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站起來了

撰文 | 翟子瑤
編輯 | 包校千
題圖 | IC Photo
國漫崛起喊了多年 ,如今已不再是口號,而是資本與行業(yè)共同見證的事實。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上映后,國內票房累計9.54億,在日本約120個影院上映,其規(guī)模創(chuàng)下了中國動畫在日本上映的新紀錄,比肩2016年日本大熱動畫電影《聲之形》。宮崎駿表示:“深深感受到了《大圣歸來》主創(chuàng)團隊對動畫電影的熱情,希望日語版能將原版的美麗原原本本的傳達給日本觀眾?!?
之后,《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姜子牙》等一系列國漫以精良的制作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
今年8月份,漫畫閱讀平臺“快看漫畫”拿到了2.5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和字節(jié)等機構。在發(fā)布會上,快看漫畫創(chuàng)始人陳安妮提出了漫劇的概念,實現漫畫與廣播劇和3分鐘動漫短視頻的聯(lián)動。
近年來,通過短視頻打造的國漫IP形象也逐漸破圈,有了多種盈利方式。例如“我是不白吃”從一個與“吃”相關的動漫IP形象,到“不白吃”的番劇在B站走紅,相繼推出了《我是不白吃之食神之旅》和《我是不白吃之山海經》。?
國漫崛起不再只是一個口號,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資本的態(tài)度轉變?
多年之前,國漫一直不被資本圈以及行業(yè)和國內觀眾看好。做動畫被圈內人看作是“賠錢也賺不了吆喝“的項目。國內觀眾對動漫的印象停留在歐美和日本,大多數導演做動畫的理由大多數是自己對動畫的情懷和熱愛。?
《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這部動畫電影從拍攝制作到上映經歷了十多年,直到2016年才得以上映,與觀眾見面。時間跨度這么久,制作過程的打磨是一方面,有好幾次是因為資金問題差點做不下去。?
導演黃建明在采訪時談道:“制作過程中,陸續(xù)有團隊成員離開,再拿到融資后又有人進來。一部電影最終成功進院線,全憑導演和團隊的堅持。找不到錢的時候,受了打擊,也有想放棄的時候。投資人拒絕時,我會認真去聽每個人的意見和反應,雖然被拒絕,但是對影片是有幫助的?!?
隨著國漫電影被國內觀眾的認可,資本也不再僅僅是觀望。?
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上映后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最有奠基意義的一年。也是從2015年開始,關于國漫崛起的討論呼聲更高。?
《大魚海棠》在國內奪得5.73億的票房后,還被送到韓國、意大利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國內票房50.35億,北美66家影院開啟IMAX 3D點映,三天勁收101萬美元,成為當周末票房最高點映影片。
當國漫開始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也吸引著資本投身動漫領域的目光。例如以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通過投資“兩點十分”動漫公司,以10.2259%的持股比例成為了兩點十分動漫的第三大股東,僅次于創(chuàng)始人、CEO和阿里影業(yè),參與動漫電影的出品。二者還會探索潮玩IP影視內容開發(fā)、拓展公司的衍生品業(yè)務。??
7月29日,國家廣電總局公布了2021年6月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6個月里,備案國產電視動畫片285部,共計98120.5分鐘。這一備案數量,雖然與2020年上半年的286部基本持平,但比2019年上半年多出了62部。與2015年同期的備案數量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備案數量增長了近四倍。
從整個行業(yè)風情來說的話,紅龍文化創(chuàng)始人丁宇判斷,由于這兩年政策收緊,邀請流量明星出演真人影視劇存在一定風險,影視劇將出現疲軟狀態(tài),這將給國漫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技術成核心競爭力?
很大程度上,國漫崛起的核心在于技術的完善和動畫制作工業(yè)流程化的成熟。特別是3D技術的成熟發(fā)展,加速了國漫的生產力。?
日本動漫代表著漫畫先進生產力。從手冢治蟲到宮崎駿再到新海誠,是日本動漫人才的發(fā)展脈絡。?
1997年,宮崎駿忍著手疾畫完《幽靈公主》宣布封筆。然而,1998年他屬意的接班人近藤喜文不幸離世,讓年屆六十的宮崎駿選擇再出江湖,重返吉卜力推出了《千與千尋》。同年,新海誠帶著黑白短片《遙遠世界》橫空出世。無論是從前輩動畫家那里受到啟發(fā),還是不斷在工作中尋覓下一代巨匠,日漫正是由于“人才資源”的薪火相傳,才有了延續(xù)數十年的繁盛。?
再看中國的脈絡,80年代初,《黑貓警長》、《小蝌蚪找媽媽》是中國動畫發(fā)展初期的最后幾年。而1984年之后,中國動畫受到外來動畫的擠壓,發(fā)展停滯不前。日本動畫和歐美動畫各占一半。
1995年到2002年 ,日漫占據了80后、90后的童年。在之后的十年內,中國動漫偏向低幼化,同時也少有原創(chuàng)精品動畫出現。直到《秦時明月》、《全職法師》、《擇天記》等這類3D動畫出現后,國內動漫才有了更多希望。?
正如丁宇所說:“3D技術的發(fā)展,讓所謂的IP搭建有了彎道超車的工具和競爭力量?!?
