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全說丨日產軒逸為何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今天聊聊日產軒逸這款車,前一期節(jié)目聊朗逸的時候,我提到過幾句軒逸,軒逸在2021年全年銷量493868臺,單一車型接近50萬臺的銷量,在中國有300多萬車主,非常的夸張。
雖然這個銷量包含新軒逸和老軒逸,但是你要知道日產只有一家東風日產,不像大眾有上汽大眾、一汽大眾,豐田有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如果日產也有兩個渠道經(jīng)銷商,說不定銷量還會更恐怖。為什么軒逸這么受歡迎?這臺車到底有哪些優(yōu)缺點?軒逸適合什么樣的人去入手?今天這期節(jié)目,分享一些我的觀點,與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為什么叫十四代軒逸?
軒逸在中國市場最早是2006年上市的,2006年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因為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經(jīng)濟快速增長的超級周期,之后連續(xù)15年成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最快的國家。當然,在這15年里,如果你買了房,就算成功上車了,沒買房的話,現(xiàn)在回頭看肯定懊悔不已。
可以說軒逸的爆火,與當時的中國人錢包鼓起來有很大的關系。日系家轎在中國的發(fā)展,完美地踩在了中國經(jīng)濟的關鍵節(jié)點上。不僅是軒逸,還有卡羅拉也是。第九代卡羅拉,也就是COROLLA EX,我們俗稱花冠,是2004年上市的。第十代卡羅拉,才開始真正意義上叫“卡羅拉”,也和軒逸一樣是在2006年上市的。所以,在當年趕上好時機的這批日系家用車,迅速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名氣就是這么打響的。

其實,軒逸在2006年之前并不叫軒逸,如果有朋友在2006年前后買過軒逸,應該能看到尾標上寫著Bluebird,翻譯過來就是藍鳥。為什么軒逸要在尾標寫著藍鳥?因為按照日產的車系排列,軒逸就是藍鳥的換代車型。
在20年前,大家并不熟悉軒逸,但是很熟悉藍鳥。因為第七代藍鳥早在九零年前后,就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到了中國市場,是當年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人才開得起的車。

到了2001年,藍鳥出到第十代就停產了。后來中國臺灣的裕隆集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生產納智捷的公司,得到了生產第九代藍鳥的授權。然后就在第九代基礎上開始本土化,說白了就是加長軸距,重調懸掛,讓整臺車變得更加舒適化。這臺車后來也被引入到了內地,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東風風神藍鳥,引入進來的時候又再次對外觀,配置等等進行了優(yōu)化。所以,東風風神藍鳥勉強算是第十一代藍鳥,妥妥的是一款中國車型。
到了2006年軒逸上市,雖然對中國老百姓來說這是第一代軒逸,但是對外宣稱這是第十二代軒逸。這樣宣傳的好處自不必說,聽起來就歷史很久的感覺。當年的中國家轎市場才剛開始起步,這些合資車用老資歷就能把中國本土品牌壓得死死的。

軒逸還是一款換代周期非常長的車型,2006年上市的十二代軒逸,直到2018年才退市,12年時間換作其他品牌,都已經(jīng)換代兩次了。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軒逸一直都是兩代同堂銷售。
實際上,第十三代軒逸是在2012年上市,相當于6年一換代,但是06年的十二代軒逸還是繼續(xù)賣,一直賣到十三代快退市了,十二代才正式退市,十三代再繼續(xù)當成“經(jīng)典軒逸”來賣,這種玩法一直延續(xù)至今。我不知道兩代同堂銷售,是不是軒逸第一個發(fā)明的,但據(jù)我有限的資料來看,貌似玩得比他早的品牌,真沒幾個。

現(xiàn)如今在售的是2019年上市的第十四代軒逸,當然12年上市的第十三代軒逸仍然還在賣,而且銷量還不錯。有很多人吐槽軒逸這種老款湊合著賣的玩法,覺得是拉低品牌調性,用過氣產品賺不懂車的中國消費者的錢。其實換個角度看,日產保留了軒逸老款,用來替代當年的“日產陽光”這種更低一檔車型,受益的反而是消費者。
當然我不是幫日產說話,我只算一筆簡單的賬。隔壁的豐田威馳,算是比卡羅拉低一檔的車型對不對?威馳賣得好的版本是8.78萬的創(chuàng)行版,優(yōu)惠1萬左右,優(yōu)惠后7.8萬。軒逸經(jīng)典賣得好的是10.86萬的舒適型,優(yōu)惠2.5萬左右,優(yōu)惠后8.3萬。雖然軒逸經(jīng)典比威馳貴了幾千塊錢,但是空間、配置、動力都是吊打豐田威馳的存在。這就是軒逸經(jīng)典存在的意義,一邊越級打壓合資競品,一邊吸引想買合資又預算不足的消費者。

