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山東包子有多能裝?主打塞進一整個菜市場!

2023-09-04 13:48 作者:地道風物  | 我要投稿


中國最會做包子的地方,

不在東北,不在天津


一個提醒:在山東吃包子不要一口吞,小心被排骨硌掉大牙。當然,這個提醒可能也沒什么必要,因為山東包子太大了,一口吃不下

山東包子里,有一整塊,帶著骨頭的大排骨。

圖/網絡


“什么都大”,是人們對“浩克山東”飲食的常規(guī)印象,這里有兩米八的章丘大蔥、一元硬幣大的櫻桃,還有比臉大的膠東饅頭......包子也同樣如此,到山東買饅頭,外地人一定會驚訝于這里包子的大小,別地兒的包子吃一屜能吃飽,山東包子一個就吃撐。


當然,山東包子也不止是大,這里還有更多令人震驚的包子:在膠東沿海,有一種無比豪橫的海鮮包子,在一個包子里,你能吃到海參、海膽、海腸、鮑魚、扇貝、蝦仁,包子餡兒里集齊山東沿海物產;在魯西北鄒平,有一種皮薄如紙,不用吃就能從透光的皮里看出是什么餡的紙皮包子;還有前段時間淄博的燒烤爆火,同時也帶火了這里的肥腸大包,誰能想到,包子里還能裝鹵好的肥腸!

你永遠想不到,山東包子里到底能裝下多少好東西。

攝影/姜慧


山東人愛包子,在家里,人們蒸饅頭的時候會順手包幾個包子,就算這頓吃不上,還有下頓等著。走上山東各地的街頭,更是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包子:水煎包、紙皮包,排骨包、海鮮包······和對待大饅頭一樣,山東人把包子玩出了花樣。如果你對山東的印象是樸實無華,那他們會用包子告訴你,縱使只有巴掌大的空間,也能展現無限的想象力。


在山東這個中國碳水大省里,包子始終都在人們餐桌上占據著一席之地。令人吃驚的包子大小,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包子餡,山東人,帶你重新定義包子。




-01-

山東“大包雜”,

萬物皆可裝



大,是刻在山東每一寸土地上的DNA,在食物領域,這同樣適用,當別處的吃食還在研究如何變得更小、更精細的時候,山東的食物則走向一條“超大號”的道路。包子想要大,要在面皮和餡料上同時做文章。


山東是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省,作為小麥主產區(qū),山東的面粉管夠,于是,包包子時,心有多大,發(fā)揮空間就能有多大。如果說面皮是區(qū)位所賦予的先天優(yōu)勢,那餡料則是山東人呈現生活創(chuàng)意的秀場。

為了皮包餡大,山東人有獨特的包包子技巧。

圖/網絡


別處的包子包的是餡兒,山東的包子包的可以說是整盤菜。在素包領域,山東有“外掛”加成,只要是“宇宙壽光”批發(fā)得到的蔬菜,都能裝入其中。先不說遠處,壽光本地的韭菜,配上土雞蛋,再加少量蝦皮,便可以組成一道鮮美的包子大餐。臨近的濰坊出產蘿卜,將其洗凈擦絲,只消配上少許肉餡,攪拌過后,就可以在喜吃蘿卜的冬天,成為家家戶戶常備的吃食。


“能打”的蔬菜還有膠州大白菜,隨便掰下幾個葉,剁成碎泥,無論是搭配龍口粉絲,還是鹵水豆腐,都能把人吃到扶墻。而其中的關鍵元素,也少不了章丘大蔥、蘭陵大蒜與萊蕪生姜。“調味三劍客”為滋味奠定了基礎,所以不論包子做多大,都不會顯得寡淡。

山東包子,一個包子一盤菜。

攝影/QD牛奶泡餅干


到了肉包上,山東人的花樣更多了。在龍口,吃包子得吐骨頭。剁成小段的排骨,與當季的蕓豆或白菜共同做餡,即使不包進面皮,單獨當作菜肴,也別有一番風味。本地人流傳一個段子,說,上海人去買小肋排人家會問:“做糖醋小排呀”。山東人去買小肋排,對方則會問:“又要回家包包子啊”。


膠東地區(qū)愛吃海鮮,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愿意把海鮮裝進包子里,這是當地人才懂的餐桌情調。溫水和面,充分醒發(fā),和餡時,韭菜和精肉切成小塊,用旺火熱油將其炒熟,加入什么海鮮,那就豐儉由人了。

來山東,千萬不要小看包子的大小。

攝影/QD牛奶泡餅干


總之,在山東,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當地人包不了的。




-02-

“包子大舞臺,有料你就來”



山東衛(wèi)視曾有一檔接地氣的節(jié)目《我是大明星》,它給人們貢獻了不少鬼畜素材的同時,也留下一句口號:“生活大舞臺,有夢你就來”。將這話稍作修改,放到包子上也恰如其分:“包子大舞臺,有料你就來”。


在山東待上幾天,你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感受,“過去自己對包子的見解太偏狹了!”因為這兒的包子實在太多了。


膠東大包子:一個就頂飽


膠東包子主打一個“大”字,每個重量在四兩之上。手中托著膠東包子,既能感受山東人的熱情與淳樸,也能體味到“靠山吃山,靠海吃?!?/strong>的生活經驗。海鮮包的魅力已無需贅述,值得一說的,是膠東人在包子上的“不時不食”。

