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明代歷史遺物,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我在陽光明媚的深秋拜謁大召寺,去之前我特意做了參觀攻略以示敬重。呼和浩特大召寺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十六世紀(jì),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由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領(lǐng)阿拉坦汗主持修建,其建筑風(fēng)格采用漢傳寺廟形式。寺院門前佇立著牌坊,上寫蒙文“佛照青城”,象征著佛佑青山綠水的呼和浩特美麗城市。我虔誠地進(jìn)入大召寺,沿中軸線觀賞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西配殿、廂房等建筑,并觀看著很多游客圍著轉(zhuǎn)金桶在轉(zhuǎn)。大召寺“召”字是從藏語里傳過來,有“釋迦牟尼佛”的寓意,并演繹成蒙語“大廟”的意思。相傳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寺內(nèi)鑄有“皇帝萬歲”金牌,于大殿銀佛像前,設(shè)有“皇帝寶座”,由此大召寺被尊稱為“帝廟”。大召寺最著名“三絕”,銀佛、龍雕、壁畫,是明代歷史遺物,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和欣賞價值。 手機(jī)隨手拍圖文原創(chuàng),感謝分享。
深秋陽光明媚拜謁呼和浩特大召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建成于1580年
大召寺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十六世紀(jì),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呼和浩特大召寺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
大召寺?lián)碛休x煌建筑 珍貴文物和藝術(shù)品
大召寺明代歷史遺物,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大召寺著名“三絕”,銀佛、龍雕、壁畫
大召寺采用藏漢結(jié)合建筑形式,金碧輝煌,莊嚴(yán)肅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