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一臺V8發(fā)動機,裝進了特斯拉Model S
最近,油管UP主Rich Rebuilds那臺V8特斯拉Model S 終于上路了。

在4年前,這臺P85d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摧毀,我們一般把這種泡到車頂,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的車稱之為“廢鐵”。而廢鐵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被壓成“薯餅”回爐重做。


但作為一個整活能手,Rich顯然想讓這堆廢鐵重獲新生,于是乎,他就花了20000刀(折合12萬元人民幣)盤下了它。

要知道當時一臺二手2015款P85d行情價在80000刀左右(50萬人民幣),現(xiàn)在只要1/4的價格就能收入囊中,眼看血賺,但他后來有點后悔了...
“花了2W刀只是買了個殼...”
畢竟泡過污水之后,電池、電機、所有電控系統(tǒng)通通報廢,內(nèi)飾也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又到了霉菌瘋狂生長的季節(jié))
最慘的是特斯拉不對個人出售任何零部件,Rich一下就傻眼了,這2W刀可不能白白浪費呀!雖然電池、電機不好買,但發(fā)動機、變速箱不是一抓一大把嗎。

(Rich和特斯拉多次交涉無果,后者不向個人售賣任何零部件)
于是乎Model S移植V8發(fā)動機就提上了日程。
移植的第一步,把整臺車拆散,廢掉的零部件通通拆走,某些內(nèi)飾件拆下來洗干凈翻新一下還能用,發(fā)霉那些沒辦法復(fù)原只好拿去喂狗了。


(生銹的電機,直接當廢鐵賣了)
移植的第二步,把最主要的發(fā)動機、變速箱這些大頭買回來,畢竟車架改造之前要先確定好這兩個玩意的體積、機腳位置等等。Rich選擇了一臺來自雪佛蘭Camaro的6.2L V8引擎,原廠就有426HP馬力。

那這顆“大心臟”怎么放進一個電動車車架里頭呢?
全靠這個前行李箱...


因為Camaro是一個縱置后驅(qū)平臺,所以它的變速箱也會延伸到防火墻后面,Rich給這臺Model S的車底開了一條“槽”,用來容納變速箱、傳動軸,還加上了G63同款雙側(cè)出排氣。




(因為加了排氣管,底盤重新做了隔熱)

當然為了避開排氣管的高溫,剎車油管、總泵、ABS位置都有所變化,特斯拉原有的那套布置基本推到重來。
傳統(tǒng)油車的油箱大多放置在后排下面,但電車那個位置都是扁扁的電池,再加上現(xiàn)在多了條傳動軸,油箱根本放不下了,為此Rich特意訂造了一個放在尾箱的油箱,12V電池也一同放那兒。只是,要是追尾怎么辦呢...


原來的充電口改成了加油口,另一側(cè)還加上了緊急斷電開關(guān)。


(一鍵斷電,以防火燭)
有了發(fā)動機之后就要考慮散熱,雖然水箱、水箱框架都能完美移植到車頭,但因為特斯拉采用了封閉式的前格柵,所以進風就成為了大問題,但Rich又不想給這個美美的車頭打孔,只好在原來霧燈的位置做了個導(dǎo)風槽。
內(nèi)飾的大部分零部件都來自于另一臺報廢的Model S,包括儀表盤、中控屏、方向盤、座桶等等。
(從其他地方買了一臺報廢的Model S)
(拆下能用的內(nèi)飾板、方向盤等等)
當然硬件的問題都好解決,軟件才讓人頭大。
因為Rich想用回Model S那套車機以及儀表盤,所以就存在汽油、電動兩套電腦。與行駛相關(guān)的信息(車速、油耗等等)通過中控大屏下方的小屏幕顯示,而空調(diào)、導(dǎo)航這些依舊由中控大屏操作。
(特斯拉車機和發(fā)動機各自一套線纜)
雖然兩套系統(tǒng)看似完全獨立互不干擾,但BUG還是超級多。
例如原來的電腦一直認為車輛處于虧電狀態(tài)(電池拆了),所以中控只提示充電,所有功能都無法使用,Rich要寫入欺騙程序,讓電腦認為電池已經(jīng)滿電。這些嚴重影響到使用的大BUG已經(jīng)讓Rich焦頭爛額。其他什么胎壓監(jiān)測出錯這些小BUG Rich選擇視而不見。
(寫入欺騙程序)
經(jīng)過3年多時間,這臺V8 Model S終于達到了一個相對能用的狀態(tài)。發(fā)動機、變速箱、轉(zhuǎn)向助力、空調(diào)、中控娛樂系統(tǒng)都能正常使用,AP也能用,只不過副駕得多坐個人。
(序列式變速箱,完美)
(AP沖沖沖)
(fake)
Rich表示,這臺V8 Model S不是個“花瓶”,它可以作為一臺代步車去使用。
(還去拉了馬力機,444匹馬力)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特斯拉“電改油”純屬瞎折騰,但問題是買不到全新電池組,二手的又不知道壽命還剩多少,與其浪費一個車殼還不如移植發(fā)動機讓它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更何況電池貴,這樣改可能還便宜點...
其實在國外,就有公司專門“電改油”,奧地利OBRIST就是其中一家。
OBRIST在2020年,2021年分別發(fā)布了增程版Model 3以及Model Y,改裝思路也如出一轍:前備箱加裝增程器、電池容量改小。

目前OBRIST有兩套增程解決方案,第一套基于雙缸發(fā)動機+單發(fā)電機,發(fā)電功率40kW,主要面向小型、緊湊型車,而第二套基于四缸發(fā)動機+雙發(fā)電機,發(fā)電功率90kW,主要面向中型車、中大型車。

(40kW版本)

(90kW版本)
兩套方案都采用了17.3kWh的電池,遠比電動車原廠動則50、60kWh的電池要小,這也是OBRIST認為“油改電”在成本上占優(yōu)勢的原因。資料顯示,目前HyperHybrid(雙缸版)整套技術(shù)成本僅1.53萬人民幣,而一個80kWh的電池組成本就接近10萬元,一臺P版M3的價格為36.79萬,妥妥省了將近1/3。


另外因為能加油,續(xù)航焦慮也不復(fù)存在了。
改裝之后,這臺Model 3 NEDC工況下油耗0.97L/100km(實測油耗2.01L/100km),再加上97km的純電續(xù)航,滿電滿油狀態(tài)下綜合續(xù)航能達到1000km。

OBRIST的目標是研發(fā)出通用的增程式解決方案供車企選擇。
“我們正在就該技術(shù)的專利權(quán)與汽車廠商進行談判。”——OBRIST
不說老實說,增程式技術(shù)的門檻不高,車企要是想搞早就搞了,根本不會用OBRIST這套東西...
而在國內(nèi),同樣有專門做增程器的廠家,例如這家位于蘇州的達思靈,目前它已經(jīng)推出了9款滿足國四至國六排放的汽、柴油增程器。發(fā)電功率覆蓋到從最小的10kW到60kW。

(道理我都懂,但為什么要用凌志,人家本來就有混動)

這些增程器已經(jīng)能在市場上買到,要是你真的感興趣那不妨在百度上搜一下,沒準還能找到“試用貼”,雖然大多數(shù)都可能是負面...

有意思的是,即便樓主怎么吐槽達思靈增程器的質(zhì)量問題,但感興趣、想安裝的車友還是相當多。

充電不便、冬季續(xù)航縮水依舊是電動車亙古不變的話題。
要不是為了生活,誰又愿意“電改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