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回資治通鑒:謹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是成事者的必備素質(zhì)
《資治通鑒》第二卷 周紀二
【原文】
昭侯有弊袴,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
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嚬一笑,嚬有為嚬,笑有為笑。今袴豈特嚬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譯文】
韓昭侯有一條褲子又破又舊,讓身邊的人收藏起來。身邊的仆人說:“您也太不仁義了,不獎賞給我們,反而還收藏起來!”
韓昭侯說:“我聽說圣明的君王不輕易一顰一笑,有值得顰的事才會顰,有值得笑的事才會笑。這條褲子可不是一顰一笑就能比得上的,一定要遇到有功的人才能賞賜給他。”
【材料解析】
申不害在韓國實行以“術”為主的法制,經(jīng)過15年改革,加強了君主集權,使韓國“國治兵強”,政治局面比較穩(wěn)定,國力也有所增強。但實行這種政策也產(chǎn)生了另一個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彼赃@個“術”就取決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較正確,有能力,國家就會比較興旺;相反,國家就會陷入混亂,老百姓就會遭殃。
申不害反對利用法律來處罰和獎勵人民,他更重視這點:國君既要掌握駕馭群臣的“術”,又要做到正直無私,這樣臣下才能忠于職守。所以申不害“術”的法制思想為歷代封建帝王加強君主集權提供了理論和經(jīng)驗,也為一些人搞陰謀詭計開了先河。
韓昭候非常認可申不害的學術理論,不出意外的話以前對申不害的權術、權謀手段做過深入研究。
可以這么說,韓昭候這個人大概率是一個通權術謀略的高手。其中上述材料中韓昭侯就利用一條破褲子來做文章,完全可以說明他就是這樣的權謀高人。
韓昭候為什么不把這條破褲子賞賜給侍從呢?其實這條褲也并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只是這樣輕易賞賜這個行為會給別人傳遞一個信號:這個侍從很得韓昭候的寵幸。結果就會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過來巴結或奉承這位侍從,希望這個侍從能在韓昭候身邊多為自己美言。韓昭候也不可能天天時時刻刻防著身邊的人,時間長了就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搞不好這個侍從會成為一方勢力也說不定。
這個東西其實在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也非常常見,比如某些人他們職位不高,權力不重,但是他和高級領導關系特別好,他身邊就總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所謂一顰一笑意思就是一個皺眉頭對應的是不高興,不爽,厭惡和開心歡喜,喜笑顏開。特別的對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來,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輕易表現(xiàn)出來,那么身邊那些專門琢磨君主心思的人,就會投其所好,然后就容易獲得君主、領導的青睞,就容易得以重用。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有自己的喜好和厭惡,當自己有權力或很多資源時,身邊就會聚集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真是你的好友,但是更多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巴結你的。要想俘獲一個人的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其所好,所謂的投其所好就是利用你這個人的喜好獲取你的好感,拉近兩者之間的關系,建立信任。
當你信任對方,那么對方所說的話和事情就容易被接納,而他所說的東西往往又會包含他自己的利益。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沒事還好,如果對方夾帶的私貨有某種違法違紀行為,因為你的信任輕易給通過了,到時候出了事情,你就上了對方的賊船,想下來都沒辦法了。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和李達康這類人不可怕,因為他們的欲望很明顯,只要滿足對方就容易搞定對方。但是高育良這樣的人就比較難搞定,但是人嘛,總有自己的弱點和喜惡的。高育良不喜歡錢,也不貪權,但是趙瑞龍他想辦法找到了對方的弱點,那就是喜歡美色。于是趙老板就想辦法物設兩名絕世佳人,然后加以培養(yǎng),就這樣看上去剛正不阿的高書記就乖乖地被他們套住,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人們常常講,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非常有城府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遇到事情不會輕易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和惡,自己的喜厭惡在人們面前不輕易表現(xiàn)出來,別人就很難琢磨你到底喜歡什么,什么事情容易激怒你,什么事情能讓你得意忘形,別人對你無計可施的時候,就沒辦法找機會對方你。
總的來說,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高管富賈,都應該要學會隱藏自己的喜惡,因為這樣看上去會讓別人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如何給你下套,投其所好。自己也會因為這樣,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以前我遇到這樣一位老板,人家身價過億,剛開始接觸的時候,覺得這個人挺有威嚴,挺有錢,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佬。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別人給他買的東西沒有及時到貨,結果他當場大發(fā)雷霆。
后來我打聽到原來是一箱40元的蘋果,因為疫情的原因,本來是答應今天到的,結果過來拿,最后才通知他,說還沒到。了解情況后,我再也沒有對他產(chǎn)生敬仰和敬畏之心了,為什么?
因為對像我這種沒啥錢,脾氣又不好的人來說,當場發(fā)脾氣還可以理解,但是這可是位身價過億的人啊,為了幾十塊的東西還大發(fā)雷霆,這很讓我瞧不起。
說實話,我是一個沒有教養(yǎng)而且特別有個性的人,心情好的時候什么都無所謂,心情不好的時候,天王老子都敢得罪,所以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是這樣評價我的:你還是需要磨練磨練自己的性格,有時候太情緒化了。
聽說這位姑娘出自書香門第,很有教養(yǎng),很可惜失去了她。也真是因為我這種情緒化的性格,失去了好幾次的姻緣。記得17年在北京的時候,也是認識了一位書香門第的獨生女,人家爺爺是北大教授,爸爸媽媽都是科學家,她自己還是詩人,由于我動不動鬧情緒,動不動跟她鬧掰,最后沒辦法兩個人關系不了了之。她曾經(jīng)也是跟上面那個姑娘一樣也是提醒過我,可惜3年了還是沒改變。
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絕不能動不動把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要沉得住氣,就好比上面那位老板一樣,雖然我算不上什么人物,但是如果有比他更高級的人看到他這樣,會不會更看不上他?
閱讀更多文章,請關注首發(fā)公眾號:【鑒史悟道】,免費獲取10萬冊電子書 。
和20萬歷史愛好者共同研讀《資治通鑒》,學點通鑒智慧,少走十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