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島縱斷!10日日本鐵道旅!|D1-5| 新快速、明石海峽大橋

第一日(五)新快速、明石海峽大橋
第一天白天的行程到此結(jié)束,接下來離開京都前往新大阪的旅館check in。也從這里開始深入京阪神都會圈的軌道交通網(wǎng)。都會圈中,JR西日本、阪急電鐵、阪神電鐵、京阪電車等多家軌道交通業(yè)者以極高的頻率運營著列車,彼此競爭、合作、迭代,緊密聯(lián)系起城市群中的每一個點,讓城市之間人流與物流的穿梭變得非常便利迅捷。

今天晚上要搭乘的主要線路包括JR西日本的東海道本線(京都線)、山陽本線(神戶線),也是運輸密度最高的運行系統(tǒng):在復(fù)復(fù)線、高性能電車、信號系統(tǒng)等硬件的支持之下,每小時單向至少有12班通勤電車穿梭于京阪神之間,也就是最多5分鐘就有一班車。這12班中更有4班叫做“新快速”——關(guān)西地區(qū)通勤電車的代表(通勤最高峰時段無論電車頻率還是新快速電車的頻率都會進一步加強)。
新快速電車使用的電動車組性能極高,可以達到130km/h的最高時速;運營方面在都會區(qū)只??恐饕囌?;京阪神區(qū)間的旅速接近90km/h已經(jīng)超過日本特急列車的平均水平。從京都到大阪(42.8公里)只需26分鐘,從大阪到神戶三宮(30.6公里)只需17分鐘,半小時左右已經(jīng)完全可以視為同城的距離;即使大阪到姬路相對較遠的距離(87.9公里)也只需要1小時左右,仍然是可以接受的通勤時間。票價方面,搭乘“新快速”只需要付基本運價即可,不需要付任何額外的料金;而且為了與其他鐵路公司相競爭,在京阪神的很多區(qū)段還執(zhí)行了額外折扣(如京都—新大阪、大阪只需560日元)。以上這些措施,不僅讓新快速電車在京阪神的軌道交通競爭中有著絕對的一席之地,更產(chǎn)生了相當(dāng)深遠的社會效益。
新快速電車的存在,也在行程安排、住宿安排等方面給了游客更多的空間:尤其像賞櫻、賞楓、大型活動等住宿資源緊張的時候,其實是可以選擇把旅館定在稍遠一點的新快速停車站旁邊的。至于這次,我的住宿選擇是東橫inn JR新大阪站東口——這家有點價格洼地的意思,比起大阪環(huán)狀線內(nèi)的東橫inn大約能便宜2000日元,便利程度的話緊挨新大阪站,有包含新快速電車在內(nèi)的多條軌道交通,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京都站5番線發(fā)東海道本線下行列車,下一班新快速是17點14分。

不過我暫時還不打算搭這班新快速——看站臺上已經(jīng)排了不短的隊,估計上車很難找到座位;對于走了一天非常疲勞的我來說,有可能的話還是要找個舒適一點的車。突然想到了京都站還有始發(fā)的關(guān)空特急Haruka!這是特急列車一定可以找到座位,更重要的是利用我手中的JR West Pass關(guān)西1日券搭乘關(guān)空特急的自由座無需另付費!
趕忙前往關(guān)空特急Haruka專用的京都站30番線,頗為意外的是,列車上不只有前往機場搭飛機的旅客,也有不少京都大阪間的通勤族:從京都到新大阪/天王寺的自由席特急料金是650日元,用650日元確保一個舒適的座位性價比還是可以的。但是在運行時間方面,Haruka號雖然是特急,而且京都到新大阪一站直達,仍然需要29分鐘才能抵達;相對的,新快速電車從京都到新大阪停1站卻只需要驚人的23分鐘!從這個運行時間的倒掛一下就能看出新快速電車在JR西日本不可替代的地位。
抵達新大阪站之后,check in酒店卸下大登山包,大概整理一下,1小時之后繼續(xù)旅行,前往神戶、舞子方向。這次搭乘的就是新快速電車,18點53分開往姬路方面、網(wǎng)干車站。



