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貞觀初年的謀反案為什么讓四川廣元成了“女皇故里”?
四川省廣元市的旅游宣傳片有句話叫:“劍門古道,女皇故里”,女皇武則天的童年時代也確實是在四川廣元度過的。鮮為人知的是,如果沒有唐太宗貞觀初年發(fā)生的謀反案,廣元根本不會成為“女皇故里”。

四川廣元在唐朝為利州,是下轄利、龍、始、蓬、靜、沙六州的都督州。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任命自己的族弟、義安郡王李孝常出任利州都督。而李孝常在利州待了近十年,直到唐太宗登基。

唐太宗登基后實行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的新政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削減封王。削減封王即將李淵在位時濫封的郡王降級,從而減少國家財政支出,減輕百姓負擔,而義安郡王李孝常就是被降級的郡王之一。

郡王降級后的政治經濟待遇要比以前差很多,李孝常對此自然極為不滿。于是李孝常便勾結同樣對唐太宗新政改革不滿的官員,暗中準備謀反。結果李孝常的謀反被唐太宗輕易平定,李孝常也被砍了腦袋。

李孝常死后,利州都督出缺。利州當時是大洲,而且李孝常在利州多年,當地還有李孝常的余黨活動。正因如此,新任的利州都督除了忠于朝廷之外,還要有很強的能力和威望,能夠應對利州復雜的局面。

唐太宗經過考慮后任命一位從太原起義時就屢立功勛的老臣出任利州都督,他就是女皇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剛剛出生不久的武則天便跟著父親一起遷居利州,在四川廣元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