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青春版《牡丹亭》的音樂審美論(三) 閨門旦研究者
昆劇青春版《牡丹亭》的音樂審美論(三)
閨門旦研究者
一
周先生利用較為完備的戲曲樂隊,編制完美的配器和總譜,讓器樂在昆劇青春版《牡丹亭》當(dāng)中大放光彩。
對于青春版《牡丹亭》這樣宏大的昆劇來說,需要多大規(guī)模的樂隊,整體音樂該如何配器顯得尤為重要。過去,昆劇往往都是一只笛子從頭吹到尾,最多加上一兩件樂器伴奏。在青春版編排前,對這些問題便出現(xiàn)了爭論。某些人以不破壞傳統(tǒng)為由,主張仍只用過去的幾件樂器。然而,周先生卻認(rèn)為這部戲上、中、下三集將近九個小時,一支樂隊如果沒有濃重與輕淡的音色變化,沒有層次變化,沒有單線條與多線條的交織展開,再好的唱腔、旋律也會顯得乏味。由于他的堅持,幾經(jīng)周折,最后確定了一個20人的樂隊編制。
有了較為完備編制的戲曲樂隊,周先生便放開手腳在配器上大展才華。他在配器上的做法是,伴奏雖以曲笛為主,但在編配中充分突出各種特色樂器的作用??梢哉f在這部戲中,周先生向觀眾展示出各種很少露面的樂器的音色。特色樂器的成員有高胡、簫、笙、古箏、編鐘、中國提琴、塤、琵琶等。?
高胡音色明亮,特別適于表現(xiàn)男女之戀的纏綿或女性細(xì)膩的情感處,那些表現(xiàn)委婉抒情的音樂主題常常以它的獨奏形式出現(xiàn)。
簫音色極獨特,尤其適合表現(xiàn)如泣如訴和陰森場景。人們在《冥判》中聽到了它的聲音,領(lǐng)略到它的獨特魅力。
塤更是樂隊中的稀客,極少聽到它的聲音。這次塤卻在《冥判》和《魂游》中大顯身手。表現(xiàn)冥府的陰森可怕,沒有比塤更好的了。
編鐘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只是由于它的出土才得以服務(wù)于樂團,在極為少見的機會中露面。
笙這種傳統(tǒng)樂器能夠表現(xiàn)和聲效果,具有其它樂器所沒有的特性。
提琴可不是指歐洲傳進來的諸如小提琴、中提琴那種樂器,而是本土產(chǎn)生的民族樂器。提琴與昆曲的淵源更早,初為宮廷樂器,后經(jīng)昆曲創(chuàng)始人魏良輔的改造,才得以加入昆曲的伴奏中,這種樂器被周先生稱為中國提琴。
總之,青春版的樂隊配備仍以民族樂器為主, 只是在低音部分采用了大提琴、低音提琴 , 以補充民族樂隊沒有低音的缺陷。
周先生在配器總體上,讓特色器樂中的高胡、編鐘、提琴、塤、琵琶、二胡等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尤其是高胡的運用份量較重,委婉、抒情的音樂主題常常以它獨奏的形式出現(xiàn)。
這些特色樂器有時在獨特的狀況下進行獨奏,有時還有某些成員的重奏,產(chǎn)生更為奇特的效果。不少場景中,人們聽到有高胡、簫與古箏的大段重奏,其音色的交織、和聲的作用,產(chǎn)生出一種更加神奇的效果。此外,在對唱腔伴奏時,周先生還在配器上有獨特的處理,如在多數(shù)情況下,讓曲笛隨著唱腔主旋律行進,以起到托腔保調(diào)的作用。而某些特殊地方讓曲笛停吹,讓位于其它樂器以及使用低音樂器等。
可以看出,不僅配器巧妙恰當(dāng),而且讓某種樂器切入或者休止的時機也是令人贊嘆的。
過去, 昆曲在器樂伴奏上側(cè)重于旋律橫向的潤色裝飾,甚至在潤腔上也有獨特的講究。周先生不僅講究旋律橫向的潤色裝飾,還注重每個音的縱向排列,他利用這中型樂隊,在伴奏上適當(dāng)?shù)乩煤吐暋?fù)調(diào)的手法,讓伴奏旋律形成經(jīng)線和緯線般的“織體”,這在以往的昆曲伴奏中很少見到。
為唱腔的配器時,他考慮到唱詞的內(nèi)容和情緒,基本以清淡、抒情為主,偶爾也有濃墨重彩的渲染。如在《回生》和《圓駕》的結(jié)尾處,樂隊以全奏的形式奏出令人激動的愛情主題,引出“但是相思莫相負(fù),牡丹亭上三生路”的主題合唱。
二
伴奏音樂的審美分析
全場的多數(shù)伴奏以曲笛為主,它那獨有的高亢嘹亮的音色,充當(dāng)著伴奏的主力,讓整場音樂帶有濃厚的昆曲味道。有時為了特殊場景的需要,有意只突出曲笛伴奏。例如《幽媾》中柳生唱的【紅衲襖】“莫不是莽張騫犯了你星漢槎,莫不是小梁清夜走天曹罰?”基本都由曲笛伴奏,伴奏音量總體偏弱,體現(xiàn)深夜的幽靜。
各種特色樂器也在適當(dāng)?shù)臅r機輪流露面,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這樣,整場音樂不僅豐富多彩,而且不時出現(xiàn)獨特之聲。
特色樂器的成員笙、高胡、簫、塤、古箏、編鐘、中國提琴、琵琶等都在適當(dāng)?shù)臅r機有所表現(xiàn)。
