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歐波諾波諾:零極限
獻給摩那和卡依--慧林博士
獻給馬克·雅恩和納瑞莎--法特博士
呼珀珞珀珞(Ho'oponopono)是一種讓個人與內(nèi)在神性發(fā)展出伙伴關系,并在每一個時刻尋求修正我們思、言、行錯誤的奧秘禮物。這個過程的本質(zhì)是自由,從往事中走出來的全然自由。
--摩那·娜拉馬庫·思夢娜
呼珀珞珀珞導師,
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
1983年被夏威夷州立政府及火奴魯魯本愿寺授予夏威夷州州寶級人物稱號
致謝
本書的出版得益于有兩個關鍵人物:我的知己馬克·雅恩,他是第一個告訴我,你現(xiàn)在也聽說到的關于那個神奇的治療師故事的人。而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就是那個神奇的治療師,他現(xiàn)在也成了我的知己。納瑞莎是我的內(nèi)人,她是我的賢內(nèi)助。馬特·霍特和我在約翰·威利和珊出版社的摯友們都是非常不錯的共事者。蘇贊尼·伯恩斯是我的得力助手和廣告員,她幫忙校對了本書的草稿。我的智囊團在此過程中全力支持著我,他們是吉利安·克曼·威樂,辛迪·卡詩曼,科瑞格·培林,帕特·歐拜恩,比爾·西伯爾以及納瑞莎·歐頓。本書的版前閱讀者馬克·威舍和馬克·雅恩給本書的定稿和完善提出了寶貴意見。我還要感謝神性指引我完成本書。感恩這一切!
目錄
序言:平和從何起始?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簡介:宇宙奧秘? ? ? ?喬伊·法特博士
奇遇開始
尋找世界上最神奇的治療師
我們的第一次對話
"意圖"的驚人真相
毫無例外?
我愛你
與神性共進餐
見證
如何更快的得到效果
如果得到更多財富
疑慮需被打消
選擇就是一種局限
香煙,漢堡,以及滅絕神性
故事后的真相
尾聲:覺醒的三部曲
附錄一:〇極限的基本原則
附錄二:如何治愈自己(或其他人),并發(fā)展出健康、富有和幸福的生活
附錄三:究竟誰在做主??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參考書目
在線資源
關于作者
索引
如果立刻體驗〇極限
序言
平和從何起始
敬愛的摩那·娜拉馬庫·思夢娜,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和第一任導師,在她的桌子上的一張張貼上寫著,"平和由我起始。"
在1982年12月到命中注定的1992年2月在德國慕尼黑的那一天,我跟隨并和她一起工作,在此期間,我見證了這種超越思維邏輯可以理解的平和。盡管她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臨,周圍一片嘈雜,但是她散發(fā)出來的鎮(zhèn)定是不可思議的。
能接受摩那自1982年之后十年的指導是我莫大的榮幸,也是我巨大的幸遇。自此之后我一直在運用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我樂此不彼,感謝我的好友喬伊·法特博士的幫助讓這個系統(tǒng)可以在世界上傳播開來。
但是事實上這個系統(tǒng)只要從我傳播給你就行了,因為我們都是一體的,這一切都發(fā)生在內(nèi)在。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I"基金會,宇宙自由公司名譽主席
www.hooponopono.org www.businessbyyou.com
簡介
宇宙奧秘
2006年我寫了一篇題為"世界上最神奇的治療師"的文章。說的是一個心理學家用了一種來自夏威夷的治療法,在沒有會見任何一個心理性罪犯的情況下,治愈了他們所有人的故事。直到2004年,我才聽說到關于他和他的治療法。我找了兩年才找到了他。之后我就向他學習并寫了那篇出名的文章。
那篇文章在因特網(wǎng)上散播開來。它被一大堆的人張貼在新聞組和email上。我的網(wǎng)站www.mrfire.com的會員非常喜歡它,更是轉(zhuǎn)給了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他們又傳給自己的親人和好友們。我估計大約有五百萬人讀過這篇文章。
每一個閱讀它的人都覺得難以置信。有些人深受啟發(fā)。有些人則滿腹狐疑。所有人都想知道更多。這本書就是眾人渴求以及我的尋求的結果。
哪怕你非常熟悉我上一本書《吸引力要素》中的五部曲,你還是很難理解我即將在這里揭示的不可思議的洞見,至少不會在第一次閱讀時就讀懂。在本書中我將分享的一個簡單的方法會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我能在沒有試圖想要什么發(fā)生時,而獲得某些巨大的成就的。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些成就:
■ 我在南丁格爾·康特的錄音資料:《狂野行銷的力量》,在我不再搭理它們10年后誕生了。
■ 我是如何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從無家可歸、家徒四壁的作家成為暢銷書作者和網(wǎng)絡行銷大師的?
■ 我渴望吸引一輛寶馬Z3跑車的欲望,引發(fā)了我一個全新的網(wǎng)絡行銷點子--它讓我在一天之內(nèi)賺了22500美元,并在一年之內(nèi)賺進250000美元。
■ 在我破產(chǎn)并鬧離婚的當兒,我想要收購并搬進德克薩斯州希爾鄉(xiāng)村不動產(chǎn)的欲望,讓我創(chuàng)造了一天賺進50000美元的新生意。
■ 當我放棄減肥,并敞開自己去接納新的達成自己愿望的方法時,我減掉了36斤(80磅)。
■ 我希望成為暢銷書第一名的愿望,讓我在毫無計劃,甚至不知寫的是什么的情況下,寫出了一本排行榜第一名的暢銷書。
■ 我甚至在沒有祈求、意愿、懇請或是故意安排下,就出現(xiàn)在熱門電影《心想事成的秘密》里。
■ 我想都沒想過,卻在2006年11月以及2007年3月做客拉里金脫口秀。
■ 當我在寫這些字時,《好萊塢熱點》節(jié)目正在討論要把我的著作《吸引力要素》拍成電影。同時,還有其他人正在為能制作我的電視節(jié)目而商酌著。
這個列表還可以列舉下去,但是你該看明白了。我生命中發(fā)生了很多奇跡。
但是為什么它們發(fā)生了?
我曾經(jīng)無家可歸?,F(xiàn)在我卻是暢銷書作家,網(wǎng)絡名人和千萬富翁。
到底我是如何創(chuàng)造了這些成功的呢?
是的,我跟隨了我的夢想。
是的,我采取了行動。
是的,我堅持不懈了。
可是不還是有一大堆的人同樣做了這些事,卻依然沒有取得成功的嘛?
區(qū)別在呢?
如果你以審視的眼光來看我上面列舉的成就表單,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沒有一樣是直接由我創(chuàng)造的。事實上,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是神性計劃的一個代表,而我有時候卻是一個不情愿的配合者。
讓我換一種方式說:在我發(fā)現(xiàn)并學習了那個神奇的夏威夷治療師和他的方法后,它深深的影響了我在2006年年末,舉辦的一個稱為"超越顯化"的研討會(www.Beyond Manifestation.com)。在研討會上,我要求每個人列舉出他們知道的顯化或者吸引某些他們生命事物的方法來。他們列舉的方法如:自我確認,視覺化想象,意愿,身體覺知方法,感受最后結果法,編腳本法,情緒自由技巧(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 :EFT)或是敲打,還有更多其他的。等所有人都列舉完每一個創(chuàng)造了他們的現(xiàn)實的方法后,我問他們,這些方法是否總是有效,毫無例外呢?
每個人都同意說每個方法并非總是有效。
"那,為什么不總是有效呢?"我問他們。
沒人能給出一個肯定答案。
之后,我分享了我的觀點:
"因為那些方法都有局限性,"我聲明到。"它們都是你的頭腦讓你以為你可以主宰命運的玩具。事實是,你并非那個主宰,而在你釋放掉那些玩具,并且信任你內(nèi)在的〇極限所在時,真正的奇跡便發(fā)生了。"
之后,我告訴他們,你想活在超越所有這些玩具,所有這些大腦的喋喋不休之外的地方就是我們稱之為神性的地方。我接著解釋說,生活至少有三個層面,一開始你認為你是受害者,接著你認為你是自己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最后--如果你夠幸運--你將成為神性的使者。在這最后一個層面上,我講在本書做更多論述,不可思議的奇跡將要發(fā)生--甚至你都不用去做些什么。
今早我會見了一位來自我的催眠黃金會員俱樂部的目標設定專家。(請登陸:www.HypnoticGold.com)他十來本書,賣了上百萬冊。他知道如何教別人如何設立目標。他的哲學大概就是對完成某事要懷有燃燒的渴望。但是那是不完善的。我問他,如果某人找不到設定目標的動機更別說去實現(xiàn)它時該怎么辦?
"如果我知道這個答案的話,"他說,"我能解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問題。"
他繼續(xù)說到,你必須對實現(xiàn)你的目標如饑似渴。如果你不能,你就失去了聚焦在目標上的自律性。
"要是你做不到如饑似渴呢?"我問。
"那你就達不到你的目標。"
"你如何讓自己如饑似渴或是激情澎湃呢?"
他啞口無言了。
這就是困擾所在。在特定的時候,那些自助和目標設定方法都統(tǒng)統(tǒng)失效。當人們并非想達成某件事,當他們并非想聚焦能量以顯化目標時,失效的事實就降臨了。人們退縮了。每個人都清楚在1月1號下定決心,在1月2號就忘得一干二凈的經(jīng)歷。雖然意愿都很好。但是深層的某些東西并沒有和意識上的欲望達成一致。
那么,你該如何去處理那個深層的并非"如饑似渴"的狀態(tài)呢?
這就是你將在本書學到的夏威夷法門生效的地方。它能幫助你清理無意識,也就是障礙之所在。它能清理那些阻止你達成欲望--不論是健康,財富,幸福等等的潛藏模式。這一切都將發(fā)生在你的內(nèi)在。
我將在你現(xiàn)在手中拿著的這本書里,闡釋這所有的一切?,F(xiàn)在請思考一下下面的內(nèi)容:
這里有一句來自托爾·諾里特朗德的著作《使用者的幻覺》中的話,它綜述了你將要登陸的心理過山車的精髓所在:"宇宙起始于對鏡無物。"
簡而言之,〇極限就是回歸到〇狀態(tài),也就是什么都不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的狀態(tài)。在〇狀態(tài)里,沒有思想,沒有言語,沒有行為,沒有記憶,沒有模式,沒有信仰,沒有任何東西。只是空無。
但是,當空無對著鏡子看它自己的時候,你就誕生了。從那時起,你被創(chuàng)造出來,無意識地汲取和吸收信仰,模式,記憶,想法,言語,行為...很多模式歸根究底都起始于宇宙起始本身。
本書的目的就要幫助你一下下地經(jīng)驗奇跡。從此,我向你描述的奇跡將要降臨在你身上。它們都將是獨一無二的。它們也都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
我的靈性之旅難以置信也難以描述。我成就了比我狂野的夢想更大的事。我掌握了新的技巧,我對自己和世界的愛的層面上升到了一個言語失效的境地。我活在一個幾近全然敬畏的狀態(tài)里。
讓我換個講法: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濾鏡來看世界。宗教,哲學家,治療師,作家,演講者,古茹們,還有制作燭臺者都以特定的傾向來觀察世界。你將在這本書里學到的是,如何用一副新的濾鏡來解除所有其他的濾鏡。一旦你試用成功,你就會到達我稱之為〇極限的境界。
務必清楚,這是歷史上第一本揭示最新版本的夏威夷治療方法--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的書。也請你了解,這只是一個人對這個方法的體驗:那就是我。這本書是帶著教我神奇法門的治療師的祝福,透過我個人看世界的濾鏡而完成的。要真想了解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你最好來親身體驗一下為期一周的訓練。(訓練內(nèi)容張貼在以下網(wǎng)站上:www.hooponopono.org 和 www.zerolimits.info.)
最后,本書的精髓可以歸結為一句話--一句你要學著去用的話;一句揭示了宇宙奧秘的話;一句我想現(xiàn)在對你和神性說的話:
"我愛你。"
拿好門票坐好席位,這個對你靈魂的教導馬上就要開始了。
抓緊你的帽子。
我愛你。
愛你一萬年。(Aloha no wau ia oe.)
喬伊·法特博士
阿歐·酷(Ao Akua法號)
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
www.mrfire.com
宇宙起始于對鏡無物。
--托爾·諾里特朗德,《使用者的幻覺》的作者
奇遇開始
愿平和與你同在,愿平和與我偕行。
Peace be with you, all my Peace.
O ka Maluhia no me oe, Ku'u Maluhia a pau loa.
2004年8月間,我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國家催眠師協(xié)會的年會。我很喜歡這些同行,這些會議,這里的能量場,還有這里的網(wǎng)絡。但是我還沒為那一天將要發(fā)生的命運轉(zhuǎn)向事件做好準備。
我的好友馬克·雅恩也參加了這個會議。他也是個催眠治療師。他是個思想非常開放,充滿好奇,口齒清晰,對生命的拓展和生命的奧秘都明察秋毫的人。我們通常都是一談就是數(shù)個小時。論及的話題包括治療界的大師,從米爾頓·艾瑞克森到不知名的薩滿。但是在有個對話中,馬克用這樣的問話震驚了我,
"你有聽說過一個治療師在沒有跟被治療者見面就治愈他們的事嘛?"
我恍然一驚。我當然聽說過一些一些精神治療師和一些遠距離治療師,但是馬克說的似乎是別的不一樣的那種。
"他是個心理學家,他治愈了整個醫(yī)院的心理性罪犯,卻沒有會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那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使用了一種稱之為呼珀珞珀珞的夏威夷治療系統(tǒng)。"
"呼-啥來著?"
