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怎么選”系列——琴頸、琴頭也很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從面板和背側板方面深入分析了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優(yōu)質吉他。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之前的文章,不妨先查看一下,以讓你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內容。
今天,我們將繼續(xù)深入探討吉他的琴頸和琴頭,讓你能更加專業(yè)、全面地選購一把優(yōu)質的吉他。

?1、什么是琴頭、琴頸
琴頭與琴頸由上弦枕區(qū)分開,弦枕往上屬于琴頭,弦枕往下屬于琴頸,琴頭和琴頸緊密相連。
1.1?琴頭
琴頭就是吉他最上面的頭,通常是一個平坦的板狀結構,用于固定琴弦的終點。琴頭上配有弦鈕,用來調整吉他的音準和固定琴弦的位置。

?1.2 琴頸
琴頸是連接琴頭和共鳴箱的一個部件,也是吉他上最長的那根木頭。它上面襯托著指板,讓吉他在彈奏時可以保持正確的張力和音質。

2、琴頭、琴頸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里?
2.1 琴頭
影響外觀:琴頭的外觀和大小會影響整個吉他的外觀。
影響聲音:琴頭的形狀和材料會影響吉他的共鳴和聲音。
方便調弦:琴頭上的弦鈕可以調整弦的張力和音高,讓吉他正確發(fā)音并保持穩(wěn)定。
影響穩(wěn)定性:琴頭需要提供良好的穩(wěn)定性,使吉他更加堅固耐用。
結論:琴頭對于吉他的外觀、聲音、調弦和穩(wěn)定性都有一定的影響。
2.2 琴頸
影響音質:琴頸所采用的材料和構造方式會直接影響吉他的音質。
影響手感:琴頸的寬度、形狀和厚度都會影響到彈奏時的舒適度和靈活性。
影響穩(wěn)定性:琴頸可以保證弦的張力均勻,并且不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和溫度變化的影響。
結論:琴頸對于吉他的音質、手感和穩(wěn)定性都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3、新手要如何挑選琴頭琴頸木材?
琴弦一頭固定在琴頭上,另一頭固定在共鳴箱上,使得琴頭和琴頸必須承受大約70-80公斤的拉力,想當于一個成年男人的體重。如果琴頸琴頭沒有足夠堅固,很容易因為琴弦的拉力而變形或損壞,所以琴頭琴頸的選材通常對硬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玫瑰木、桃花芯木、奧古曼木、胡桃木、相思木、楓木等。其中相思木在世界范圍內都很稀有,僅面向于高端專業(yè)人群;而楓木因低音下潛不夠,通常用在電吉他上,所以這里就不作贅述。

?3.1 玫瑰木
玫瑰木的共振和音質表現(xiàn)很好,能快速反應聲音,適合彈奏速度快的音樂風格。這種硬度高,作為琴頸雖穩(wěn)定性好,但因這種木材太重,作為琴頸重量一般會超過2.7公斤,容易讓彈奏者感到疲勞和不舒適,用在琴頭這種體積小的部件上會更合適。
3.2 桃花芯木
桃花芯木是市面上公認綜合性最好的琴頸木材,具有適中的硬度重量和穩(wěn)定性,讓整把吉他手感更舒適。桃花芯木紋理呈深淺相間條狀規(guī)則排列,結構均勻纖維細密,軟硬適中,韌性和抗拉性極強,用它來制作琴頸不容易彎曲變形。而且對聲音的傳導性很好,獨特的音色平衡反應讓極致思維的撥弦都能清晰呈現(xiàn),音色溫暖、柔軟,飽滿不緊繃。
3.3 奧古曼木
奧古曼木和桃花芯的外觀非常相似,故被稱做“非洲桃花芯”,它的毛孔比桃花芯規(guī)則一些,顏色淺一些,重量較輕但保養(yǎng)得當也不易變形,結構細致均勻,少結巴,表面潤澤,價格比桃花芯木略低。因奧古曼木含有硅石成分,所以耐腐,聲音的傳導性也還可以,也是琴頸的常用木材。
3.4 胡桃木
胡桃木有著和桃花芯木相似的音色特質,音色往往溫暖飽滿,通常低音堅硬而且整體較緊繃。胡桃木紋理圖樣很漂亮,使用一般的亮光漆會很好看。重量適中,使得用它做出來的吉他握持感舒適,但其硬度和密度相對比較低,作為琴頸琴頭時對張力的承受度不是很到位。
選琴頸時我們要綜合考慮木材的硬度、韌性、抗拉性等,所以比較推薦桃花芯木做琴頸的吉他。另外琴頭材料對硬度要求高些,更推薦玫瑰木做琴頭的吉他。
4、必須了解的琴頭琴頸制作工藝
除了木材的材質,琴頸的形狀、各個部件的連接方式等,對吉他的聲音、美觀和舒適度也都有一定影響。
4.1琴頸形狀
我們通常所說的吉他的手感,多半是由琴頸形狀決定的。琴頸形狀指的是琴頸背部的橫截面輪廓。

