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頻道是干什么的呀?

這個頻道,拍的這些視頻,是干什么的呢?
簡單來說,這里是一個將我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然后分享給朋友們的地方。
從2018年開始,我陸續(xù)接觸了國際上主流的體能與物理治療的訓練體系,例如MBSC(Mike Boyle體能訓練,美國)、FMS(功能動作系統(tǒng),美國)、DNS(動態(tài)神經穩(wěn)定技術,捷克)、Training=Rehab(“訓練=康復”課程,美國)、Feldenkrais(費登奎斯方法,美國)IHP(人體運動表現中心體系,美國),還拓展了軌跡訓練這類很小眾的訓練工具,如壺鈴、錘鈴棒鈴,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Strong First Girya 硬式壺鈴體系,以及MBSC體能訓練,這兩個訓練體系,或者說是關于身體訓練的哲學,對我的影響深遠。
MBSC仿佛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有機會去窺探,對競技體育的運動員而言最重要的【基礎體能】的本質與訓練手段。
SFG告訴我,要去偽存真,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也往往是最簡潔的訓練方法上。
這不僅是訓練上的宏觀指導,也是對價值觀具有啟迪作用。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似乎想到了什么。
認識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之前開過兩家健身場館,一家是CF館,另一家是私教工作室。當時創(chuàng)業(yè)的原因,也是行業(yè)形勢大好,加上自己腦子一熱就沖動了,花出去不少錢,還留下“滿地雞毛”,百味雜陳,個中滋味也不與外人道之。前后加起來四年的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讓我徹底明白自己沒有經營管理的能力,但的確很擅長身體訓練與教學這方面的工作。
在關閉第二家場館的時候,我很偶然的發(fā)現,在線教育是一個迅速發(fā)展的領域。但是仔細一想,理論類的學科,用視頻來傳遞知識是合適的,而身體訓練這種“實踐與糾正并重”的技能類學習,還是得依賴線下的教學場景啊。
因此我打消了想用視頻或網絡課來進行教學的念頭。
但是,我也更加確定了,應該去做有關于訓練知識分享的視頻。
原因很單純:網絡上的健身視頻千千萬,具有嚴肅教學的系統(tǒng)課程寥寥無幾。
既然沒有人去做嚴肅的系統(tǒng)教學,那么我來做好了。
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幫助有緣接觸到這些視頻的朋友們。
無論是健身人群,還是有專項需求的職業(yè)運動員,都可以在我接下來做的一系列教學視頻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畢竟,難事還得有人來做,對吧。
我比較蠢,搞不懂怎么剪輯視頻,也沒有什么搞笑的想法加進視頻里面去吸引更多的流量。沒關系,慢慢做,邊做邊學,邊學邊完善。哪怕做出來沒人看,也無所謂。我不在乎多少的流量和回報,就當是我自己復習一遍過去所學也不錯。
只要看到視頻的朋友,能夠獲得幫助,同時也可以告訴我那些地方可以完善,這就足夠了。
這也便是我繼續(xù)做下去的動力。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