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人啟事
我在街上貼了一張我自己的尋人啟事,并留下了我自己的電話號碼。
?
接到第一通電話的時候,我正在寫數(shù)學作業(yè)。電話那頭是一個嚴肅的中年女人。她告訴我:“這姑娘背個大書包,好像要壓駝背了。我看見她的時候,她在沖別人笑。假笑?!?/p>
?
我掛上電話,繼續(xù)寫數(shù)學作業(yè)。其實數(shù)學挺好的——不過僅限于我會做題的時候。簡單的數(shù)學題可以讓我晾一晾腦子,不必發(fā)動觀點和情緒,用慣性進行下去即可。
?
寫完作業(yè)后,我想了想,要不要把尋人啟事撕掉,發(fā)現(xiàn)沒有必要。我又猶豫了一下,或許我應該用個其他的號碼,但后來也沒有換。
?
一段時間之后,我接到第二通電話。是一個年輕男人打來的。他的聲音很好聽:“她走路太快了,而且看上去特別冷漠,我本來想和她說句話,但我沒來得及?!?/p>
?
掛上電話后,我不知道為什么就哭了。他的聲音像在我骨頭里跑步一樣。我怎樣都甩不掉這種感覺,像是生了一場大病。
?
后來過了很久。我曾經(jīng)幾次經(jīng)過那條街。尋人啟事被雨水浸過,變得有點模糊。但電話號碼還是很清晰。
?
那段時間發(fā)生過很多事。我和街上的很多人打過照面。我相信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注意過那條啟事,但他們每次和我四目相對時,都只是短暫地亮一下眼睛,然后匆匆而去,像是與我共同保守了一個秘密。
?
然后,我接到了第三通電話。是一個大哥打來的,微微帶點方言:“我看見她了,背個大包,長得不咋高興,對就那條街上,染個紅頭。對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是啥意思?”
?
我想起自己在尋人啟事里胡編亂造的語言,有些慚愧。
?
“你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嗎?四體就是三體的下一部,但啥時候出版就隨緣了?!?/p>
?
大哥不高興,把電話掛了。兩個小時之后,他又打過來,旁敲側擊地問我將如何答謝他——我這個人,會值多少錢呢?
?
這個問題我不想思考。而若想盡快擺脫此類大哥,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你只需要變得和他一樣,他就會躲得遠遠的。
?
隨后,安靜的一周,一個月,或許甚至一年,平穩(wěn)地過去了。有一天,我又走到那條街上。我已經(jīng)很久沒來過這里了。
?
我看到一個女的,湊在尋人啟事跟前,拿著我的舊手機撥號??杀氖?,她誰也不會找到的。
?
在她輸完號碼前,我搶先一步,把那張紙撕掉了。上面的臉早就消失了,號碼也模糊不清。
?
于是事情就只是這個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