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當(dāng)時
2022年的末伏在8月15日,也就是陰歷的七月十八(庚子日)進入末伏。

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末伏10天,雖然已經(jīng)立秋,早晚漸涼;卻仍在長夏之中,有濕有熱,期間早晚較涼 白天陽光劇烈,

今年的處暑在公歷8月23日,陰歷七月廿六,在末伏后的第八天,還在庚子十天之內(nèi)。

古代人以干支紀日、紀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成60甲子來記錄日序,60天為一個循環(huán)。

天干有10個,庚排第七,所以每10天就會有一天是庚日,庚日總共有6個:分別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

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色,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對應(yīng)五臟:東為青色,配龍對應(yīng)肝,五行屬木;西為白色,配虎對應(yīng)肺,五行屬金;南為朱色,配雀對應(yīng)心,五行屬火;北為黑色,配武對應(yīng)腎,五行屬水;黃為中央正色,對應(yīng)脾,五行屬土。

末伏正是養(yǎng)陰潤肺、祛濕養(yǎng)脾的好時候,俗語“末伏吃3白,出伏不受苦”,

“3白”指的是山藥、百合、糯米這3種白色食材,“頭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南瓜不刨皮”,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對預(yù)防中暑也有裨益。

2022年出伏之日,正是在處暑之后,也就是公歷的8月25日這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