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故事:盧俊卿遭遇“借衛(wèi)生紙”危機

谷雨已過,已經(jīng)能聽到夏天的腳步聲了,各地降雨開始增多,魚溝里積水特別深,別為了釣烏龜王八,把自己栽進去了,特別是不懂事的孩子們,請遠離魚溝水坑。我也是孩子的父親,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講自我保護的方式,雖然有時孩子聽不明白,但是遇到危險時,他只要想起我給他講的話,就知道該如何去應對了。家長要有耐心,不能光給孩子講大道理,最好以故事的方式灌輸知識,比如我給孩子講我大學室友盧俊卿,他是如何面對校園霸凌的。
盧俊卿是我大學的室友,他可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三好學生”,不僅是我們的班長,還是學生會骨干,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每學期都能拿到獎學金,與這樣的人做室友,你是不是羨慕嫉妒恨呢?其實盧俊卿非常地低調(diào)和善,室友和同學們都喜歡與他相處,因為與他相處久了,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技能知識,像養(yǎng)花、釣魚、游泳、爬樹等,我印象最深刻是他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的故事。
盧俊卿出生在八十年代的蘭州農(nóng)村,上山割草放羊,下河捉魚抓蝦,這是他放學后常干的事情,也是他童年的樂趣。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做生意,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盧俊卿就與爺爺搬到了蘭州市區(qū)居住。新學校窗明幾亮的教學大樓,不知道比農(nóng)村好上多少倍,離開朝夕相處的小伙伴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他明白爸爸媽媽這么做的苦心。盧俊卿是個懂事的孩子,他只想好好學習,從不去招惹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可是你招惹他們,他們卻招惹你,你越是躲,他越是變本加厲。
盧俊卿穿著比較樸素,班上有七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給他起外號,“鄉(xiāng)巴佬”、“土老帽”、“洋芋蛋蛋”等等,起初盧俊卿一直忍著,你們愛叫就叫什么,反正不影響我的學習。后來,那七個孩子在盧俊卿背后貼紙條,上面寫著“鄉(xiāng)巴佬”、“土老帽”等紙條,他還是忍氣吞聲。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很久,老師知道了也只是不疼不癢地批評幾句,因為七個孩子中,帶頭的那個是校長親戚。直到一次借衛(wèi)生紙,忍無可忍的盧俊卿徹底爆發(fā)了。
有一天,盧俊卿拿著語文書在操場背課文,正好遇到那七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他們抱著足球去踢球。那個帶頭的孩子要去廁所,他就向盧俊卿借衛(wèi)生紙,盧俊卿身上確實沒有帶衛(wèi)生紙。那個帶頭的孩子說:“這書不就是衛(wèi)生紙嗎?”,一把奪過盧俊卿的語文書就往廁所跑了。盧俊卿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嗜書如命,他就在后面追,其他六個孩子以為他們在打架,就在后面追盧俊卿。
盧俊卿是拼命地跑,很快就追上了那個帶頭的孩子,抓住他手中的語文書不放手,那六個孩子追上來就打盧俊卿,那個帶頭孩子也用腳踢盧俊卿。盧俊卿不會打架,他也打不過七個人呀,盧俊卿被逼急了,猛地一個鎖喉,將那個帶頭的孩子死死地摟在胸前,盧俊卿身高力氣大,任憑其他六個人拳打腳踢就是不松手。剛開始那個帶頭的孩子還手抓腳踢,猛烈地掙扎,慢慢地掙扎越來越小,他手里的語文書“啪”掉在地上了。拼命護書的盧俊卿,雖然恨這些壞孩子,但是他并沒有迷失心智,他看到書掉在地上,就意識到可能要出事了,就趕緊松開手。那個帶頭的孩子一下就倒在地上,就像一灘爛泥似的不動彈了,那六個孩子以為帶頭的孩子死了,嚇得一哄而散。
那個帶頭的孩子只是短暫地缺氧,過了一會兒就醒過來了,嚇得屎也沒有了,站起來就跑了。說來也奇怪,從此以后,他們七個人遇到盧俊卿,總是畢恭畢敬地,再也不敢招惹了。盧俊卿給我們講完他的故事,室友們都驚呆了,沒有想到他還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有這樣的經(jīng)歷,但我必須把這個故事講給他聽,你不知道那個魚溝的水有多深,水里有什么吃人的怪獸,因為爸爸不是奧特曼。