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SUV最優(yōu)選?體驗哈弗梟龍max

以往提到哈弗品牌,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常年SUV銷量第一的H6亦或是哈弗最早的SUV賽弗,之后還推出過不少產品,在專注打造SUV這一塊上,哈弗可以說是國內有自己的實力。但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原有的產品線在市場上受到不少沖擊,他們憋了一個“大招”,推出了梟龍MAX,也是龍系列首款產品,也開啟品牌在新能源上狂飆之路,這次有機會體驗這臺車,來看看它有什么亮點?
是不一樣的哈弗了
梟龍MAX的設計有別于以往哈弗車型穩(wěn)重霸氣的特點,點陣激光網狀格柵,造型獨特的大燈,看起來更加的年輕,更加的前衛(wèi),而且說實話,比以往的哈弗車型更加有新能源風格,在路上辨識度高了。


點陣激光網狀格柵很有辨識度
前大燈有一個很酷的名字叫巡獵鷹眼前燈,LED大燈和LED燈帶交匯設計在一塊,官方稱設計靈感來自于戰(zhàn)斗機的飛行姿態(tài)。

側面看整車線條很硬朗干練,前后車門下方帶有鍍鉻的裝飾,車尾有一個類似溜背設計。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758mm/1895mm/1725mm,軸距為2800mm,整體看來和同級別對手占據一定優(yōu)勢。


與同級別車型尺寸對比
慢充和快充充電口設置在右后方,日常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性,而且快充26分鐘就能充30%-80%,并且支持 3.3kW 的外放電,另外105km純電續(xù)航作為上下班代步用的話,基本只需要純電,夠用的。

19英寸五輻雙色造型輪轂現在也是流行的設計元素,整體造型挺動感的,也采用了電動車低風阻結構設計,輪胎搭配的是錦湖ECSTA PS71系列,前后尺寸規(guī)格均為235/55 R19。

車尾可以看到類似溜背式設計,整體線條硬朗,沒有使用大家常用的貫穿式尾燈,LED尾燈造型犀利,像一個飛鏢形狀,設計向兩側延伸拉伸視覺效果,下包圍采用仿排氣裝飾,中間還有一個霧燈設計。


尾燈拉伸了車尾的視覺效果

后保險杠增加了鍍鉻裝飾,而且霧燈設計位置放到中間
新風格內飾
相比外觀上的改變,梟龍MAX的內飾是我喜歡的,給我的感覺年輕了,環(huán)抱式設計而且采用大面積的軟性材料包覆,也比以往有科技感了,三連屏的加入,包括12.3英寸液晶中控屏+ 12.3英寸全彩液晶副駕屏+12.3英寸全彩液晶儀表,以及飾板不再是純色,而是帶有圖案點綴的,內飾提供純黑和黑米兩種配色選擇。

內飾提供兩種配色

多功能方向盤采用三輻式設計,帶有銀色裝飾,另外多功能按鍵設計的比較大,駕駛中操作比較方便。12.3英寸全彩液晶儀表,這幾天使用中給我感覺是信息顯示清晰直觀,用按鍵調用菜單也方便,燃油續(xù)航以及純電模式下電池的續(xù)航情況分別設計在左右下角。


12.3英寸中控屏內置了全新一代Coffee OS系統(tǒng),搭載了驍龍8155芯片,菜單界面同樣很清晰,觸屏反饋順滑,副駕的12.3英寸屏幕則內置獨立的娛樂系統(tǒng),支持不少主流多媒體APP,可配合藍牙耳機使用,這樣行車時候也不會干擾到主駕。

屏幕下方是中控臺控制區(qū)域,啟動鍵、空調實體按鍵、還有兩個手機座(左側單個 50W 帶主動散熱),乍看起來很凌亂,但其實用起來挺順手,中控臺下方是儲物槽,帶有充電接口。

