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屆華政國際法考研經(jīng)驗參考 非法本一戰(zhàn)每天6.5小時上岸國際法研究生

24屆華政國際法考研經(jīng)驗參考 非法本一戰(zhàn)每天6.5小時上岸國際法研究生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發(fā)表,轉載請聯(lián)系本號,謝謝!
本文特色和標簽:
1.每天學習6.5小時(并非堆時長“蠻干”型的復習)
2.專業(yè)課135+(分數(shù)不低哦)
3.總分380+(分數(shù)不低哦)
4.非法本(非法本=基礎差?=難考?其實不一定)
5.7月才起步(考研復習,再晚不晚,越早越好)
6.具體復習建議和攻略(盡量把我的經(jīng)驗都告訴你)
7.專業(yè)重點梳理(希望對你之后的復習有幫助)
8.從法碩轉戰(zhàn)學碩(理由如下會講述)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科華政商學院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輔修法學,初試380+分,國際法136分。
二、選擇華政國際法的原因
我最初打算考法碩,但是在比較了一下華政非法本法碩和學碩的報錄比后覺得學碩的性價比遠高于法碩,隨后決定轉戰(zhàn)學碩。在學碩的各專業(yè)中,國際法的報錄比又相對較低,且我本科專業(yè)也與國際法有較大的關聯(lián),于是最終選擇了國際法。
三、備考時間安排
1.每天時長
在備考期間我每天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平均每天六個半小時左右,最多時也僅有八個小時,不同時期不同科目的時間安排也不同,但平均下來大約是國際法2.5-3h、法綜2.5-3h、英語1-1.5h、政治1-1.5h。
2.關于時長的建議
備考期間也曾因聽說有人每天平均學13個小時而感到焦慮,但最終還是決定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一天的學習時間過長會使我過于疲憊且學習效率不高,得不償失。
在備考期間還是盡量找到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在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如果雙考,最好每天保持8個小時以上)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
四、政治
1.7月起步
我從7月份就開始學習政治。
用的資料是徐濤老師的《核心考案》、腿姐的《沖刺背誦手冊》和時政材料以及肖秀榮老師的1000題、肖8和肖4。
2.7月-8月
7月至8月主要是配合《核心考案》聽徐濤老師的課,每聽完一個學科刷一遍肖1000。
3.9月-10月
9月至10月初我每天留給政治的時間比較少,主要是在背書背得比較疲憊時二刷、三刷肖1000。
大約在9月末10月初時,腿姐的《沖刺背誦手冊》會出版,此時在背書疲憊時我會看該手冊復習政治。
腿姐的技巧班今年引起了較大爭議,因為政治客觀題難度增大,技巧的作用減小。當時,我認為技巧班全聽比較浪費時間,于是僅選擇了主觀題的技巧班。主觀題的技巧班主要講述答題模板,我認為它對我還是有幫助的。因此建議想聽技巧班但是時間不足的同學可以選擇只聽主觀題。
此外,腿姐還有一個沖刺班,沖刺班主要講時政,而時政占了政治考試的很大一部分,我認為沖刺班還是挺有價值的,腿姐會劃出時政重點,講明白部分較難理解的時政并且還有有一些背誦技巧。后期疲憊的時候可以聽一聽。
4.11月-12月
11月份和12月份肖8、肖4相繼出版,這時候就是刷兩者的選擇題、看時政以及在考前背誦肖4的主觀題。這個時候還有很多其他老師的試卷,背書累的時候可以刷刷他們的選擇題。
關于主觀題的背誦需要注意以下馬原部分,因為有一年馬原的題目出人意料,所以將馬原的24個原理都背下來更為穩(wěn)妥,可以直接背腿姐《沖刺背誦手冊》里的馬原原理,相對于肖4的馬原部分,該手冊的相對簡練,背完腿姐的,再去看肖4時也會相對輕松。
當然,如果時間緊張,也可以只背肖4。
五、英語
1.單詞
我英語基礎尚可,在英語的學習上沒有花很多時間,前期因為用單詞書背不下去單詞而有一段時間沒有背單詞,后來開始使用“不背單詞”這個APP才開始每天背單詞。
背第一遍時大約每天1個小時左右,之后每天大約半個小時左右。
2.閱讀
背完一遍單詞之后我開始看閱讀,閱讀我聽得是唐遲的課,他的課主要是講閱讀的邏輯和解題的技巧。可以選擇邊聽他的課邊做真題,實際感受一下那些技巧。
