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迷惑行為大賞,“打劫”到自己人頭上,怕是對俄沒招了
在針對俄羅斯的道路上,除了美國,在歐洲地區(qū)沖得最猛的國家就是英國了,同時也是援助烏克蘭最多的歐洲國家。這個月目前為止,已經(jīng)承諾向烏克蘭援助13億英鎊,折合成人民幣約為106.9億,有種要將“家底”都掏出來的豪氣。也怪不得澤連斯基對其極盡稱贊,還希望世界各國像英國一樣勇敢。但是這錢準備掏出去了,但總得從別的地方補回來吧,于是英國政府把主意打在了自家人頭上。
在英國宣布對烏克蘭追加援助的當天,還針對俄羅斯發(fā)布了一條制裁令:將對從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進口的貴金屬鉑和鈀提高35%的關(guān)稅,還稱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削弱其戰(zhàn)爭實力。這條制裁令猛的一看,沒什么問題,是針對俄羅斯的,但是仔細一想,這針對的明明是自己國內(nèi)的相關(guān)企業(yè)。
雖然英國自稱俄羅斯對于這些貴金屬出口高度依賴它,但反過來想,是不是也說明其高度依賴從俄羅斯進口貴金屬鉑和鈀。這提高進口稅,雖然是可以抑制國內(nèi)企業(yè)與其進行相關(guān)貿(mào)易,但要知道,俄羅斯幾乎有世界上一半的鈀的供應(yīng),鉑的供應(yīng)也幾乎是同等層次,偏偏這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必需品,所以想要另找一個各方面都可以頂替它的供貨商是很難的,所以英國此舉本質(zhì),是想從自己人頭上名正言順的“搶劫”。
同樣從自己人頭上“搶錢”的還有美國,有消息報道,一美國公民在消費時自動為烏克蘭援助了一美元,相信這肯定不是個例。但問題是國家方面此前并沒有相關(guān)消息釋出,也就是說完全是在人民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錢從他們口袋里“偷走了”。無獨有偶,也有英國網(wǎng)友反映,遇到過類似情況。英美不愧是“最佳拍檔”,“做賊”都想到一塊去了。
其實英美走到從公民手中“偷錢”這一步,確實是難以想象,原以為只是對外人做強盜,沒想到對自己人也不遑多讓,但仔細想想,走到這一步也無可厚非。英美確實是對烏克蘭投入了大筆資金,還是看不到收益的投資,所以心疼錢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之前它們說要從俄羅斯口袋拿錢給烏克蘭,但被嚴重警告過后,好像目前也沒有下一步的動作,只能先委屈自己人了。
而且美國在攛掇其他國家針對俄羅斯,并且給烏克蘭提供重武器這一路上,可謂是屢屢受挫。先是被土耳其拒絕向烏克蘭提供S-400防空導(dǎo)彈后,又向希臘施壓,可惜也沒有得到回應(yīng)。可以看出英美對于可以投入這場戰(zhàn)爭的資金開始縮水,這是招數(shù)用盡了,可以給的錢也用盡了,偏偏投資對象不爭氣,還沒給股東帶來令其滿意的消息。
戰(zhàn)爭拖到現(xiàn)在,從英美的迷惑行為就可以看出,它們怕是沒有什么招數(shù)了,畢竟什么陰招都使了,還是沒能對俄羅斯造成致命性打擊,反而自己,錢是越花越多,以至于“窮”到從民眾手上“搶錢”。到現(xiàn)在,世界上的聲勢早已轉(zhuǎn)變,英美才是真正的失道寡助,最終等來的結(jié)局只會是陰謀告吹。(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