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一盤 我在裝機和使用時踩過的坑

今天因為散熱器的問題導致主板CPU故障燈長亮,排查了半天內存和主板的問題,然后發(fā)現(xiàn)是散熱器上太緊了這種玄學問題導致的,浪費了很多時間(光硅脂浪費了半管),所以想總結一下自己遇過的坑點,大家如果想裝機或者日常搞機可以引以為戒(

1、主板
大家(窮哥們)在挑選主板的時候大多數(shù)都會考慮性價比和顏值,綜合供電、接口等因素去選擇,比如賣的很好的微星迫擊炮和華碩重炮手這類中檔主板。選擇主板的時候建議選擇帶有故障燈的型號,出現(xiàn)問題時方便排查(當然現(xiàn)在的主流主板都有或者有更高級的顯示)。同時如果差價不是很大,建議大家選擇帶無線WIFI的版本,WIN11系統(tǒng)有的時候會抽風用有線網(wǎng)絡(特別是電信)會連接不到微軟服務器,手機開個熱點連一下就解決問題了,沒有無線的話就有點惡心人。主板能遇到的問題基本很少,接口不夠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擴展設備來解決。


2、CPU和內存
放一起說是因為對于大部分網(wǎng)游玩家來說,這兩個的性能也是比較關鍵的,而且這倆東西的超頻都需要折騰主板BIOS。如果是對超頻沒有興趣,但是還對網(wǎng)游性能要求較高的朋友,可以考慮下AMD平臺的5800X3D和7800X3D,買來就能用,主板設置一次不用管了。我認為會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樣,買一個帶K的英特爾或者帶X的AMD,不超頻吧感覺虧了,超頻吧其實提升也就那樣,不光U要超,內存也要超,折騰來折騰去光藍屏了,玩游戲都沒玩這個好玩()
這東西我踩過的坑給大家總結一下:
① 首先你要明確你買電腦是干嘛的,你單純拿來打游戲,去打網(wǎng)游,那么根據(jù)預算去權衡13600K和7800X3D這種是沒啥毛病的,但是你說你就玩?zhèn)€單機,而且對幀數(shù)沒那么敏感,那么CPU的預算不如給到顯卡或者顯示器,包括內存也是一個道理,要折騰就上顆粒好的能超的,不折騰就買性價比款完事了。、
② AMD的CPU開啟PBO和超頻,英特爾的CPU去超頻,對性能肯定是有提升的,但是你要重復去測試相關參數(shù),每個U的體質不同,需要的電壓與參數(shù)也不同,內存也是差不多的道理,CPU的體質也影響內存的超頻能力,所以不愿意折騰的謹慎觀看超頻后的CPU和內存性能展示,你買過來默頻用跟他那個不是一個東西。
③ 沒有直播和生產(chǎn)力需求,對大多數(shù)游戲玩家來說,CPU大于8核甚至6核多出的核心就是數(shù)框框玩,窮哥們不要只看核心數(shù),覺得I7一定比I5強,直接薄紗,這個是很多小白都喜歡犯病的地方。實際用起來去打游戲不跟你說你是感覺不出8核心和12核心有什么區(qū)別的,內存也是一個道理,一般人兩根16G組成32G雙通道已經(jīng)夠夠的了。


3、散熱器
散熱器沒啥好說的,風冷水冷看你自己錢包和喜好,低端水不如風,喜歡顏值上水還沒錢就要做好低端水帶來的溫度挑戰(zhàn),不過一般來說不買雜牌問題都不大。
在安裝和使用時,AMD的CPU要小心安裝,不要放錯位置就死按直接扣散熱器,直接歪針腳,散熱不要扣太緊,有概率出現(xiàn)我遇到的玄學事件。同樣是AMD的U,在拆散熱器的時候最好提前開機跑一會游戲或者打開個跑分軟件燒一下機,有概率遇到散熱器帶著CPU連根拔起然后針腳歪一大片的情況。硅脂不宜涂抹太多,溢出到主板或者粘在CPU針腳上記得用WD40精密儀器清洗劑去清除,這個東西很變態(tài),手柄和鼠標有點擊問題也能去噴一噴嘗試解決。


