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美國陸軍(三)

輕步兵單位
步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陸軍總共動員出了67個步兵師:1st、2nd、3rd、4th、5th、6th、7th、8th、9th、24th、25th、26th、27th、28th、29th、30th、31st、32nd、33rd、34th、35th、36th、37th、38th、40th、41st、42nd、43rd、44th、45th、63rd、65th、66th、69th、70th、71st、75th、76th、77th、78th、79th、80th、81st、83rd、84th、85th、86th、87th、88th、89th、90th、91st、92nd(有色人種)、93rd(有色人種)、94th、95th、96th、97th、98th、99th、100th、102nd、103rd、104th、106th、美利堅(23rd),下馬作為步兵的第1騎兵師;1個山地師:第10山地師;5個空降師:11th、13th、17th、82nd、101st。其中42個步兵師、1個山地師和4個空降師都投入了歐洲戰(zhàn)區(qū)和地中海戰(zhàn)區(qū),剩下的25個步兵師和1個空降師(第11空降師)都投入了太平洋戰(zhàn)區(qū)。
美國陸軍第一次出現(xiàn)永久性師級建制是在一戰(zhàn)中。其中有9個步兵師在戰(zhàn)爭結束后的二十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繼續(xù)存在。他們都是“方型”編制(下轄兩個2團制的旅),經(jīng)過相當多輪的爭辯和演習測試后,美國陸軍將其改編成了下轄3個團的“三角型”編制。1942年初,為了投入戰(zhàn)斗,又進行以下改編:在3個步兵團外,加強4個炮兵營(3個擁有12門105毫米輕型火炮的炮兵營和1個擁有12門155毫米榴彈炮中型火炮的炮兵營),1個騎兵偵察連和師屬后勤連隊。1名少將擔任師長,1名準將擔任副師長,另1名準將負責擔任炮兵指揮;上校擔任團長,中校擔任營長。
在1943年中(1943年7月15日編制和第7號裝備表),美國陸軍1個標準步兵師將擁有18門105毫米M3輕型榴彈炮,36門105毫米M2榴彈炮,12門155毫米M1榴彈炮,5輛半履帶車,13輛M8“灰狗”裝甲車,1371輛汽車,10架輕型觀測機??偙藴蕿?4253人。
步兵團下轄3個營,12個連(A~M連,其中D、H、M為重武器連,沒有J連),1個步兵加農(nóng)炮連(最初只裝備2門半履帶式105毫米榴彈炮和6門半履帶式75毫米榴彈炮或加農(nóng)炮,后增加了一門牽引式短身管105毫米榴彈炮),1個反坦克連(最初裝備12門37毫米反坦克炮,后全面換裝為9門5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個后勤連。每營轄4個連(A~D、E~H、I~M)和裝備同樣重機槍和迫擊炮的重武器連。團有團部連,營有營部連。團部連有1個情報和偵察排,營部連有1個彈藥和先遣排(負責輕型工程任務和向前線各連輸送彈藥)和1個反坦克排(最初裝備4門37毫米反坦克炮,后換裝3為門57毫米反坦克炮)。
理論上來說,二戰(zhàn)中的美國陸軍步兵團是強大的、編制靈活的,是美軍步兵師的核心。但不幸的是,戰(zhàn)爭早期美國陸軍所制定的兵員輪換計劃導致經(jīng)過短短幾星期的戰(zhàn)斗,美國陸軍一個標準步兵團就將會面臨人員不足的問題。舉一個例子說,1944年12月1日的資料顯示,巴頓將軍的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的步兵兵力僅相當于55個步兵連。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第3集團軍所下轄的步兵師平均每個步兵師只有正常編制2/3的步兵人數(shù)。
1945年1月,由于突出部戰(zhàn)役所導致的大量傷亡,步兵人員短缺的危機達到了頂峰;2月,嚴格的分配補充兵員和重組輪換兵員改善了這個問題,但必須要指出是最后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是在5月份戰(zhàn)爭臨近結束到戰(zhàn)后。
除了標準步兵師之外,美國陸軍試驗性的組建了一批擁有專門用途的步兵師。輕裝師(用于高原山地和叢林地形下作戰(zhàn))和摩托化師都沒有投入戰(zhàn)斗,都被重新改編成了標準步兵師;然而空降師和山地師都投入戰(zhàn)斗。