我曾讓馬克重復這個名字不下十來遍。我之前從沒聽說過。馬克也不知道更多關于這個方法或是關于它的故事,也就不能跟我多說些什么。我得說我對此很好奇,但我也坦白地說我也很懷疑。我估計這是個鄉(xiāng)村傳奇。不見面就能給人治病?哦,是吧。
馬克接著告訴我以下的故事:
"我曾經(jīng)為了尋找自我,我攀爬了加州的沙司塔山達16年之久,"馬克解釋說。"當?shù)氐囊粋€朋友給了一本讓我終生難忘的小冊子。那是一本白底藍字的印刷品。它寫的是一個夏威夷治療師和他的法門的事。我閱讀那本小冊子達數(shù)年之久。它并沒有寫那個治療師是怎么做的,但是它寫到他用他的法門治愈了很多人。"
"那本小冊子現(xiàn)在在哪兒?"我問到。我也想讀讀看。
"我找不著了,"馬克回答到。"但是似乎有某種東西催促我要我告訴你這件事。我想或許你并不相信我說的,但是我跟你一樣,也對此非常入迷。我也想知道更多。"
我們的下一次對話已經(jīng)是一年之后了。在此期間,我在網(wǎng)絡上閑逛很久,卻沒有找到任何關于有人能在不見面的情況下治愈別人的報道。當然,還是有不少關于遠距離治療的信息,被治療者可以不在場,但是我知道那個夏威夷治療師做的并不是這種。之后我才學到,其實在他的治療里根本就沒有空間距離這個觀念。此外,我也不知道如何拼寫呼珀珞珀珞以便在網(wǎng)上搜索一番。我也隨緣。
之后在2005年,在第二次的催眠年會上,馬克再次提到那個治療師。
"你有找到任何關于他的東西嘛?"馬克問到。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也不會拼寫那個呼--啥來著,"我解釋說。"所以我什么也沒找到。"
馬克有魄力有干勁。我們稍事休息,就拿出筆記本,找了個無限網(wǎng)絡接口,就開始上網(wǎng)搜索起來。沒要什么功夫,我們就找到了呼珀珞珀珞的官方網(wǎng)站:www.hooponopono.org。我瀏覽了一下,看來幾篇文章,便對此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我看到一則關于呼珀珞珀珞的定義:"呼珀珞珀珞是一種釋放你內(nèi)在有毒的能量,讓神性的想法、言語、行為和行動充滿你的法門。"
我根本搞不懂那是什么意思,我就接著看點別的。我看到這個:
"簡單的說,呼珀珞珀珞的意思就是,'存正'或'去偽存真。'依據(jù)夏威夷的遠祖的說法,過失起始于感染了舊有痛苦記憶的念頭。呼珀珞珀珞提供了一種法門,它能釋放導致失衡和疾病的痛苦念頭或過失。"
有意思,恩。什么意思呢?
當我翻遍這個網(wǎng)站,尋找更多關于那個不見面就能治病的神奇治療師的信息,我找到一個名為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的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Self I-Dentity through Ho'oponopono (SITH))。
我并不認為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馬克也看不懂。我們繼續(xù)搜索。我們的筆記本電腦就是我們在這片新領地上的狂奔良駒。我們在找一個解答。我們都如饑似渴的前行。
我們找到了一篇似乎能解釋一些東西的文章:
呼珀珞珀珞的大我系統(tǒng)
--我對顧客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100%負責--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和查爾斯·布朗(授證按摩治療師)
通常認為,在解決一個問題或者做治療時,治療師的信念是,問題出自客戶身上而非治療師本人。治療師認為他的職責就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是否這一信念導致了治療過程中的身心疲憊呢?
要成為一個高效的解套者,治療師必須愿意對出現(xiàn)的問題負100%的責任;那就是說,他要愿意承認,問題的根源起始于他的,而非顧客的內(nèi)在的錯誤念頭。治療師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每一次當有問題發(fā)生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場的。
對問題的產(chǎn)生負100%的責任,讓治療師也有能力對問題的解決負100%的責任。用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能讓一個治療師把自己內(nèi)在和顧客內(nèi)在的錯誤念頭,轉(zhuǎn)化為洋溢著愛的想法。這是一種懺悔和寬恕的法門,由摩那·娜拉馬庫·思夢娜導師發(fā)展而來。
她的眼里滿是淚水。滿臉哭嚎卻又無語。"我為我兒子操心死了,"西西爾有氣無力的說。"他又開始吸毒了。"在她講述她的痛苦經(jīng)歷的同時,我開始清理我內(nèi)在的導致她現(xiàn)狀問題的錯誤想法。
充滿愛的念頭替代了錯誤的念頭,將波及到治療師、治療師的家人、朋友、和祖先,還有治療師的顧客,以及顧客的家人、朋友、和祖先。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能幫助治療師直接從源頭上處理問題,就是把錯誤的念頭轉(zhuǎn)變成愛的念頭。
她的淚水開始退潮,她那哭嚎緊繃的臉也開始放松。她開始微笑,解脫在她的臉上寫了出來。"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我感覺好多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說真的。除了愛之外,生命就像是一個迷。沒人懂所有的事。我只好不管,只要去感謝一切幸福之流的源頭--愛就好了。
用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解決問題時,治療師首先要專注自己的角色,讓自己能連接上萬有的源頭,就是別人稱之為"愛"或"上蒼"或"神"的那一個。連接一旦到位,治療師就可以呼求愛來修正他內(nèi)在的錯誤念頭,以及首先之于他,其次之于顧客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呼求其實是治療師懺悔或是寬恕自己的一部分--"請原諒我內(nèi)在錯誤的想法導致了我和我的顧客的問題,請原諒我。"
作為對治療師懺悔或是寬恕的回應,愛開始以神奇的方式轉(zhuǎn)變了錯誤的念頭。在這個靈性的修正過程中,愛首先沖蝕掉導致問題的錯誤情緒,像是怨恨,恐懼,憤怒,譴責,或是混亂。緊接著,愛釋放掉來自想法的被壓制的能量,讓它們處于一種空有,虛無或是逍遙的狀態(tài)。
當這些想法都空有、虛無了,愛就以自己來充滿它們。結果呢?治療師被重整了,洋溢著愛。因此治療師的顧客也洋溢著愛,因此,所有其他一切相關的問題也被愛充滿。哪里曾經(jīng)有絕望,哪里現(xiàn)在就有愛。哪里曾經(jīng)有黑暗,哪里現(xiàn)在就有光。
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訓練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并如何在每一個當下去處理問題,和以及如何被重整并洋溢著愛。訓練由一個兩小時的免費講座開始。與會者將對內(nèi)在思想如何顯化了自己和其他人生活中,在靈性,心理,情緒,身體,人際和財務上的問題,有一個概要性的了解。在周末的訓練中,學員將學到"問題是什么?問題在哪里?如何用25種不同的處理問題法門來對治不同的問題。以及如何照顧好自己。"訓練的首重原則是:對自己100%負責,既要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任何事負責,又要對輕松的處理問題本身負責。
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的神奇之處在于,你總得要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你越實踐這個重整奇跡的愛的法門,你就越會對此滿懷感激。
我以下面的洞見來處理我的生活和人際關系:
1. 物質(zhì)化宇宙是我想法的顯現(xiàn)。
2. 如果我的思想患癌了,那么它們就創(chuàng)造出一個患癌的現(xiàn)實來。
3. 如果我的想法是完美的,那么它們就造就出一個充滿愛的現(xiàn)實來。
4. 我對我所創(chuàng)造的宇宙100%負責。
5. 我對我"患癌的思想所造就的病態(tài)現(xiàn)實"的改變100%負責。
6. 沒有所謂外在。每件事都以想法呈現(xiàn)在我的大腦里。
我跟馬克讀完這篇文章,思量著到底那個作者是我們要找的治療師呢:查爾斯·布朗還是慧林博士?我們一頭霧水。我們也說不上來。文章中提到的摩那又是誰呢?什么又是呼-啥大我系統(tǒng)?
我們繼續(xù)找下去。
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文章,似乎對我們要找的稍露端倪。比如有個很有啟發(fā)的聲明:"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視每個問題為機會而非折磨。問題不過是舊有記憶的重現(xiàn),用來提醒我們再一次以愛的眼光去看,以靈感去行動的機會。"
我很心儀,但我還是沒看懂。問題是"舊有記憶的重現(xiàn)"????這個作者到底想表達什么呢?到底這個"呼-啥"來著是怎么讓這個治療師治療別人的呢?這個治療師到底是誰?
我又找到一篇名為達雷爾·思福德的記者寫的文章,敘述了自己跟這個呼-啥法門的創(chuàng)始人見面的時。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叫摩那,她是個卡呼喇,意思是秘密的傳承者。摩那是透過"呼求幫我們做主的神性"來治愈人們的。而那神性在每個人的內(nèi)在,它是神圣創(chuàng)造者的延伸。
或許你已經(jīng)看明白了??晌耶敃r卻沒有看懂。馬克也沒有。很顯然,摩那念叨了些類似祈禱的話語,最終治好了他人。我用心去找那個祈禱詞,不過我接著又有了一個新的愿望:找到這個治療師并跟他學治療的法門。我渴望知道更多的心愿以及會見這個薩滿治療師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盡管馬克和我不得不返回到大會的坐席上,我們還是把那放到一邊,繼續(xù)我們的搜尋。
根據(jù)網(wǎng)站和文章來看,我們猜想我們要找的這個治療師的名字叫依哈利卡拉·慧林。至少是姓這個。我不知道怎么讀,更別說發(fā)音了。我也不知道哪里去找他。網(wǎng)站上也沒有提供聯(lián)系他的地址。我跟馬克試圖用谷歌去搜索他,但是毫無結果。我們開始懷疑是否這個天人般的治療師只是個杜撰的角色,或者已經(jīng)退休了,抑或是去世了。
我合上了筆記本電腦,回到會議大廳。
但是奇遇就此開始。
尋找世界上最神奇的治療師
那些向外看的人都將做夢;那些向內(nèi)看的人都要覺醒。
--卡爾·榮格
回到我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外的家里,我還忘不掉那個不見面就能治愈他人的治療師的事跡。他的法門是什么?這是否只是個作弄人的故事?
任何人只要看看在我的書,《內(nèi)在旅程》和《吸引力要素》里對我二十來年在自我成長方面的概述,就不難理解,我是一個多么渴望成長的人。我總是充滿好奇心。我花了七年的時間跟隨一位頗有爭議的古茹。我參訪了自助方面的導師和名人,作家和演說家,神秘主義者和心靈魔術師。由于我當前著作的成功熱賣,我可以稱很多在人類發(fā)展領域的領頭專家是朋友。但是我還是對那個治療師難以忘懷。這個非同一般。這個似乎別具一格。
我想了解更多。
我又開始搜索起來。過去我曾經(jīng)雇傭私人偵探幫我找失蹤的人。我在寫《遺失的成功七秘》時寫廣告天才布魯斯·巴頓的時候就用了這一招。我正準備找個專業(yè)偵探去尋找慧林博士的時候,一件奇異的事發(fā)生了。
一天,當我再度搜索慧林博士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的名字跟一個網(wǎng)站有關系。我搞不明白為什么之前我一直沒有搜索到,不過現(xiàn)在卻有了。
我還是找不到聯(lián)系的電話號碼。但是卻有一個能請慧林博士做咨詢聯(lián)系用的e-mail。這個治療法看起來怪怪的。不過在這個網(wǎng)絡時代,很多東西也見怪不怪了。或許想要見到他第一步只能這樣,我就先給他發(fā)了個郵件。我激動無比。焦心地等著他的回復。他會怎么說呢?他會寫些有啟發(fā)的話呢?還是他會用e-mail治療我呢?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極度渴望獲得他的回復。第二天清晨,他回復如下:
喬伊:
謝謝你來信相詢?nèi)绾巫稍儭Mǔ?,我以互?lián)網(wǎng)或傳真的方式提供咨詢。要咨詢的人提供給我需要咨詢的原本信息,比如,對問題的描述,或者寫出自己擔心的事。我接手并冥想獲得神性方面的信息。接著我用e-mail回復咨詢者,我從冥想中獲得的信息。
今天我外出吃午飯時,一個律師用傳真發(fā)來要咨詢的信息。之后我就接手,并回復他我從冥想中收到的來自神性的信息。
關于我工作形式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從這個網(wǎng)站獲知:www.hooponopono.org。
如果有什么能幫到你的,請隨時聯(lián)系我。
愿超凡的平和與你同在。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一封離奇古怪的郵件。他談到神性?有律師請教他?我對他以及他的法門了解不多還不能置一詞。但是我知道我還想了解更多。
我立馬決定要用email找他做一次咨詢。那要花我150美元,對我來說,這不算什么。我終于可以從這個久聞其名的心理學家那里得到回復了。好激動??!
