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泰安珍貴的老照片,今天帶你穿越一回!
圖1、 遠(yuǎn)處是泰山很有特色的M形山頂,拍攝地點在泰安城南某個河邊。
圖2 肥城。一種著名的“肥城桃”果園,桃子基本一磅重,非常多汁,甘美。1907年9月1日
圖3 寧陽 。一個農(nóng)家園里的棗樹。1907年9月8日
圖4 寧陽。姜田。1907年9月9日
圖5 ?岱廟前的小米地。岱廟西北角。1907年9月9日
圖6岱廟內(nèi)一顆有幾百年歷史的野生柿子樹。1907年9月10日
圖7 漂亮的泰山,可樹木已被砍伐一空。左下方的小路是疲憊的朝圣者攀登到頂部的唯一路徑,一個非常艱難的攀登。1907年9月10日
圖8 泰山頂部,泰山碧霞祠。1907年9月10日
圖9 柏。1907年9月10日
圖10 岱廟華斌庭院內(nèi)有幾百年歷史的古紫藤,是我見過最大的。1907年9月11日
圖 11 岱廟內(nèi)被譽(yù)為有2000年歷史的漢柏。1907年9月11日
圖12 岱廟外的一棵古檜,年齡介于6至7世紀(jì)。岱廟西北角。1907年9月11日
圖13 岱廟外。1907年9月11日
圖14 一個非常難得的小蓮花品種,花是純白色,在一英國傳教士花園內(nèi)。1907年9月11日
圖15 野生酸棗樹生長在岱廟周圍的大墻上。1907年9月11日
圖16 岱廟內(nèi)國槐,至少200年。岱廟西北角。1907年9月11日
圖 17 山楂果園。1907年9月14日
圖 18 胡蘿卜地和看菜地的草棚。1907年9月14日
圖 19 大佛寺內(nèi)院巖石臺地邊種植的迎春花 1914年3月19日
圖 20 一個非常古老的佛塔樹國槐,說是唐代遺物。1914年3月19日
圖 21 岱廟內(nèi)的一棵老銀杏樹樹干。1914年3月19日
圖22 雷雨后的道路,已成一小河流。1914年3月20日
圖23 洗衣婦女。1914年3月20日
圖 24 大型中山楂,水果優(yōu)良品種。1914年3月20日
圖25 山楂。1914年3月20日
圖26 山楂果做的冰糖葫蘆。1914年3月20日
圖27 坐在城門旁賣山楂、柿餅和花生的老漢。1914年3月20日
圖28 種植非常好的山楂果園。1914年3月21日日
圖29 三個莖嫁接的山楂樹。1914年3月21日
圖30 約40年的山楂樹。1914年3月21日
圖 31 泰安府的一個山楂果園。1914年3月29日
圖32 農(nóng)家門前的山楂樹 1914年3月29日
圖33 一棵大山楂樹 1914年3月29
圖34 泰安的春天。1914年3月29日
泰安府 ? 岱宗坊 ?(1907年)
1943年的老城東門,護(hù)城河水清澈見底;1907的岱廟城墻外,金黃的麥田襯著紅墻鮮艷明亮;1945年的仰圣街,商戶林立極盡繁華;1900年的梳洗河,水流穿村而過,人們在此打水浣衣……
100年前的泰安通天街,朱門青瓦、民居密布,一條青石板路積累了歲月的車轍。
“清澈見底的護(hù)城河邊,人聲熙攘;賣雜貨的小販推車擔(dān)擔(dān),或風(fēng)車糖人,或紅果白薯,沿途吆喝;油坊、米面行列立兩旁,刻有圖案的木牌門梁高懸;路上行人節(jié)比鱗次,摩肩接踵。曾經(jīng)的市儈街景,只留下黑白照片供后人追憶,日不閉戶、夜無犬吠、除夕貼紅、相聚為賀、情同一家的人情世故,也將無處可尋。
旅館交錯的青山街、泰山火車站的塔樓、湮沒在時光里的四海商城和百貨大樓、街巷背面的低矮居民樓……這是舊時泰安的記憶,泛著溫紅色澤,成為多年后的情感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