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業(yè)中鑄鐵平臺平板的作用
鑄鐵平臺平板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是制定工藝過程的總體布局,主要任務(wù)是選擇鑄鐵平板各個表面的加工方法,確定鑄鐵平板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以及整個工藝過程中工序數(shù)目的多少等。
擬定鑄鐵平臺平板加工工藝路線的一般原則如下。
鑄鐵平臺平板測量基準平面的選定有三點法(以被測平面上相隔遠的三點組成測量基面)和對角線法(以通過實際表面的一根對角線且平行于另一根對角線的理想平面作為測量基面)等。由于“應送檢部門的要求,對于一般精度的鑄鐵平臺平板為減少檢定工作量,允許采用對角線法撿定鑄鐵平板的不平度誤差”,因此,對于一般精度的鑄鐵平臺平板檢定,在用對角線法取得原始不平度后,即可用原始不平度作為平板的檢定結(jié)果。用原始不平度評定合格的鑄鐵平板工作面,用“小條件”法評定也必定是合格的。對于高精度鑄鐵平臺平板的檢定或仲裁性檢定,需要按“小條件”評定鑄鐵平板精度。
因此,C型石墨是由粗大、塊狀石墨和A型石墨構(gòu)成的。C型石墨可使鑄鐵平臺平板的熱導率提高,改變其抗熱沖擊的能力,但對鑄鐵平臺平板的力學性能影響較大,一般的鑄鐵平臺平板不應有這種石墨。亞共晶鑄鐵中,偶爾也能見到這種石墨。如:用感應電爐熔煉而爐料中生鐵塊用量過多時,由于原生鐵遺傳的影響,就可能出現(xiàn)帶尖角的塊狀石墨;孕育劑加入量過大,造成局部硅元素富集,也會產(chǎn)生這種石墨。

鑄鐵平臺平板D型石墨是灰鑄鐵的碳當量較低、冷速率較高,在過冷度較大、初生奧氏體枝狀晶發(fā)達的條件下在奧氏體枝晶間形成的,石墨片細小而無方向性。D型石墨常見于碳當量較低的薄壁鑄鐵平臺平板中,也稱為‘過冷石墨’或‘枝晶間石墨’。在不加合金元素時,D型石墨往往伴隨有鐵索體。如基體組織為珠光體,則鑄鐵平臺平板的耐磨性較好,且機械加工后能得到較細的表面粗糙度。
為了保證鑄鐵平臺平板的加工精度,粗、精加工好分開進行。因為鑄鐵平板粗加工時,切削量大,鑄鐵平板所受切削力、夾緊力大,發(fā)熱量多,以及加工表面有較的加工硬化現(xiàn)象,鑄鐵平板內(nèi)部存在著較大的內(nèi)應力,如果粗、粗加工連續(xù)進行,則精加工后的鑄鐵平板精度會因為應力的重新分布而很快喪失。對于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鑄鐵平臺平板。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前,還應安排低溫退火或時效處理工序來去掉鑄鐵平板的加工應力。
合理地選用設(shè)備。鑄鐵平臺平板的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鑄鐵平板的粗加工應在功率較大、精度不太高的機床上進行,鑄鐵平臺平板的精加工工序則要求用較高精度的機床加工。粗、精加工分別在不同的機床上加工,既能充分發(fā)揮設(shè)備能力,又能延長機床的使用壽命。
在機械加工工藝路線中,常安排有鑄鐵平臺平板熱時效處理工序。熱處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如下:為改鑄鐵平板的切削加工性能,如退火、正火、調(diào)質(zhì)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前進行。為去掉內(nèi)應力,如時效處理、調(diào)質(zhì)處理等,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進行。為了提高鑄鐵平臺平板的機械性能,如滲碳、淬火、回火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之后進行。如熱處理后,鑄鐵平臺平板有較大的變形,還須安排終加工工序(精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