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麒派·海派藝術交流演出演出評議座談會綜述】演出的總體評價

--記[京劇麒派·海派藝術交流演出演出評議座談會綜述]
這次“京劇麒派·海派藝術交流演出”結(jié)束后,我會于10月17日舉行了第一次評議會議,出席評議員李仲林、王少樓、王正屏、林鵬程、錢英郁、陳西汀、黃鈞、張之江、張信忠、張鑫海、葉舫瑞、梁大成、唐真、褚伯承。上海京劇院副院長孔小石、業(yè)余愛好者楊柏年、柴中抱;主要演員趙麟童、明毓琨、陳鶴昆、馬少童、劉澤民、陸正紅、陸儀萍、毛劍華、王小軍、高錫祿、童強、朱立貴、蔡際東;以及本會常務副會長何慢、流澤,秘書長汪培和龔義江、齊英才、應耐良、魏朔峰、靳統(tǒng)、宋超群、陳星奎、徐素君、陳琥等也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汪培同志主持。
10月26日舉行了第二次評議會議,主要參加者是評議員。10月27日,本會邀請部分業(yè)余麒派研究者和愛好者座談,出席的有馬貴猛、喬劍飛、吳雙藝、楊柏年、陳琨、林金城、范肇鵬、項宗梁、徐建定、柴中抱、敖承棟、蔡彤、顏兆鶴等。二次會議均由龔義江同志主持現(xiàn)將三次會議的發(fā)言綜述如下:
演出的總體評價
許多與會者指出:這次演出,觀眾很踴躍,通過演出,展覽了劇目,挖掘了人才,擴大了影響,演出是成功的。梁大成說,這次選擇的劇目內(nèi)容豐富,在麒派藝術繼承發(fā)展上也有收獲,有些戲周信芳本人沒演過,而是用麒派的表演方法來演的,值得重視。李仲林、林鵬程、陳西汀、葉舫瑞等認為:這次演出匯聚了許多地方的演員,有老演員,也有中、青年演員,說明麒派不是沒人。各地演員,各具特色。對麒派的學習和繼承也各有不同。龔義江說,有循規(guī)蹈矩的,有大膽革新的,有過火的,也有不夠成熟的。但是這次演出中,沒有過分離譜的做法,大家都在努力體現(xiàn)麒派的精神。黃鈞認為,近年來麒派演出少,這是因為麒派傳人不多,這次演出最大成功的一點,是擴大了影響。與會者還提出了這次演出的不足之處。李仲林說,這次演出,以目前的水平來說,是成功的,但是進一步要求,還得下功夫。范肇鵬認為演出的美中不足是打擊樂不理想。打擊樂是麒派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份,這次除了少數(shù)幾個戲外,其他的都比較見差。有些戲作了些修改,是否適當,還可以研究,楊柏年很有感觸地說,這次演出不靠政府資助,演員都不計較報酬、不爭名次、待遇,排戲認真,演出全力以赴。會里在很艱難的條件下搞了這次演出,是不簡單的。
最后,流澤同志代表研究會發(fā)言說,這次演出得能順利進行,應感謝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為了振興京劇,繼承和發(fā)揚麒派與海派藝術,在整個組織和演出過程中,大家同心協(xié)力,充分體現(xiàn)了奉獻精神,希望今后繼續(xù)發(fā)揚這種精神,為弘揚民族戲曲藝術努力?!驹d《周信芳藝術研究會會訊》1989.12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