空降兵
空降師在整場戰(zhàn)爭中經(jīng)歷了大量官方還有半官方、非官方的調整。在美國陸軍最初的設想中空降師的主要編成步兵,下轄2個2營制機降步兵團、1個3營制的傘降步兵團、1個空降工兵營、1個高炮/反坦克營、3個炮兵營和師屬后勤部隊。最初,所有的炮兵營都只裝備75毫米M1山炮,可以采取傘降或機降的方式進入戰(zhàn)場。后來,部分空降師的炮兵營更換裝備了105毫米M3榴彈炮,進入戰(zhàn)場的方式只能采取機降。
然而最初的設想很快被證明是不合理的,第82空降師在西西里和意大利最初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證明機降團的實力太過弱小,無法擔當大任。作為權宜之計的第一步,第101空降師的第401機降團被拆開,1個營加強給第82空降師的第325機降團,另1個營加強給第101空降師的第327機降團。第13空降師(因為各種原因,從來沒有投入戰(zhàn)斗)的第88機降團解散為在歐洲作戰(zhàn)的的空降部隊提供補充兵員,并組成該師第326機降團的第3個營;1945年3月1日,第17空降師的第193機降團解散,其剩余人員用于補充第194機降團,并組成該團第3個營(兩個團都于1945年1月在阿登戰(zhàn)役中遭到慘重傷亡);只有在太平洋戰(zhàn)場作戰(zhàn)的第11空降師維持了美國陸軍最初所制定的編制。
第二步,是在空降師中增加獨立的傘降部隊。第501傘兵團和第506傘兵團被加強了給第101空降師,第508傘兵團被加強給了第82空降師,第507傘兵團被加強給了第17空降師,第517傘兵團被加強給了第11空降師。最后的第三步,大部分師都將擁有4個獨立的炮兵營。因此,各師都轄有4個三營制團(除了太平洋戰(zhàn)區(qū)的第11空降師),經(jīng)過1943年6月15日編制和第71號裝備表的改編后,原來空降師標準人數(shù)的從8596人增加到超過12000人(第17空降師,12967人;第82空降師12921人;第101空降師,12335人)。
二戰(zhàn)中的美國陸軍空降兵部隊,是一支公認的精銳。在歐洲戰(zhàn)區(qū)、地中海戰(zhàn)區(qū)和太平洋戰(zhàn)區(qū),他們參加了“火炬”行動、“哈士奇”行動、“雪崩”行動、“芝加哥”行動、“底特律”行動、“龍騎兵”行動、科雷吉多島空降、萊特島空降等多場空降行動在北非的黃沙、意大利的田野、菲律賓與東印度群島的雨林中、西歐的村鎮(zhèn)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雖然在市場花園行動之后被打入冷宮。但之后他們又在巴斯托涅與圣維特的冰雪中、“大學”行動中的萊茵河畔又一次證明就算是拿他們當精銳填線步兵,他們依舊是美國陸軍中一支不可多得的瑰寶。
1944年末,空降兵團級部隊建制:
歐洲戰(zhàn)區(qū)
第1盟軍空降集團軍
第18空降軍直屬:
第517傘兵團級戰(zhàn)斗群
第517傘兵團
第460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
第596傘降工兵連
第551傘兵團第1營
第509傘兵營
第463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13空降師:
第515傘兵團
第189機降團
第190機降團
第676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677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458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153空降裝甲高炮/反坦克營
第129空降工兵營
第17空降師:
第507傘兵團(加強)
第513傘兵團
第193機降團
第194機降團
第550機降營(加強)
第680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
第681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466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155空降裝甲高炮/反坦克營
第139空降工兵營
第82空降師:
第504傘兵團
第505傘兵團(加強)