我想了想該問他些什么。想來我生活一切都還不錯。我--著作暢銷,事業(yè)成功,有車有房,婚姻美滿,身體健康,過著人人羨慕的幸福生活。我減了18公斤(80磅)重,對此我很是滿意,但我仍有4公斤想減掉。既然這樣,我就決定拿這個來咨詢一下慧林博士。我寫了郵件。他在24小時內(nèi)回復了郵件,內(nèi)容如下:
謝謝你,喬,謝謝你的回復。
當我冥想內(nèi)視的時候,我聽到回答說,"他一切都好。"
跟你的身體對話。跟它說:"我愛你現(xiàn)在的樣子。謝謝你一直與我同在。如果我曾經(jīng)對你有任何的怠慢,請你原諒我。"現(xiàn)在,靜下來,以愛和感激之情,好好的跟你的身體洽談一次。"謝謝你帶著我行走。謝謝你保有我呼吸。謝謝你讓我心跳不止。"
以它是你生命的搭檔而非奴仆來對它。以跟一個小孩交談那樣去跟你的身體交談。它需要大量足量的水分來運作。你或許覺得它餓了,然而可能是它在告訴你它感覺渴了。
喝藍色的太陽水能轉(zhuǎn)變在潛意識心(內(nèi)在小孩)里重復播放的錯誤記憶,并能幫助身體"暢通輕松"。找個藍色的瓶子。裝滿自來水。塞上瓶口或者蓋上玻璃紙。把它放在太陽或者白熾燈下不少于一個小時。飲用它;在沐浴或沖涼后用它來清洗身體。用這種藍色太陽水做飯,洗衣服,以及用到任何你要用到水的地方。你可以用它來泡咖啡,或制作熱巧克力。
你的郵件寫得簡潔明了,這種文筆難能可貴。
或許我們會以歸家的同道中人再會。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
我很欣賞他寧靜的來信,同時我還想了解更多。這就是他做咨詢的方式?他就是這樣治愈好心理醫(yī)院的病人的?要是這樣,肯定還有什么東西漏掉了。我很懷疑,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接受這是開給減肥的終極藥方。跟我說,"你一切都好"根本于事無補。
我又回信給他,問他更多。他又回信如下:
喬伊:
平和由我起始。
我的問題是在我潛意識里重播的記憶。我的問題跟任何其他人、地方、或狀況都無關。它們就像莎翁在他的某一首十四行詩里傳神的描述為"往昔惆悵又呻吟"。
當我體驗重現(xiàn)問題的記憶時,我就有了選擇的機會。我可以深陷其中,也可以請求神性帶來改變釋放記憶,從而讓我的頭腦回復到祂元初的空有、虛無、無牽無掛的無念狀態(tài)。當我無念的時候,我就是我的神性大我,就是那創(chuàng)造者依據(jù)祂的形象創(chuàng)造的受造物。
當我的潛意識處于〇狀態(tài),它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生生不息的。一旦記憶被起用,它就深陷在時間、空間、問題、無常、混沌、思緒、模仿和操縱中。沒有合一,就沒有靈感。沒有靈感,就沒有目的。
當我跟他人工作時,我經(jīng)常請求神性轉(zhuǎn)變我潛意識里,那些重播我的感知、念頭、和應對的記憶。從〇狀態(tài),神性以靈感充滿我的意識和潛意識,讓我的靈魂以神性感受他人那樣去感受別人。
當我與神性工作時,記憶不止在我的潛意識里被轉(zhuǎn)變,同樣在所有其他心靈的潛意識里被轉(zhuǎn)變,不論是人的,還是礦物的,動物的,植物的,以及所有能見不能見的存在形式里的。意識到平和與自由都由我起始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p>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
哦,我還是沒搞懂。我決定問他,我能否跟他一起工作,以便寫一本關于他做什么的書。這似乎是個讓他開口說出自己法門,了解他在心理醫(yī)院多年工作的事的合理方式。我說這能幫助別人。我還說我會做絕對多數(shù)的工作。我給他發(fā)了個郵件并靜待回音。他回復如下:
喬伊:
"平和起始于我。"
人類累積了認為他人需要幫助或支援的上癮性記憶。呼珀珞珀珞的大我系統(tǒng)(SITH)就是用來釋放我們潛意識里的,這些認為問題都起始于"外在"而非內(nèi)在的記憶。
我們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得"往昔惆悵又呻吟"。出錯的記憶跟人、地理及情形無關。它們只是是時候需要被釋放了。
SITH的整個目的就是要恢復一個人的大我身份--即一個人與神性智能的自然韻律。在重建這種太初韻律時,〇狀態(tài)開啟了,靈魂被靈感所充滿。
曾經(jīng),就有人想以利益眾生之心去跟他人分享SITH的信息。但是要擺脫"我能幫助別人"的模式談何容易。跟人們"解說"SITH,從根本上說,對出錯的記憶毫無辦法。但是實踐SITH本身卻可以清除它們。
要是我們都發(fā)愿清理我們的"往昔惆悵又呻吟",我們就能事事順心,每個人、每件事也都將很好。因此,我們不鼓勵人們?nèi)シ窒鞸ITH法門;相反,我們鼓勵他們丟掉他們關于別人的重擔,先讓自己輕松自由起來,其他人先放到一邊去。
"平和起始于我。"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
喔哦,我還是不懂。
我又寫了封郵件,問我能否跟他在電話上談。我說我想采訪他。他再次同意了。我們預約定在下周五。離這時日相去還有多日,我就給好友馬克·雅恩傳達了這個消息,說我終于可以跟他在很久前告訴我的那個神秘的夏威夷薩滿通話了。他也興奮得不得了。
我們都對我們將要學到的東西好奇不已。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將學到什么。
我們的第一次對話
人人都把自己眼界的極限當作是世界的極限。
----亞瑟·叔本華
在2005年10月21號,我終于跟慧林博士通話了。
他的全名是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但他讓我稱呼他做"依"。就跟字母表上的"i"同音。我就恭敬不如從命。我跟"依"的第一次電話會談花了一個小時。我讓他告訴我,他作臨床醫(yī)師的那段事。
他說到,他在夏威夷州立醫(yī)院里干了三年。那里關押的都是極危險的心理性重罪犯。心理學家基本上每月一換。工作人員要不是三天兩頭兒請假就是干脆辭職不干了。誰要是經(jīng)過病房都要背貼著墻走路,生怕被病人襲擊。那可不是個人該去的地方,更別說住那,在那做事了。
慧林博士或者"依"告訴我說,他從沒正式地見過病人。他從沒會見過他們。他的確看過他們的檔案。當他看那些檔案時,他就在自己身上做工。當他在自己身上做工時,病人們就開始康復了。
當我聽說了以下的內(nèi)容時,這段經(jīng)歷更讓我心馳神往:
"幾個月后,那些加了手腳鐐銬的病人也準許自由活動了,"他告訴我說。"其他有些用藥劑量很大的病人也減少了用量。還有些被認定是要判無期的人也獲得了自由。"
我為之肅然起敬。
"還不止如此,"他繼續(xù)說到,"工作人員也開始喜歡回來工作了。曠工和遲到早退的事也銷聲匿跡了。到最后工作人員的數(shù)目遠遠超出需求,因為病人們都獲釋了,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回來工作了。今天,那所醫(yī)院已經(jīng)停業(yè)了。"
此刻我不得不問一個價值百萬美金的問題:
"到底你在自己身上做了些什么,導致了周圍那些人的轉(zhuǎn)變?"
"我只是清理了我跟他們共享的那部分東西,"他回答到。
???
我不明白。
慧林博士解釋到: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意味著,在你生命中的每件事--只因為它們發(fā)生在你生命里--就該你負責。某種程度上說,這整個世界都是你創(chuàng)造的。
噓(口哨聲)。讓人難以接收。為我自己所說、所做負責還行。但是為在我生命里的每個人的所說、所做負責真是不可理喻啦。
然而真相是:如果你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那么你就是對--你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或是以其他方式經(jīng)歷過的,統(tǒng)統(tǒng)負責--只因為它們發(fā)生在你生命里。
這意味著,恐怖分子,美國總統(tǒng),經(jīng)濟體制--任何你經(jīng)歷的和不喜歡的--都該你去治愈。從某種意義上說,要不是你內(nèi)在的投射是這樣,它們是不會存在的。
問題跟那些無關;但跟你有關。
要改變它們,你得要改變自己。
我知道這很難理解,更別說去接受和活出來了。譴責比完全負責來得容易得多。但當我跟慧林博士聊時,我開始意識到:在呼珀珞珀珞里,治療對他來說就是愛自己。如果你想改善你的生命,你先要治愈你的生命。如果你想治愈每個人--哪怕是個心理性重罪犯--你只要治愈自己就可以了。
我問慧林博士,他是如何治愈自己的。確切的說,當他在看那些病人的檔案時,他到底做了什么?
"我只是不斷地重復說'對不起'和'我愛你',"他解釋到。
就這樣?
就這樣!
也就是說愛自己是改善自己最牛的方法了。而當你改善了自己,你就改善了自己的世界。
當慧林博士或"依"在醫(yī)院工作時,不論發(fā)生什么,他都轉(zhuǎn)向神性,并請求釋放。他總是那么信靠。而事實也往往奏效?;哿植┦繒栕约?,"我的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而導致了這個問題,我如何糾正這個內(nèi)在的問題?"
很顯然,這種由內(nèi)而外的治療法門就是稱為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的東西??磥硎怯袀€舊版本的呼珀珞珀珞在夏威夷傳教士里影響深遠。舊版本里需要一個引導者來幫助人們,把他們帶出困境。當人們切斷了問題的束縛后,問題就自動消失了。但是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里并不需要引導者。只要在你自己身上就可以完成。我很好奇,同時我也知道,我遲早會搞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的。
慧林博士尚未有他法門方面的原始資料。我主動提出要幫他寫本書,但是他看起來漠不關心的樣子。看到有視頻出售,我就訂購了。他還說讓我去讀一下托爾·諾里特朗德寫的《使用者的幻覺》一書。作為一個書蟲,我立馬上網(wǎng)在亞馬遜網(wǎng)站訂購了一本。書到之后,我就狼吞虎咽地看了起來。
書中論述說,我們清醒的意識并不了解當下發(fā)生了什么。諾里特朗德寫到,"事實是,每一秒鐘,數(shù)以百萬計比特的信息流流經(jīng)我們的感官。但是我們的意識只能接收到每秒鐘40比特的信息量--最多了。無數(shù)百萬計比特的信息被濃縮為意識的經(jīng)驗,而那其實從根本上說什么東西都沒有。"
就算是我懂了慧林博士說的,既然我們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每個當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交托出去并信靠。那就是對你生命中的每件事負100%的責任:每件事。他說他的工作就是清理他自己。就是這樣。當他清理他自己,整個世界得以清理,因為他就是這個世界。所有外在于他的都是投射和幻想而已。
看起來有些像是榮格學說,你所見的外在世界感覺上是,你自己生命的陰影。但慧林博士說的似乎還不是這個。他似乎在說,萬事萬物都是你的鏡子,但他又似乎在說,你要對料理自己經(jīng)驗過的每件事負責,透過你的內(nèi)在,與神性連接來做到。對他來說,料理好外在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向神性說"我愛你",那神性可以被稱為上帝,生命,宇宙,或是任何其他具有更高力量的名號。
噓(口哨聲)。這次會談太棒了。雖然慧林博士對我一無所知,但他還是給了我充分的時間來聊。也搞得我一塌糊涂的。他已近古稀之年,對某些人來說他是個大活寶,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是大鐵釘子。
跟慧林博士做第一次談話時,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但我還想多談幾次。很顯然我沒有搞懂他告訴我的東西??咕芑虿焕硭麜侨说牡谝环磻5撬褂玫倪@個新法門,治愈了比如傳言中的心理性重罪犯的故事,實在讓我勾心。
我知道慧林博士即將舉辦一個研討會,我就詢問相關信息。
"我能從中學到什么?"
"你將學到你該學到的,"他說。
哦,聽起來像是八十年代古老的口號:你將學到你期望要學到的。
"研討會有多少人參加?"我問到。
"我將持續(xù)清理,那些準備好要來的人會來,"他說到。"也許30個人,也許50個。我也不知道。"
通話結束前,我問"依"他在郵件里的那個簽名是什么意思。
"POI的意思是我的平和,"他解釋說。"那是非比尋常的平和。不做常想。"
當時,我沒搞明白他的意思,不過,今天看來卻很有意思。
"意圖"的驚人真相
對于人來說,我們的主觀意識對我們非常重要。然而,我們卻對它是如何產(chǎn)生,以及它如何作用在我們的意識里,并產(chǎn)生出行為這些事都知之甚少。
----本杰明·李伯特 《頭腦時間》
跟慧林博士第一次通話后,我極其渴望學到更多東西。我問他一周后即將舉辦的研討會。他并沒有試圖勸我去。他說,他只是持續(xù)的清理,所以只有"正確"的人會去。他并不需要濟濟一堂。他只想敞開心扉。他信任那神性--他的最愛,那比我們?nèi)魏稳?,所有人都強大?-將會做出正確的安排。
我問好友馬克·雅恩,就是第一個告訴我關于慧林博士的人,他想不想?yún)⒓友杏憰N以敢獬鋈康馁M用請客,作為告訴我這個奇跡和奇跡先生的回報。理所當然啦,馬克同意了。
行前我做了個小小的調(diào)查。我猜想這個治療師的法門,跟一種流行的夏威夷治療法門呼喇是否有關聯(lián)呢?過后,我發(fā)現(xiàn)它們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呼喇是一位由企業(yè)家轉(zhuǎn)職的作家--馬克斯·福瑞頓·郎對他的夏威夷靈性體系的命名。他聲稱那是自己在夏威夷擔任教師一職期間,跟一位夏威夷朋友學習的秘傳體系。他在1945年建立了呼喇體系,之后出版了一系列的書籍,其中最暢銷的是《奇跡背后的秘密科學》。雖然看似不賴,但是郎的體系跟我采訪的治療師毫不相干。我一開始就學到的是,那位治療師實踐的東西是郎從沒有聽說過的,至少不是慧林博士實踐的那種。隨著不斷深入的學習,我的好奇心更強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飛去跟那個治療師見面。
我飛到落砂機去見馬克,又到加州的卡拉巴斯。馬克帶我在落砂機逛了一圈,我們玩地很開心。但是我們都非常想見到那個我們聽說已久的人。自早餐時我們挑起了一個深入的話題,我們都想立馬參加那個研討會。
當我們到達了活動大廳,我們發(fā)現(xiàn)有大約30號人。我盡力踮起腳來,試圖看清每個人的臉。我想看見治療師。我想看到那個神秘人物。我想看到慧林博士。當我視線轉(zhuǎn)到門的時候,慧林博士向我致意。
"阿嘍哈,(夏威夷的問候語:你好。)約瑟夫,"他邊說到,邊伸出手來。他的聲音如春風化雨般柔和,又帶著權威和魅力。他穿的是Dockers牌子的服裝,一雙運動鞋,開襟襯衫,一件工作式夾克。他還帶著一頂棒球帽子,我后來才知道那是他的商標。
"阿嘍哈,馬克,"他對我的好友說到。
之后我們小談了一會兒,他問我們的航班從德克薩斯到落砂機,用了多長時間等等之類的。我立馬喜歡上了這個人。他的寧靜的自信和慈祥的臨在給了我某種深深的共鳴。
慧林博士喜歡從時間說起?;顒右婚_始,他就開始問我。
"約瑟夫,當你把電腦里的某些東西刪除了,它到哪里去了?"
"我也不知道,"我回答說。每個人都笑了。我確信他們也不知道。
"當你把電腦里的某些東西清除了,它到哪里去了?"他問在場的所有人。
"到回收站里去了,"有人喊到。
"沒錯,"慧林博士說。"它還在你的電腦上,但是你看不到它了。你們的記憶就像那樣。記憶還在你們里面,但是已經(jīng)無法察覺了。你們想做的卻是完全地、永久性地擦除那些記憶。"
我覺得這非常不可思議,但是我又搞不懂那是什么意思,記憶最終到哪里去了。為什么我會希望永久性的刪除記憶呢?
