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天龍八部》注評 段譽出場(一)
2023-08-23 23:30 作者:EarthaZhang | 我要投稿

有人提到金庸北大的演講時說內(nèi)地版天龍是最好的版本。我去搜了一下,確實是,金庸有這么說過。我把原文貼在這里:

其實金庸的背書對一部電視劇有多重要呢?我覺得也就那么回事,97不需要搬出金庸來,也依然是一部成功的電視劇,電影版天龍即便改編那么多,票房好像也不佳,但它所創(chuàng)造的奇觀,表現(xiàn)出來的想象力和大刀闊斧的改編,都依然為現(xiàn)在的觀眾所津津樂道。
金庸說喜歡張紀中版,因為在拍的時候有征求過他的意見,沒有跟小說相差太多,因此他覺得是最好的版本。但許多網(wǎng)友對照書看內(nèi)地版,顯然金庸這個說法實在站不住腳,并不是照搬書中的人物對話,就叫“改動不多”的,因此我很懷疑,金庸到底有沒有看完內(nèi)地版天龍,還是只看了張紀中的片花就以為“改動不多”。金庸說“現(xiàn)在一些編劇非常喜歡走一條容易的路”,比如將馬夫人這個悲劇性的角色,拍成潘金蓮式的人物,可以說這個評價指出的問題,內(nèi)地版天龍全都有,金庸是如何按這樣的標準,卻得出內(nèi)地版最好的結(jié)論來的?
生搬硬套書中的內(nèi)容,就是一種偷懶的做法,可能是金庸覺得這一點萬分取悅他,因此反而覺得是個優(yōu)點。但這種生搬硬套,是建立在張氏團隊拙劣的改編手法上的,如果說港臺的改編喜歡取悅觀眾,那我要說,張氏團隊的改編,連編出通順、合理的劇情都還沒能做到,遑論取悅觀眾了。你可以說港臺交出來的是行貨,但做什么事,你先要入行,再談所謂“高端”“復(fù)雜”“藝術(shù)”,一個還沒入行的人侈談這些,就是沽名釣譽,這恰恰是我對張氏的觀感,做劇他就是個半桶水晃蕩,故作高深,但是炒作和不要費斯那是宗師級別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