐怖者把握了9·11事件的心理?!逗邡椨媱潯贰ⅰ堕g接傷害》《星球大戰(zhàn)前傳》等都表現(xiàn)了愛國或擔憂的思緒 ,并且在事件的后幾年電影中都氤氳著愛國主義思潮。超級英雄電影為撫平911事件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恐慌情緒提供了情緒出口。民眾對超級英雄的認可成為漫威電影的創(chuàng)作動力。鋼鐵俠、綠巨人、美國隊長、黑寡婦、雷神等超級英雄成為懲惡揚善、堅守和平的正義力量。保守主義、自由主義、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也深得人心。美國精神的傳遞既鼓舞了大眾,也向世界重新傳達出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優(yōu)勢、民族優(yōu)越感和信念精神。
結語:
? ? 建筑為紐約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渲染著紐約的文化氛圍,彰顯著紐約乃至美國的精神價值,建筑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還是電影中都為紐約增魅。建筑作為重要的城市符號在伍迪艾倫的影像中留下了浪漫的印象、看到了馬丁·斯科西斯鏡頭下紐約意大利移民的生活不易,也看到了斯派克·李所描繪的紐約資本主義面貌。總之,建筑滿足了觀眾對于曼哈頓等大都市的浪漫、繁華、真實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