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的沒落已不可避免,或許是時候體面退場了
最近,隨著廣汽菲克Jeep退出中國市場這一資訊在網絡上發(fā)酵,引起網友對于下一個退出中國市場車企的猜想,大家也是眾說紛紜,斯柯達也因為銷量暴跌,品牌邊緣化被大家列入了下一個退出中國市場車企的列表中。

作為曾經的性價比之王,斯柯達在中國市場也曾鑄就輝煌。得益于大眾同源的平臺和技術以及親民的價格,斯柯達在2016年到2018年的銷量更是連續(xù)3年超過30萬輛,2018年達到34萬輛的巔峰,表現非常亮眼。

但是隨著一汽大眾旗下子品牌捷達宣布獨立,“廉價大眾”的標簽不再是斯柯達的專屬,再加上產品知名度不足、定位不清晰等因素,斯柯達成為上汽大眾旗下最“邊緣化”的品牌,目前的處境已經近乎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大眾集團全球市場,斯柯達是銷量第三的品牌。而在中國市場,2021年斯柯達品牌的銷量只有7.12萬輛,同比下滑了58.8%。國產在售的8款車型中,竟無一車年銷量超過2萬輛。

斯柯達當然也有主動采取策略去挽回頹勢,最主要的措施是降價,但是“以價換量”的措施在中國市場并沒有生效,下滑趨勢沒有得到遏制,全球銷冠車型斯柯達明銳在國內上市后也沒有掀起什么風波。
斯柯達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只有23755輛,6月份的銷量也只有4500輛,目前斯柯達在售的僅有7款車型,銷量最高的車型也只有柯米克GT的1133輛,銷量最低的車型是昕動,僅有1輛的銷量。而前不久上市的全新柯迪亞克的銷量僅為514輛,這個成績也宣告了全新柯迪亞克車型的失敗。

在今年6月份上市的時候,全新柯迪亞克有上汽大眾汽車銷售與市場執(zhí)行副總經理俞經民等負責人的加持,宣傳聲勢也不小,但是取得的成果卻如此慘淡,這也預示著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沒落已是不可阻擋。雖然斯柯達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比較穩(wěn)定,產品力也沒有問題,但是斯柯達在中國市場似乎就要到了盡頭。

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就從增量市場變?yōu)榇媪渴袌?,競爭異常激烈,馬太效應也愈發(fā)嚴重,頭部車企開始收割市場。豪華品牌以及主流合資品牌積極下探市場,自主品牌在穩(wěn)定自身基本盤的同時,也在實現品牌向上拓展,斯柯達夾在其中發(fā)展當然非常艱難。再加上電動化的浪潮風生水起,比亞迪等傳統(tǒng)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在電動化智能化的領域突飛猛進,而斯柯達在電動化的領域是沒有什么作為的,而且大眾集團內部也掣肘眾多,制約著斯柯達的前進之路。

斯柯達也在思考如何迅速調整后續(xù)的開發(fā)策略,如何快速響應中國用戶的需求,如何加快步伐以適應中國市場的調整,但這是需要大眾集團和斯柯達中國團隊的鼎力合作下才能實現的,而這樣的通力合作實現是很困難的,更關鍵的是,就算合作實現了,也是需要時間去扭轉局面的,但是中國市場留給斯柯達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022年是斯柯達背水一戰(zhàn)的關鍵性的年份,也將決定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去留,但是以斯柯達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背水一戰(zhàn)并沒有什么成果,退場也是大概率的事情,關鍵這個時間是在今年還是別的時刻。

從2006年進入中國以來,斯柯達見證了中國汽車行業(yè)的飛速崛起,也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騰飛做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現在斯柯達沒有跟得上時代進步步伐,如果今年年底還沒有什么變化,斯柯達是時候體面的退場了,給自己的中國之旅畫下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