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南朝之南齊23年歷史

南朝是繼東晉之后中國歷史上由漢人在南方建立的四個正統(tǒng)王朝的統(tǒng)稱,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與北方胡人建立的五個政權對峙。從公元420年劉裕篡晉起至公元589年陳叔寶投降止,南朝共歷時169年,經歷宋、齊、梁、陳四個王朝。
今天要講的南齊就是南朝之一,建立于公元479年,亡于公元502年,國祚23年,傳3世7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南齊的歷史。

公元479年,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禪位,于建康南郊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南齊,蕭道成即齊高帝。蕭道成即位后革除了自宋孝武帝以來的弊政,下詔修建儒學,招攬人才。
公元480年,蕭道成下詔實行檢籍政策。所謂“檢籍”,就是檢查戶籍,此舉可以清查偽造戶籍之人,將許多冒充士族出身的假士族清除出去,增加賦稅。
公元482年,齊高帝蕭道成駕崩,終年55歲,在位3年,其子蕭賾繼位,即齊武帝。蕭賾在位期間繼續(xù)保持其父蕭道成的治國方針,關心民間疾苦,與北魏和平相處,使得南齊進入一段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期,史稱“永明之治”。

公元486年,富陽唐寓之因檢籍混亂而起兵叛亂,并打出了“抗檢籍,反蕭齊”的旗號。雖然這次叛亂被齊武帝迅速平息,但檢籍政策依舊遭到了庶族的激烈反對。
公元490年,齊武帝迫于壓力,取消了檢籍政策。
公元493年,齊武帝蕭賾駕崩,終年53歲,在位11年。由于太子蕭長懋早于齊武帝去世,便由太子長子蕭昭業(yè)繼位。蕭昭業(yè)在位期間揮霍無度,朝政大權由鎮(zhèn)軍大將軍蕭鸞掌控。
公元494年,蕭鸞發(fā)動政變,將蕭昭業(yè)廢殺。隨后假借太后之令立蕭昭業(yè)的弟弟蕭昭文為帝。不久后蕭鸞又假借太后名義廢了蕭昭文的帝位,而后自立為帝,即齊明帝。齊明帝生性多疑,在位期間將蕭道成、蕭賾子孫幾乎屠戮殆盡。

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元宏下令征發(fā)冀、定、瀛、相、濟五州兵卒二十萬,大舉南伐,相繼攻占了雍州的南陽、新野、南鄉(xiāng)等郡,隨即乘勝追擊圍攻樊城。同年齊明帝蕭鸞駕崩,終年46歲,在位4年,其子蕭寶卷繼位。北魏孝文帝元宏得知齊明帝死訊后便下詔稱說“禮不伐喪”,遂率軍撤退。
公元499年,蕭寶卷肆意殺戮大臣徐孝嗣、沈文季等人,逼得文官告退、武將造反。
公元500年,雍州刺史蕭衍決定起兵討伐蕭寶卷。
公元501年,蕭衍率軍攻入建康城,將蕭寶卷弒殺。隨后蕭衍改立蕭寶卷的弟弟蕭寶融為帝,即齊和帝。
公元502年,齊和帝下詔晉封蕭衍為梁王。同年蕭衍逼迫齊和帝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政權。至此立國23年的南齊宣告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