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著急了,騙子就該氣急敗壞了


隨著人們對社會現(xiàn)狀的不斷了解,很多事情會呈現(xiàn)出“各有各的理解方式”這樣的基礎(chǔ)認(rèn)知。
這種認(rèn)知并不是單純的道理,比如“努力的人生最美麗”亦或是“放棄吧不值得”這樣純粹極端的理解,
而是一種不斷改變和完善的認(rèn)知體系,簡單來講就是,怎么讓自己的生活過的舒適,怎么讓自己的人生過的平穩(wěn),人們就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去處理和思考所面對的諸多抉擇。
而改變和完善的過程,并不是純粹主觀的理解(個人意志)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客觀環(huán)境。
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普通人的工作,能夠得到尊重,他們的付出能夠換來與之對應(yīng)的收獲,這個大環(huán)境下,人們不會“害怕公平”或是“不相信公平”。那么他們就會樂于付出,愿意承擔(dān)更多,
因為付出就會有收獲。
這聽起來是廢話,但也是夢話,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生存狀態(tài)太理想了,太好了,好到不真實,好到是一種奢望。
那么現(xiàn)實的情況是,普通人的付出和收獲“怎么想怎么不合理”,一開始人們總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覺得是自己要的太多,覺得自己太貪婪了,于是他們降低要求,再降低要求,自己壓榨自己,結(jié)果呢?
結(jié)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憤怒,最終他們選擇用沉默去回應(yīng)。
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如今,很多人不想拼了,不愿意去拼,是他們真的不想,真的不愿意嗎?
主觀上,他們愿意,但是現(xiàn)實卻告訴他們一個殘酷的事實:
越拼越痛,越痛越拼。

與大多數(shù)普通人相比,我們不排斥那些極其優(yōu)秀者或是天賦異稟者用他們的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認(rèn)可他們,也羨慕他們,可他們畢竟是少數(shù)的,或者說是極少數(shù)存在的群體。
時至今日,仍舊有很多在視頻上喊著口號走向“紅地毯”的人們在傳播著看似正能量的東西,他們告訴那些長期茍活的痛苦者,告訴他們,你們可以的,你們能夠改變現(xiàn)狀,你們是有實力,有力量的人,
但是你必須要先按照我說的做才行。
老套的騙術(shù)屢試不爽,一群又一群的人從試圖改變到徹底接受,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一邊博弈一邊看笑話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深知自己的處境如何,也很清楚什么能夠改變什么只能接受,
他們活得很“熟練”,你無法從他們的眼神里讀出半點生機,半點對希望的渴望,但他們確確實實在活著,活著說,他們的樣子,是大多數(shù)人精神狀態(tài)的寫照。
他們不是不著急,而是意識到著急也沒用之后,他們便不再懼怕催促他們的喇叭里究竟噴出怎樣的糞污,也不再理會那些畫著大餅的人究竟怎樣打著人人皆知的算盤,他們很難被外界所影響,這不是他們聽不到看不到,而是他們聽到的太多,看到的太亂,他們知道所有問題的前因后果,
他們懂,所以他們不是拒絕改變,而是知道那些讓你改變的人,
也在讓你付出代價:
有些話就像是那些人苦口婆心的講道理,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苦口婆心的講來講去是為了什么,
有些人接受,是不得不接受,
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懂,所以才會掉入陷阱,
或者說,
生活這個陷阱,對于普通人來說,
除了掉下去,其實并沒有其他的選擇。

普通人不著急了,有些人就該著急了。
大家都不著急,大家都有損失,損失有大有小,但終究要是細(xì)細(xì)去算這筆賬的話,
那些拿著喇叭嚷嚷的聲音越大,越無法掩飾“誰的損失更大”這個事實:
當(dāng)我們把那些看似很復(fù)雜,很需要有前瞻性,很需要有集體XX的東西,把這些東西的外殼褪去之后會發(fā)現(xiàn),
利益這兩個字,確確實實刻在了某些人的腦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