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道茶太臟了,千萬別碰?
頭道茶真的不能喝嗎?
不知道大家泡茶時有沒有這個習慣:不管什么茶,頭道水沖進去,然后“嘩”一下倒掉。更有甚者還倒掉兩泡茶,美其名曰“去農(nóng)殘、洗灰塵、去雜質(zhì)”。
很多司空見慣的事情,也許很多人只是依葫蘆畫瓢,都沒有仔細推敲過這么做有什么意義,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頭道茶的問題。
01、頭道茶可以洗去農(nóng)殘?
農(nóng)藥多為脂溶性物質(zhì),熱水只能溶解和稀釋很小部分的量,單靠頭道茶就可以洗去農(nóng)殘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茶葉中的農(nóng)殘問題,來看看數(shù)據(jù),農(nóng)業(yè)部2015、2016、2017、2018連續(xù)3年對春茶和夏秋茶農(nóng)殘的抽查結(jié)果看,合格率分別達到了97.6%、99.4%、98.9%,97.2%,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茶是農(nóng)殘不超標的。
所以,希望在頭道茶中洗掉農(nóng)殘的想法不僅是不科學的,也是沒必要的。
02、頭道茶可以洗去臟東西?
沖茶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泡沫,有人認為是茶中的灰塵、雜質(zhì)。其實,這些泡沫是一種叫做“茶皂素”的物質(zhì)造成的,與茶臟不臟并沒有關(guān)系。
雖然茶中的茶皂素含量少,對茶湯的滋味沒有實質(zhì)性的影響。但另一方面,茶皂素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的作用,本身對人體是有益的。

至于茶中可能存在的灰塵,只要不是購買街邊敞開擺放的茶,或者在來源不明的倉庫擺放多年、包裝破損的茶,其它包裝完好情況下茶是沒有什么塵的。
03、頭道茶反正不好喝,倒掉無所謂?
有的人認為頭道茶并沒有完全泡開,茶不好喝,所以應該倒掉。
這主要是從潤茶的角度看,認為頭道茶沒有達到飲用的最佳口感。
但茶葉中的內(nèi)含物質(zhì)在頭道茶中析出的量不少,尤其是一些比較鮮嫩或比較容易泡開的茶,這些茶浸出速度快,如果倒掉頭道茶會丟失很多有益物質(zhì)。

看了以上內(nèi)容,相信大家對頭道茶有了個基本的了解。頭道茶可以喝是沒有問題的,但至于喝還是不喝,給以下三種情況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01、形狀不緊實或浸出快的散茶
——頭道茶不建議倒掉
形狀蓬松,或者比較嫩的茶,比如名優(yōu)綠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等。
這一類茶,滋味偏清淡,喝的就是自然的原汁原味。茶葉最美的香氣與鮮爽感全在第一泡茶湯里,如果倒掉實在是可惜了。
浸出速度快的茶,比如紅茶、鳳凰單叢、武夷巖茶等,它們經(jīng)過了揉捻成條狀,浸出速度快,第一道茶已經(jīng)有一定的濃度了,直接品飲也是很好的。

02、做型程度高或緊壓的茶
——頭道茶可以喝但并未達到最佳滋味
揉球形的鐵觀音以及緊壓的普洱茶、黑茶、白茶等,因為其特殊的形態(tài),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慢慢舒展”的過程。
第一泡未完全展開,滋味較淡,因此往往會先潤一遍茶,把頭道茶倒掉。
03、有陳化時間的老茶
——頭道茶建議先嘗嘗再倒掉
這類茶指的是一些陳放多年的老茶,尤其是老普洱茶、老白茶。
頭道茶作為“醒茶”作用,能夠去除長期儲存可能帶來的陳味,從二道茶開始品飲口感更佳。
但不要忘了,頭道茶是判斷茶葉好不好的一個“黑匣子”。作為第一泡,它隱藏了這款茶的很多質(zhì)量信息,比如說:
? 有灰塵味,可能是儲存空間不夠干凈衛(wèi)生;
? 有焦煙味,說明這款茶在制作的時可能有炒焦的情況;
? 有霉味,說明這款茶在存儲時有一點受潮或者已經(jīng)發(fā)霉。
頭道茶不喝,但可以聞一聞或淺嘗一口再倒掉,鑒定一下茶葉的品質(zhì)。如果直接倒掉,這款茶的缺陷有可能就被掩蓋掉了。

看了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頭道茶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偨Y(jié)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頭道茶對健康無礙,可以喝,但至于好不好喝、有沒有必要喝,需要看情況而定。
下次,當別人驚訝地看到我們喝頭道茶的時候,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給他們普及茶知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