4、顯卡
顯卡大家老生常談N卡和A卡的選擇,其實還是那句話,有需求按照需求走,沒需求看性價比
在我個人使用看來,N卡無疑是最為省心的,玩單機游戲開啟DLSS體驗也比AMD的FSR要好得多,同時N卡的AI支持也更好,如果有的選,還是建議買N卡。
當然如果只是臭打游戲的,A卡也是一個不錯的性價比選擇,只不過對一些老游戲的優(yōu)化沒有那么好,還有部分人會需要玄學的掉驅動問題。A卡默認的色彩是真的很鮮艷,我目前體驗還算可以,使用A卡的用戶建議在B站搜索相關設置獲得更好的體驗。比如顯卡最低頻率,大家用A卡記得設置下,這個是A卡打某些不吃配置的游戲時造成卡頓的罪魁禍首,拉到最高值的90%左右就能避免這類問題。
英特爾顯卡現(xiàn)在優(yōu)化拉庫,不推薦臭打游戲的選擇。


5、硬盤
固態(tài)硬盤現(xiàn)在很便宜了,國產(chǎn)長江存儲直接讓價格一低再低,購買時注意質保方式是否支持個人送保,萬一掉盤了直接送?;揪徒o你換新的了,這個很方便。
機械硬盤價格較為穩(wěn)定,注意購買時區(qū)分垂直盤和疊瓦盤,建議4T起步。
電源別省錢,買靠譜牌子的全模組,有未來升級意向建議買大一點。
以上請靈活使用搜索工具和視頻平臺,結合評論區(qū)選擇型號,不要盲目購買,聽信各種直播間的帶貨噱頭。


6、機箱、額外散熱和其它
機箱注意接口和顯卡長度,有的機箱做工很差,裝水冷的冷排會共振,上水建議也上個好點的機箱,你都花這個錢了也不在乎這200了。
額外散熱看自己需求,一般來說加裝三個風扇足夠夠了。為了好看的話自己去研究,裝機其實不難,但是你要上RGB,那走線難度就上去了。
為了好看,我個人上了電源延長線去美化正面的線材,當然這樣會有一丟丟的性能損失,顯卡豎裝也是同樣的道理,好看的代價就是損失性能。
顯示器推薦大家加預算,這個真的很關鍵,多了不說,現(xiàn)在144HZ的2K顯示器已經(jīng)很便宜了,打游戲謹慎選擇低價位曲面屏,謹慎選擇帶魚屏,雙屏很舒服,特別是喜歡邊打游戲邊看視頻的選手,真的很推薦上一個副屏。


7、系統(tǒng)和驅動
這個東西很難說,因為也是充滿了各種玄學的東西,比如WIN11某些CPU會出現(xiàn)某某問題,個人體感WIN11和WIN10的游戲幀數(shù)沒有體感上的差別,所以這個看自己了,WIN10記得更新1909以上版本,否則會有多屏優(yōu)化和多核優(yōu)化的問題。不推薦使用WIN7。
驅動也是玄學集中營,這個可以自己慢慢試,我個人是無腦更新的。
系統(tǒng)更新則相反,建議大家謹慎更新,如果一個版本用著很舒服,沒啥大病就別動它了。
更新驅動謹慎使用驅動人生等第三方軟件
AMD芯片組驅動、顯卡驅動下載:AMD 驅動程序與支持 | AM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amd.com/zh-hans/support
N卡驅動下載:NVIDIA GeForce 驅動程序 - N 卡驅動 | NVIDI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nvidia.cn/geforce/drivers/
鼠標等外設驅動,自行去官網(wǎng)下載
其他系統(tǒng)優(yōu)化請結合相關視頻,AMD用戶記得關閉高精度事件計時器。

自己的一點看法,本人也不是專門玩這些的,所以肯定很主觀,但是確實是遇到過的問題,就這樣。

暫時就想到這些,再遇到啥毛病了往里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