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
幼時,曾讀梁先生之少年中國說,深有感觸,今日余亦作少年說,今日我所謂說者,雖名相似而意不同也。
今日余所謂少年者,非僅指中國之少年也;余所意為少年者,亦非指少年之時也;余所謂少年者,乃為少年之神,少年之魂。
少年之魂,在于其德;見人危難則助之,不以己之危難而改之;遇善則助,惡而助其為善事,從善道,此之后不為惡事矣,此謂善德;以禮待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涵養(yǎng)四方,收容百類,處人中可循循善誘,日復(fù)一日,使人擯棄己之缺點,遵紀(jì)守法,良守公德,此謂少年之公德。
少年之魂,在于其才;為人可辨忠奸,可知善惡,此二者,可謂明智;可曉天文,可明地理,可通治國興邦之策,可明上天入地之理,可懂五谷之術(shù)等諸般者,或通其一,或曉其數(shù),可謂才學(xué);樂于學(xué)而不知疲,嫣然而處其間者,可謂樂學(xué);愿為學(xué)者,今者知之,后日欲求,此般者,可謂欲學(xué);學(xué)時專于學(xué),樂時專于樂,此謂懂學(xué);此五般者,可稱少年之才。
少年之魂,在于其行;少年者,雖未有成熟之意,卻有其勇敢之行,少年之行,不委曲求全,不卑躬屈膝,房檐之下,若欲其為錯者,亦不可行,其行剛正不阿,其行猶如飛于天下,直來直往,其行真誠可見,其行干脆果斷,其行不在之后,而在言下,其行可持之以恒,少年之行,可行于四海,可行于八荒,可行于天地,可行于往來,其志于何處,則行于何處。
少年之魂,在于其志;少年之志,不在于錢財,不在于私利,而在于天下蒼生,若有不同之志者,亦是向善向德,愿為人出己之力;少年之志,可踏足于宇宙,可下行于五洋;少年之志,雖有金山而不改,雖有重創(chuàng)而不變,千般萬般,皆為其志;此可謂少年之志。
此四般者,可稱少年之魂,然少年之魂不止于此,可涵蓋四方。
雄哉!我少年之魂!壯哉!我少年之神!世界若有此少年者,其人必名,其民必富,其國必強于四方,其民族必將馳騁于世界之林。
國有少年之德者,則其善名遍于四海,諸國不敢蔑視,其民必受尊于各國,不戰(zhàn)可屈人之兵。使各國不敢恒生枝節(jié)。
國有少年之才者,其領(lǐng)域必寬廣宏達,其必可為眾國之師也,其人民必富強。
國有少年之行者,其必百代而不衰,千年而不滅,官員無有勾心斗角,百姓無有委屈而求全,下言可達天聽,上支可普及于鄉(xiāng)里,上下一體,無有殘缺不足之處,可得長生。
國有少年之志者,必有決勝之心,不怒可震他國,使他國望塵而不可及也。
余信中華必有此少年之魂者,中華亦有此四般之屬,今者不有,明者必有,則中華民族必將屹立于天下,縱有千年而不倒。
故天下必在少年之魂,少年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