第508傘兵團(加強)
第325機降團
第401機降團2營(加強)
第319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320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
第376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456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80空降裝甲高炮/反坦克營
第307空降工兵營
第101空降師:
第501傘兵團(加強)
第502傘兵團
第506傘兵團(加強)
第327機降團
第401機降團1營(加強)
第321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907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
第377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81空降裝甲高炮/反坦克營
第326空降工兵營
太平洋戰(zhàn)區(qū)
第11空降師:
第511傘兵團
第187機降團
第188機降團
第472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675機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475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674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第152空降裝甲高炮/反坦克營
第127空降工兵營
獨立:
第503傘兵團級戰(zhàn)斗群
第503傘兵團
第462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75毫米)
美國本土:
第541傘兵團
第542傘兵營
第555傘兵營(有色人種)
第464傘降野戰(zhàn)炮兵營
其他部隊
美國陸軍,唯一一個山地師———第10山地師,由第10輕裝師(高山)重新分配番號。第10山地師訓練用于雪地和山地作戰(zhàn),部隊中有許多有名的美國滑雪和登山運動員,還有護林員和野生動物保護者。全師完全由志愿人員組成,是一支精銳部隊,不屬于特種部隊、空降部隊和突擊部隊。
第10山地師編制基本和步兵師相同,但只有3個12門75毫米山炮營,1個特別步兵反坦克營(18門57毫米炮);沒有加農(nóng)炮連,每個步兵團只有9門37毫米反坦克炮;所有型號汽車的數(shù)量減少到421輛,但增加了5961匹馬和騾子用于復雜地形的運輸,不過在之后的戰(zhàn)斗中證明在意大利養(yǎng)5961匹牲畜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事情。
除了師級以外,還有大量獨立步兵團、傘兵團、機降團和營。大部分用作駐軍和交通線路的警戒部隊。例如,只有1個獨立機械化步兵營(第526機械化步兵營)參加過戰(zhàn)斗,其他14個都解散或改編加入其他部隊。
美國陸軍組建了6個游騎兵營(第1~6游騎兵營)。其中3個,第1、3、4游騎兵營于1944年初因為在安齊奧的慘重損失而被解散,幸存人員被編入2和5兩個游騎兵營或美加聯(lián)合特遣隊。第1~5游騎兵營都投入歐洲和意大利的戰(zhàn)斗,第6游騎兵營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
參加過戰(zhàn)斗的獨立步兵部隊:歐洲戰(zhàn)區(qū):第3步兵團、第29步兵團、第65步兵團(波多黎各)、第118步兵團、第156步兵團、第159步兵團(1945年3月從阿留申調到歐洲)、第442步兵團(日裔)、第473步兵團(1944年12月19日,由意大利第五集團軍所屬3個裝甲高炮營組成)、第474步兵團(1945年1月6日,由第99營和第1、3、4游騎兵營余部和第1特種勤務隊組成),第517傘兵團;第1~5游騎兵營,第99步兵營(挪威)、第100步兵營(日裔,1944年中替代解散的第442團第1營,第100營保持了最初的番號),第509傘兵營,第526機械化步兵營,第550機降營和第551傘兵營。