"你們有兩種方式來主導過生活,"慧林博士解釋說。"由記憶或由靈感來主導。記憶是舊有模式的重演。靈感是來自神性的信息。你們都想要靈感。而聆聽神性、獲得靈感的唯一途徑就是清除所有的記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清除。"
慧林博士花了大量時間跟我們解釋為什么神性是我們的〇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處于〇極限的狀態(tài)。沒有記憶。沒有認同。除了神性,空無一物。我們的生活中偶爾會有一些出現(xiàn)〇極限狀態(tài)的時候,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讓廢物--就是他稱為記憶的東西--在重演。
"當我在心理醫(yī)院工作時,當我看著病人的名單時,"他告訴我們,"我會感受到我身體里隱隱作痛。這是共享的記憶造成的。這是導致病人行為出格的模式造成的。他們對此無能為力。他們被模式所套牢。當我感知到這個模式時,我就清除它。"
清除成了反復談論的主題。他告訴了我們很多清除的方法,其中的大多數(shù)我都不能在此公開,因為它們都是機密的。你只好去參加一個呼珀珞珀珞工作坊去學習那全部的方法。(請登陸www.hooponopono.org)下面的是慧林博士用的最多,而且還在使用,也是我現(xiàn)在在用的法門:
有四句真言是你要反復成誦,不停念叨,以契入神性的:
"我愛你。"
"對不起。"
"原諒我。"
"謝謝你。"
這第一次的周末活動過后,"我愛你"的真言成了我心中喋喋不休的一部分。如同有時你清晨醒來,在腦子里升起一首音樂那樣,我一醒來就聽到腦子里"我愛你"的聲音。不論我有沒有意識,那個聲音一直都在。那種感覺很美。我并不知道它是如何清理每樣東西的,但是我只是持續(xù)地去做。無論如何"我愛你"這樣的話會壞到哪里去呢?
活動當中,慧林博士對著我,說,"約瑟夫,你如何區(qū)別出記憶跟靈感呢?"
我沒聽懂問題,也如實回答我沒聽懂。
"你如何知道,某人是自己給自己制造了癌癥,還是神性給他們制造的,以這一挑戰(zhàn)來幫助他們呢?"
我靜默了一會兒。我試著去推理這個問題。你如何知道,一件事是經(jīng)由你的大腦,還是經(jīng)由神性大腦而來呢?
"我不知道,"我回答說。
"我也不知道,"慧林博士說。"那就是為什么你們要持續(xù)去清除,清除,清除。你們要清理任何事、每件事,因為你們不知道哪個是記憶哪個是靈感。你們要清除到〇極限的地方,就是〇狀態(tài)。"
慧林博士闡述說,我們的頭腦對世界只有非常小的視野,它不但不完整,還不準確。直到我讀了蓋伊·克萊斯通的《任性的頭腦》我才認同這一說法。
在《任性的頭腦》一書中,克萊斯通闡述了那些,證明了我們的大腦在我們有意識決定去做什么之前,就告訴我們該做什么的實驗。在一個著名的實驗中,一位名叫本杰明·李伯特的神經(jīng)學科學家,把人跟腦電圖成像儀連接在一起,這樣就能看到人們大腦里發(fā)生的變化了。實驗顯示:在人有意識想做某事之前,一股活躍的大腦波動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亦即表明意圖產(chǎn)生于無意識,之后才進入清明的意識。
克萊斯通寫到,李伯特"發(fā)現(xiàn)意圖先于行動1/5秒--但是在意圖之前1/3秒總是出現(xiàn)活躍的大腦波動。"
根據(jù)威廉·艾芬,他的書《關于愿望:為什么我們想要那些我們想要的》,"類似于此的實驗表明,我們的決定并非產(chǎn)生于意識或理性行為。恰恰相反,它們生成于我們無意識的頭腦,當它們上升到意識的層面,我們就據(jù)為己有、視同己出。"
從事這些有爭議的、有啟迪性實驗的家伙,本杰明·李伯特本人,在他自己的書《頭腦時間》里寫到:"無意識里產(chǎn)生的意圖去行動的過程是無法被意識掌控的。只有之后的自發(fā)行動的過程才能被有意識地掌控。"
換句話說,拿起本書的行為看似來自于你有意識的決定,但事實是,你的大腦先發(fā)送了一個信號拿起本書,之后你的意識的大腦服從了這個意圖,好比是,"這本書看起來不錯。我想我會讀一讀。"你可以選擇不看這本書,你會以其他方式來自我合理化,但是你無法控制那讓你采取行動的信號的發(fā)起。
我知道這很難讓人相信。根據(jù)克萊斯通的說法,"沒有一個意圖是出自有意識的;沒有一個計劃來自那里。意圖是前兆;在意識的角落里閃現(xiàn)的圖標,是那些或許將要發(fā)生的事。"
很顯然,一個清晰的意圖不過是一個清晰的前兆而已。
讓我迷惑不解的是:想法從何而來?
這個想法讓我熱情高漲。因為我在我的書《吸引力要素》中寫到了意圖的威力,我還在電影《心想事成的秘密》談論著它,而現(xiàn)在才知道意圖并非我自己的選擇,這讓我大吃一驚。那似乎是,我認為是我設定了一個意圖去做,我剛剛在做的事情,只不過是已然存在于我大腦里的一個脈沖而已。
問題是,什么或者誰讓我的腦子產(chǎn)生意圖的?事實上,我之后問過慧林博士,"誰在做主?"他放聲大笑,并說他很喜歡這個問題。
喔,那答案是什么?
我得承認我還是對意圖不明就里。我就是靠持續(xù)在內(nèi)心想著并明確我的意圖要減肥而減掉了36公斤(80磅)重的。那么,是我聲明一個意圖,還是我只是在回應我大腦的一個信號而減肥的呢?它是一個靈感還是記憶的產(chǎn)物呢?我寫信問慧林博士,他回答如下:
〇狀態(tài)下無物存在,阿歐·酷(Ao Akua,喬伊的法號)無問題存在,更無意圖存在。
對體重的擔心是記憶重演的結果,這些記憶替代了你的〇態(tài)。要回到〇態(tài),需要請求神性清除在擔心體重背后的記憶。
只有兩種法則在主導經(jīng)驗:來自神性的靈感和存儲在潛意識心里的記憶,前一個是全新的,后一個則是老舊的。
相傳耶穌曾說:"你要先求天國(〇態(tài))其它的一切都會加給你的(靈感)。"(參見《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6:33)
〇態(tài)是你和神性的居所..."所有的恩典--財富,健康,和安寧都從那里從那人起始。"
我的平和,
慧林博士
在我看來,慧林博士只是觀照過往的意圖,并回到源頭--即〇狀態(tài),那里是沒有極限的。在那里,你經(jīng)驗記憶或靈感。擔心體重是一種記憶。唯一可做的就是愛它,原諒它,甚至感謝它。通過清理它,你確信神性有機會傳達出一個靈感來。
真相是,我渴望暴食,這讓我一直發(fā)胖不止,這已經(jīng)成為一個模式了。這來源于我的無意識。除非我清理它,它會繼續(xù)作怪,陰魂不散。既然它已經(jīng)浮出水面,我只好持續(xù)覺察我的決定:暴食,或否。這可是關系一輩子的事。并不好玩。是的,你可以戰(zhàn)勝縱然的傾向,對它說不。但是很明顯,那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還要精進不止。遲早,對縱然說不也會成為一種新的習慣。但是要做到那個份上有談何容易啊!
相反的,通過清理記憶,那記憶將在某一天自動消失。想暴食的想法將煙消云散。只有平和存在。
簡而言之,跟靈感比起來,意圖只是九牛一毛。只要我持續(xù)意圖去做某事,我就是在抗拒存在。一旦我臣服而轉(zhuǎn)向靈感,生命就被轉(zhuǎn)變了。
我還是不確定是否世界就是如此運轉(zhuǎn)的,我依然對意圖的威力不明就里。所以我決定繼續(xù)探尋下去。
我曾跟朗達·拜恩,就是熱門電影《心想事成的秘密》的發(fā)起人和發(fā)行人,共進晚餐。我問了她一些我渴望知道的事。我問,"是你創(chuàng)造了,還是接收到了,關于這部電影的點子呢?"
我知道是她接收到了靈感,創(chuàng)作出這部流行的電影,導致了病毒行銷式的流行。(請登陸www.thesecret.tv觀看)她曾告訴我,關于這部電影的點子是突然出現(xiàn)的并持續(xù)了幾秒鐘。她用了10分鐘完成了當前電影的大綱。很顯然,她接收到了某種靈感,引發(fā)了歷史上最強悍的電影行銷記錄。
但是我想知道,影片的最后拍板是來自靈感,還是她出于別的原因而那么做的。這是我關注意圖作用的癥結所在。我們是在展現(xiàn)一系列帶來改變的意圖呢,還是收到了某些點子之后我們稱之為"意圖"的呢?那就是我在我們共進晚餐時我問她的。
朗達沉默良久。她低目凝思我的問題,在內(nèi)在尋找答案。最后,她說。
"我也不清楚,"她說。"這個點子突然冒出來,這是肯定的。但是我做了后面的工作。我創(chuàng)造了它。所以,可以說是我讓它發(fā)生了。"
她的回答很有啟發(fā)性。點子沖她而來,意味著那是個靈感。既然這部電影如此震撼,如此叫座,如此熱賣,我只能認為它是神性的演繹。是的,有后續(xù)的工作需要去做,是朗達完成的。但是這個點子本身卻是一個靈感。
有趣的是,在這部電影出爐了幾個月,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后,朗達給電影里的每一位出演者發(fā)了一封郵件,說這部電影現(xiàn)在有了它自己的歸宿。除了去展現(xiàn)意圖,朗達還要去回電話,預約時間。一本書付梓了。拉里·金特地為這部電影準備了一個分為兩部分的特別節(jié)目。一份有聲書也隨之出版。結局即在計劃中。
如果你從〇極限的〇狀態(tài)出發(fā),你根本不需要意圖。你只需接受并行動就好了。
奇跡隨之發(fā)生。
對于靈感,我們都求之不得。
朗達本可以對制作這部電影的點子說不。那看似是自由意志。當一個想要做什么的點子出現(xiàn)在你的意識里--不論是來自靈感還是記憶--如果你能覺知那個脈沖的話,你可以選擇做或者不做。
根據(jù)杰瑞?!な┩叽牡拿额^腦和大腦》一書,你清明的意志--即你的選擇能力--可以終止出現(xiàn)在你無意識里的脈沖。換句話說,你或許收到了拿起本書的脈沖,但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選擇不去理會這個脈沖。那就是自由意志,或者,如施瓦茨描述為"自由不意"。
他寫到"在稍后幾年里他(李伯特)接受了自由意志作為大腦中升起的念頭的門衛(wèi)的看法,同時也沒有回避認為那與精神暗示有關。"
威廉·詹姆斯,一位傳奇的心理學家,認為自由意志產(chǎn)生在你想做什么,跟你實際去做什么之間。也就是,你可以說好,或者說不。要非常留心才能注意到自己有選擇?;哿植┦拷涛业氖牵掷m(xù)地清理所有的想法,不論是靈感還是記憶,那樣,我就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做出正確的選擇來。
我開始認為我減肥成功是因為,我選擇不去遵循記憶或習慣來催促我飲食過量跟少有活動。通過不理會這一上癮性的脈沖,我在推動我的自由意志或自由不意的能力。換換句話,試圖飲食過量是一種記憶,不是靈感。它來自模式,而非神性。我忽視這個模式或者超越它。我想在慧林博士看來,最好的途徑是,愛那個模式,直到它消融,最后剩下的都是神性了。
我還是沒有搞懂這所有的東西,但是我愿意繼續(xù)聆聽,并選擇不去中斷任何事,因為它們都是新的。我也不知道接下來為我預備的將是什么。
毫無例外?
我是你認為你看到的故事。
--拜倫·凱特 《一切戰(zhàn)爭都在紙上談》
周末的活動比我預期的要來得深入?;哿植┦拷忉屨f,你尋求的每件事,你經(jīng)驗的每件事--每件事--都在你里面。如果你想改變?nèi)魏问?,你只要在自己?nèi)在而非外在做工作就可以了。這個理念就是全然負責。沒人應得譴責。責任全在于你。
"但是那些被強暴了的人呢?"一個人問到。"或者一場車禍呢?我們并非要對所有那些事負責,不是嘛?"
