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悅見未來有方法 賦能新生臻一流
2022年度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qū)
新生先導課順利開展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qū)作為新工科人才培養(yǎng)試驗區(qū),積極探索實施在地國際化辦學新范式。為了幫助小“檬”新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全英教學,從高中平穩(wěn)過渡到大學階段,廣州國際校區(qū)教學事務辦公室聯(lián)合外國語學院、廣州國際校區(qū)語言中心于8月中旬啟動了2022年度新生先導課。
同學們還未來校就早已通過網絡跨越千山萬水進入了大學課堂,真正實現(xiàn)了“未入校,先入學”。本年度新生先導課涵蓋語言、觀念、方法等多個角度:全英學習技能基礎課程突出語言能力及學習思維訓練,有效提升學術英文水平;“學術名師面對面”引導新生建立科學的學習理念、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另外,還為新生準備了實用的學習資料“大禮包”。
全英學習技能全攻略
新生全英學習基礎技能課程(PEAP,Preparator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將英語課程前移,旨在提高新生上全英課、做英語課堂筆記、閱讀全英課本、積累專業(yè)詞匯、團隊合作與項目小組匯報等技能。
PEAP課程包括三大版塊:
線上SPOC課程:從暑期開始貫穿整個第一學期,同學們通過自學SPOC課程中的慕課視頻并完成相應練習,綜合提升英語聽、說、讀、寫技能。
Achieve 3000:定制化分級英語讀寫線上課程。學生在系統(tǒng)上進行閱讀水平測試之后,系統(tǒng)根據(jù)個人實際水平推送相匹配的閱讀文本及練習,讓學生得以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升。
外教直播講座:華南理工大學校資深外教Andrew、Scott為同學們開展4場直播講座,結合校區(qū)“在地國際化”課堂教學特點,介紹了以下關鍵學習技能:
團隊協(xié)作與公開演講技巧
華南理工大學校區(qū)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基于項目的課程(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讓同學們依托項目課題自主鉆研、自主探索,在工程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組織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外教著重介紹了基于項目的學習與團隊合作的特點和優(yōu)勢,傳授了小組協(xié)作、公開演講匯報的方法技巧。
雙向溝通
在華南理工大學校區(qū)的課堂,我們推動互動式、研討式教學,鼓勵同學們以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代替老師單向灌輸。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問題要及時主動與老師溝通,能夠有效提高教與學的效能。另外,大家在校區(qū)遇到的老師們可能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與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溝通時,可相應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和模式。
筆記技巧
高效的筆記方式主要有圖表、大綱、康奈爾筆記法等,可按不同的使用目的調整筆記的側重點,課后利用筆記及時回顧已學知識點。
學術名師講堂面對面
本次“學術名師面對面”講座共兩場,邀請資深名師開講,引導新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高效的學習策略,更好適應大學學習的節(jié)奏,少走彎路。
有數(shù)十年教學科研經驗的朱文堅教授為同學們帶來了“努力學習,實現(xiàn)夢想”主題講座,話語質樸但鏗鏘有力。她的講座主要分為“大學是什么”“為什么讀大學”“在大學如何學習”三個部分,由淺入深、引人深思。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qū)教學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毛愛華教授帶領同學們理解學習的過程、行為與規(guī)律,提出群組學習、深度學習、主動學習的重要性,代入“守門員”“助產士”“指路人”三個角色,啟發(fā)和引領大家主動思考如何有效建立學習方法。
在提問交流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積極踴躍,從講座內容展開,就培養(yǎng)方案、課外輔導、出國交流、讀研深造、創(chuàng)新比賽及社團活動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地交流,同時表達了參與此次系列講座的收獲。
學習資料“大禮包”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qū)還圍繞各學院第一學期數(shù)學、計算機類課程等重點難點課程,精選我校及海內外名校相關慕課資源,還針對常見專業(yè)術語制作了中英對照詞匯表,供新生自選預習。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qū)新生先導課給了同學們初探新工科的契機,更為重要的是,讓大家在此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海無涯,各位小“檬”新的新征途才剛剛開始。愿大家懷揣“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的理想,樹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勇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高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