太平洋戰(zhàn)區(qū):第4步兵團、第24步兵團(有色人種)、第102步兵團(架子團)、第111步兵團、第147步兵團、第158步兵團、第475步兵團(最后分配5307聯(lián)合部隊臨時番號,即“梅里爾掠奪者”),第503傘兵團。另外,第112騎兵團和第124騎兵團作為步兵參戰(zhàn)。
最后需要提到步兵部隊是第1特種勤務隊。第1特種勤務隊就是美加聯(lián)合特遣隊,指揮官是陸軍上校(最后升任少將)羅伯特·泰倫·弗雷德里克(Robert Tryon Frederick)。該部隊為執(zhí)行盟軍破壞挪威水電站的任務而組建并裝備,不過他們后來去了意大利。所有成員都是志愿者,訓練在寒冷氣候下雪地和山地作戰(zhàn)。全體成員身體條件出色,都擅長滑雪和登山。其在盟軍陸軍中同級單位中以強悍出色聞名。
該部隊由3個600多人的小型作戰(zhàn)團和1個600多人的后勤營組成。每個團下轄2個3連制小型營。每個連下轄3個排,每個排轄2個由1名軍士領導的12人班組成。每個班裝備1支M1918勃朗寧自動步槍,1挺約翰遜輕機槍(非陸軍制式裝備,弗雷德里克用2噸新式RS爆破炸藥從海軍陸戰(zhàn)隊哪里換了125挺)和1具巴組卡。班長攜帶1支沖鋒槍,軍官用卡賓槍,步兵用標準M1加蘭德步槍。每個連有1門60毫米迫擊炮,通常每個排都能分配到1門。部分班還裝備了噴火器。大抵來說,每個班的每個人都是作為狙擊手訓練的。后勤營包括營部連、勤務連、后勤連和醫(yī)療特譴隊。
理論上,該部隊擁有600輛T24黃鼠狼履帶補給運輸車和1190輛汽車。但該部隊實際上只有大約100輛黃鼠狼和幾百輛吉普(還包括從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換來的)。
技術部隊
炮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派往歐洲的美國陸軍炮兵裝備的火炮都是法國貨和英國貨。這是有大量原因:盟軍武器需要標準化,船運空間不足,美國工業(yè)能力不足。然而,另外一個因素是英國和法國許多軍火專家認為美國本土的火炮設計沒有達到歐洲的使用標準。結果,1921年美國陸軍參謀長陸軍上將查爾斯·P·薩莫拉爾(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具才華的炮兵之一)建立了韋斯特瓦特委員會來審查陸軍未來的軍械需求。委員會的報告是公正而且卓有遠見的,報告戲劇性預言了二戰(zhàn)美國陸軍的炮兵。委員會推薦將標準師屬火炮口徑從75毫米提高到105毫米,師屬支援武器則定為155毫米榴彈炮。軍屬4.7英寸支援火炮(英國設計)被取消,由更受歡迎的155毫米加農(nóng)炮取代(法國設計)。另外,委員會推薦將設計最現(xiàn)代化的更大口徑火炮列入計劃,所有火炮都必須適合在公路上高速機動。最后,還推薦基于薩莫拉爾在法國作旅長時開拓的新觀念改進火控方法和通信。
由于二十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的財政狀況推遲了配備這樣一個改進的火炮體系的計劃。然而,充足的基金保障了負責革新火炮和軍械的軍官繼續(xù)新的火炮設計和編寫相應的教條。結果,當陸軍開始擴軍時,許多炮兵現(xiàn)代化的幕后工作都已經(jīng)完成了或已進入尾聲。大部分戰(zhàn)時服役的火炮和榴彈炮都已經(jīng)完成設計,原型也已經(jīng)開發(fā)完畢,測試也已經(jīng)完成。(對比重建的裝甲兵,為了削減開支,二十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裝甲車輛原型的設計工作和裝甲兵學說的試驗都受到嚴重影響。)
師屬火炮包括105毫米M1榴彈炮和155毫米M1榴彈炮,都是優(yōu)秀的火炮,射程遠,尤其是155毫米榴彈炮,精度高。另一種新武器是75毫米M1山炮和105毫米M3榴彈炮,都是輕量級火炮,容易分解適合用畜力(馬、騾子)、甚至人力運輸,或者空運,但相應射程較短,適合空降部隊使用。1943年后,M3也提供給步兵團的加農(nóng)炮連使用。自行版的105毫米M1榴彈炮———M7“牧師”裝備裝甲師的野戰(zhàn)炮兵營。
非師屬火炮集中在獨立炮兵營中,每營都裝備同一種型號,重型火炮也是如此。與155毫米榴彈炮同級的是4.5英寸加農(nóng)炮(一種是本土120毫米加農(nóng)炮,間戰(zhàn)期間少數(shù)失敗的設計),火炮身管為英國設計,采用155毫米榴彈炮的炮架(同級加農(nóng)炮和榴彈炮采用同樣炮架是美國火炮設計的特點)。不幸的是,4.5英寸加農(nóng)炮———雖然很受美國炮兵歡迎———相對其大小威力不足。炮彈(同樣是英國設計)使用低級鋼,彈殼很厚導致裝藥相對其重量太少。4.5英寸炮彈重54.90磅,但裝藥只有4.49磅;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彈重33磅,裝藥卻達到了4.8磅。其射程又不足以彌補威力不足,因此在戰(zhàn)爭結束后很快退役。