排隊上車,第一感覺是“這真的不像傳說中的日本通勤高峰期電車,乘客簡直太少了!”列車并沒有使用長條座椅,而是采用了2+2座椅的設(shè)計,也就是說并沒有將承載能力作為第一考量,反而是強調(diào)通勤過程中的座位和舒適度,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rèn)知。事實上列車的確很寬松,有座位的乘客比站的乘客還要多,和我想象中的擠罐頭完全相反;新大阪開車之后,下一站是轉(zhuǎn)乘大站大阪,很多乘客在這站下車,我順其自然的找到了一個座位。畢竟一直有國內(nèi)上下班高峰期軌道交通的思維定勢,日本都市區(qū)的高峰期電車居然是這種情況我是想都沒有想過的。
也如傳說中的一樣,有些日本人會在電車上閱讀,從漫畫到文庫本都有;但在智能機已經(jīng)普及的今天,閱讀的比例著實算不上高,滑手機或者打游戲已經(jīng)成為主流,當(dāng)然大家都很自覺的保持靜音,算是對彼此乘車品質(zhì)最基本的尊重。不過日本人搭電車的秩序絕不是傳說中的死板,即使是通勤電車,我對面的乘客也是直接打開了便利店的飯團和罐裝咖啡;蘆屋站上來一個大叔,左手舉著啤酒右手舉著薯片,然后直到我神戶下車都一直這樣吃吃喝喝。
我的目的地是舞子站,新快速電車在舞子站不停,需要在神戶站轉(zhuǎn)乘快速電車,神戶站是下行新快速電車和快速電車緩急接續(xù)指定轉(zhuǎn)乘的車站,換乘無需等候。但由于一定要照下面這張照片以及加蓋神戶站的紀(jì)念章,我搭乘的是15分鐘后的下一班車。


舞子站的站臺上就可以看到明石海峽大橋,這是連接本州與淡路島的跨海大橋,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明石海峽大橋橋長3910米,中央主塔間主跨長1990米;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橋長和主跨長都被拉長了一米。現(xiàn)在,明石海峽大橋已經(jīng)成為兵庫縣山陽海岸標(biāo)志性的景觀。

第一次知道這座橋,是《名偵探柯南》電影版第14部《天空遇難船》,柯南與兇手最后的對決就是在明石海峽大橋展開,整個畫面非常漂亮,讓我一定要把這里作為此次日本行的重點。親眼目睹之后有些失望,無論是海岸的燈光還是橋上的景觀燈都有點零零落落,尤其是下層的那些鋼桁架并不像影片中那樣通體明亮,整體的夜景沒有預(yù)期一般的流光溢彩;但總的來說還是相當(dāng)有氣勢的,尤其是主塔那標(biāo)志性的四個“X”。

另,本次日本鐵道旅中還有很多《名偵探柯南》主題的內(nèi)容,也將在之后逐一展開。
第二天早晨搭山陽新干線再次經(jīng)過這段,反而看到了我所想要的視角,視野中左邊是本州,右邊是淡路島,藍天白云之下大橋雄偉矗立其中。事后反思一下,如果不是要登橋游覽而是以拍照為主的話,舞子站或者舞子公園都不是好的選擇,距離太近而且視角太低。不如多搭一站到朝霧或者垂水比較好。
回到舞子車站,改好紀(jì)念章走上站臺,搭上這班223系快速電車。計劃是搭到神戶轉(zhuǎn)乘新快速電車前往大阪方向的,但不知道為什么看錯了時刻表,新快速在未到神戶前就已經(jīng)從左側(cè)超車,只好在這班快速上晃了48分鐘才到大阪站。還好有座位并不會很辛苦。

今天的最后一個點是道頓堀和心齋橋,為了充分利用手中的JR West Pass,沒有搭大阪市地下鐵的御堂筋線,而是稍稍繞了一點點路,在大阪站1站臺轉(zhuǎn)乘JR西日本的大阪環(huán)狀線,到今宮再轉(zhuǎn)乘關(guān)西本線到JR難波站。
JR難波站距離道頓堀、心齋橋還是有點遠的,甚至并不在難波地區(qū)的中心,總的來說不太方便,來這邊的商圈還是利用大阪市地下鐵會好一些。

大阪絕對的指標(biāo)性景點道頓堀、心齋橋,成為最受華客歡迎的景點是有道理的——各個方面都體現(xiàn)了大阪的特色、餐飲購物非常集中且方便。


一定要拍“到此一游照”的格力高招牌!可惜的是正版會發(fā)光的那個正在維修中,現(xiàn)在就只有代打的可看了。

晚餐是大阪絕對特色的章魚燒!口感和味道都非常不錯,只有這一家需要排隊是有理由的,推薦!另外就是這家的廣告歌實在過于洗腦,過了很長時間之后還能不自覺的唱出來,比章魚燒本身給我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下一次再吃這家章魚燒則是4年之后的2018年秋,還是同樣的好吃到印象深刻,不知道再下一次什么時候才能吃到了。。。


在心齋橋逛到10點多終于是非常盡興,也終于是達到了疲勞的極限,也就沒有再想著利用JR West Pass,而是直接進地鐵站買了220日元的地鐵票搭御堂筋線直達新大阪的酒店。
抓緊時間整理一下行裝,第一天的“熱身”過后,第二天將真正開始“列島縱斷”的大挪移——預(yù)計將搭乘足足1825.3km的JR線列車,自新大阪出發(fā),分別來到九州島的北九州門司和四國的高松,最終落腳東京都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