真題我做了兩遍,做第一遍時我會把生詞摘錄下來以便復習。如果一篇閱讀我錯的比較少,或者是看完解析沒有疑惑時我就不會再去聽唐遲老師的真題講解,只有當錯誤較多時才會去認真聽一聽。
3.完型和新題型
完型和新題型我沒有聽課,直接做了真題。有幾年的完型真題很難,我的錯誤率甚至超過了50%,但是近幾年的完型變得簡單,大約是從16年的真題開始我平均每篇只錯1-2個。至于新題型,我全對的次數(shù)較多,但也有錯四個的情形。這個題型我是自己做題自己總結經(jīng)驗的,大多數(shù)時候我的總結還是有用的。對于完型填空和新題型,如果基礎較好且時間不太夠的同學,可以選擇不聽課直接做題,若是基礎不太好或者時間充裕的,建議聽一下課。
4.翻譯
翻譯我選擇了唐靜老師,他的課程講授是拆分與組合法,以及各種句型、結構的翻譯要點等。我是在10月初開始聽的課,邊聽邊練,之前面對翻譯毫無頭緒,聽課之后有了一些進步。唐靜老師自近兩年采取直播的方式上課,我覺得直播課的效率較差,找來了21年的錄播課,可以節(jié)省一些時間。作文我跟的是石雷鵬老師,他的特點是會帶著你寫,基本上是按照幾個套路寫,聽完他的課,大部分話題都能套用其模板,都不會無從下手。
六、國際法
1.資料
國際法專業(yè)課我用的是震川的全年包,包含精講筆記、背誦筆記、真題、沖刺筆記和模擬題。
23屆考研,國際法專業(yè)課除了國經(jīng)的一個名詞解釋之外,其他題目根據(jù)震川的資料都能應對。
精講筆記重點明確,同時每個章節(jié)均附有歷年考察情況,有助于背誦時把握重點,提高效率。沖刺筆記按照題型羅列知識點,于后期沖刺而言很有幫助。
2.分數(shù)
國際法專業(yè)課我考了136分,說實話,我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會有這么高的分數(shù)。
首先,國公的論述題“外交特權的豁免的學說”,我只模糊的記得職務需要說和代表性說,憑借印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了一些,編了一個國家主權說,漏了治外法權說。
其次,國經(jīng)的兩個名詞解釋基本上空著了,第一個green field investment(綠地投資)我只在本專業(yè)的課上聽老師提過,憑借印象我編了一句話,第二個是consortium loan(銀團貸款),雖然這個名詞我記得但是英語不認識,這個名詞解釋完全空著了。
這也就是說,其他的題目我近乎是滿分。
3.總體經(jīng)驗
由于沒有什么國際法的基礎,在備考之初,我先聽了楊帆老師的三國法,對國際法的基本內(nèi)容有了大概的把握。
由于教材都很厚,我覺得看完教材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便沒有看教材。
專業(yè)課筆記書到手之后,我先瀏覽了一遍并進行了勾畫隨后開始背誦。
我大約是從四月開始背書,第一輪背的較慢大約七月末才結束,最終精講筆記背了四遍,背誦筆記背了一遍,沖刺筆記兩遍。
4.國公和國私學習
我認為國公和國私是背誦大于理解的科目,特別是國公連續(xù)兩年考論述不再考案例,國私之前也有過考論述的年份。
國公的重點應當在總論部分、海洋法、外交法、條約法和國際組織法,所以在背誦時應當重點把握這些章節(jié)。至于那些從來沒有考過或者很少考過的章節(jié),如國際環(huán)境法、國際航空法、國際刑法這些章節(jié)在前期我僅閱讀而沒有背誦,沖刺筆記中出現(xiàn)的這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我大致背誦了一下以防萬一。
國公歷年真題的案例部分多考引渡、庇護、外交保護、難民以及國家責任等,所以可以針對這些知識點應當注重理解并進行適當?shù)陌咐毩暋?/p>
國私的重點很明確,主要是沖突法一般問題的制度(2023年這一章節(jié)考了三題、其中法律規(guī)避連續(xù)考了三年)、法律適用(婚姻、繼承、合同以及侵權較為重要)和涉外民事訴訟(主要是涉外合同管轄權、不方便法院原則、平行訴訟、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和仲裁(主要是《紐約公約》和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這些章節(jié)需要重點掌握。
關于法律適用的背誦,可以將具體的規(guī)則羅列成表格,這樣能夠更清晰全面的記憶,同時效率也會提高。
5.國經(jīng)學習
國經(jīng)可能更偏重于理解,特別是國際貿(mào)易法(包含貨物買賣、運輸與保險、結算與支付)、國際金融法和國際稅法。