更具威力的是155毫米M1加農(nóng)炮,呢稱為“長腳湯姆”(這個稱呼是美國炮兵具有悠久歷史的光榮慣例)。其通過出色的設計綜合了大射程、高精度和強威力的特點,機動性能同樣出色。
另一種155毫米加農(nóng)炮是M12自行火炮。1942年開發(fā)完畢,是新老部件的混合,采用戰(zhàn)前的法國設計、二戰(zhàn)中開發(fā)完成的GPF(Grand Puissance, Failloux)的身管,此時已經(jīng)落后的M3“格蘭特”坦克的底盤。軍械局完成了試驗,但被AGF于1943年10月以戰(zhàn)場上不需要為理由而拒絕。然而,1944年初,駐英國的美國陸軍對一種重型自行火炮的迫切需要終于使其重新生產(chǎn)了74門。它們最終裝備了歐洲戰(zhàn)區(qū)的美軍7個野戰(zhàn)炮兵營,證明了其具有巨大的價值。改良型M40,使用M1加農(nóng)炮的身管和M4坦克的底盤,于1944年生產(chǎn),1945年3月極有限的部署在歐洲戰(zhàn)區(qū)。
重型支援火炮8英寸M1榴彈炮是一種優(yōu)秀精確的武器;開發(fā)8英寸M1加農(nóng)炮是為了應付德國170毫米加農(nóng)炮的挑戰(zhàn),射程更遠,威力更大,但精度更差,炮管磨損更嚴重;240毫米榴彈炮是一種效果好但笨重的武器。
幾乎所有美國炮兵營都編制了標準的3個炮兵連,總共12門火炮。例外的有18門炮的裝甲野戰(zhàn)炮兵營,6門炮的8英寸加農(nóng)炮營和240毫米榴彈炮營。美國炮兵的一個主要優(yōu)勢是全摩托化,機動能力高。歐洲戰(zhàn)區(qū)的全部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營都由卡車牽引,但裝備表上有1個履帶式牽引車牽引的155毫米榴彈炮營。155毫米加農(nóng)炮營幾乎全部由履帶式牽引車牽引,雖然少數(shù)明顯還是用的卡車。4.5英寸加農(nóng)炮、8英寸加農(nóng)炮、8英寸榴彈炮和240毫米榴彈炮都是履帶式牽引車牽引,但裝備表上也有1個營用卡車牽引。105毫米榴彈炮標準牽引工具是2.5噸卡車,155毫米榴彈炮的標準牽引工具是5噸卡車。履帶式牽引工具包括牽引90毫米高炮、4.5英寸加農(nóng)炮和155毫米榴彈炮的13噸M4履帶式牽引車和牽引155毫米加農(nóng)炮、8英寸榴彈炮、8英寸加農(nóng)炮和240毫米榴彈炮的18噸高速全履帶M5重型履帶式牽引車。多余的沒有武器的M3中型坦克底盤、M31和M32裝甲搶救車也用作重型火炮的牽引車輛。
非師屬炮兵營一般隸屬野戰(zhàn)炮群。1943年由解散的野戰(zhàn)炮團留下的團部連組建野戰(zhàn)炮群。野戰(zhàn)炮群包括1個群部和1個炮擊指揮所組成的指揮連和1個勤務連。1個野戰(zhàn)炮群通常分配2~6個營,盡管1個或更多的營會加強給1個步兵師負責直接的炮火支援。炮群通常分配到口徑同級的榴彈炮和加農(nóng)炮營,155毫米榴彈炮和4.5英寸加農(nóng)炮、8英寸榴彈炮和155毫米加農(nóng)炮、240毫米榴彈炮和8英寸加農(nóng)炮。正常的比例是1個加農(nóng)炮營和2個榴彈炮營,盡管這一比例并不固定。獨立的105毫米榴彈炮營通常是在同1個炮群里,差不多總是分配負責師級單位的直接炮火支援。155毫米自行火炮營按戰(zhàn)術需要分配給炮群,或者常常以連或營為單位加強給裝甲師或步兵師直接使用。
野戰(zhàn)炮兵旅也組建了起來,最初負責指揮獨立野戰(zhàn)炮兵團,后來指揮野戰(zhàn)炮群。然而,旅最終被美國陸軍視作多余不必要的指揮層次。大部分旅停止或作為指揮連分配給不同的軍級和師級單位。只有極少數(shù)炮兵旅保留服役,第13野戰(zhàn)炮兵旅在地中海戰(zhàn)區(qū),第32野戰(zhàn)炮兵旅、第33野戰(zhàn)炮兵旅、第34野戰(zhàn)炮兵旅和第61野戰(zhàn)炮兵旅在歐洲戰(zhàn)區(qū)。歐洲戰(zhàn)區(qū)的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將兩個野戰(zhàn)炮群分配給第32野戰(zhàn)炮兵旅。這個旅統(tǒng)一指揮全部8英寸加農(nóng)炮和240毫米榴彈炮營,成為了1個重型炮兵旅。第3、7、9集團軍也采取同樣的方法集中控制他們的重炮部隊,只是規(guī)模較小。