"有否曾經(jīng)注意到,不論何時你有了問題,你都是在場的?"他問到。"這個理念就是對每件事負100%的責任。毫無例外。你對你不喜歡的事也責無旁貸。你對那所有的事都負有責任--所有的事。"
甚至在他在心理醫(yī)院工作的時候,他看見了殺人犯和強奸犯,他也對此負起責任。他明白,他們都是有記憶或模式而采取行動的。要幫助他們,他不得不移除那些記憶。唯一可做的就是清理。這就是他說的,他從沒有在治療室里見過任何一個病人的意思。他看著他們的履歷。他所做的就是,安靜地對神性說,"我愛你,""對不起,""原諒我,"和"謝謝你。"他用他知道的方法來幫助那些病人回到〇極限的狀態(tài)。當慧林博士在自己的內(nèi)在做這樣的工作,那些病人就被治愈了。
慧林博士解釋說,"簡單地說,呼珀珞珀珞的意思是,'存正'或'去偽'。呼在夏威夷語里的意思是'引發(fā)'珀珞珀珞的意思是'盡善盡美'。根據(jù)夏威夷祖先的說法,錯誤源自感染了過去痛苦記憶的念頭。呼珀珞珀珞提供了一種釋放痛苦念頭的能量、和釋放導致失衡和疾病的錯誤的途徑。"
簡單地說,呼珀珞珀珞是一種簡潔的解決問題的法門。但是它只需在你內(nèi)在完成。新的改進的法門由摩那創(chuàng)立,這位受人敬重的咔呼喇在1982年11月把她的衣缽傳給了慧林博士?;哿植┦吭?jīng)耳聞有位"奇跡使者"在醫(yī)院、大學甚至在聯(lián)合國發(fā)表演說。他跟她見了面,見證了她治愈了他女兒的帶狀皰疹,于是便拋開一切跟她學習,學習她簡潔的治療法門。慧林博士在自己的婚姻方面也遭遇了挫折,所以他也拋家不顧。這并不少見。歷史上就有人們離家出走跟隨一位靈性導師學習的傳統(tǒng)?;哿植┦肯雽W習摩那的法門。
但是他并沒有立馬接受她那古怪的教學。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她主持的工作坊,卻在三個小時后退場了。"她在跟靈魂對話,聽起來一派胡言,"他說。"所以我退場了。"
一周后他又回去了,再次繳納學費,盡力想完整的聽完她的整個工作坊。但是他還是沒能做到。她教導的每件事,用他那大學訓練過的頭腦看來都那么瘋狂,所以他又逃課了。
"我又去了第三次,這次我總算全程坐了下來,"他跟我說。"我還是認為她很瘋狂,但是她說的某些東西深得我心。我一直跟隨她直到她1992年仙逝。"
根據(jù)慧林博士和其他一些人的說法,摩那的以自我為導向的內(nèi)在法門能創(chuàng)造奇跡。念誦她的祈禱文在某種程度上能擦除記憶和模式。我知道我想學習那種儀式,否則我決不干休。
摩那在她寫的一本書《我是見證者》里暗示了她的法門:"我早在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用舊的體系,我修正了這個法門,但仍保留了'祖先智慧'的'精髓'。"
梅布爾·凱茲在她的小冊子《最省事的方法》里說到:"呼珀珞珀珞是一個寬恕、悔改和轉(zhuǎn)變的法門。每一次我們使用其中的方法,我們都負起100%的責任,并(為我們自己)請求寬恕。我們認識到,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件事都是我們'模式'的投射。"
我很好奇,到底摩那最新的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法門,跟傳統(tǒng)的呼珀珞珀珞有何不同?;哿植┦孔隽巳缦碌慕忉專?/p>
呼珀珞珀珞大我系統(tǒng)? ? ? ? ? ? ? ? ? ? ? ? ?傳統(tǒng)的呼珀珞珀珞
1.問題的解決只跟個人內(nèi)在有關。 1、問題的解決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聯(lián)系。
2.只有你和我攝入。? ? ? ? ? ? ? 2、由一位長老來仲裁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問題。
3.只要你在場就可以了。? ? ? ? ?3、每一個跟問題有牽連的人都要在場。
4.向"大我"懺悔。? ? ? ? ? ? 4、每個參與者都要向其他人懺悔,在長老的仲裁下,不至于引起爭議。
5."大我"帶來寬恕。? ? ? ? ? ?5、每個參與者都要求向其他參與者尋求寬恕。
在傳統(tǒng)的呼珀珞珀珞里,長老監(jiān)督著解決問題的整個動態(tài)過程,負責去發(fā)現(xiàn)每個人看到的問題具體為何。這往往是傳統(tǒng)呼珀珞珀珞體系里引發(fā)爭議的地方,因為每個參與者看問題是不一樣的,我得說我很喜歡這個新的改進版的法門,因為它只跟一個人的內(nèi)在有關。你不需要其他人來插一腳。在我看來也合情合理。作為一名以榮格學說體系為基奠的老師,如暢銷書作家德比·福特(《追光者的黑暗面》)的學生,我已經(jīng)理解了,改變只能發(fā)生在你的內(nèi)在,而不是在環(huán)境或其他人身上。
"用這個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法門,"慧林博士繼續(xù)說,"摩那受啟發(fā)涵蓋了大我的三大部分,這也是大我系統(tǒng)的關鍵所在,這三大部分是--存在與每一個分子里的實相--稱之為尤里西皮里(孩子/潛意識),尤哈內(nèi)(母親/意識),和奧瑪酷(父親/超意識)。當這個'內(nèi)在家庭'合一了,一個人就跟神性合拍了。當合拍發(fā)生,生命就開始流暢了。因而,呼珀珞珀珞是先幫助個人恢復平衡,然后再恢復個人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
他繼續(xù)講述這個驚人的法門:
"呼珀珞珀珞真的非常簡潔。在夏威夷祖先看來,所有的問題始于想法。但是產(chǎn)生想法并不是問題。那什么是問題呢?問題來自于我們充滿痛苦記憶的想法--那些有關人事物的記憶。"
"單純的智力工作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智力只能理解。理解事物并不能解決問題。你想要沒問題!當你在做呼珀珞珀珞時,是神性接管了痛苦的念頭并鉗制或凈化了它。你并沒有凈化那個人、那個地方或那件事。你壓制了自己跟那人、那地、那事有關的能量。所以呼珀珞珀珞的第一步就是凈化那個能量。"
"接著神奇的事發(fā)生了。不僅能量被凈化了;它還被釋放了,一片全新的曙光出現(xiàn)了。佛教徒稱之為空無。最后一步是,你得允許神性流入并以光來充滿那空無。"
"實踐呼珀珞珀珞時,你不必知道問題或癥結在哪里。你所要做的就是留意任何你在身體、心理或情緒上經(jīng)驗到的問題,任何問題。一旦你留意到了,你就要負起責任立刻開始清理,說,'對不起。請原諒我。'"
當我搜索摩那的資訊時,我甚至找到了采訪她的DVD,我最終找到了她用來治療他人的祈禱文。她的祈禱醫(yī)師大致如下:
神圣的創(chuàng)造者啊,父親啊,母親啊,孩子啊三者合一吧...從創(chuàng)世之初到現(xiàn)在,如果我,我的家人,朋友,或是我的祖先們,不論是在想法上,語言上,行為上,或行動上曾經(jīng)觸犯過你,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或你的祖先,我們請求你們的寬恕...祈愿這種純凈、凈化,和釋放,能中斷所有消極的記憶,障礙,能量或波動,并把這些不想要的能力轉(zhuǎn)化為純凈的光...這一切都成全了。
我不知道這是如何治愈他人內(nèi)在的,但是我能看到的是它是基于寬恕的。很顯然,過去是摩那,現(xiàn)在是慧林博士,感受到,通過祈求寬恕,我們能清理從治療走向顯化的道路。障礙我們獲得康樂的不是別的,而是缺乏愛。寬恕為愛開了一扇后門。
我感覺這些都不可思議。然而,我不知道演練呼珀珞珀珞是如何幫助治療你、我或心理疾病的。但我繼續(xù)洗耳恭聽?;哿植┦坷^續(xù)解釋說,我們要對我們的生活負100%的責任--毫無例外,沒有借口,責無旁貸。
"你能想象,如果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要100%負責任那會是怎樣?"他問到。"十年前我跟自己打了個賭,要是我能在一天當中不對任何人做出論斷--我就給自己買個大大的發(fā)跡圣代--大得可以讓我吃到肚子痛的那種。我卻沒能做到。我意識到,我常常抓到自己的小辮子,但是我從沒有一天通過過。"
哦,我知道他也是人。對于他的肺腑之言我深有同感。自在我自己身上下了一番功夫后,我仍然會對某些人或場景不知所措,而唯愿它們有所不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對出現(xiàn)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數(shù)事都能隱忍,但是我遠不能做到對每個情景都深愛不拒。
"但是我要如何讓別人理解呢--我們要對問題100%負責任?"他問。"如果你想解決一個問題,在自己身上做工作。要是問題發(fā)生在別人身上,舉例來說,就問自己,'我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讓這個人困擾著我?'人們出現(xiàn)在你生命中就是要困擾你!要是你知道是這樣,你能從任何情景中跳脫出來。如何做到?非常簡單:'對所發(fā)生的一切,對不起。請原諒。'"
他繼續(xù)解釋到,如果你是一個按摩治療師或脊椎指壓治療者,要是有人有悲痛來找你,這個問題就成了,"我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讓這個人出現(xiàn)背痛?"
這真是個看待生活本身的沖擊大腦的新途徑。它似乎部分的解釋了,慧林博士是如何治愈了所有那些心理性罪犯的。他不在他們身上做工作,他只在自己身上做工作。
他繼續(xù)說,在內(nèi)心里我們都是完全純凈的,沒有模式,沒有記憶,沒有靈感。那就是〇狀態(tài)。那里的極限是〇。但是當我們活著,我們就會感染模式,記憶,這就跟有些人得了感冒那樣。雖然感冒了,但并不表示我們是糟糕的,我們需要做點什么來清理掉它。模式都是一個樣。我們感染了。當我們看到別人那里有個模式,我們自己也就有了。出路就是清理。
慧林博士說,"出離問題和疾病的方式就是,人們愿意100%對他或她在每個當下創(chuàng)造的生活負責。在古老的夏威夷治療法門呼珀珞珀珞里,個體祈請愛來矯正他內(nèi)在的錯誤。你說,'對不起。不論我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顯化了這個問題,都請原諒我。'愛本身就會負責轉(zhuǎn)化他內(nèi)在的顯化了問題的錯誤。"
他還說,"呼珀珞珀珞看每個問題為機會,而非折磨。問題不過是重演的過去的記憶,給我們一次機會用愛的眼光去看,用靈感去行動而已。"
再次的,我不能公布這個工作坊隱私的細節(jié)。我是認真的。我還簽過一個保密承諾書。那主要是為了保護參與者的隱私。但是我能告訴你這個:就是要對你的生命全然負責。
我想你以前聽說過這個。我也是。但是你從來沒有像在這個工作坊里教導的那樣去承擔責任。全然負責意味著接納所有--甚至那些步入你生活中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他們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里,要是你對自己的生活全然負責,那么你也要對他們經(jīng)歷的一切全然負責。(重讀幾遍。我量你行。)
這真是個讓人頭大,腦容量變小,意識擴大的觀念。活出這個理念能轉(zhuǎn)化你的生活,讓它從此不同。但是哪怕是領會這個100%負責的想法,都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能做到的,更別說接納它了。
但是一旦你接納了它,接下來的疑惑是,如何轉(zhuǎn)變自己讓整個世界也隨之一變呢?
唯一可行的途徑就是"我愛你"。那就是引發(fā)治療的密碼。但是你用在自己身上,不是別人身上。他們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記住,在他們身上做工作幫不了你。他們不需要治療;你需要。你需要治愈你自己。你是一切的根源。
這就是現(xiàn)代化的呼珀珞珀珞法門的精髓所在。
你該停下來,好好回味一下。
當你這么做時,我只會重復,"我愛你。"
周末工作坊里傳達的另外一個要點是,你不是由記憶,就是由靈感而引發(fā)行動的。記憶就是思考;靈感就是臣服。我們大多數(shù)人現(xiàn)在都是靠記憶活著。我們對此毫無意識,因為我們基本上都是無意識的。
從這個角度看這個世界,神性從上至下傳達了一個信息,到了你的腦中。但是如果記憶在播放--它們一直都那樣--你就聽不到靈感,更別說據(jù)之行動了。結果,神性無法立足。你太忙于自己腦中的噪音而聽不到它了。
慧林博士畫了一些圖表來闡明他的觀點。(見空無狀態(tài)圖。)其中有個三角形。他說那就是你,一個個體。在那當中,除了神性空無一物。那就是處于〇極限的〇狀態(tài)。
你可以從神性那里收到靈感。靈感來自神性,但是記憶卻是人類集體無意識里的模式。模式好比是一個信念,一個我們在他人身上看到,并跟其他人共享著的程式。我們的挑戰(zhàn),是要去清理所有這些模式,以便回到〇狀態(tài),就是那靈感起始的地方。
慧林博士用了許多時間解釋,記憶是共享的。當你在別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不喜歡的,你就是在自己內(nèi)在有那個茬。你的義務就是清理它。當你清理干凈時,它也會離開別人。事實上,它會離開這個世界。
"世界上最頑固的模式之一是女人對男人的仇恨,"慧林博士說。"我持續(xù)清理,那它看起來像是給一大片草地除草一樣。每根草都是模式的一支。某些女人對男人有根深蒂固的仇恨。我們要去愛它,以便釋放它。"
{image001.jpg}?
我并沒有完全搞懂這些。它看起來像是一張稀松平常的世界模型或地圖。每一個心理學家,每一個哲學家,每一個宗教都有一個這樣的模型或地圖。我對此頗有興趣是因為它看似能夠幫助治愈這整個星球。畢竟來說,如果慧林博士能治愈整個病房的心理學重罪犯,還有什么別的是不可能的呢?
但是慧林博士指出,呼珀珞珀珞并不簡單。它注重誠意。"這并非一個麥當勞式的生命快餐,"他說。"這不是個能立馬兌現(xiàn)你訂單的快餐窗口。上帝并不是一個點單員。那需要持續(xù)的聚焦在清理、清除、清零上。"
他講了很多別人運用這個清理法門,做到了很多其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講,一個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師,因為他們的火箭出了問題而跑來找他。
"既然她跑來找我,我就認為我對問題有責任,"慧林博士解釋到。"所以我清理。我說'對不起火箭。'之后,當這個工程師再來時,她解釋說,不知何故火箭在飛翔過程中修正了自己。"
演練呼珀珞珀珞能影響到火箭?慧林博士和那個工程師就是那么看的。我跟那個工程師提到這個,她說,火箭本身不可能自己修正的??隙ㄊ莿e的什么發(fā)生了,那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跡。在她看來,那奇跡是慧林博士幫助下清理的結果。
我不能說我很相信這個故事,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釋了。
活動期間有個家伙走過來跟我說,"有個著名的市場行銷大師跟你同名。"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開玩笑,所以我說,"真的嘛?"