C形琴頸:適合彈奏風格多樣化的彈奏者,這也是最常見的現(xiàn)代琴頸形狀,手感舒適,對于“手小”的朋友,同樣可以輕松演奏。
U形琴頸:適合手掌相對較大的彈奏者,飽滿的持握感會讓大拇指得到放松,更易于手指發(fā)力,更容易彈出“結實”的聲音。
D形琴頸:琴頸背部中央更平,指板兩側飽滿,琴頸厚度較薄,更利于彈奏者施展復雜的手指技巧,讓彈奏更穩(wěn)定。
V形琴頸:“輕度V”和“中度V”兩種類型都非常受歡迎,對于習慣將拇指置于指板側面的彈奏者來說,V形琴頸是最理想的選擇。
在選擇琴頸形狀時,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彈奏習慣和手部大小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4.2 琴頭形狀
直琴頭

這種琴頭外形較薄,在制作過程中比較節(jié)約木材,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這會導致琴弦角度變小,琴枕上沒有足夠的壓力,琴弦有可能從凹槽中滑出。
傾斜琴頭

向后傾斜的琴頭,這種設計需要更多的木材,所以生產成本高。其角度一般可以達到10-17度,琴頭角度越大,琴弦張力就越大,共振就越好,音色會更結實更有顆粒感。而且足夠大的張力,可以使琴弦不會從琴枕的凹槽中滑出。但是角度越大,琴頭越容易斷,所以一般14度左右就夠了。
傾斜琴頭是目前常用的吉他頭,穩(wěn)定性更好,對吉他音色也更友好,所以選購時更建議大家選傾斜琴頭。
4.3琴頸琴頭連接方式
首先講一下三拼琴頸、五拼琴頸,這兩種連接方式市面上不常見,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三拼琴頸是把琴頸木材(如桃花芯)一分為二,然后在中間插入另外一個木材(如玫瑰木),壓制成型。

五拼琴頸是把琴頸木材分成三塊,然后在間隔處插入別的木材(如:桃花芯+玫瑰木+桃花芯+玫瑰木+桃花芯),壓制成型。
三拼、五拼的方式,制造難度高、工藝復雜,總體價格相對昂貴很多。而且這兩種方式是利用不同木材、不同木紋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牽制,來抵消木材本身發(fā)生的內力變化,保證琴頸的穩(wěn)定。但是不同材料的密度很難統(tǒng)一,震動會相互抵消,造成延音短。

一體式琴頸:琴頭、琴頸、尾柄都是一整塊木頭,成本非常高,紋路沒有被打亂,外觀美觀。但琴頸尾柄一體式沒有對沖力,容易產生形變。
雙拼琴頸:琴頸與琴頭直接用一塊木頭切割成型,但尾柄是粘接的,這種制作成本較高。但琴頸尾柄粘接后,能產生一定的對沖,使吉他琴頸更穩(wěn)定。
三拼琴頸:琴頭是粘的、尾柄也是粘的,這種制作方式木材利用率高,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粘接處理得當,結構也會非常穩(wěn)固,效果并不遜于雙拼琴頸。
三段粘接琴頸是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能滿足絕大多數(shù)使用者的需求;如果在保證面板、背側板優(yōu)質的前提下還有充足的預算,也可以考慮雙拼琴頸。
4.4接柄工藝
將吉他的琴頸和共鳴箱連接在一起的方式就叫“接柄工藝”,現(xiàn)在市面上常見的接柄工藝有螺釘連接式和榫卯式。
螺釘連接式

先將帶指板的琴頸單獨制作完整,同時在吉他共鳴箱上方開槽,將做好的琴頸與共鳴箱,像積木一樣直接拼接,用螺栓固定。
由于接柄處的接觸面積大,吉他更牢固,增加了指板的穩(wěn)定性。但拼接縫沒有榫卯式的緊致,音色也會有一定的損傷。
而且前期需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對琴頸、共鳴箱精準雕刻,工藝精密度以及切割尺寸的要求比較高,成本高,由于制作師的手藝參差不齊,很難保證品質的一致性,容易買到以次充好的產品。
榫卯式

將不帶指板的琴頸與共鳴箱用榔頭砸入進行拼接,然后將指板粘貼在琴頸與面板上,最后上漆,再進行拋光打磨。
這種連接方式非常的緊密,琴頭與共鳴箱間的縫隙更小,音色傳導性會更好。制作難度不大,批量生產也能保證質量。
榫卯式接柄的吉他音色和穩(wěn)定性更好,工藝效果也更有保證,更值得大家選購。
5、優(yōu)質吉他推薦
5.1 DOPHN 多斐恩C510?

這款吉他琴頸是桃花芯木,琴頭用的是玫瑰木,聲音更為清亮,顆粒感更強,中音飽滿溫暖,低音整潔清楚有力度,音色和延音也都非常出色,適合指彈和彈唱。采用三段粘連式和榫卯式工藝,做工精細,手感舒適,而且能夠保證后期弦距適中,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款吉他。
5.2 MARTIN 馬丁DM?

這款吉他采用了桃花芯木的琴頸和琴頭,面板使用的是云杉木,音質有清晰的低音和明快的高音,爆發(fā)力強,彈奏效果出色。外觀設計簡約大方,手感舒適,也是一款很優(yōu)秀的入門級吉他。
這幾款琴對于一個入門的新手來說基本是能夠滿足的,希望大家都能買到一把自己喜歡的吉他。
最后,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吉他如何選擇的知識,請持續(xù)關注我的文章。在下一篇中,我將為您介紹“吉他的指板、琴橋應該怎么選”,帶你不走彎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