總而言之,美國炮兵的裝備設計精良,不說比其他國家更好,至少也是毫不遜色。美國炮兵在通訊裝備和火控系統(tǒng)方面享有絕對的優(yōu)勢,只有英國的皇家炮兵才能與其媲美。前進炮兵觀察哨接近前線,通過大功率的無線電、廣泛的野戰(zhàn)電話網(wǎng)絡與強大的炮兵陣地保持聯(lián)系。這樣的通訊系統(tǒng)意味著,即使所有其他與前線部隊和其指揮部的接觸中斷后,炮兵的通訊通常刧仍然能保持暢為部隊提供支援。
讓美國炮兵成為世界翹楚,也許是最重要的,是俄克拉荷馬州西爾堡的美國野戰(zhàn)炮兵學校在戰(zhàn)間開發(fā)的1個炮擊方位系統(tǒng)。這是一戰(zhàn)薩莫拉爾開拓的人工系統(tǒng)高精度發(fā)展。這個系統(tǒng)允許迅速打擊目標,協(xié)調在一大范圍內(nèi)的不同發(fā)射陣地大批火炮的射擊。最致命的一個戰(zhàn)術使用是同時彈著(the time-on-target(TOT) concentration)戰(zhàn)術。幾個炮兵營一次TOT集中射擊一個目標,通過計算每個炮連炮彈的飛行時間,讓炮彈幾乎可以做到同時命中目標(一個被稱為"Stonk"的戰(zhàn)術與其類似,是由英國皇家炮兵獨立在北非發(fā)展出來)。
讓美國炮兵變得更加致命的是1944年12月新投入使用的近炸引信。代號VT(variable-time,可變時間)或POZIT,近炸引信包括1個微型雷達,接近到離固體目標預設距離起爆。POZIT引信用于對抗空中目標(1944年秋攔截德國“嗡嗡彈”取得了顯著效果)該引信效果顯著,提高了空炸的威力,取代了復雜不可靠的時間引信。
雖然美國炮兵在戰(zhàn)爭中首屈一指,不同時期的彈藥供應問題妨礙了其發(fā)揮效能。彈藥補給在1944年秋降到最低點,歐洲的美國炮兵火力因為嚴格的彈藥配給而被削弱。此時,105毫米被限制每天每門炮發(fā)射低于20發(fā)。從1944年10月11日到11月7日,第3集團軍總共發(fā)射了76325發(fā)各種炮彈(平均每天2726發(fā)),這一數(shù)字甚至低于突出部戰(zhàn)役中單天發(fā)射數(shù)量。突出部戰(zhàn)役結束時,歐洲戰(zhàn)區(qū)的彈藥儲備只有陸軍部計劃水平(這已經(jīng)勉強降到很低了)的31%。和兵員補充問題一樣,彈藥短缺到臨近戰(zhàn)爭結束和戰(zhàn)后才真正得到解決。
最初,AGF批準組建的非師屬炮兵偏弱,強調輕型火炮勝過重型火炮。到1942年11月24日,只批準54個重型營和81個中型營,相比之下,輕型營達到105個。然而,1943年在麥克奈爾和薩莫拉爾的游說下,開始增強非師屬炮兵。1944年1月15日,陸軍部批準擴充到111個重型炮營和111個中型炮營,而輕型炮營的數(shù)量減少到95個。1944年4月,盧卡斯委員會《戰(zhàn)斗經(jīng)驗回顧》的報告導致進一步擴充,到1944年7月1日,批準重型炮營143個,中型炮營114個。輕型炮營換裝占據(jù)大部分增加的數(shù)量,到7月1日,批準的輕型炮營數(shù)營下降到80個。1944年12月31日,炮兵到達實力顛峰。這時有346個現(xiàn)役營:137個重型營,116個中型營,93個輕型營。1945年3月31日,有137個重型營、113個中型營和76個輕型營在役,其中的307個營已經(jīng)投入戰(zhàn)斗或已經(jīng)配屬到戰(zhàn)區(qū)。
1945年5月8日,歐洲戰(zhàn)區(qū)有238個獨立野戰(zhàn)炮兵營,包括:
4個75毫米榴彈炮營:463(傘降),464(傘降),601(山炮)和602(山炮);
36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8、25、70、74、76、115、130、162(波多黎各)、170、193、196、241、242、250、252、255、280、281、282、283、284、394、401、512、522(日裔)、569、580、583、627、687、688、690、691、692、693、802;
16個105毫米裝甲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自行火炮):58、59、62、65、69、83、87、93、253、274、275、276、400、440、695、696;
