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忱:人生因為追逐陽光而走出黑暗
一位關系要好的阿姨總是不由自主地在同事,朋友,以及我的面前提到她的女兒:“小姑娘多伶俐可愛,可惜我實在太忙,不得不把她寄養(yǎng)在親戚的家里:” 阿姨興致勃勃的時候,甚至購買許多漂亮的衣服,笑逐顏開地贈送給我們這些女孩。
其實,這位阿姨一生沒嫁,亦沒過子女。但是全家一直替她保守這個秘密,直到她仙逝。阿姨是一個各方面均很成功的女性,唯獨沒有婚姻,沒有女兒,所以比起她的謊言,她個人生活的缺憾更讓人同情。我們體味她理解她,在潛意識中替她勾勒并完美著女兒的形象。阿姨的歲月里一直存在一個女兒的,那就是對女兒的渴望。
臺灣地區(qū)的女作家三毛的好友經過調查披露,三毛書中的愛情故事多屬虛構。
所以,當我從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的時候,滿心都是淚。
也許是三毛纏著荷西要結婚;也許荷西僅是潛水師并非工程師;也許荷西并不是為了三毛才去撒哈拉沙漠;也許他們的愛情并不……但這又何妨?敏感而多情的三毛一直用心血一個字一個字地描繪她心目中的愛人和愛情,她遠離故土,居住在環(huán)境惡劣的撒哈拉沙漠,身體弱,難道不可以有所寄托,有所幻想,有所憧憬?為何一定要揭開一個善良女人的面紗,坦露她身上的所有瑕疵呢?
我寧可相信三毛的愛情故事,在書中,在想象中,在 一切美好的事物中。
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父親攤開兩只寬大的手,給我看上面有什么。
“滿掌陽光”。我喜悅地叫道。
父親笑了,他還想試圖解釋,但話到唇邊,止住了。
手掌的背面,是一大片陰影。一面明,一面暗,這才是攤開手掌的手的全部內容。但是,我寧可偏信滿手都是陽光。這也一定是父親的美好心愿。
人活著不可能沒有陰影,人不就是為了追逐陽光,才一步步遠離黑暗的嗎?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不完美,可正因為有了追求,我們才逐漸走近完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