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征 北 戰(zhàn)
?馬玉林到赤峰市公安局當了“偵察員”,果然不負重望,用他的獨門絕技接連破獲了多起大案要案。僅一九六一年,他經(jīng)手破案六十多起,占全縣破案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一時名聲大噪。尤其在警界,更是不同凡響,被稱為中國的福尓摩斯。
全國多個省市為破獲多年未破的大案要案,相繼邀請馬玉林去協(xié)助破案。截止一九八一年一月,馬玉林曾先后受邀到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蘇、青海、寧夏、北京,上海等十余個省市協(xié)助破案近百起,無一失手。他定的案,無一冤假錯案,被公安部確定為鐵案,準確率高達百分之百。馬玉林成了國寶級“足跡學”及辨跡追蹤的專家。
剛到市公安局時,馬玉林難以服眾。一些干警對他也頗有微辭,甚至不正眼相看,說一個羊倌一個大字不識,懂得什么“追蹤學”、“足跡學”。即便是偶然破了幾個案子,在理論上也難以講得通,純粹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為消除這些不和諧聲音,使全局干警切實了解馬玉林的獨門絕技及應(yīng)用價值,局領(lǐng)導特意安排了一場“模擬追蹤”,意在用事實教育大家,虛心學習馬玉林的足跡和追蹤技術(shù)。
為了使“模擬追蹤”更有說服力,局領(lǐng)導刻意安排了對馬玉林最不服氣的三名刑警當反方。在“模擬追蹤”過程中,三名刑警故意選擇了一條布滿大大小小石子且崎嶇不平的山路。路上,他們更換了兩次鞋。一個刑警背著另一個刑警走了很長一段路,以考驗馬玉林辦跡追蹤的真實性。
馬玉林沿著三名刑警走過的山路,走了幾步就發(fā)現(xiàn)了破綻,忍不住笑了,心里說,真不愧是刑偵老手啊,弄出這么多花花點子。馬玉林絲毫未受這些小伎倆的迷惑。途中換鞋,背人走路的小把戲,也被馬玉林識破,順利完成了辨跡追蹤任務(wù)。原來三名不服氣的刑警對馬玉林佩服得五體投地。此后,全局警員再無人稱呼馬玉林“羊倌”或“老馬頭”了,都畢恭畢敬稱呼馬老師。
一九六五年七月,南京市電影院發(fā)生連環(huán)盜竊案,由于人員眾多秩序混亂,現(xiàn)場只提取到一枚有價值的足跡,令警方束手無策。此時,馬玉林正忙于本地一起大案,難以脫身親赴南京。南京警方只得將這枚足跡拍成照片,郵寄到赤峰市公安局。馬玉林認真看了照片,告知南京市警方,嫌疑人身高約一米六四,年齡約二十五歲,身材偏胖,可能當過兵。南京市警方按照這個范圍開展調(diào)查,最終使案件水落石出。
一九七三年春,河南省安陽鐵礦銀行分理處,發(fā)生一起特大搶劫殺人案。銀行值班員被殺害,五萬六千余元現(xiàn)金被洗劫一空。此案驚動了李先念副總理,批示河南警方盡快偵破此案,為民除害。河南警方岀動三百余警力,工作數(shù)月,案件仍無進展。
馬玉林到了安陽,在成千上萬個腳印中,鎖定了一個穿回力球鞋和一個穿布鞋的兩名犯罪嫌疑人。馬玉林告訴安陽警方,穿回力鞋的人年齡約二十一歲左右,身高一米六七。馬玉林還說,這個穿回力鞋的人耍了個小聰明,故意小腳穿大鞋,以麻痹警方。有了馬玉林提供的線索,案件很快告破。
謝富治任公安部部長期間,對羊倌出身的馬玉林運用他的獨門絕技,破獲一系列大案要案的消息將信將疑。謝部長懷著極大的興趣,要親自觀看他的步法追蹤和鑒定表演。
公安部有關(guān)人員設(shè)計了一個盜竊案,兩人抬著“臟物”一忽兒奔跑,一忽兒翻墻,方向多變,步伐零亂,幾次混跡于堅硬的水泥路且人流如潮的大街上,刻意給追蹤者制造障礙。馬玉林沒有被迷惑,追蹤三里多路,很快“人臟俱獲”。
表演結(jié)束后,謝部長感到還不過癮,指了指地面上刻意踩出來的一行似有若無的鞋印,要馬玉林從警衛(wèi)員中鑒別出是誰的腳印。十幾個警衛(wèi)員從馬玉林面前經(jīng)過后,馬玉林斷定踩下腳印的人并不在這群人當中。
?馬玉林疑惑地望著謝部長身邊那個個頭很高的人,也斷定不是踩下腳印的人。他靈機一動,飛快地朝部長的腳掃了一眼,便胸有成竹地說,“謝部長,那行鞋印是您踩下的”。謝部長笑了,笑容里有著滿滿地贊許和期待。
????????禮????堂 演????示
咋子礦保衛(wèi)科副科長,還給我們講了馬玉林老師在大禮堂演示“辨跡追蹤”的故事。他曾有幸參加的那次全國企業(yè)安全保衛(wèi)工作培訓班,主辦單位請來了大名鼎鼎的“足跡學”專家馬玉林老師。
那時的馬玉林老師約六十歲上下的年紀。他戴一頂解放帽,穿一套藍色的舊中山裝和黑色布平底鞋。兩只袖子挽得很高,仍保留著在大草原放牧時的習慣,顯得樸素中又有些土氣,絲毫看不出權(quán)威人士所特有的派頭和氣質(zhì)。