17個4.5英寸加農(nóng)炮營:172、176、198、211、215、259、770、771、772、773、774、775、777(有色人種)、935、939、941、959;
71個155毫米榴彈炮營:2、17、36、81、141、177、179、182、183、186、187、188、191、202、203、204、208、209、228、254、257、333(有色人種)、349(有色人種)、350(有色人種)、351(有色人種)、521、550、665、666、667、670、671、672、673、686(有色人種)、689、751、752、753、754、755、758、759、761、762、763、764、767、768、776、805、808、809、937、938、940、942、943、945、949、951、953、955、957、961、963、965、97、969(有色人種)、974、975;
30個155毫米加農(nóng)炮營:190、200、240、244、261、273、514、515、516、528、540、541、546、547、548、549、559、561、634、635、731、733、734、976、977、978、979、980、981、989;
6個155毫米自行火炮營:174、258、557、558、987、991;
38個8英寸榴彈炮營:194、195、207、264、529、535、578(有色人種)、630、656、657、658、659、660、661、662、663、736、738、739、740、741、742、743、744、745、746、747、748、787、788、790、791、793、932、933、995、997、999(有色人種);
5個8英寸加農(nóng)炮營:153、243、256、268、575;
15個240毫米榴彈炮營:265、266、267、269、270、272、277、278、538、539、551、552、553、697、698。
同樣在1945年5月8日,地中海戰(zhàn)區(qū)總共有16個獨立野戰(zhàn)炮兵營,包括:
1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75;
2個裝甲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自行):432、1125;
7個155毫米榴彈炮營:75、178、248、631、765、766、936;
4個155毫米加農(nóng)炮營:173、530、633、985;
2個8英寸榴彈炮營:527、536。
1945年8月8日,太平洋戰(zhàn)區(qū)總共有53個獨立野戰(zhàn)炮兵營,包括:
3個75毫米榴彈炮營:462(傘兵)、612(山炮)、613(山炮);
8個105毫米榴彈炮營:97、134、147、148、249、251、260、694;
3個裝甲野戰(zhàn)炮兵營(105毫米自行):426、427、428;
16個155毫米榴彈炮營:4、55、145、154、165、181、198、225、429、756、757、760、769、803、804、947;
8個155毫米加農(nóng)炮營:168、223、226、433、517、531、532、983;
7個8英寸榴彈炮營:465、655、749、750、786、789、797;
1個8英寸加農(nóng)炮營:780;
5個240毫米榴彈炮營:543、544、545、778、779;
2個4.5英寸火箭炮營:421、422。
高炮部隊
二戰(zhàn)爆發(fā)時,美國高炮部隊只是海岸炮兵一個可憐的分支。大部分是3營制(1個高炮營、1個自動武器營、1個探照燈營)團和獨立營。裝備各式各樣混雜的陳舊的3英寸炮和單管水冷0.5英寸高射機槍。德國在歐洲的閃電戰(zhàn)迫使重新評估陸軍防空能力,從1940-1941年開始廣泛擴充武備(最后于1943年成功從海岸炮兵獨立)。1942年9月30日,提議組建811個高炮營(總兵力619000人)。
然而,由于以前同樣在美國陸軍中微不足道的陸航1943-1944年從德國空軍手中奪過制空權,大規(guī)模組建高炮部隊顯得已經(jīng)有些多余了。1944年,許多高炮營解散提供補充兵員,一些換裝成野戰(zhàn)炮兵。1944年1月1日到1945年5月8日,總共258個營除役或被裁減。然而,高炮部隊仍是陸軍的1個重要兵種,1944年末在比利時有所復蘇,為了保衛(wèi)安特衛(wèi)普免受V-1“嗡嗡”彈的威脅。1944年12月31日,陸軍仍有347個高炮營(257000人)在役。