膠東地區(qū)的包子,主打一個海鮮盛宴。

攝影/公主4個胃


在春末和夏季,膠東大包的主菜是蕓豆,它的滋味最為濃厚。到了夏秋,韭菜是餡料的“扛把子”,配上肥肉丁和海菜,香而不膩。冬天將至,白菜蘿卜就成了日常餡料。轉年開春,山麻楂和堿蓬草等野菜冒頭兒出,拿著小鏟鏟的大爺大媽就將其帶回了家,野菜也難逃成為包子餡兒的命運。

堿蓬草加海鮮做餡,鮮上加鮮。

圖/網絡

魯中包子:被遮蔽的一道魯菜


山東省會濟南是魯菜重鎮(zhèn),而在這座城市,還有一家特別的“魯菜名店”——草包包子鋪。老濟南人近乎都知曉它的名號,在魯中,草包包子的講究是出了名的。

草包包子,老濟南人常吃的包子。

圖/網絡


草包包子的三鮮餡受很多人青睞,在餡料制法上,肉餡需用手切,配以筍丁、蛋糕丁,調料上,老漬醬油、小磨香油則負責提鮮提香。面皮要捏成十八褶,菊花狀,厚薄適中,蒸制完成,“脫底”、“冒油”的包子要逐個撿出,上桌的得是色香俱全的包子。吃頓包子的時間,可能還趕不上面點師傅做一屜包子。



魯西北、魯東北:山東大漢也懂“粗中有細”


刻板印象里,山東人總是粗線條的,但在包子的問題上,他們從來都是“粗中有細”。在魯西北的鄒平,紙皮包子是當地最負盛名的食物。和很多吃食一樣,它的起源也有一些宮廷傳說,由于多在坊間傳播,真假難辨,也就不必多說。但其可知的歷史,確有三百余年。


透過薄薄的皮,就能看到包子是什么餡的。

圖/視覺中國


鄒平包子的最大特質,是皮薄如紙。因此,面和得好不好,決定了包子的質量。制作它時,關鍵秘訣是將山藥打成汁,倒入面中攪拌,為的是提高柔韌性,讓它吃起來筋道。完成這一關鍵工序,餡就可豐可儉了。如此蒸出的包子,顏色透亮,內里的餡料隱約可見。包子上了桌,再也不用問別人“這是什么餡兒的了。”


魯東北的利津則是在包子底上做起了文章。據當地縣志記載,早在清光緒年間,這個縣城就已經有了許多做水煎包的商鋪。其制法也頗有學問:包子口朝下,擺在平底鍋中,灌入面糊水至水煎包頂端,湯汁吸收殆盡,再倒入食用油。滋啦滋啦的聲響過后,端上桌的就是底部焦脆的水煎包,無論是清晨還是日暮,它總在撫慰著黃河邊這座小城里每個食客的胃與心。

煎得酥脆的利津水煎包。

圖/網絡




-03-

山東人為啥這么愛包子?



史料記載,中國最早出現“包子”稱謂的朝代是宋朝,《燕翼詒謀錄》如是記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痹诒藭r的民間,宋朝人還是習慣將其叫做饅頭,在宋代官場上,“太學饅頭”風行一時。參加科舉的學子們,在完成廷試后,都會得到賜食,其中便是太學饅頭一個、羊肉泡飯一盞。


不過,山東人愛吃包子倒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包子的盛行,更多的還是與匱乏的記憶相關。照季羨林先生的說法,早年的人們整天吃“黃的”。黃的,指的是玉米窩頭,吃多了難以下咽,只有每逢節(jié)慶,才吃得上“白的”,諸如,包子、水餃。

對于內地少見的海腸包子,是膠東家庭的日常。

攝影/孫茂俊


在物質條件尚不豐裕的年代,熱心腸的山東人就常常以包子來招待客人,一鍋包子出來,能頂飽不說,還可以解饞。在當時的年代,誰家要是蒸出一鍋包子,那簡直是要饞哭隔壁小孩的。


除此之外,相較于其他地區(qū),山東的農業(yè)文明更為突出。下地干活兒帶上幾個包子,有肉,有菜,還有了主食。從攜帶便捷的角度看,這也許也是包子成為家家戶戶常備的吃食的原因。 再者,當地物產豐富,海鮮、肉類、蔬菜,應有盡有。在摸索出了“什么最好吃”之后,山東人自然也就把包子當成一盤菜對待了。


所以,這么看,山東包子大,又不止于大。因為它包羅的,不僅是當地最好的食材,還有山東人與生俱來的善良、開放與熱情。

山東早市里售賣的,熱氣騰騰的包子。

攝影/阿朱

作者|?把子肉

編輯?| 鹿楠

首圖 |?常建儒
封圖 |?QD牛奶泡餅干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山東包子有多能裝?主打塞進一整個菜市場!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乌鲁木齐县| 威信县| 焦作市| 都江堰市| 徐闻县| 贵溪市| 武功县| 涞水县| 常熟市| 龙胜| 内丘县| 北京市| 托克托县| 南召县| 阳谷县| 营口市| 微博| 金塔县| 澄城县| 江油市| 通道| 固安县| 廉江市| 娄烦县| 宣威市| 柘荣县| 阿图什市| 渝北区| 林西县| 中卫市| 青海省| 静乐县| 牟定县| 郑州市| 玛多县| 五峰| 苍溪县| 曲靖市| 图们市| 枞阳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