依靠CG技術制作的3D動畫,成為動漫行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技術路徑。在3D技術上,國產動畫已經有了一套區(qū)別于國外動畫的制作風格和審美取向。很多歐美、日本主流動畫公司中,越來越多華裔和中國人擔任重要位置,甚至輸出了很多具有東方審美的作品。??
動畫短視頻破圈?
不止上線的動漫電影得到資本和觀眾的認可。短視頻動畫也在B站、快看等平臺有了更多破圈機會。?
今年8月份,陳安妮在快看的發(fā)布會上提出未來三年快看會持續(xù)投入10億制作漫劇,為創(chuàng)作者帶來利潤分成3億。作為超新Z時代的二次元社區(qū)文化平臺,通過漫畫、漫劇以及真人電影和動畫的形式讓二次元不斷破圈。
快看相關負責人告訴DoNews(ID:ilovedonews),3分鐘一集的漫劇從籌備到上線第一集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漫劇的開發(fā)主要分為兩塊,一是原有漫畫IP改編為漫劇,二是直接以漫劇為載體原創(chuàng)的IP,漫劇的生產周期,從籌備到第一集上線一般需要一個月時間。?
漫畫與漫劇之間的聯(lián)動也為漫畫帶來了拉新與破圈?!娥B(yǎng)敵為患》月拉新用戶185萬,實現月收入增長324%;《雕塑》月收入增長1158%??炜捶矫嫱嘎?目前有30余部長短劇籌備中,其中有8個真人影視項目在今年開機,4部動畫正在制作或者即將播出。
動漫IP“我是不白吃”以動漫番劇為起點,把“不白吃”這個動漫IP形象打造成了既可以在視頻中為觀眾講解關于吃的文化,也可以在抖音直播帶貨的“網紅”。?
背后的操盤手朱宇辰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他沒有去拍電影,而是選擇了做動畫番劇。與其他動畫師不同,他沒有只埋頭做內容,在決定做不白吃這個動畫的時候,他一直在考慮,怎么把動畫做成產業(yè)。?
朱宇辰的辦公室放著一個潮玩展示柜,擺放著我不白吃的周邊,包括帆布包、玩偶、積木等衍生品。桌子上還有不白吃品牌的鴨脖和芒果干。成立兩年的重力聿畫已經不只是我們看到的不白吃的番劇,還有抖音的直播帶貨和B站熱播的美食紀錄片。同時還孵化了我是不白吃食品品牌以及周邊潮玩。?
“我是不白吃”是一個以吃為主題的動畫IP。最早在B站以番劇連載的形式出現,積累了大量粉絲。創(chuàng)始人朱宇辰告訴DoNews,因為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兩個合伙人都對吃很有研究。導演專業(yè)的他們便創(chuàng)作了不白吃的形象。由此也確定了不白吃的定位,無論是《我是不白吃》的日常更新的短視頻還是出品的《我是不白吃食神之旅》紀錄片還是剛剛播出的《不白吃話山海經》均圍繞著”吃“的內容展開。
10月19日,《我是不白吃》與B站聯(lián)合出品的《不白吃話山海經》系列番劇在B站播出。朱宇辰介紹,“讓不白吃按照山海經的順序,把書中關于吃的內容給大家講完,預計要120集左右?!?
《山海經》的原文內容并不通俗易懂,短小的文言文中,涉及了各種奇珍異獸,單是插畫本就有多個版本,并且其中描述的動物并不可愛。為什么不白吃選擇了山海經??
朱宇辰解釋:“不白吃曾經做過粉絲調研,向粉絲們征求意見,想看不白吃講什么內容?很多粉絲想看不白吃講文化歷史。” 其中有一部分粉絲提到想看《山海經》,因為在《山海經》中“吃”是一個重要的主題,而且其中都是奇聞逸事神話異獸,非常有趣。
朱宇辰與團隊選擇了《山海經》。在改編過程中,團隊也從山海經的各個插圖版本中提取選擇了便于觀眾接受和理解的形象。畢竟,《山海經》中對奇珍異獸的文字表述并不可愛,在動畫表現上如何吸引觀眾也是動畫創(chuàng)作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朱宇辰的理念里,優(yōu)質的內容為商業(yè)變現服務同時,不能因為廣告盈利損耗了動畫IP的羽毛。從直播帶貨中賺取的收入再不斷地補貼到更大規(guī)模的內容升級和生產中去。只有當內容深得人心時,才會給周邊衍生品、食品品牌等其他商業(yè)化路線帶來源源不斷的“能量”。
結語?
漫改、動畫電影、衍生品等多種創(chuàng)作形式都將是國漫的發(fā)展路線,商業(yè)模式也在往多元化發(fā)展。無論是從中國上下5000的的文化歷史中提取素材還是當下超新Z時代的二次元文化,都分布著不同的受眾在關注和認可國漫。?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Z時代用戶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提升,文化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審美的邊界不斷拓展?;ヂ?lián)網短視頻的發(fā)展也降低了傳播門檻,放大了內容市場。國家在國產優(yōu)質動畫發(fā)展上給予了大力保護和政策引導扶持,吸引了資本和頭部視頻平臺進入動畫行業(yè)布局,用戶圈層和年齡層不斷拓展。
正如陳安妮所說:““國漫產業(yè)的發(fā)展背后是中國文化的崛起,做國漫就是做文化芯片,國漫產業(yè)一定會崛起,但崛起路徑中不會照搬任何既有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