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
馬上著手學習和面對學習新語言的大量詞匯要承受的巨大壓力,這真的讓人感到不知所措。有時候,即使你確實學到了新單詞,你很快就會忘記它們,因為你在語境中聽得還不夠多。一種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通過每天使用新詞匯來記憶它們。成年人平均要150次才學會合理地使用一個新詞,一天學一個或幾個新詞可以幫助你積累詞匯量。
除此之外,你還很容易陷進“不夠好”的心理模式,有了這種心理之后你就不會開口說,因為你認為自己講得不夠好。
通過這篇文章,想真正幫大家掌握英語學習全貌,梳理英語學習路徑,培養(yǎng)英語思維,減少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恐懼感,做到輕松學英語。
很多人學了10幾年英語,沒有學好英語,不是自己不用功,也不是自己沒有天賦,完全是方法不對,沒有建立起正確的英語思維,如果你真得想學好英語,建議讀完這篇文章。
第一種:幾乎沒怎么接觸過英語,以小朋友或未受過教育的人為主,這才是真正的零基礎(chǔ)。
第二種:受過九年義務(wù)教育,系統(tǒng)的學習過英語,能簡單說出來幾個單詞,但是無法形成句子,也聽不懂別人在說什么,為接近零基礎(chǔ)。
第三種:上過大學,受過高等教育,過了英語4級,聽力勉強能聽得懂,但是不能自由表達,口語停留在Are you ok?的水平,就是俗稱的啞巴英語。
當初學英語初衷,完全為了應(yīng)付考試,畢業(yè)幾年后,英語退化嚴重,背的單詞也基本還給了老師,沒有任何英語思維,雖然不是零基礎(chǔ),完全可以按零基礎(chǔ)處理。
時下的英語學習已不僅僅是為了應(yīng)付考試,而是作為一項基本的素質(zhì)貫穿于我們的生活當中.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這項技能呢?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如何起步學習英語?
為了避免到最后學成所謂的"啞巴英語",我們應(yīng)該從開始就重視口語的學習.每天抽出一小時,大聲去朗讀資料上的單詞、句子和文章,并且要盡量做到發(fā)音標準,吐字清晰,同時還要多去模仿練習聽力時聽到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氣.
有句話是這么說,"口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意思就是強調(diào)手寫的重要性.而對于我們開始學習英語的學員,更要手勤,每天同樣抽出一小時,記單詞的時候在本子上多寫幾次,千萬不要怕麻煩,因為這樣會記得很牢固,而且看著自己用過的一個個本子,內(nèi)心也會很有成就感,這樣就能進一步激發(fā)自己學習英語的熱情.其實我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有時難寫的單詞,可能要重復(fù)七八次,但記住了就很難忘掉,打好了基礎(chǔ),所以大一就可以考過四級,接著大二過了六級,相信我,你也可以做到.
我自己是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的.其實年齡小的時候,根本不懂什么學習,所以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是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會吸引學習者,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建議針對于年齡較小的學員,我們應(yīng)該著重培養(yǎng)興趣,可以從最簡單的英文歌曲或英文動畫開始,這樣自然而然的就會把字母和單詞穿插其中,同時也間接培養(yǎng)了很好的語感.
學好英語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畢竟,學習任何語言都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學習方法,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1. 通過閱讀獲取知識


單詞書的基礎(chǔ),也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因此,需要通過閱讀擴展自己的單詞庫。例如,經(jīng)典文學,平裝書,報紙和新聞網(wǎng)站等等;只要是覆蓋率比較廣泛即可。
2. 積極使用新詞匯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生詞,積極記錄下來,并頻繁地使用,重復(fù)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學會了許多新單詞和短語。
3. 環(huán)境塑造
如何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好英語,出國是一種方式。當英語成為溝通的必要條件,人們的學習潛能將會被激發(fā)出來。


正如兒時沒有人教,而是通過不斷地接觸外界環(huán)境,自然地學會了中文,所以學英語要有非常完美的環(huán)境,然后就是國外是個不錯的地方,花上幾個月時間自然就會學會。
4. 給自己設(shè)置許多問題并解決它們
試著為自己發(fā)現(xiàn)許多新的英語問題,可以讓你保持好奇心,促進英語學習更流利,還可以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針對于成人的英語學習,因為我們已經(jīng)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可以直接從字母開始學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萬不要小看開始字母和單詞的學習,因為學習這些都是在打基礎(chǔ),基礎(chǔ)扎實了,以后的句子、句群,文章都不在話下.
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是第三種情況,那么請接下來往下看吧~
1、英語的教育方法不對:
中國在八九十年代普及英語,教學方法采用的是50年代翻譯法,這種方法對英語老師的要求不高,也方便考試,符合當時的國情。
缺點是教出來的英語,大多是啞巴英語。翻譯法主張背單詞、背語法,把英語學習碎片化,不符合英語自然習得過程,破壞了英語思維整體性,成功地將英語變成大多數(shù)人的噩夢。
于是你的口語就得不到提升。 所以努力與你所學英語的母語人士交流。與本土西班牙人聊5分鐘對話,比起和那些來自英語國家在大學里學了兩年的西班牙語的人交流,你學到的會更多。試著把80%的時間花在和比你講得好的人交談。
聽外語之聲或看外語電視,即使是作為背景音也好。 正確地學習講外語,其中一部分是學習語調(diào)和單詞的節(jié)拍。例如在法語里,你不能和學習英語一樣,把重點放在句子里的不同單詞上來改變你的意思。而且初級學習者和本土母語人士很容易區(qū)分開來,因為有些人的法語是英語形式的。補救的辦法是盡可能地多聽。試著聽話語的速度,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是如何發(fā)音的,又有哪些不同的語調(diào)。當說話人興奮、或憤怒、或是指責時,語言又會是怎么樣的呢?即使是聽當作背景音的語言,也會幫助你感知到語言的特點。
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一是把你想學的單詞做成單詞列表,并指定一個單詞為“今日一詞”。另一種是你可以等候出現(xiàn)在談話里的新單詞,然后試著用上幾次新單詞。盡可能多地講這種語言(特別是與母語人士)不用說,學習如何說一門語言的最好方式是說這門語言。閱讀和學習語法只會讓你遠離語言的實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