兩代同堂看似不合理,但也不是誰都可以玩得轉的。首先你的產品必須認可度非常高,認可度可以從銷量上看出來,比如之前一直保持月銷2萬臺,那么退居二線之后,月銷保持1萬臺也可以碾壓對手了。
另一方面,新老款得有明顯變化,軒逸6、7年才換代一次,當然新老款設計差異就很大。雖然專業(yè)汽車媒體會吐槽發(fā)動機、變速箱并沒有太多變化,可是消費者感官上看到的,就是兩款不同的產品。
當然還得學會取舍,比如新老同堂銷售,老款產品打擊對手的同時,肯定要吃掉自己低端車型的銷量。所以日產干脆停產陽光車型。這一點,我們很多國產品牌做得并不好,他們只學會了“兩代同堂”,卻沒有學會取舍。


新軒逸的優(yōu)缺點
軒逸就像是一個企業(yè)里的老員工,他沒有什么突出的能力,但就是資歷最老,辦事比較踏實,所以老板信任他,客戶也信任他。這種人看似平時也沒什么具體工作,苦活累活安排部門的員工做就行了,他就負責跟老板匯報工作,跟客戶聊天喝酒。
反觀有些跟他同期入職的員工,心高氣傲的三天兩頭換工作,換來換去還是在一線打拼,收入也不穩(wěn)定,等到上了年紀才發(fā)現(xiàn),還不如當初像他那樣,在企業(yè)打工擺正自己位置,不追求什么突出的成績,不出錯就是最大的勝利。造車是不是跟做人的道理很類似?

很多國產車型改來改去,總想證明一下自己,但總是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軒逸經(jīng)典這種10年前的設計和技術,同樣10萬預算,很多消費者寧愿買它也不買國產車。所以國產品牌想要打敗卡羅拉、軒逸這種車型,思考的應該是如何獲取客戶的信任,而不是研發(fā)更新的技術。
在10萬級的家用車上面,穩(wěn)定性是剛需,技術先進只是偽命題。老百姓自己都不相信,10來萬能買到什么先進的技術。省油,耐用,保值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技術。

軒逸說起來也很神奇,它的這臺HR16 1.6L發(fā)動機用了16年,經(jīng)歷國四、國五、國六排放標準后依然屹立不倒。就連本田飛度的1.5L發(fā)動機,因為排放不達標還停產了大半年,隔壁卡羅拉都更換成了1.2T和三缸1.5L,但是這款HR16發(fā)動機稍微優(yōu)化一下制造工藝,照樣符合排放標準,一天的銷售也沒耽誤。
提到這臺發(fā)動機,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就是省油、穩(wěn)定,軒逸1.6L排量百公里油耗可以低到6.5-7L左右,對于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是非常滿意的。要知道,豐田的卡羅拉混動也要接近5L左右的油耗。

當然,決定油耗的關鍵不僅是發(fā)動機,還有變速箱的匹配。雖然日產的CVT變速箱有很多人吐槽,比如低溫保護、異響、故障等等。有的人怕了,自然就不會買日產軒逸,轉而投靠其他品牌。也有的人覺得,軒逸一年賣幾十萬臺車,這種只是小概率事件,你去搜搜本田的CVT變速箱漏油,豐田CVT變速箱也有異響問題,大眾雙離合更不用說了。那要這么說,只能買馬自達的AT變速箱了?馬自達如果靠AT變速箱就能籠絡人心,也不至于現(xiàn)如今銷量慘到連公司都要賣了。
關于日產軒逸的CVT變速箱,我多說兩句。實際上這個變速箱的供應商JATCO加特可是全球第三大變速箱設計生產商,這家公司本身就是日產控股的公司。所以,日產和英菲尼迪為什么在那么多車上,都要用CVT變速箱,就是為了不讓別人卡脖子。

這款變速箱其實表現(xiàn)還算不錯,駕駛起來很順滑,代步很輕松,但是并不適合暴力駕駛,反復急加速,仍然能感覺出來變速箱有些力不從心。當然,本來就是個代步車,大家也沒指望操控多犀利,只要不壞就行。
可是這款CVT變速箱最常見的故障代碼是P0846,很多有經(jīng)驗的修理工一看這個代碼,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閥體問題導致壓力缸壓力不足,壓力缸夾不緊鋼帶,導致鋼帶打滑,從而拉傷缸體。故障表現(xiàn)為升擋慢、頓挫、有沖擊感。維修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更換閥體,費用3000左右,不嚴重的話,可以清洗濾網(wǎng),更換油液,清洗300元左右,循環(huán)換油大約需要12升,費用1500左右。日產軒逸的CVT變速箱如果想要延長壽命,建議3-4年進行一次油液和濾網(wǎng)的更換。

