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齊泰力主撤藩,廢掉朱棣,他們的家人下場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成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他開始推行削藩政策。在削藩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作用最大,他們就是建文帝的親信齊泰、黃子澄。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他的理由是“陷害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齊泰、黃子澄所為也”。1402年,朱棣兵臨南京城下,金川門緩緩打開,那么等待齊泰、黃子澄以及兩人下屬的會是什么呢?
朱棣占領南京時,齊泰、黃子澄并不在城里,兩人并不甘心失敗,還打算召集軍隊繼續(xù)抵抗。黃子澄最初打算航海出外乞兵,但沒有成功。之后,黃子澄來到嘉興打算舉事,結(jié)果被人告發(fā),最后被逮到南京。齊泰也在逃亡時被人發(fā)現(xiàn),“遂被執(zhí)赴京”。朱棣親自審問兩人,齊泰、黃子澄“抗辨不屈”,破口大罵,最終被凌遲處死。

與此同時,朱棣還下詔對齊泰、黃子澄進行族誅。所謂“族誅”就是人們常說的“滅九族”,九族的說法雖然不同,但我們可以肯定,凡是和齊泰、黃子澄有親屬的關系的成年男性,大多難逃一死,即使沒有被殺,也要流放邊境。比如說齊泰,他的“兄弟敬宗、宰皆死,叔時永、陽彥等謫戍”。
中國古代的刑法很殘酷,但或多或少,都對女性網(wǎng)開一面,即使族誅,也很少誅殺家中的女性。比如當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十個兒子,但卻沒有殺害兩人的女兒。朱棣也沒有打破這個慣例,并未處死齊泰、黃子澄的女性家屬,不過她們活在這個世上,簡直是生不如死!

朱棣殺死那些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后,對他們的女性家屬做出了兩項安排。第一,配給象奴。明朝皇宮里有馴象所,“以供朝會陳列、駕輦、馱寶之事”,負責馴象的人就是象奴,他們身份低微,出身貧賤,而且大多數(shù)是“蠻夷”。朱棣將官宦人家的女子許配給象奴,就是在侮辱、報復這些自命清高的士大夫。
第二、充入教坊司等機構(gòu)為奴。教坊司原本是負責宮廷音樂、歌舞的機構(gòu),可是后來還負責一些其他業(yè)務,逐漸成為官辦妓院。其中,齊泰、黃子澄的家屬就被投入教坊司中。史書上留下了一條非常珍貴的記載,雖然字數(shù)不多,但卻揭示了這些女性們的悲慘命運!永樂十一年,教坊司的官員鄧誠在右順門向朱棣稟告:

“有奸惡齊泰的姐并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看守著。年小的都懷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意思是說,齊泰的姐姐、黃子澄的妹妹,以及齊泰的兩個外甥媳婦,每天要被二十多個漢子凌辱。四人中年紀小的,都懷有身孕,生下了一個男孩外,還有一個三歲的女兒。
朱棣得到奏報后,命太監(jiān)向教坊司官員傳旨,“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樹兒”。誰是搖錢樹,自然是那個三歲的女孩,她在長大后也注定要在教坊司內(nèi)被摧殘一生。連魯迅先生都說,朱棣的行為“兇殘猥褻”。1424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他下詔“建文諸臣家屬在教坊司、錦衣衛(wèi)、浣衣局及習匠、功臣家為奴者,悉宥為民”。
參考資料:1.《明史》;2.《奉天刑賞錄》;3.《革除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