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復22
越到后來的上課,就開始覺得越沒意思,上課也都是用來分析題目,而且有些是重復不知道幾遍。能聽就聽點進去,實在聽不進去,自己看看書。
我以前教科書上不要求考試的內容基本上不會去看,現在高復班里再去做很多題目,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也沒什么新花樣,把時間都用來做題目只是給以后的自己一個不會后悔的理由。
無聊中,拿著生物書亂翻,看些以前不會看的內容,突然看到一篇課外讀物有點讓我為之興奮。在我們高中第一冊的生物課本第100頁,《探索大腦的奧秘》有段對大腦的研究有段這樣的描寫:
人類對大腦的探索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但真正用科學的方法對腦進行研究,大約只有200年的歷史,而且初期主要是解剖學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紀中期,人們對大腦高級功能的了解還知之甚少,研究的手段也主要限于傳統(tǒng)的切除法、刺激法和條件反射等。到了20世紀下半葉,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一些新技術、新方法等的引入,對大腦的研究才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事實上,人們對腦的了解,有95%是在20世紀80年年代以后獲得的。
近年來在大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例如,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通過對切斷連結左右兩側大腦半球橫行神經纖維束的“裂腦人”研究發(fā)現,對大多數人而言,大腦的兩個半球是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半球在言語、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等方面起決定作用;右半球缺乏語言表達能力,但善于解決有關的空間問題,是音樂、美術、幾何等辨認系統(tǒng)。也就是說,右半球主管直觀的、綜合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但是兩半球功能的專門化并不是絕對的。一般情況下,人的動作需要左右兩半球協(xié)同工作才能完成。雖然大腦兩個半球各有所長,但又互為補充、密切協(xié)調,共同實現大腦的整體性功能。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在大腦兩個半球協(xié)同工作的最佳狀態(tài)時產生的。
總之,對大腦的研究已成為當前國際生物學發(fā)展的新動向和重要的科技前沿領域之一。目前,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制定出龐大的研究計劃,并撥出巨款來推動這方面的工作。1982年,中國科學院在上海成立了腦研究所等機構,并且已經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并最終解開大腦的奧秘。
原來對腦進行科學研究,大約只有200年的歷史。看最后一段的描寫,大腦的研究是這么前沿的領域,我國科學家在1982年就在上海成立研究機構,不過從網上查的資料看來,他們到現在肯定還都不知道有頭骨移動這回事,不然既然都在研究大腦了,怎么可以放過個給大腦提供居住空間的頭骨呢!更何況頭骨的移動是會擠壓到里面的大腦,影響智商的表現等等一系列很復雜的反應。
頭骨里面的大腦,我還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從顱骨來研究對大腦的影響,應該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而且這個范圍就不僅僅局限在我們中國,應該是全世界的事了。教科書上都這樣寫了,這個很有意思!
“雖然大腦兩個半球各有所長,但又互為補充、密切協(xié)調,共同實現大腦的整體性功能。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在大腦兩個半球協(xié)同工作的最佳狀態(tài)時產生的?!?????????????????????????????
這句話的描述跟我自己經歷和對頭骨分析的是相通的,可以說明自己對頭骨位置的分析不存在差錯。這里描寫只有大腦在兩個半球協(xié)同工作的最佳狀態(tài)下才能發(fā)揮好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我對頭骨的分析是頭骨在對稱性的前提下,再給予大腦一個寬裕的顱腔空間。我的分析恰恰也符合了創(chuàng)造思維的頭骨要求:對稱+不受擠壓。這樣大腦兩半球不受到頭骨的擠壓,當然就會到達最佳的協(xié)同工作。
從“最佳狀態(tài)”這四個字,也能說明我把智商在“先天智商”的前提下,再加上“表現智商”的概念符合實際狀況。有“最佳狀態(tài)”就說明還有“不如最佳狀態(tài)”的狀態(tài),這就合乎自己描述“表現智商”的概念,最佳狀態(tài)就是“表現智商”最接近“先天智商”的狀態(tài)。事實上頭骨位置是可以改變,在實際狀況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那以后這一切在理論上應該都是可以發(fā)生改動。
看完了書本上的描述,好像就得自己知道的頭骨知識一下就更加有用起來,電視上的名人不僅也存在頭骨移動的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沒有人提出這發(fā)面的發(fā)現。
現實的自己還得歸現實,畢竟自己還是在高復的學生,過幾個月就要進行第二次高考,一想到高考壓力開始大起來,也開始更加討厭起高考,讀了十幾年的書就為了最后兩天的四張試卷,我們得艱苦地等。
高考臨近,我們的模擬考也要來了。老顧在班級也開始說些更貼近實際的話。這時自己不再像高中時買那些“考試藥”,高三時我媽硬買給我吃的那些讓我還在懷疑,但是自己有時會去買21金維他,它能讓泥骨發(fā)生不嚴重的變軟。我知道頭骨的位置是會影響自己的考試,由于在上學期發(fā)生的頭骨右移在以前的基礎上帶來的更加嚴重后果。這時右邊臉上的痘痘也明顯多了起來。
由于從得知左右對稱后,按照這個對稱思維去弄回頭骨,我知道這個方向沒錯,效果也是有,但是有很多實際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就顯出成效,發(fā)現頭骨對稱知道的時間好像又是不三不四,擠在第二學期自己高考復習的重要時間里。為了考試得趕,那身體又會變得累。為了弄清楚頭骨得等,那是高考后的事。
我發(fā)現自己要是和以前一樣的想法能把考試中會做的題目做對,重點線沒什么問題,而且現在也沒有什么大的要求,努力去做不要讓自己后悔,以后會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但是為了身體不會變得很累,得放下一些做題目的時間,用來弄頭骨,至少要在高考前弄到基本對稱位置。要是考試時左邊的頭骨又擠壓右邊的時候,平時做再多的題目都是得不償失。
由于躺姿的問題,弄好它還會變動。而且在心理越急的情況下,頭骨反而越不會變軟,那樣弄就會牽扯很多,非常復雜和麻煩。
就這樣,自己還在弄會頭骨到對稱的情況下,四月份的第一次金華地區(qū)模擬考就到了,越是急頭骨變得越難弄,再加上趕反而弄的位置不如平時。
分兩批進行考試,第一次模擬考就這樣糊糊地過去了??纪暝嚢凑諈⒓涌荚嚨某煽儯鰜砹朔謹稻€,看自己又在第三批那檔。不過也不急,看時間離真正的高考還有幾個月。
大概一個月后的五月里,我們會有第二次東陽市模擬考。老師說第二次模擬考是最后一次有規(guī)模性的正式考試,很多同學五月底就會陸陸續(xù)續(xù)地回家準備真正的高考,讓我們要在最后的一次模擬考好好考,檢驗一下自己一年來的收獲。
考完第一次模擬考,離第二次模擬考還有一段時間,沒有考試壓著心情就沒有那么緊張。這對弄頭骨是非常好,頭骨會變軟,弄到對稱位置,就顯得較容易,白天把頭骨位置弄好,到晚上睡覺的時,睡著了頭的位置就不知道怎么擺放了,第二天醒來還得重新弄,就這樣一攻一自退,又一攻又一自退,最后剩下來的還是前進了不少。
第一次模擬考后,右邊的頂骨被手指弄得后退了不少。可能由于在復習緊張的條件下去弄頭骨,這個要花很大的體力也會很累,導致抵抗力下降。離第二次模擬考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自己就發(fā)現體溫明顯升高,這次不是錯覺,從體溫計看,是真的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