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EA分析,一個功能一定有七種失效模式嗎?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爭論,原因沒有搞清楚FMEA的失效分析。DFMEA的失效是從已知的功能推斷出失效,方法論專家告訴我們一種功能有七種類型的失效,推斷出七種失效,然后由技術(shù)專家判斷,這些七種失效是否存在,接著刪除那些沒有意義的失效,如果小組有一個人不同意刪除,我們就保留下來加以分析與討論。小編認為一種功能理論上有七種失效,但也不能認死理與教條主義,而是由技術(shù)專家來判斷七種失效是否都存在,刪除那些沒有意義或不存在的失效。

什么是DFMEA的失效?當輸入、控制和干擾因子處于可允許的范圍內(nèi),由于錯誤的功能設計,產(chǎn)生了錯誤的或出現(xiàn)了不期望的邊界效應。系統(tǒng)和子系統(tǒng)失效模式是根據(jù)功能損失或劣化來描述的,可能的失效是從功能中推斷出來的,不是頭腦風暴瞎整出來的,失效模式的短語是“名詞”加“動詞組合成的,機油泄漏。應用確切的指標、數(shù)據(jù)、事實來描述失效,失效的描述必須是清晰和可理解,不能寫不符合、不OK、失效、中斷等此類的描述,不足以幫助我們?nèi)フ业绞г?。通常一個功能可以有多種失效。

大家都說,失效不是頭腦風暴出來的,那到底是如何分析得出的呢?失效是從已知的功能推斷出來的,我們DFMEA中的功能中推斷出七種失效類別,一個功能不一定會出現(xiàn)所有的七種失效,但要考慮以下的七種失效類別。

功能喪失,如:無法操作、突然失效;
部分功能,如:性能損失;
功能退化,如:性能隨時間損失/衰退;
過度功能,如:操作超出可接受閾值;
間歇性功能,如:操作隨機啟動-停止-啟動;
非預期功能,如:在錯誤的時間操作、意外方向、不相等性能;
延遲功能,如:非預期時間間隔后操作。如燈泡的功能是發(fā)光、照明。
燈滅了是功能喪失,只有一盞燈亮,有一盞燈不亮,那是部分功能,性能損失。燈點亮200小時后,亮度下降,那是功能退化,燈太亮,那是過度功能,超出預期。燈在點亮時發(fā)熱,發(fā)熱是不期望的要求,那是非預期的功能,安全氣囊在20ms內(nèi)點爆,那是功能延遲。
我們來說一下例子:
機油泵的泄壓閥的功能:當油壓大于9Bar時,泄壓至油壓小于2Bar,泄壓時間小于20ms。
我們從已知的功能中推斷出失效,以下:
功能喪失,如:在油壓大于9Bar時,無法泄壓
部分功能,如:在油壓大于9Bar時,泄壓后的油壓大于2Bar
功能退化,如:無(由于功能中沒有涉及到可靠性的要求);
過度功能,如:無;
間歇性功能,如:無;
非預期功能,如:當油壓未達到9Bar時,就啟動泄壓;
延遲功能,如:泄壓時間大于20ms
一種功能有七種失效,與團隊的技術(shù)專家討論后,只保留了四個方面的失效。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在DFMEA分析的第四步失效分析,從已知的功能中推斷出七種失效,而不是頭腦風暴法隨意寫出來的,由技術(shù)專家團隊評價七種失效類型,刪除那些沒有意義或不存在的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