"是的,他寫了很多書,主要關于精神行銷和催眠式寫作方面。他很酷的哦。"
"那人就是我,"我說。
這個紳士看起來非常窘迫。馬克·雅恩目擊了這個對話的全過程,他認為那很幽默。
不論別人知不知道我是否是個網(wǎng)絡名人,我在這個屋子里是否被認識是兩碼事?;哿植┦吭诨顒悠陂g多次叫到我,以至于別人都認為他對我另眼相待。有個人問,"你跟慧林博士什么關系?"我說沒關系,又問他為什么會這么想呢?"我也不知道;看起來像是他很關注你。"
我從沒有感覺自己被孤立出來。我喜歡這種關注,并認為它對我很有幫助,自慧林博士知道我寫過不少書并在網(wǎng)絡上小有名氣后。我很確信,他某種程度上知道,如果我學會了這個治療的方法,我會幫助很多人。
我不知道當時,他是否是受神性啟發(fā),而像個古茹一樣對我諄諄教導。但不是作為這個世界的古茹,而是作為我的古茹。
我愛你
當你是你的大我時,你無法抗拒那完美的、完全的,完整的,和那對你好的。當你成為你的大我時,你會自動經(jīng)驗完美之道,它來自與神圣的想法,言語,行為和行動。如若放任你有害的想法去做主,你就會自動經(jīng)驗那非善之道,它來自疾病,混亂,憎恨,消沉,論斷和貧困。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我竭盡全力全神貫注地聆聽慧林博士的教導,但是有太多的東西我想學,我必須學。通常我是個能像海綿一樣,盡量敞開自己去吸取那些思想的。當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我開始覺得,我人生唯一的要務就是對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一切說"我愛你",不論那些我認為是好還是壞。我越能解離我看到或感覺到的有限的模式,我就越能達到〇極限的狀態(tài),也就能透過我把平和帶給這個星球。
馬克在理解研討會上的教導上有一些困難。他一直想把它放在邏輯的框架下。我很清楚地意識到,頭腦無法理解到底會發(fā)生什么,所以試圖想找到一個合理的邏輯解釋只會自討沒趣。
慧林博士一再強調(diào),每一個當下有1500萬比特的信息流發(fā)生,但是意識只能處理其中的15比特。我們沒可能會理解發(fā)生在我們生命當中的所有事。我們必須臣服。我們必須信靠。
我承認很多話聽起來非常不可理喻?;顒悠陂g,有個紳士說,他看見墻上打開了一扇門,一個死人從那里飄過。
"你知道為什么你能看到它?"慧林博士問。
"因為之前我們談到了靈魂,"有人回答說。
"沒錯,"慧林博士首肯到。"你們因談論它們而把他們吸引來。你們并不想去看其他的世界。你們在當下在這個世界里有做不完的事要忙。"
我倒沒看到什么幽靈。我也不知道那些看見了的人是如何做到的。我喜歡《第六感》這部電影,但僅是作為電影。我可不希望幽靈閃現(xiàn)并跟我對話。
但很顯然,對慧林博士來說,是司空見慣。他說他在心理醫(yī)院工作期間,在半夜會經(jīng)常聽到廁所里會出現(xiàn)沖馬桶的聲音--都是幽靈所為。
"那里布滿了幽靈,"他說。"早些年,很多病人死在看護房里,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他們死了。所以他們繼續(xù)呆在那里。"
他們還在用抽水馬桶?
顯然是這樣。
但是如果這還不夠古怪,慧林博士繼續(xù)解釋說,要是你能跟某些人談話,注意他們的眼睛,要是看到眼睛全白的,周圍有一圈灰黑的邊框,那么那些人就是被附身了的。
"不要跟那些人說話,"他建議到。"相反,只要清理你自己,但愿你的清理能移除附著在他們身上的黑暗。"
我是個思想非常開放的人,但是這些關于幽靈和附身以及鬼怪半夜如廁的說法讓我很難吃得消。但是我還是坐了下來。我想知道那個關于治療的終極的秘密,那樣我就可以幫助自己和其他人獲得財富,健康和幸福。我只是沒想到我不得不穿越那無形的世界,進入邊荒之地才能到底那里。
活動期間,我們都躺在地板上,做一些練習來開放我們身體內(nèi)的能量?;哿植┦拷械轿?。
"當我看著這個人時,我看到斯里蘭卡在鬧饑荒,"他告訴我。
我看著那人,不過是個在地毯上伸展身體的女士。
"我們要做很多的清理,"慧林博士說。
盡管我很迷惑,我還是盡我所能地去練習我知道的。最簡單的事就是持續(xù)重復"我愛你"。我就這么做。當我某夜走進洗澡間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尿道感染的跡象,于是我就對神性說"我愛你"。我很快忘了這件事,第二天早上感染就消失了。
我持續(xù)在心里頭說"我愛你",不論發(fā)生什么,好的,壞的,或是莫名其妙的。我盡我所能在每一個當下做清理,不論我是否有意識我在做。讓我給你舉例說說那是如何奏效的:
有一天,某人發(fā)給我一封讓我非常不爽的郵件。要是過去,我就會去處理讓自己上火的情緒按鈕,或是試圖找那人評理,為何給我發(fā)這么一封惡心的郵件。這一次我決定用用慧林博士教的法門。
我安靜的重復"對不起"和"我愛你"。我并沒有針對某個人說。我只是喚起愛的靈性來治愈我的內(nèi)在,那創(chuàng)造或吸引了我外在的那一部分。
一小時內(nèi),我收到了同一個人的另外一封郵件。他為他發(fā)的前一封郵件而道歉。
記住,我并沒有采取任何外在的行動來獲得這個道歉。我甚至也沒給他回郵件。而只是重復說"我愛你",莫名其妙地,我治愈我內(nèi)在潛藏的,你我都共有的局限模式。
演練這個法門并不總是帶來即刻的效果。它也并非是為了達到什么效果,而是為了達到平和。當你那么去演練的話,你總是會在第一時間里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的一位員工突然失蹤了。他本該在迫近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一項重大工程的。但是他不僅沒完成,而且還好像從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我可很不好受。盡管我知道慧林博士的法門,但是我發(fā)現(xiàn)很難開口說"我愛你",卻想說"我要殺了你。"我一想到那為員工,我就暴跳如雷。
不過,我還是重復"我愛你"和"原諒我"和"對不起。"我并非針對任何人那么說。我只是要那么說而那么說。當然我沒有感覺到愛。事實上,我花了三天時間演練這個法門,才在我里面找到那么一點點近似平和的感覺。
而此時我那員工也浮出水面。
原來他進了牢房。他打電話來求救。我允諾了他,在跟他通話時,我繼續(xù)演練著"我愛你"。當我沒有看到什么即刻的效果,但當我在內(nèi)在找到了足夠的平和,足以讓我高興起來。而此時,莫名其妙地,我的員工也感應到了。于是那時他向一個獄警請求使用電話,于是他就打電話給我。既然跟他接上了線,我就能得到完成我那緊急工程的答案了。
當我第一次參加慧林博士主持的呼珀珞珀珞工作坊時,他夸口稱贊我寫的書《吸引力要素》。他告訴我說,當我清理我自己時,我的書的波動會提升,每一個讀到那書的人都會感應到的。簡單地說,當我提升了,我的讀者們也跟著提升了。
"那些被賣出去的書呢?"我問。我的書曾經(jīng)是最暢銷書之一,而且還出了好幾個版本,最后還出了平裝本的。我擔心那些已經(jīng)買了我書的人會如何。
"那些賣出去的書并不在外面,"他解釋說,他的睿智再次讓我折服。"它們?nèi)匀辉谀憷锩妗?#34;
總之,沒有什么"外在。"
以它當前的深度,這個超前的技巧值得用一本書來詳述--這也是為什么我會在慧林博士的同意下寫這本書的。毫不夸張的說,不論你想改善你生命中的什么事,從財務到人際,只有一個地方需要照料:你的內(nèi)在。
并非每一個出席活動的人都能理解慧林博士談論的東西。最后一天活動將盡的時候,那些人開始用各種問題炮轟博士,所有的都是來自頭腦的邏輯,比如:
"我的清理是如何影響到他人的?"
"自由意志在哪里體現(xiàn)出來?"
"為什么有那么多恐怖分子襲擊我們?"
慧林博士保持沉默。他看起來像是在盯著我,我坐在屋子的后面。他看起來很受打擊??紤]到他傳達的整個信息就是沒有"外在",只有你的內(nèi)在,他似乎覺得,那些人的無知恰恰反應了他的無知。他看起來像是要唉聲嘆氣的樣子。我只能想象,他那時正在對自己的內(nèi)在說,"對不起。我愛你。"
我注意到參加活動的很多人都有一個夏威夷名,雖然看起來并不是夏威夷人。馬克和我詢問他們是怎么回事。他們告訴我們說,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請慧林博士給你起一個。這是個到達〇態(tài)與神性合一的道途上,為了達到無我而設定的一個新的自我身份的方式。
我了解起一個新名字的重要性。早在1979年我當時叫史瓦米·阿南達·曼久史瑞。那是我當時的導師巴關·史瑞·羅杰尼西給起的。我那時還在與我的過去苦苦掙扎著,與貧困為戰(zhàn),尋找人生的意義,這個名字幫助我煥然一新。這個名字我用了七年之久。很自然的,我會想到,慧林博士或許愿意也能夠給我起個新名字吧。
當我這樣問他時,他說他要問問神。當他感覺獲得天啟時,他會告訴我他接受到了什么。在第一次的研討會之后的大約一個月,他給我寫信說:
喬伊:
那天我看見一片云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它開始變幻著,緩慢地旋轉(zhuǎn)成軟黃色。之后它展開來,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之后走著直到看不見。而在那看不見的地方,"神奇的"出現(xiàn)了一個名字:阿歐·酷(Ao akua)。
我摘錄下面的句子作為今天郵件的一部分:
"主啊,愿你賜予我生命,賜予我一顆充滿感恩的心吧!"
我祝愿你不可思議的平和。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
我很喜歡這個阿歐·酷(Ao akua)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去念。所以我又發(fā)了個郵件去問他。
他回信如下:
喬伊:
A的發(fā)音跟它在Father里的a發(fā)音一樣。
O的發(fā)音跟Oh的發(fā)音一樣。
K的發(fā)音跟它在Kitchen里的K發(fā)音一樣。
U的梵音跟它在blue里的u的發(fā)音一樣。
我的平和。
依哈利卡拉
我終于知道怎么讀它了,我很喜歡這個新名字。我從沒在公共場合用過它,但是我在給慧林博士寫信的時候用過。之后,當我在www.JoeVitale.com上新開了博客后,我就用"阿歐·酷"來署名。很少有人會對此有疑問。我愛死它了,因為那讓我覺得我在--用這種在我看來,在云端看見上帝的方式,請求神性清理我的博客。
周末的訓練在我腦子里建立了,至少是臨時建立了"我愛你"的理念。我想學更多。我寫信問慧林博士,他能否到德克薩斯州來給一小圈朋友講講呼珀珞珀珞呢?這是我想跟他多學點的小算盤。他可以飛到德克薩斯來跟我在一切,然后講一小會兒。只要他能跟我在一起,我就能挖出他知道的一切,包括他是如何治愈好那一整個看護醫(yī)院的心理性重罪犯的事?;哿植┦客饬耍⒒貜腿缦拢?/p>
喬伊:
謝謝你給我通電話。你不必要那么做,但是你做了。我很感激。
我打算在二月份到訪奧斯丁市,到時候你可以為我安排一個非正式訪問式的會談?;蛟S會談的主題可以定位為你在你的書《內(nèi)在的探險》中提到的:內(nèi)在世界的新聞坦白--審視問題和解決方案這類。在此次安排里,我不把你當接見者看,也不把我自己當被接見者看。
在傳達信息是,清晰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各種藝術形式可以用來傳達信息。舉例說,對一個問題連它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也不了解它的起因為何。一個人如何解決一個連問題是什么都不清楚的問題呢?該在哪里去找到這個問題以便處理掉它?在腦子里?那是哪里?或是在身體里(大多數(shù)人都這么看)?或是都有可能?或許它兩處都不在。
還有個問題是,由誰或什么來處理這個問題呢?
你在你書中提到,當有人試圖要用投票或論壇的形式來解決問題--這中牽扯到價值觀的方式也不行。那么價值觀或信念是真正的問題嘛?讓大家看看真正的問題在哪里吧!
這個非正式會談并不談論好與壞,對或錯的方法或觀念。它將對當前的混濁做一番揭露。你和我只要澄清了哪怕是一丁點,我們就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當然,每個當下都有它本身的韻律和趨勢。到最后,像布魯圖在莎翁戲劇《凱撒》中(解釋)說的那樣,"我們要等到日子的終了,以便看到最終的結果為何。"我們也要這樣。
告訴我你對安排這個預約的會談看法如何。跟布魯圖對結果不確定那樣,我也沒有對這個安排敲定下來。
平和,
依哈利卡拉
我很快給慧林博士和我張羅了一個私人會餐。我想大約會有五、六個人出席吧。事實上,差不多有百來號人來趕場。有75個人付費預約了一個席位。
讓我驚訝的是,慧林博士向我要了一份出席此次活動的人的名單。他想清理他們。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是我還是把名單給他了。他回郵件說:
謝謝你給的名單,阿歐·酷。
只是清理而已,要名單是為了清理這些人,與上帝一起清理他們。
所以,靈魂,請拿你仆人來度日,讓他消瘦,以便充實你的貯藏,拿無用時間來兌換永欠租期,讓內(nèi)心得滋養(yǎng),別管外表堂皇:
這樣,你將吃掉那吃人的死神,而死神一死,世上就永無死人。
平和與你同在,
依哈利卡拉
當慧林博士達到奧斯丁的時候,我去接他,他立刻問我一些關于我生活上的事。
"你在書中寫到你的生活(指的是《內(nèi)在的探險》),說你做了很多事以便找到內(nèi)在的平和,"他開始說。"到底哪件事有效?"
我想了想說,它們都很有效,但是或許抉擇的方法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我解釋說,那是種能質(zhì)疑信念,幫助找出什么是真相的方法。
"當你質(zhì)疑信念,你最后會怎樣?"