因為我本科是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國經(jīng)的很多內(nèi)容在本科階段也有接觸過,所以在理解上沒有障礙,如果覺得較難理解,可以多聽聽楊帆老師的三國法。
國經(jīng)案例題通常是貨物買賣、運輸與保險、結算與支付的綜合運用,因此需要構建起一個體系,不能孤立的學習各個章節(jié)。如貨物買賣運用的貿(mào)易術語會和運輸與保險相聯(lián)系,需要考慮誰負責運輸、誰負責投保、風險什么時候轉移等問題。
這幾個章節(jié)有些內(nèi)容也比較難背,如貿(mào)易術語、提單的種類和條款等,這些內(nèi)容可以通過整理成表格或思維導圖等方式記憶。
以貿(mào)易術語為例,我將其總結成了表格進行背誦。
由于我本科階段國際貿(mào)易實務課程上是按照通則2000的分類方法學習貿(mào)易術語的,因此我在背誦時也按照該方法記憶,即根據(jù)賣方承擔的義務不同,分E、F、C、D四組進行記憶,分別羅列出它們的運輸方式、費用和責任劃分、風險轉移等條款,這樣記憶不僅記得全面而且更為牢固。
國經(jīng)的其他章節(jié)中WTO、國際投資法較為為重要,多考簡答題,其他章節(jié)如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多考名詞解釋,國際知識產(chǎn)權保護這一章節(jié)重點掌握TRIPS相關內(nèi)容。
七、法綜
1.資料
法綜我用的也是震川的全年包,法綜除了精講筆記、背誦筆記、真題、沖刺筆記和模擬題外還有一本習題冊。
23屆考研法綜的題目,除了民訴的一道超綱題,震川的資料也全部包含。
2.分數(shù)
我的法綜僅考了100分,相較于經(jīng)驗,更多是教訓吧。
3.教訓
法綜內(nèi)容較多,但我也是4月開始背誦的,大約在8月底才背完一輪。
我的背誦順序是民法、刑法、法理、憲法、訴訟法、經(jīng)濟法、法律史。
背誦過程中略微有點不幸的是在我剛背完法理和憲法的第二遍時,新考綱出臺,法理和憲法的內(nèi)容改了一半,不過今年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概率應該很小,所以可以放心背。法綜的精講筆記我背了兩遍、背誦筆記一遍、沖刺筆記兩遍。
我的教訓在于:
第一,留給法綜的時間較少。備考期間我每天背法綜的時間大約是3個小時,法綜內(nèi)容本身就比專業(yè)課多接近一倍,而我兩者準備的時間卻差不多,若每天能增加1小時我可能會背的更加全面。
第二,別存有僥幸心理。法綜內(nèi)容很多,難免會有人按照自己的判斷進行取舍。我就因為存有僥幸心理,認為有些內(nèi)容不會考而吃了虧。今年法綜法律史的第一題“簡述羅馬帝國時代的法典編纂”,震川沖刺筆記上明確列出了一些要點,但我沒有認真對待,只略看了一下,考試時看到這個題目我只有后悔。
此外,還有刑法的論述題“論述我國刑法的轉化犯”,因為之前沒有考過“罪數(shù)”問題,所以這部分我也沒有仔細看,考試時憑借模糊的記憶略寫了一些。所以,法綜的背誦盡量還是要全面。
第三,不必要的默寫會浪費時間。我在第一遍背誦法綜時,每背完一個章節(jié)都會默寫,默寫時通常是簡寫,但當我過一段時間再回顧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不理解當時簡寫的內(nèi)容了,背第二遍時這些東西也沒有太大幫助。9月份出了新考綱,法綜的內(nèi)容調(diào)整了很多,這使得我的默寫變得更加無用。如果覺得僅背誦記不牢,那建議打字建立思維導圖。
4.答題和題型
法綜的題型主要是簡答、法條分析、案例和論述,這幾種題型中我認為較難的是法條分析。
有具體要求的法條分析,如分析能不能適用某法條、分析構成要件之類的,較為容易,但是那些只給法條的題目讓人無從下手。
震川法綜的習題冊上有許多法條分析的題目,我在背的較為牢固時開始進行了法條分析的練習,最開始還是無從下手,通過背答案和多練習最后也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
我認為法條分析沒有具體題目要求時,可以從概念、構成要件、法律效果、相關制度的特點等方面入手。
案例題同樣也需要多加練習,通過分析參考答案總結出答題的套路,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思考問題的不足之處。
簡答和論述相對簡單,但是盡量背的全面,考試時多寫一些。
八、結語
以上是我的備考經(jīng)驗和教訓,希望各位學弟學妹都能堅持下來,祝愿各位取得好的結果。
加油!
收集:震川考研編輯:小楠學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