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的墨石公園,是我國唯一的高原“動力變質(zhì)巖”石林景區(qū)
四川省位于我國西南內(nèi)陸地區(qū),地跨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總面積約為48.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陸地面積第五大省。四川省面積巨大,地形類型復(fù)雜多樣,地勢總體上西高東低,在地形上四川省可以劃分為東西兩部分,川西部分以山地高原為主,主要為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區(qū)域;川東部分以盆地丘陵為主,主要為四川盆地和川東丘陵區(qū)域。

唯一高原“動力變質(zhì)巖”石林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墨石公園”,位于四川的川西地區(qū),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總面積約為15.3萬平方千米,相當于一個半浙江省的面積大小,但是常住人口數(shù)量僅為約110萬人,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qū)。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qū),海拔高,地形崎嶇,以高山氣候為主,自然環(huán)境惡劣,不適宜人類大規(guī)模居住。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圖
甘孜州雖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但是自然風光十分優(yōu)美,大美甘孜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前往游覽。墨石公園位于甘孜州道孚縣南部的八美鎮(zhèn),地處橫斷山脈大雪山的北端,這里具有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包括奇峰異石、湖泊草原、石林奇觀等美不勝收。說起“石林”,我們就會想起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在石灰?guī)r等可溶性巖石廣布的地區(qū),后來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沿裂隙進行的溶蝕作用,就會在地表分布石林地貌景觀。

墨石公園航拍圖
墨石公園的石林景觀,并不屬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石林的巖石并不是石灰?guī)r。墨石公園地處板塊交界處附近,受到板塊之間強烈的碰撞擠壓,多斷層發(fā)育,砂板巖巖石受到強烈的擠壓后,變形碾磨后形成了一種動力變質(zhì)巖“糜棱巖”。堅硬的母巖受到動力碾磨,揉搓成質(zhì)地較軟的糜棱巖。在地下形成的糜棱巖,在地殼運動下出露地表,而后就由外力作用來登場了。

墨石公園在四川省地形圖中的位置圖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風化包括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侵蝕作用包括流水侵蝕、風力侵蝕和冰川侵蝕等,其目的就是對出露地表的糜棱巖進行破壞。由于不同部位的巖石抗侵蝕能力不同,因而產(chǎn)生了風化和侵蝕差異,經(jīng)過億萬年的變化后,在地表形成了神奇的石林景觀,是我國唯一的高原“動力變質(zhì)巖”石林景區(qū)。

石林
由于糜棱巖的顏色很深,色黑如同墨黑色,因而被稱為“墨石公園”。這些石林不僅形態(tài)萬千,而且在陽光下顏色也十分多變。石林形態(tài)只是這片糜棱巖的中間形態(tài),由于糜棱巖質(zhì)地較軟,抗侵蝕能力較差,在長期的外力風化侵蝕下,終有一天石林會分崩離析,變成風化物覆蓋在地表。當然,在地質(zhì)時期上說時間不長,那也是需要幾千乃至上萬年的時間才行。

青藏地區(qū)斷層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