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擁有這樣的人生軟實力,你千萬別放手

如果你行善,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動機(jī),但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行善。
你今天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人遺忘,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得到的會是假朋友和真敵人,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你耗費(fèi)數(shù)年所建設(shè)的可能會毀于一旦,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堅持。
心胸最博大最寬容的人,可能會被心胸狹窄的人擊倒,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志存高遠(yuǎn)。
人們真的需要幫助,但當(dāng)你真的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反而可能攻擊你,但不管怎樣,還是要幫助他們。
當(dāng)你將你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xiàn)給這世界的時候,你可能會被反咬一口,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把最寶貴的東西獻(xiàn)給世界。
以上這段話是特蕾莎修女曾經(jīng)說過的話,是一個天主教徒對于善行、善念的認(rèn)知。
? ? ? ? ? ? ?
還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段話:
見不得別人好,別人未必不好。但你肯定不好,因為你內(nèi)心沒美好。希望別人好,別人未必好。但你一定很好,因為你心存美好。
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特別好,你會怎么對待別人往往別人也會怎么對待你。
所以你如果能做到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你就能更多的感知到他人的善意。
一個人的善意是他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拼搏,乃至人生最重要的軟實力。
一旦擁有這樣的軟實力,你千萬別放手,一定要堅持到底。
古語則是這樣簡潔明了地總結(jié)的:“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實際上就是“善出者善返,善來者善往”。
每個人付出的善意,在某一個特定的時空會以另一種善意折返回報,也就是我們說的感恩報恩。
有時候善行就像你對著空谷喊話,并不見得立馬返回來,而是要去傳達(dá)到另一個空間,讓更多的人聽到傳承,等再度回到你身上的時候,或許會發(fā)生變化,但一定是有更多的善意加持。
善念、善行就像蒲公英的種子,它可以隨風(fēng)去撒播扎根發(fā)芽生長并開花,遍地都會鋪滿。
當(dāng)代住世佛陀在《世法哲言》中亦如是教誡我們:
太陽性之于偉,何以故耳?面萬法與群生施光放熱故耳,故為人贊,由是之道,為或之流為眾而消益者是為其大也。
太陽的本性之所以偉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太陽燃燒自己而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溫暖和能量,使植物得以生長,人類和動物得以生存,我們這個世界具備生存之力,也就是說,太陽為世界萬物施其諸益。所以,人人都贊嘆它偉大。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人,只要是無自私自利之心,默默奉獻(xiàn),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為大眾的利益服務(wù),給大眾帶來福利,帶來好處,那么,所有人都會敬重你,都會贊嘆你的功績,而自己也就偉大了。
因此,我們應(yīng)該牢記:待人始終要有一顆善心、一顆誠心、一顆寬心。
只要存善心,積善德,施善行,莫管別人見與不見,我自行善,無悔無憾也無怨!
善良是一種選擇,是人性中所蘊(yùn)藏的一種最柔軟的力量,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軟實力。
不管如何艱難,我們也應(yīng)該堅持善良。因為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
END
撰稿:在路上
編輯:西邊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