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敗光建文帝家底,被調(diào)侃為大明戰(zhàn)神,最終卻被朱棣削爵圈禁
大明第二代曹國公李景隆,是朱元璋親外甥李文忠的長子。靖難之役期間,他是建文帝朱允炆最為信賴的將領(lǐng),后來卻被朱棣封為靖難功臣,這是怎么回事呢?

李景隆是朱元璋留給孫子朱允炆的輔臣之一,這倆人還是表兄弟。或許是出于這兩點原因,建文帝一直將李景隆視為心腹。
建文帝登基后削掉的第一個藩王朱橚,就是由李景隆親自領(lǐng)兵擒回南京的。而在耿炳文兵敗真定之后,建文帝更是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將伐燕重任交給李景隆。
李景隆率軍出征那天,建文帝為他舉辦了超高規(guī)格的出征儀式,甚至效仿燕昭王拜樂毅為帥,扶著李景隆的車轂推車前進(jìn)。

一下子成為統(tǒng)領(lǐng)55萬大軍的大將軍,李景隆也有點飄飄然的感覺,信誓旦旦地跟建文帝保證滅燕指日可待??墒抢罹奥≡趹?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遠(yuǎn)不如他說的那般漂亮。
朝廷大軍圍困北平,李景隆眼睜睜錯失良機,在都督瞿能幾乎要攻破彰義門時,他不但不派兵支援,反而緊急下令撤兵。
鄭村壩之戰(zhàn),李景隆又打了敗仗,使得朝廷大軍連死帶降損失了十幾萬人。后來他率軍援救大同,也是無功而返。
盡管如此,建文帝也沒想過換掉李景隆,還怪自己給他的權(quán)利不夠大,又賜予他黃鉞弓矢和專征伐之權(quán)。

不久,李景隆合軍60萬再度北伐,結(jié)果在白溝河敗得一塌糊涂。朝廷損兵折將數(shù)十萬,丟棄輜重、器械、糧草不計其數(shù),而李景隆雖疲于逃命卻有驚無險。
按道理來說,李景隆是朱元璋看中的將才,不應(yīng)該這么無能??墒乾F(xiàn)實中,他前后領(lǐng)兵超百萬,不但寸功未建,還敗光了朝廷家底。
難怪有很多人都調(diào)侃李景隆是大明戰(zhàn)神,懷疑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邊的臥底。
朝中大臣?xì)獾醚腊W癢,多次請旨誅殺李景隆,可是建文帝就是不聽。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燕軍打過長江之后,他還讓李景隆和茹瑺、王佐去找朱棣求和。

雖然談判失敗,但李景隆三人私下似乎與朱棣達(dá)成了某種協(xié)議。因為不久后,燕軍兵臨南京城外,李景隆與谷王朱橞直接開城獻(xiàn)降。
而朱棣登基后,談判三人組皆因“默相事機之功”加官進(jìn)爵。
雖然李景隆一直到永樂末年才去世,但是他人生最后二十年過得并不如意。因為早在永樂二年,他就連番遭到彈劾,被朱棣削爵、圈禁、抄家。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李景隆的為人和結(jié)局?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