如果上面所說的CVT變速箱算是優(yōu)缺點參半的話。那么下面說的這些缺點,準備買車的客戶也是應該知道的。軒逸新款剛上市沒多久,我就做個評測視頻,這臺車的缺點也很明顯,隔音降噪做得很一般,高速行駛感覺風噪、胎噪從四面八方往耳朵里面灌。
動力也僅僅135馬力,159牛米(軒逸經(jīng)典122馬力,155牛米),油門稍微踩深一些,車就很竄,可是加速超車又光吼不走。動力就像存款,畢竟實力有限,你不能指望它超常發(fā)揮。說白了,這臺車就是要保持一個佛系的心態(tài)開,比較適合不爭不搶的車主,方向輕、懸掛軟、提速沒有快感,但是開起來很輕松。

當然開著輕松,坐著并不一定輕松,雖然說日產給人印象是大沙發(fā),但是軒逸后排坐墊很短,而且后排座椅不可以放倒。并且扭力梁懸掛也降低了后排乘坐的舒適度。所以對于軒逸的滿載表現(xiàn),無論從動力、操控、舒適度各方面都不能有太高期望。然而,很多女車主特別喜歡軒逸,內飾雙拼色,符合女性審美,開起來覺得上手也很容易。而男車主喜歡軒逸,可能就是另一個原因了,這車外號“小天籟”。

軒逸配置怎么選
軒逸的配置非常好選,12.99萬的次低配悅享版性價比最高。其實看看配置單就知道,最低配11.9萬的版本還是鋼輪轂、鹵素燈、塑料方向盤、腳剎。再貴一些的13.39萬智享和14.49萬奢享,也就是多了一些主動安全配置,可是又沒給車道保持功能,還達不到L2級智能駕駛輔助的標準。

其他的比如后視鏡加熱折疊、7英寸液晶儀表、單色氛圍燈等等,對于軒逸車主來說如同雞肋配置,送我我要,加錢不可能。因此12.99萬悅享版,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功能,有仿皮座椅、自動空調、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等配置客戶覺得夠了。沒有倒車雷達,自己裝。手動調節(jié)座椅、4個揚聲器的音響,忍忍就忍忍吧。
經(jīng)典軒逸更好選,除了一個手動擋,剩下的兩個自動擋配置,就買低配舒適版10.86萬這款。因為買這車圖的就是價格實惠,用最少的成本買到軒逸的空間、動力,配置多少其實客戶并不看重。畢竟優(yōu)惠之后8萬多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軒逸經(jīng)典的高配豪華版,其實直接取消都可以,多個天窗、大屏、倒車影像、行車記錄儀等等,讓預算8萬的客戶再多掏1萬,比登天還難。不是說這1萬的差價性價比不高,而是大家心目中就是想要少花錢拿下一臺便宜實惠的合資車。

軒逸e-POWER怎么樣?
軒逸e-POWER我是看不太懂它存在的意義。也許豐田卡羅拉有混動,日產才想到自己也得出一個混動吧。e-POWER的工作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大家都知道理想ONE吧,理想ONE是增程式新能源車,它可以充電,也可以加油。但是驅動方式,全程都是用電,說白了加油也是為了發(fā)電。

而日產的e-POWER不能充電,所以自然拿不到綠牌,也沒有補貼。但是它的電池只有2kWh,而充放電倍率高達30C,是普通電池的10倍左右。所以,這樣閃充閃放帶來的好處,就是起步階段就可以瞬間輸出300nm的峰值扭矩。而軒逸e-POWER無論高速低速全程都是用電驅動,按日產官方說法,2kWh的小電池相比于其它增程式幾十倍于它的重量,無論是操控還是油耗,都有優(yōu)勢。

然而,消費者有多少人知道這里的技術優(yōu)勢?大家看到眼里的,首先是高于普通燃油軒逸將近2萬的價格,其次沒有綠牌沒有補貼,最后是三缸1.2L發(fā)動機。這么小的排量,這么貴的價格,腦子不好買它?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個發(fā)動機只是用來發(fā)電,根本不用于驅動車輛。甚至軒逸e-POWER開起來,會比燃油版更帶勁。但是e-POWER技術來的太晚,而且在目前中國市場大環(huán)境都恐懼三缸的背景下上市,銷量預冷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