1943年,高炮團分解成獨立高炮營,團部連成為高炮群指揮部。高炮營要么裝備高炮(90毫米M1高炮),要么裝備自動武器(最初是美國設計的37毫米M1高炮,后來幾乎全部換裝博福斯設計的著名的40毫米M1高炮,外加4聯(lián)裝0.50英寸M51或M55機槍)。高炮營進一步分為機動(牽引)、自行(載具為半履帶車,M16裝備1具4聯(lián)裝0.50英寸機槍,M15混合裝備雙聯(lián)裝水冷0.50英寸機槍和1門37毫米高炮)、半機動(減少牽引工具數(shù)量,計劃用于靜態(tài)防御)。
所有類型的自動武器營編制轄4個射擊連(A~D連)、營部連、1個后勤連。每個連名義上擁有8門40毫米牽引炮或37毫米自行炮,8部0.50英寸4聯(lián)裝牽引或自行機槍。然而存在細微的區(qū)別,一些營擁有的射擊連包括8門牽引式40毫米炮,4部4聯(lián)0.50英寸機槍和8挺單管水冷0.50英寸機槍(由于M51和M55生產(chǎn)數(shù)量不足)。每連建制相同,除了那些裝備4門90毫米炮和3挺水冷0.50英寸機槍的連。
一般來說,每師加強1個自動武器營,裝甲師加強自行營,步兵師加強機動營。1個軍一般至少加強1個高炮群。每個高炮群由2個以上自動武器營(通常是機動營)組成,偶爾會有一個高炮營。歐洲戰(zhàn)區(qū),高炮營通常出現(xiàn)在加強給集團軍或集團軍群的高炮群中。也組建高炮旅,一般加強給集團軍或戰(zhàn)區(qū)指揮部。另外,第9防空指揮部(相當于1個高炮師,最初是美國第9戰(zhàn)術航空軍的一部分),平均擁有10-15個高炮和自動武器營,組成了美國陸軍第12集團軍群的一支強大的高炮預備隊。
工程兵
作為一個兵種,美國陸軍工程兵深受美國陸軍軍官學校(美國第一個工程學校)教學的影響,工程兵裝備豐富,適合陸軍需要。師屬戰(zhàn)斗工兵營足以為該師完成大多數(shù)工程作業(yè)(包括破壞、布置障礙、修筑防御工事和輕型橋梁的架設)。從軍級或集團軍級單位得到額外加強的工兵營擴充了師級單位的工程力量,可以完成更加廣泛的任務。軍屬營分配給工兵群指揮部,指揮部包括1個指揮連和1個輕裝工程連。一般1個工程兵群有3~6個營,每個軍級或集團軍級單位有1或2個工程群。
戰(zhàn)斗工兵營有很高的團體精神;他們正確的認識到自己是精銳的專家。緊要關頭,美軍戰(zhàn)斗工兵頻繁充當步兵。在突出部戰(zhàn)役中,參戰(zhàn)少數(shù)工兵營證明了他們是美國陸軍的精銳瑰寶。
除戰(zhàn)斗工兵營外,陸軍還擁有大量其他工兵部隊。用于支持兩棲作戰(zhàn)的兩棲工兵旅,擁有1個旅部連,3個舟艇登陸團,1個舟艇維護營,1個醫(yī)療營,1個軍需軍械連和1個通訊連。1個兩棲工兵旅在海軍支援下可以運送1個步兵師登陸上岸。后來,兩棲工兵旅被加強重新命名為特種工兵旅。最后組建了第1~6特種工兵旅。第1特種工兵旅參加過地中海戰(zhàn)區(qū)、歐洲戰(zhàn)區(qū)和太平洋戰(zhàn)區(qū)的戰(zhàn)斗,第5特種工兵旅和第6特種工兵旅在歐洲戰(zhàn)區(qū),其他的都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
航空工兵團或營負責空軍基地的修建和維護。航空工兵包括空降航空工兵營,可以空運,負責修復空降部隊奪取的機場。
工兵架橋部隊包括重型舟橋(二戰(zhàn)美國陸軍工程師開發(fā)的由平底船組成的木制浮橋)營(組建了19個,通常每個集團軍級單位分配1~3個),輕型舟橋連(通常每個工兵群有1個),架橋連(通常每個裝甲師1個,但掌握在軍里)。
一般用途工兵團或營執(zhí)行后方占領地區(qū)的所有建筑、修理和維護任務。許多一般用途工兵營作為非技術勞動部隊組建,通常是非洲裔美國人,后來編組成團。103個一般用途工兵團中有55個團是有色人種組成的。
特殊用途工兵團(組建了7個)包括熟練的建筑人員,分配大批重型工程機械。工程兵的其余部分由各種專業(yè)部隊組成,地質、供水、鐵道、油田、鐵路運轉和偽裝營。另外,有大量獨立連,甚至由少數(shù)軍官和人員組成的特別工程特譴隊。戰(zhàn)時組建了超過600個營級工程部隊。
有一點比較奇怪的是,1943年只有戰(zhàn)斗工兵團被拆開成獨立營作為共享化部隊的一部分。戰(zhàn)斗工兵團的團部連1943年重新編成戰(zhàn)斗工兵群。其他特種工兵團一直保留到戰(zhàn)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