"最后會怎樣?"我接口。"最后會得到一個對選擇的清晰了解。"
"那種清晰從何而來?"他問。
我不知道他到底想問什么。
"為什么一個笨蛋可以變得很有錢?"他突然問我。
我被這個問題嚇了一跳。我想說有錢跟"笨蛋"是兩碼事。并沒有律法說只有天使才能富有。或許一個討厭鬼對錢很了解,所以他可以是個有錢的壞蛋。但是我當時沒想起這些詞來。
"我不知道,"我坦白地說。"我不認為一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個性才能富有。一個人只要擁有接納富有的想法就可以了。"
"那么這些想法從何而來?"他繼續(xù)問。
既然去過他的研討會,我知道這個答案是,"那些想法是人們在生活中感染的模式。"
他接著以說我的的確確是個催眠寫手而轉(zhuǎn)換了話題。他開始接納讓我寫一本關于呼珀珞珀珞的書的想法。
"你真的打算讓我現(xiàn)在寫這本書嘛?"我問。
"等這個周末過得如何再說吧,"他回答。
"說到那個晚餐,我們到底要怎么做呢?"我問到。我總是想控制局面,以便確信我做得好,人們也各得所需。
"我從不打算,"他說。"我信靠神性。"
"但是是你先講還是我先講,還是別的什么?你是否需要讓我給你做個介紹?"
"看著辦吧,"他說。"不用打算。"
這讓我很為難。我希望了解到底我需要做什么。慧林博士把我逼向死角?;蚴腔罱?。那時我并不清楚。他接著說了些比我當時了解的更睿智的話:
"我們?nèi)祟悰]有意識到的是,在我們活著的每一個當下,我們都持續(xù)地抗拒著生活,"他開始了。"這抗拒讓我們脫離了我們的大我,而那里是自由、靈感,最重要的是神性創(chuàng)造者本身的居所所在。總之,我們把人們囚禁在我們頭腦的荒野里漫無目的的思奔著。我們都沒留意耶穌基督的教誨,'不要反抗。'我們也不知道另外一個規(guī)則,'平和起始于我。'
"抗拒讓我們持續(xù)處于焦慮的狀態(tài),我們的靈性、心靈、身體、財務和物質(zhì)都開始匱乏,"他繼續(xù)到。"我們沒有像莎翁那樣意識到,我們處于一個持續(xù)抗拒而非隨順的狀態(tài)。我們每經(jīng)驗一比特的意識,我們同時經(jīng)驗了至少百萬比特的無意識。然而這一比特對我們的救恩于事無補。"
那將會是個不可思議的夜晚。
他要求去看看我們將要進餐的房間在哪里。那是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區(qū)旅館頂樓的一個舞廳里。經(jīng)理和藹地帶著我們進了那間包廂。慧林博士問我們能否單獨呆一會兒。女經(jīng)理同意了并出去了。
"你注意到了什么?"他問我。
我環(huán)視一周說,"地毯不干凈。"
"你接收到了什么印象?"他問。"沒有什么對與錯。你接收到的不一定是我接收到的。"
我讓自己放松下來,聚焦與當下。突然,我感覺到一個巨大的充塞,疲勞,和黑暗。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或那是什么意思,但我還是跟慧林博士說了。
"這間包廂累了,"他說。"進進出出的人們從沒有愛過它。它需要肯定。"
我想那有點怪。一個包廂跟人一樣?它也有感覺?
哦,管它吶。
"這個包廂說它的名字叫希拉。"
"希拉?這個包廂的名字?"
"希拉想知道我們很感激她。"
我并不知道如何做出回應。
"我們要請求在此舉辦活動的許可,"他說。"所以我問希拉是否可以。"
"那她怎么說?"我問,感覺這樣問很蠢。
"她說可以。"
"哦,那就好,"我回答到,回想起我付的這個包廂的定金是不返還的。
他繼續(xù)說,"曾經(jīng)有次我在一個大禮堂準備要做演講,我找了個座位。我問,'是否有誰是我沒留意到?是否有誰有問題我需要關注一下的?'有個位子說,'你瞧,今天有個人在前一個研討會的時候坐在我這里,他有財務問題,我現(xiàn)在感覺糟透了!'所以我清理了那個問題,接著我看到那個位子直挺了很多。之后我聽到,'好啦!我準備好迎接下一位坐者了!'"
他現(xiàn)在在跟椅子對話?
無論如何我開放我的頭腦去聆聽他這些不一般的方法。他繼續(xù)說到:
"事實上我在試著教這間包廂。我跟它和里面的每一樣東西對話,'你想學習如何實踐呼珀珞珀珞嘛?畢竟,我很快就要離開了。要是你能自己演練這個方法不是很好嘛?'有些回答說好,有些則說不好,有些說,'我很累!'"
我記得很多古老的文化認為每一樣東西都是活的。吉姆·帕斯范德·艾維在他的書《清凈》中解釋說,每個場地往往囤積著能量。認為房子、椅子有感受并不應該視作瘋狂。這是個開拓腦界的想法。如果物理學是對的,那么只有能量讓我們感知起來是固體的,那么跟房子、椅子對話,就是一種重整能量的新的、清潔的形式。
但是椅子、房子也會回話嘛?
那時候我可是沒能理解。
慧林博士看著窗外市區(qū)的地平線。高大的建筑,州議會大廈,在我看來,地平線看起來很美。
但在慧林博士看來就不一樣了。
"我看見很多墓碑,"他說,"這個城市滿是死人。"
我看著窗外。我沒看見任何墳墓,或是死人。我只看見城市。我再次發(fā)現(xiàn),慧林博士同時在用他的左右半腦,所以他能看見那隱藏的東西,并說出來。但我不能。我只是睜著眼睛在做夢一樣。
我們在那間包廂里呆了大約30分鐘。就我所知,慧林博士走了一圈來清理這間包廂,請求寬恕,去愛希拉,然后清理,清理,再清理。
之后,他打了個電話。他告訴電話那頭的那個人他所在的位置,并描述了一番,然后問她怎么看。他看起來像是在確認自己對此的看法。等他掛了電話,我們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來并開始聊天。
"我的朋友說只要我們愛這個包,它將允許我們盡情用餐,不限時間,"他告訴我。
"我們?nèi)绾螑鬯?#34;
"只要說對它說'我愛你'就可以了,"他回答到。
那看起來很傻。對一間包廂說"我愛你"?但我還是盡力去做。我早先就學到,你不必真的感覺到"我愛你"而讓其生效;你只要說就好了。那我就說吧。當你說幾次之后,你就能開始感覺到了。
沉默幾分鐘后,慧林博士又說了些睿智的話:
"我們每個人據(jù)有的記憶或靈感對每件東西都有直接和絕對的沖擊力,不論是從人還是礦物、蔬菜還是動物,"他說。"當一個記憶在一個人的潛意識里被神性轉(zhuǎn)化到〇態(tài)了,那么它就在所有的潛意識里被轉(zhuǎn)化到〇態(tài)了--所有人的。"
他停了一下,又接著說:
"所以,無論當下在你的靈魂里發(fā)生了什么,它也同時發(fā)生在所有的靈魂里。意識到這個是多么美妙的事啊!而更妙的是,我們該感恩這一切。我們能親近神性創(chuàng)造者,終止在我們潛意識里的記憶,到〇態(tài)。并且用神性的想法,語言,行為和行動充滿你的和所有人的靈魂。"
對此你會怎么回應呢?
我能想到的就是,"我愛你。"
與神性共進餐
最新的呼珀珞珀珞是一種悔改、寬恕和轉(zhuǎn)變的法門,是一種以愛和空無來替代有害能量的祈愿。愛以流經(jīng)頭腦,以精神共舞,以超意識合作來實現(xiàn)這一切。之后,愛之流流入智力的頭腦,意識的頭腦,釋放掉思想的能量。最后,它流入情緒的頭腦,潛意識,空掉有害情緒的念頭,以自身充滿之。
--依哈利卡拉·慧林博士
有超過70個人來參加我跟慧林博士的私人會餐。我沒有想到有這么多人對這位神奇的老師感興趣。他們從阿拉斯加,紐約,以及其他地方飛到奧斯丁來。有些從俄克拉荷馬州開車過來。我搞不懂為什么他們都要來。有些人或許是好奇。有些人則是我寫的書,比如《吸引力要素》的粉絲,想進一步了解我而來。
我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如何開始?;哿植┦靠雌饋硖┤蛔匀?。他在一張桌子上吃著晚餐,每個人都在捕捉他說的每一個字。下面的分享來自我的好友辛迪·卡詩曼(她是打算第一個在外太空結婚的人;見www .firstspacewedding.com)。
這天是2006年2月25號星期六。我去奧斯丁市去聽慧林博士演說。晚餐時我坐在他旁邊。他的信息100%可靠。我見證了好幾個能量轉(zhuǎn)換的事例。一個患有哮喘的女士不停的抱怨一個男士,叫他不要打電話給醫(yī)院?;哿植┦客A讼聛韺λf:
"我只對你感興趣,我聽到(啟示),你要多喝水,那會對你的哮喘有幫助。"
她的能量立刻從抱怨轉(zhuǎn)換為感恩??吹竭@讓我非常興奮,因為當我看到這一場景時,我在心理默默地批判她,"她在抱怨,"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很想遠離那些愛抱怨的人們。而慧林博士接納了這個負面能量,并將之轉(zhuǎn)換為愛與積極的能量。
接著,我拿出我瓶裝的水。指著旅館的水,對慧林博士說,"他們旅館的水不衛(wèi)生!"
慧林博士回答我說,"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嘛?"
當他這么說時,我意識到我剛剛對水發(fā)出了一個負面的波動。喔!我很感恩我又意識到我自己剛剛做了什么。
他告訴我他是如何時刻清理自己的,意思是說,當那個女士在抱怨那位男士的時候,慧林博士問自己,"我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讓她會這樣?我該如何100%負責任?"
他轉(zhuǎn)投自己的能量給神性并說:"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他聽到神性回答,"告訴她多喝水。"
他還告訴我,"我知道如何清理,所以她得到她所需的,我得到我想要的。"
他跟神傾訴,神跟他們溝通。當我清理時,我會像神看著他們那樣看著他們。
我問慧林博士我能跟他預約個時間見面嘛,他回答說不,因為神性告訴他說我已經(jīng)有了內(nèi)在的知曉了。
聽到這種肯定讓我受寵若驚。
總之,我今晚學到的是:
1.見證了慧林博士是如何將那位女士的能量從抱怨轉(zhuǎn)換為感恩的。
2.發(fā)現(xiàn)自己是如何去評判那位女士和水的。
3.知道了他用來清理自己的體系,以及這個體系的強大威力。
4.記得多說"謝謝你"和"我愛你"。
我以不由自主地解釋,我是如何知道這位治愈了整個看護房的心理性重罪犯的神奇治療師作為開場白的。我引起了全場人的關注。我邀請人們自由發(fā)問,仿佛我跟慧林博士在做一個公開的研討會一樣,那很像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架勢,說到柏拉圖,我覺得自己更像是個"擺那的圖"(諧音"柏拉圖"的幽默,說自己在那里像個花瓶)。
慧林博士開場說,"人們問我,'恩,信念怎么處理?情緒怎么處理?那種種問題怎么處理?'我并不管那些東西。我并不管'怎么來的'那些廢話。但是你們還是會問我,但是我還是要搞定那些東西??!但是接觸那些東西就好像讓我接觸那些會燒著的玩意,最后我只好把手收回來。所以,當有什么事發(fā)生了,甚至在它發(fā)生之前,我已經(jīng)收手(不管)了。"
"這就像是我在走進這間包廂之前--它是神圣的--在我步入之前,我得跟它交流一番。我問這包廂它叫什么名字,因為它真的有名字。之后我對它說,'我可以走進來嘛?'它回答說,'可以,你可以進來了。'但是我們假設這包廂回答說,'不行,你這--原諒我這用詞--混蛋。'那么我就會留意我自身,做些我該做的事,所以當我走進來后,此時你會聽到一個醫(yī)生的口頭禪,'自愈吧!'所以,我要確保我進來時是健康的,沒有問題的,哪怕只是一會兒。"
為了方便每個人都能跟他溝通,我打斷了他的說話。我想讓大家都知道慧林博士是何許人,為什么我們在這里。我們在此做的完全是自發(fā)的,形式是自由的。我建議大家放輕松,打開心門來交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慧林博士會說些什么或做些啥。
他問大家為什么有人會得乳癌。無人能答。他自己也說不上來。他指出,每一個當下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比特信息流產(chǎn)生,但是我們每次能意識到的不到20比特。這是他常談的話題。但是這也是他教導的精髓所在:我們很無知。We don't have a clue.
"科學對于我們的生命是怎么回事沒有確定的說法,"他說。"甚至〇的出現(xiàn)也讓數(shù)學不明不白了。在查理斯·塞弗的書《〇:危險想法的傳記》的結尾,作者斷言,'所有的科學家都知道,宇宙從空無中來,也將回歸到空無中去。這個宇宙以〇開始,以〇結束。'"
慧林博士繼續(xù)說,"所以,我需要將我的宇宙意識回歸到〇態(tài)。讓其空無。你肯定聽過其它類似的說法:空性,空,純粹。不論你怎么稱呼它。我的想法就是立馬回到〇態(tài)。不論發(fā)生了什么,哪怕我沒有意識到,我將要說的法門就是,不停地持續(xù)歸〇,最后我將為〇。"
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都被慧林博士深深吸引住了,但也有些人跟我一樣無動于衷。但慧林博士繼續(xù)說到,"只有當你的頭腦處于〇態(tài),創(chuàng)造力才能發(fā)揮作用,那叫做靈(〇)感。夏威夷語里這個'靈感'被稱作哈。"
"如果你去過夏威夷(哈哇義Hawaii),哈(Ha)的意思就是'靈感。'哇(Wai)是'水'的意思,義(I)是'神圣的'的意思。夏威夷(Hawaii)的意思就是'神圣的呼吸,神圣的水。'這就是夏威夷這個詞的意思。夏威夷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清理法門,所以不論我身在何處,我會核查一下--舉例來說,在我步入這間包廂前,我說,'有什么是我不知道我要去清理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接著,如果我用'夏威夷'清理法門,那么我就能回到〇態(tài),并且我就能獲得我沒有意識到的訊息。"
"只有在〇態(tài)...有些事你該知道,頭腦每次只能執(zhí)行兩位主人中一位的命令。要么它執(zhí)行你頭腦中發(fā)生的任何想法,這個叫記憶。要么它就執(zhí)行靈感。"
這個話題越來越迷人。接著,慧林博士又更進一步。
"神圣智能是所有靈感的發(fā)源地,它在你的內(nèi)在??!它不在外在的某個地方。你并不需要達到那個地方。你不需要!你不需要找任何人。它就在你的內(nèi)在!接下來的層次叫超意識。這很簡單。夏威夷語稱之為奧瑪酷(Aumakua)。奧(Au)的意思是'穿越所有的時空,'瑪酷(makua)的意思是'圣靈或一個神,'這個意思是,部分的你是那無時間性的,無疆域性的。那部分也是全知的。"
"之后你就有了意識頭腦;夏威夷語里稱為尤哈納(Uhane)。接著,你就有了潛意識;夏威夷語里稱之為尤尼西皮里(Unihipili)。"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去問,'我是誰?'因此,我們正在說什么--我正在跟你們分享的--那就是你的身份由這些不同層次的意識組成。留心啦,這個意識層次空無了!那么這個意識層次就是〇態(tài)。那么此時你是誰?你是神圣的存有--那就是〇態(tài)。那么,為什么你需要成為〇態(tài)?"