?學員們大都聽說,馬老師原來是一個羊倌,靠自學成材,成為足跡、追蹤學界權(quán)威,令人肅然起敬。這次馬老師親自給大家授課,令學員們受寵若驚,歡呼雀躍,感到莫大榮幸。
馬玉林老師講課,并沒有講那些深奧得玄而又玄的理論,而是聯(lián)系實際,深入淺出地講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及對足跡的體驗和領(lǐng)悟。把課講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馬玉林老師還著重講了他在長期的實踐中,所積累的一套較完整的辨蹤經(jīng)驗。他一邊講,一邊作著示范,解說腳印的輕重、步態(tài)、步幅、虛邊、壓力、帶土等與人的性別、職業(yè)、身高、習慣、年齡、身體等基本特征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還講了在沙土地,硬地上,草地上,礫石中,雪地上,甚至在河水中及雨天如何辨跡追蹤,如何摸索出其中規(guī)律,從而得心應(yīng)手地運用步法追蹤技術(shù),使案件偵破取得最佳效果。
馬老師講完課,學員們一致請求馬老師示范一下,讓大家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長知識。馬老師先是推辭,謙虛地說,“老了,不行了,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了”。學員們還是不依不饒地纏著說,馬老師試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馬老師被逼不過,只好說,“那就試一試,看錯了,同學們可莫笑話我這個老頭子”。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掌聲。
培訓班主辦單位的負責人率全集學員進了大禮堂。馬老師被請到了一個不大的客廳休息,喝茶。大禮堂十分寬敞明亮。負責人讓學員們按身高站成三排,親自選岀了三位女學員,在幾乎一塵不染的水磨石地面上走了一個來回。又回到原來的隊伍中,等馬老師來尋找目標。
馬老師被請岀來了。他在水磨石地面上看了看,笑著說,“哈哈,原來是三個“穆桂英”!馬老師順著三人走過的地方察看著,說,“這個二十九歲,身高一米五七,偏胖”。
馬老師沒走多遠就回來了,徑直走到學員隊伍前,朝學員掃了幾眼,便走到最前排一側(cè)位置,伸手將一位女學員拉了岀來,說,“是你吧”?大家見這位女學員身材胖乎乎的。有人用尺量了那位女學員身高,正好一米五七。有人問那位女學員,今年多大了?女學員回答,二十九歲。學員隊伍又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馬老師又順著三位女學員走過的地方,邊繼續(xù)察看邊說,這位身高一米六八,二十五歲,稍瘦。這位右肩膀比左肩膀稍低”。說著又走到學員隊伍前,掃了幾眼,走到后排中間,指著那位女學員說,“你出來,和大家認識一下”。這位女學員的身高,年齡都和馬老師說的分毫不差。仔細看,右肩確實略低,身材略瘦。
最后一位,讓馬老師頗費了些周折。這位女學員故意惡作劇,先穿著平底鞋,走了一段路后,又換了一雙高跟鞋。她這個馬虎眼給馬老師造了些麻煩。馬老師察看著,心里很是疑惑。馬老師又返回原地,重又察看一遍,笑了,這個調(diào)皮鬼,差點糊弄了我這個老頭子。
馬老師說,“這位女學員身高一米六三,年齡三十五歲。學員聽了心里忍不住笑,馬老師真的是老了,這回看走眼了,她頂多三十歲出頭。馬老師走近隊伍,指著一位穿著入時的女學員說,“差點讓你這個調(diào)皮鬼給糊弄了”。女學員笑著說,“馬老師,您真的是長了一雙神眼”!
大家問這位女學員年齡,回答說三十五歲,大家目瞪口呆。原來,人的實際年齡與生活條件,環(huán)境,情緒以及自身的保養(yǎng)與修飾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視覺誤差。
?????????????后??????????話
馬玉林老師于一九八一年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五歲。馬老師生前,公安部早就安排兩名高學歷,在刑偵中造詣頗深的年輕人給馬老師當助手,一邊學習他的足跡及追蹤技術(shù),一邊編寫成書,使之流傳后世。但終因這門絕技太過深奧、復雜與神奇,以至于無人能夠完全領(lǐng)會與掌握,只成為人世間一個美麗的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