笙是樂器中的貴賓,有小笙和抱笙兩種。笙具有和聲功能,其音色很是獨特。周先生把它當(dāng)作寶貝一樣地珍藏,讓它只在較少的場合下露面。在《幽媾》【宜春令】中,在杜麗娘唱到“沒包彈風(fēng)藏葉里花”時,笙意想不到地出現(xiàn),以它獨有的和聲特色加入到伴奏行列,立即烘托出一片極為溫暖的氣氛。
高胡善于表現(xiàn)細(xì)膩委婉的感情,周先生讓它在各種場景中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如在《幽媾》中,杜麗娘的出場以及杜麗娘和柳夢梅初次見面時的一段場景音樂,就是由高胡完成的。高胡那明亮的音色以及演奏出的優(yōu)美旋律令人心醉,尤為引人側(cè)耳聆聽,它在以下幾個地方出現(xiàn)的伴奏音樂給人以特殊的美感:
《尋夢》【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的“石”“邊”兩字,“這一答似牡丹亭畔”的“畔”字,特別是“敢迤逗這香閨去沁園”的“香閨”二字時,高胡演奏出的副旋律,婉轉(zhuǎn)悠揚,極其悅耳。還有,“則道來生出現(xiàn),乍便今生夢見”。演員唱前一句時,高胡一直跟著主旋律,到后一句時,則演奏副旋律。
唱“讀書窗,淅喇喇”時,從“窗”開始,高胡優(yōu)美的伴奏音樂飄在唱腔的上方,令人心醉。這句副旋律,實際上是杜麗娘主題音樂2的變奏,最后兩小節(jié)還包含最負(fù)盛名的唱腔【步步嬌】中“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最后一字“院”的音樂元素。
高胡還在?《冥誓》【太師引】演員唱“迤逗俺睡魂難貼”時,以纏綿的副旋律出現(xiàn)在“俺”和“魂”的拖腔長音上,美聽效果明顯。
這幾處,作曲、配器和演奏都顯示出極高水平。
編鐘音色特殊,周先生只用在少數(shù)場景上?!緫挟嬅肌俊白盍萌舜荷墙衲辍I偈裁吹途透邅矸郛嬙?,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敝械摹白盍萌恕薄皝怼薄帮w懸”時出現(xiàn)編鐘的清脆聲音。
中本《幽媾》杜麗娘在唱“幽谷寒涯”前,出現(xiàn)了編鐘“1(·) 6 5 3”的四聲音響。別看編鐘只有這四聲音響,卻烘托出象征麗娘曾被埋在地下幽寂、凄涼的景象。唱【金馬樂】“湖山畔”時,編鐘在關(guān)鍵時敲出,與曲笛、琵琶等樂器渾然匯合。編鐘還在群舞?“好景艷陽天”敲出,為花神群舞添色。
《幽媾》的【金馬樂】中,中國提琴這種古老的樂器得到“重用”。一開始它就隨著演唱的主旋律而行進,經(jīng)過一段休止后,當(dāng)演員唱到“拘惜的好人家” 的“家”時,它又出其不意地加了進來,而且以較為復(fù)雜的副旋律一直伴奏到這支唱腔的終了。
琵琶、揚琴往往采用相同的伴奏音型出現(xiàn),有時也“分工協(xié)作”,如唱“牡丹亭,嬌恰恰”時,它們有兩小節(jié)分別演奏不同的副旋律以增強和聲效果。有時還利用樂器自身的特點來伴奏,如【皂羅袍】唱到“雨絲風(fēng)片”時,它們用“mi”(3)的小三和弦和“l(fā)a”(6)的小三和弦之分解和弦來加強伴奏的效果。
唱“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這句時,從“看”字起幾乎是全奏出現(xiàn):笛子吹出主旋律,小笙、高胡、二胡、琵琶、揚琴和很少露面的中阮跟隨笛子演奏,抱笙則在關(guān)鍵處吹出和聲聲響,古箏、大提琴和貝斯也加入來鋪墊低音,讓伴奏音樂豐富多變。
總之,周先生以中型樂隊為昆曲唱腔伴奏,一改過去演唱只有單調(diào)的伴奏之狀況,讓唱腔在“適度豐滿”的伴奏烘托下盡顯獨特的韻味。配上前奏、間奏、尾奏, 既能夠補充和延伸唱段所表達(dá)的情感,又能將前曲與后曲有機地連接起來。場景音樂中的幕間曲填補了過去某些幕間無音樂襯托的缺陷,起到自然地連接各出戲的作用。
總之,全劇所有唱腔都具有傳統(tǒng)的基礎(chǔ)和根據(jù),而經(jīng)過修改、潤色,各支唱腔變得更加流暢、優(yōu)美,蘊含獨特的美感。場景音樂和舞蹈音樂不時加入兩個主角的主題音樂元素,不僅喻義明顯,而且旋律多變,充滿動感。為昆曲唱腔伴奏的配器巧妙而精當(dāng),起到的烘托作用美不勝收。正因為如此,這部昆劇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演出效果證明了這一點,青春版的音樂給予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其普遍印象是“年輕”“好聽”?!澳贻p”是說,音樂充滿朝氣,富含青春氣息?!昂寐牎?,則是對聽覺感受的直接表達(dá)和對音樂的樸素性評價:這部昆劇的音樂美感連連,一波高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