"當你是〇態(tài)時,存在所有的可能!所有的!那就是說,你此時是以神的樣子創(chuàng)造的。稍后我會做更多澄清,因為我聽到了某些異議。但是我希望你們通過神性來澄清。"
"當我說,你此時是以神的樣子創(chuàng)造的。那意味著你的某一面是空無和無限的。只要你愿意放手那些無聊的東西而讓自己處于空杯,那么靈感會即刻充滿你的存在,你就處在自由之鄉(xiāng)了。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清理地怎么樣了,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你都不會知道。'清理地怎么樣了?怎么樣了嘛?我清理了??旄嬖V我,我清理地怎么樣了?我會繼續(xù)清理的。'大多數(shù)時候你都不會知道。"
"當智力被套牢而受蒙蔽后,它將越來越被蒙蔽。那就是夏威夷語里稱為--原諒我的用詞--庫卡帕。有人知道庫卡帕是什么意思嘛?它的意思是智力便秘。"
有個人問,"但是如果你跟另外一個人異議,你是說只有我,而非那個人,是需要修正的嘛?"
"如果你對某人有異議,那么這不是那個人的問題!"慧林博士聲明。"那是你對記憶的反應而已。那時候你對自己就有異議了。那跟別人沒有關系。"
"現(xiàn)今,我與那些憎恨自己丈夫或妻子的人一起工作。有次有個女士說,'我想去紐約。那樣我就有個更好的發(fā)展機會。'之后我聽到神性說,'不論她去哪里,她的問題會一直追隨著她!'"
慧林博士之后解釋說,當有人找他預約做治療時,他會著眼于自己,而不是那個打電話來的人。
"舉個例子,我最近接到一位92歲老婦的女兒打來的電話。她說,'我母親這幾周患有嚴重的臀部疼痛。'當她跟我通話時,我就問神性一個問題:'我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導致了這位老婦的疼痛?'接著我問,'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呈現(xiàn)出來,我就照著做了。"
"大約一周后,那位女士又打電話給我,說,'我母親現(xiàn)在好多了!'這并不意味著問題不會卷土重來,通常一個問題的出現(xiàn)是多種原因促成的。但是重點是我持續(xù)在自己身上做功夫,而不是她身上。"
又有個人問,發(fā)生在國外的戰(zhàn)爭呢。他想知道自己是否也要對此負責。更確切的說,他想知道慧林博士對此會做些什么。
"啊,我會考慮我的責任何在!"慧林博士毫不含糊地說。"我每天都做清理,但是我不能說,我想去做清理,我想那種事會好起來。只有神知道什么該發(fā)生。但是,我只負責我的那部分--就是清理,就像清理醫(yī)院一樣。我們夏威夷不再有給殺人的人們住的精神醫(yī)院了。不再有了。我盡我所能的做了我該做的那部分?;蛟S如果我清理得更多,結果會更好。我也是人啊,我已經(jīng)盡力了。"
我看得出慧林博士有些疲倦了,我感覺到他想今晚到此為止。真是個讓人終生難忘的夜晚。
但是那晚并沒有就此為止。
此后,次日清晨,我,慧林博士,伊麗莎白·馬可(《馬術》一書的作者)還有一些其他人在一起共進早餐。不論何時,當我在慧林博士身邊時,我內(nèi)在開始變得沉默?;蛟S我感受到了〇狀態(tài)?;蛟S沒有。天知道。
但在某個時刻,我突然獲得了一個靈感,舉辦一個周末活動,稱之為"顯化周末"。我不知道這個點子是哪里來的。至少我當時不知道?,F(xiàn)在我知道它來自神性。但是早餐過后,我又對這個好主意不感冒了。
我有很多事可忙的,工程啊,旅行啊,議程啊,健身賽啊,等等。我不想再在自己的清單上多加一樣要做的。我試著不去理會這個點子。我決心靜觀其變,看它是否會一去不復返。
它沒有消失。三天后它還在我腦子里。慧林博士告訴我說,如果一個點子在多次清理之后還出現(xiàn)的話,那就照著做好了。所以我就寫了一封我平生最爛的一封郵件,并把它發(fā)給了我有聯(lián)系的人們。讓我驚訝的是,有個家伙竟然在我發(fā)送完郵件三分鐘后,打來電話并登記參加這次活動。她肯定是坐在她的電腦前,等著看我的郵件吧!
其余人的登記也很輕松就完成了。我只想招25人參加活動。這是我給自己定的極限,因為我感覺對著25人講比對著2500個人講要來得容易。同時,我之前從沒舉辦過這樣的研討會。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我跟慧林博士談了這個靈感以及我的擔心。
"我唯一的建議是不做計劃,"他說。
"但是我總是會計劃一番,"我說。"我寫出我的講稿,制作幻燈片,以及小冊子。知道我自己說到哪里了,能讓我能感覺自在很多。"
"要是你能信靠神性能看顧你,你會感覺更自在,"他斷言到。"讓我們?yōu)榇饲謇戆伞?#34;
我知道,他那么說是出于他自己的經(jīng)驗,那意味著他必須去清理某些東西。對的,某些被共享了的東西。你的經(jīng)驗就是我的經(jīng)驗,反之亦然,一旦我們意識到它的話。
我就盡力對此次活動不做計劃。我在某個時刻向我的恐懼妥協(xié)了,我做了個要分發(fā)的手冊。但是我從來沒有用上,甚至沒再看上一眼。也沒人提及過它。
我的開場是這樣的,"本次活動我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每個人都哈哈大笑。
"是真的,"我說。"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們又大笑起來。
接著我告訴每個人有關慧林博士,有關呼珀珞珀珞,以及"你創(chuàng)造了你的現(xiàn)實"這句話的含義是如何超乎他們曾經(jīng)的理解。
"在你生命當中,如若有誰是你不喜歡的,"我解釋說,"是你創(chuàng)造了那個現(xiàn)實。如果你創(chuàng)造了你的現(xiàn)實,那么也是你創(chuàng)造了他們。"
整個周末真是不可思議。及至今日,當我看著那天活動的集體照時,我感受到了我們分享著的愛意。你可以在www.BeyondManifestation.com這個網(wǎng)站上觀看這張照片。
但對我來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我還有很多要學的。
見證
為了找到自己內(nèi)在的光芒,你要進入那深深的黑暗。
--德比·福特《追光者的黑暗面》
許多來參加聚餐和參加了顯化周末活動的人都獲得了突破。在這一章里,你將讀到他們真實的故事,你會對呼珀珞珀珞法門的威力有所了解了。
下面是來自路易斯·格林:
親愛的喬伊:
再次謝謝你促成了這次與慧林博士在一起的聚會。也謝謝蘇姍細致的工作,尤其是幫我在凱悅飯店定了一份素餐。我很告訴能跟你和納瑞莎坐在一起,并跟你們還有其他同桌的人相識。
能坐到前排與慧林博士近距離接觸真是我的榮幸,他在回答我的疑惑時表現(xiàn)出來的慈祥寬厚也讓我受寵若驚。
我很樂意與你分享,在那晚之后的兩周里,我經(jīng)歷過的很多神奇的事。有件事我一直提醒自己記著,慧林博士曾經(jīng)為了幫助我而向神性呼求過,過去我總是偶爾會演練呼珀珞珀珞法門,現(xiàn)在則是盡可能多的演練,我至今受益于他的祈禱。
剛聽完音頻
我就收到"分享與慧林博士有關的故事"的邀約信
我要提到的第一個經(jīng)歷是,蘇姍發(fā)給我的,請求分享那晚與慧林博士聚會回饋的郵件。有趣的是,我買了本《遺失的生命指南》并下載了你和慧林博士的MP3音頻。我剛剛從頭到尾聽完一段錄音,就發(fā)現(xiàn)收信箱里來了封蘇姍的信。
我的訴訟未公開卻聲聞全國
第二個經(jīng)歷非常難以置信。我在2月23號飛往奧斯丁之前,有一件新的訴訟要立案。但在我離開前我并沒能完成它們而郵寄出去,所以我第二天(2月24號)從奧斯丁的郵局寄了出去。不知道怎么說好,我的那些資料在郵寄過程中弄丟了,最后直到3月6號周一那天才達到目的地。
我隸屬于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國范圍內(nèi)雇傭律師處理事務的機構。上周五下午,一個在康涅狄格的律師郵寄了一份膠封的,在俄克拉荷馬州加拿大郡立案的案件概要,他問我在塔爾薩(美國俄克拉菏馬州東北部城市)的同事,是否是他立的案。我?guī)缀鯐灥?。那是我的案子。我給她發(fā)了個郵件,并打電話到她的辦公室去,問她是怎么找到我的案子的。接著,我試著在谷歌上搜索某些東西,花了一個多小時,什么都沒找著。
她給我回郵件說,她訂閱了一個在線服務叫法院新聞服務網(wǎng)(www.courthousenews.com),里面有線人(和潛伏的諜報者)監(jiān)視法定的立案程序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意見建議,并上報重要、重大或僅僅是有趣的事件。我并沒有公開我的案子,但是在這個網(wǎng)站的首頁右邊欄卻刊出了一個頭條*。諷刺的是,客戶的父親在這天早些時候還到訪我的辦公室,我跟他打心底地說,我們很有信心能贏。讓我如何都想不通的是,每天有上千件案子要立案,怎么就我的成了頭條了。
我臨時安排的晚餐吸引來的人數(shù)創(chuàng)了記錄
我是我們當?shù)厮厥持髁x協(xié)會中的一員,我們每個月的會面通常定在每月的第二個周六。當我跟協(xié)會主席核對三月份的會面地點時,我發(fā)現(xiàn)這還沒有預定下來。我主動提出接管這單事。2月28號周二,我走訪了我心目中上最頂尖的餐廳,發(fā)現(xiàn)那主管直到3月3號周五才能回來,但是他們給她留了我的信息,以便她回來的時候聯(lián)系我。但那不管用。
第二天,3月1號周三,我去了一家新開沒幾個月的泰國餐館。我問他們經(jīng)理,他們能否做素食者的自助餐。我跟他說,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最少不少于20個人,再好也許會多到30來個。他說他們可以做,但是要付100美元的押金,確保不會出現(xiàn)因為多買太多額外的食物卻沒人就餐的狀況。我拿起菜單,內(nèi)容很不錯:素食壽司,湯,四道主菜,甜點,還有茶共8美元。他說他可以跟他們的店主談,我得要考慮付押金。3月2號,我們還不能定下來。我寫了一封簡報,發(fā)給我們的主席,她會轉(zhuǎn)發(fā)到我們的電子新聞郵件里去。晚餐會在3月11號星期六舉辦,而我要求大家在3月9號周四下午5點之前給我回復。
通常,我們的主席會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前后發(fā)出每月新聞郵件。大多數(shù)人通過郵件收到新聞郵件,有些通過平郵。我們還張貼在當?shù)氐慕】凳澄锷痰旰蛨D書館。3月5號周末晚上,這次時間來不及了,主席沒時間發(fā)新聞郵件,就簡單的把我發(fā)給她的信當作新聞郵件發(fā)了出去。而平郵則在周一的時候通過明信片的方式發(fā)送出去。同時我們沒有張貼任何的海報。我當時就想,我們要是能召集20個人聚餐就非常了得了。
周一那天,"請回復"的消息源源而來。我收到了數(shù)幾個人的郵件。周二的時候又多了幾個人,因此我想,我們可以至少支付13個人的押金。然而,周三開始,"請回復"的消息史無前例地熱鬧起來。到這天結束,我們的報名人數(shù)總共有37個。對我來說,我們似乎要遇到一個新的麻煩,我打電話給那個經(jīng)理,問他他們餐館的容客量是多少;他回答說65人。周四的時候,依然有不少報名確認信發(fā)過來,直到我們的截止報名時間,我們總共有55人報名。那天我其實效率很低,我激動地每個幾分鐘查看一下我的郵件(吸引力要素?)。我打電話給那位經(jīng)理,問他們能否招待那么多人,他回復說,"沒問題。"
周四晚上我去上卡巴拉的課,直到晚上九點才到家。我查看了電話留言和郵件,我又收到更多訂座回復。總?cè)藬?shù)到67人。我開始認真考慮該怎么處理這個人數(shù)過多的問題。我的閃亮點子是,設法讓那些落后報名的人來遲一些。周五跟周六又來了一些訂座的回復。我們的總報名人數(shù)高達75人之多。
這次活動超級成功!并非每個訂座的都來了,有少數(shù)幾個沒訂座就來了(有個性)。到我們客滿時,餐館里的能量一直都是出奇的好。這讓那些第一次來參加這次活動,吃泰國自助餐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有些協(xié)會的里有10年以上會齡的會員說,這次創(chuàng)造了俄克拉荷馬州素食活動的最高聚會人數(shù)記錄。讓人吃驚的是,座位問題也很好地解決了。有些來聚餐的人之后繼續(xù)去處理某些周六晚上的事務。所以總有空位子為遲來的人預留著。由于這是大家第一次有這么多人聚會,餐館里的人都非常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