空間有內在
前排座椅椅型非常寬大填充物比較軟,提供不錯乘坐包裹性和舒適性,坐上去有明顯的陷入感舒適性很好,主駕駛支持8向電動調節(jié)以及加熱功能。

后排座椅坐墊寬大同樣柔軟舒適,而且無論縱向和橫向空間都大,值得一提的是靠背的俯仰角度提供27°和32°兩擋調節(jié),滿足乘客的需求。

后排配置帶有獨立空調出風口,USB接口以及一個Type-C接口,全車還提供了32處儲物空間,可以說滿足家庭用戶需求,整體來看后排乘坐空間腿部特別的寬敞,乘坐舒適性直接拉滿。

雖然整車有個溜背設計造型,但是整體后備廂空間是非常不錯的,常規(guī)容積有551L,把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可以拓展到了1377L,而且由于后備廂開口較大,更方便的去裝載大件行李,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會形成一個非常大的純平的空間,對于現在喜歡去自駕露營的朋友來說非常有用,車頂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全景天窗,通透性不錯。

技術才是硬實力
聊駕駛感受之前先來介紹梟龍MAX的技術亮點,首先車型中的Hi4分別是H(Hybrid)代表混動,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驅系統(tǒng),這也是為什么哈弗一直,梟龍MAX也是首款采用前后軸雙電機串并聯電四驅創(chuàng)新構型車型,后續(xù)長城品牌還將該技術覆蓋旗下其他車型上。

Hi4的組成包括1.5L混動專用發(fā)動機、2擋DHT變速箱,前電機組成的前驅動模塊總成,以及150kW大功率Hi4后驅動模塊總成組成。1.5L混動專用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140Nm,后橋電機最大功率150kW,350Nm,綜合功率為205kW、綜合扭矩585Nm,搭配容量為19.27kWh的三元鋰電池組,最大純電續(xù)航里程為105km(NEDC),全系均為四驅, 0-100km/h 加速 6.8s , WLTC 虧電油耗為 5.5L/100km。

Hi4能帶來9種模式的智能切換(純電兩驅模式、純電四驅、串聯模式、1擋直驅、2擋直驅、并聯兩驅、并聯四驅、單軸能量回收、雙軸能量回收),根據工況來調整駕駛模式。


接著我們聊聊這臺車駕駛感受,首先在城市道路上中低速行駛時如果選用純電優(yōu)先模式,發(fā)動機是不會輕易參與工作的,起步加速和超車的時候還是非常給力的,基本上一踩就有,而且平順,給你一種輕快駕駛感,而且說實話這幾天體驗下來,上下班代步,用純電模式基本夠的。當然我比較不喜歡的是這個車的剎車踏板腳感,輕點剎車車身立馬就會有反應,感覺有些急了。

另外NVH處理的還是不錯的,前排采用雙層玻璃,城市快速路行駛整體靜謐性好,而且大多純電行駛,整體體驗就更好了。我們還試過在純電模式下開到電量低于20%的時候,發(fā)動機會介入工作,但整體噪音以及介入動作都不明顯。
饋電狀態(tài)下中低速行駛,P2電機發(fā)電,P4電機放電,是一臺增程式的后驅車。而比如說我們現在沒電,但是在高速上,需大動力輸出時,發(fā)動機通過2擋變速器進行直驅,一部分機械力驅動車輪,一部分機械力帶動前電機發(fā)電,電量輸送到后軸電機,發(fā)動機和后軸電機可以同時驅動,這臺車在饋電下,也可以實現前后軸的四驅驅動。

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底盤給我感覺是一個穩(wěn)重厚實的感覺調校,所以會保留一定的路感,在高速過彎時懸掛并不缺乏側向的支撐,能帶給你滿滿的信心。
總結:目前在15-20萬價位SUV市場競爭是很激烈的,除了大家在智能、,自主品牌在混動領域也非常內卷,各家都拿出本事,說實話你看到哈弗梟龍MAX可能會覺得就這個級別多一臺混動車而已,實則在產品技術以及整車配置上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售價(15.98-17.98萬元)也是主打用兩驅的售價可以買到四驅,可以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